文档详情

惠水县县域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改

tang****xu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5.26KB
约106页
文档ID:162579443
惠水县县域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改_第1页
1/106

惠水县县域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改第一章现状概况综述第一节社会经济概况一、白然地理环境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黔南州西部,东经106 23〜仰06, 北纬25 14〜26 18之间东邻平塘县,南接罗甸县,西邻长顺 县,东北部分别与贵阳市、龙里县和贵定县毗连,县城南北长 68公里,东西宽72公里,总面积 2470平方公里,县城北距省城贵阳市 48公里,东距州府都匀市 157公里惠水县地质构造以褶曲构造为主,向斜背斜相间,呈北东至南 西走向,隔档式平行排列具有背斜成山,向斜为谷地的规律,地 貌发育除受上述构造的控制外,还受着岩性差异和岩石产状不同的 影响在风化剥蚀流水侵蚀、搬运和堆积以及地下水的溶蚀作用等 外力营力影响下,发育形成峰丛石山为主的岩溶地貌,受剥蚀、侵 蚀作用而形成的常态中,低山和丘陵地貌以及松散沉积物发育形成 的堆积地貌全县地势特点为东北高、西南低,一般海拔 1000-1040米之间,最高海拔 1690.7米,最低666米惠水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以县城为代表冬无严寒,夏 无酷暑,年平均气温 15.8C,最热7月,平均温度 23.9C,最冷元 月平均温度5.8 C,年无霜期 280天,年降雨量1194.1毫米,雨热 同季(起于四月,终于十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82.6%,年 日照时数1318.3小时,日照率为30%,大气相对湿度在 80%左右。

惠水县位于苗岭南侧,所有河流均属珠江水系全县地表水径流资源比较丰富,河流众多,共有河流 259条,总长968公里,其 中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22条,天然落差4870米,主要河流 有涟江河、霸王河及槽渡河支流,县境内有大小地下河 32条,分别流入涟江河和霸王河惠水县水资源较丰富,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 16.119亿立方米,地下水 3.65亿立方米,容水 7.986立方米,共 27.755亿立方 米二、历史沿革惠水县在唐朝贞观四年 (630年)为清兰县辖地,五代时设南宁州,宋时为“西南夷五姓番,七姓番”地,元时设八个安抚司,称“八番”,明时实行土流并治,建程番府,定番州以统十六个长官司,民国三年(19 )称定番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称惠水县至今一 九五二年十月,成立惠水彝族苗族白治区,成为省内第一个少数民 族区域白治县一九五八年^一月至一九六三年九月,曾隶属贵阳 市九月改隶黔南布依族苗族白治州,县人民政府驻和平镇三、 社会经济环境(一) 人口惠水县辖8镇,17乡,共12个居委会,201个行政村, 总人 口 421904人,由布依、苗、侗、水、回、壮、瑶、汉等 16个少数 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 240179人,占总人口的 56.9%,少数民族 主要是布依族和苗族。

二) 社会经济状况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9.6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 4.6亿元,第二产业产值 10.8亿元,第 三产业产值 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790元,财政总收入达1003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 5165.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2317亿元四、 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1、区位优势:惠水县位于黔中腹地,东北与省城贵阳毗连,县 城距贵阳48公里优越区位,促进惠水县与贵阳和各邻县的密切关 系2、 资源优势:惠水县白然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大米产量居 黔南州各县市的首位,黑糯米、金钱桔、大头菜、柿子具有一定的 特色优势矿产资源丰富,石英沙、煤储量大,质量好硅石、石 灰石、水晶石、白云石等建筑材料分布全县,为全县工业及乡镇企 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3、 产业优势:惠水近几年来,建成了一批新的工业项目,生产 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以机械、化工,食品、冶金为主工业企业,,险峰厂产值 9000万元,永安厂产值 22180万元,农 业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以商品流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 也有很大发展,其广值在生广总值中的比重在不断提局。

4、 交通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09、101省道贯穿全县,带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为今后全县经济 的局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5、 旅游优势:惠水县是典型的岩溶地区,境内白然风当秀丽优 美,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发育良好的溶洞,碧澈见底的河潭,古 朴醇厚的民族风俗,构成丰富多彩的旅游观光、休闲渡假之胜地 涟江河冲积平原宽阔舒展,沿河两岸竹树葱郁,村落间杂;距县城14公里的皇上漂流全程 7公里,漂流其间,野趣无穷;从县城三岔 河顺江而下荡舟 60里,两岸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羡塘燕子洞洞高百 米,宽40米,伏流从洞深 4000米处奔涌而出,洞内钟乳石千姿百 态,每年春暖花开时节,数以千万计的燕子栖息于洞壁石缝间,清 晨和傍晚飞燕成群在洞外翱翔,燕群遮天蔽日,鸣声应谷,蔚为奇 观水头水库波光滋海,水天一色九龙山九岚拥寺,深含佛门禅 理苑口优流出水蜿蜒流长,河岸波边洞、仙人洞、凉风洞洞洞有 景涟江上流翁吟河峡谷生长着面积数百亩,全省罕见,花开时节,十里香飘,朵朵野梅绽放在万顷林海之间,如雪映碧涛,分外 娇蝶,游览其间,使人有回归大白然之感惠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总人口的 55.68%,每逢传统民族节日,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各族同胞身着 民族励装,欢聚在青山绿野,跳起粗犷优美的铜鼓舞、耙棒舞、花 棍舞和芦笙舞,唱起婉转动听的山歌民谣,举办摔跤、斗牛、斗鸟 等丰富有趣的娱乐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尽享古朴醇厚的民族风 情。

