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2 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课件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资****亨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63MB
约60页
文档ID:257277448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2 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课件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1页
1/60

第二讲地球的自转考纲导学考纲呈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思维导图考点突破考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考点二昼夜更替与晨昏线考点三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考点四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考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1)侧视:自西向东2)俯视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约为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特别提醒海南文昌是我国继西昌、酒泉、太原之后建设的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从地球运动角度看,海南文昌相对其他三个航天发射中心地理纬度低,可充分借助地球自转动力,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3)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方法技巧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的判读(1)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和排列,判断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

由图中等值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A、B两点的线速度在837km/h与1447km/h之间,说明A、B两点位于60N与30N之间,即位于中纬度地区2)根据等值线的弯曲状况,确定地势的高低等值线凸向数值小的地区,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较大,地势较高;反之,地势较低图中A处地势较高,B处地势较低命题视角一地球自转周期与角速度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B )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解析 本题通过恒星视运动考查地球自转周期恒星视运动实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地球每小时自转约15,故需要连续拍摄3个多小时命题视角二地球自转线速度下图是地球表面某地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C )A.北半球低纬度B.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中纬度解析 根据图中线速度由北向南减小,可判定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60N上为837千米/小时,故根据图中的数值范围可推知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

3.图中c、d两点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B )A.纬度高低不同B.地势高低不同C.距海远近不同D.地表植被不同解析 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除纬度外,还有海拔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其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c点的线速度比同纬度的d点大,可知c点的海拔较高考点二昼夜更替与晨昏线读昼夜分布示意图,完成基础知识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为晨线2)甲、乙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3)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误区警示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的1.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的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的移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2.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以上三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自转方向,然后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

根据上述方法可知图1中为晨线,为昏线;图2中为晨线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命题视角一晨昏线的判断某国际航班从巴黎经16小时的飞行,于北京时间星期一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据此回答下题1.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D )解析 注意题中关键信息:北京时间17时10分日落,说明北京昼短夜长,同时北京正在日落,位于昏线附近故D正确命题视角二晨昏线的特征与应用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甲地位于乙地的( B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解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与方位知识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位于晨线上,此时中山站(69S)为极夜,依此信息可作图如下,图中AB为晨线,AB与赤道交点O所在的经线NS时间为6时,再结合甲、乙日出时刻,可大致画出甲、乙的位置如图,则甲位于乙的西北方位。

3.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D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解析 中山站出现极夜,说明南半球为冬半年,此时北半球为夏半年墨西哥湾热带气旋在夏半年活动频繁,故D项正确4.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A )A.同时出现日落B.经过太阳直射点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解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从材料中可知晨昏圈上有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点,即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为0,说明该点为极夜现象,因此不可能为春、秋二分日假设在下图中A、B、C、D、E为晨昏圈上的5个等分点,A、C不相邻同时日落,A正确;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因此B错误;晨昏圈为大圆,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的纬度不固定,如AC与BE之间的纬度不同,C错误;日期分界线为0点经线和国际日界线,此时不是春、秋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不重合,D错误考点三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1.时差产生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2.地方时3.时区与区时(1)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4.日界线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1)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2)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3)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4)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2.区时的计算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第三步: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的选取与地方时运算中的“+”“-”选取相同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方法技巧1.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2.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起飞时A地时间降落时A地时间时差时差起飞时B地时间降落时B地时间计算公式如下: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注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4.日期的变更“三明确”由于地球自转,一般情况下,地球上都有两个日期,我们在进行时间的换算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日期的变更,因此我们应明确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日界线自然日界线人为日界线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大致和180经线重合日期分割特点0时所在经线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变(1)明确日界线的类型(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

如下图所示:经线展开图示极地投影图示(3)明确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方法二:如果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点,那么新的