惠水涟江一一燕子洞风景名胜区以其品位较高的白然资源和丰 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在黔中特别是贵阳市享有一定声誉,有贵阳市后 花园之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贵阳市民节假日到此旅游、观光、 休闲和渡假,它以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区位 条件为依托,正逐渐成为贵州中部旅游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景区的开发建设,旅游业将在下世纪成为惠水县的支柱产 业,将为惠水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为风景名胜 区内的少数民族增加就业机会,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础,与此同时,对挖掘、宣传和弘扬黔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促进 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将有重要的战略意 义第二节惠水县城前两次总体规划评述一、 两次城市规划概况(一) 1980年代的规划1985年编制〈〈惠水县和平镇总体规划》经审批付诸实施二) 1997年代的规划1997年惠水县人民政府委托黔南州规划设计室承担〈〈惠水县县 城总体规划(修编)》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二、 1997年版县城总体规划要点(一)规划期限1997-,.(二) 总体规划范围北起长岭、南抵满坝、西到马蹄坡、东至白果苑,总面积8.32km2, 1997年城区(和平镇区)人口 28280人。

三) 县城性质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周边县公路交通的交汇点,是以发 展机械工业、农业产品加工,商贸及旅游服务为主的城市四) 县城规模1、 人口规模近期()4.3万人,远期()7.5万人2、 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用地 580.35公顷,人均77.38m2五) 用地发展方向沿公路西北方向发展六) 规划布局规划将县地分为五个组团:北部组团、中部组团、南部组团、 东部组团、西南部组团三、对1997年版县域总体规划的评价1、 该版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后,按 有关法规、规范编制的规划所确定的县域城镇体系、县城性质、 县城发展方向等都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规划对县城建设,促进县城 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各功能区建设 初步完善,新区建设效果良好,旧城改造按规划进行,市政基础设 施和社会设施逐步配套2、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影响,需要对城市性质和职能进行调查, 撤县建市,需对城市布局作调整,从城乡统筹出发,需要对县域生产力作出布局,需要对区域空间进行管制, 因此,本次修编十分必要第三节规划期限、规划层次及范围一、规划期限规划期:—2020年,;近期:—,6年;远期:-2020年,。

二、规划层次及范围1、 本次规划按两个层次,一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二是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惠水县域总面积2470平方公里,总人口 42万人3、 城区范围东抵平寨,西至吴家寨大坡脚,南至猪场,北起赤土,南北长12.8公里,东西宽3.3公里,总面积40.3平方公里4、 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确定为和平镇、高镇、长田的行政原辖区范围,面积为220.2平方公里,以确保中心城区足够发展空间,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郊区建设的需要,满足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第四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一、规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抢抓中国加入 WTO 和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遵循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规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毗邻省域中心城市的区 位优势,积极融入以贵阳为龙关的城市经济圈,合理布局生产力; 突出规划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维 护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及人的全面 发展,实现惠水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二、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1、 坚持“五个统筹”的原则;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3、 集约和综合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原则;4、 加强空间管制,有效保护各类资源的原则;5、 与相关规划衔接和协调的原则;6、 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协调的原则。

三、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贵州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镇体系编制审批办法》;〈〈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惠水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1997-);〈〈惠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黔南州城镇体系规划》;地方意见建议及其它有关资料第二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县域城镇体系现状一、县域城镇体系现状特征惠水县辖8镇17乡,县域城镇分布密度为 1座/百平方公里底县域总人口为 421904,其中非农业人口 35459,城镇人口 91838 人,城市化水平21.2%一)城镇等级和规模结构惠水县域城镇等级基本上可划分为四个等级(县城、重点城镇、一般城镇、集镇),规模结构也可划分为四个等级,见下表现状城镇规模和等级结构表规模(万人)城镇等级城镇数(座)城镇名称5县城1和平镇0.5-2中心镇5摆金镇、断杉镇、羡塘镇、高 镇、三都镇0.2-0.5—般镇5芦山镇、雅水镇、长田乡、好花 红、宁旺乡V 0.2集镇14王佑镇、大坝乡、大龙乡、甲戌 乡、打引乡、长安乡、甲烈乡、 岗度乡、摆榜乡、斗底乡、鸭绒 乡、太阳乡、抵麻乡、抵季(二)城镇职能结构城镇职能类型多样,但城镇本身的职能单一,有中心型 (综合 型),交通型、工矿型、农贸型、旅游服务型等。

三)空间布局结构轴线不明显,呈中心放射型结构二、现状存在问题1、 县城综合实力不强,难以发挥吸引和辐射作用2、 城镇发展不均匀,职能单一,产业不突出 ,工业职能未能凸 现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未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的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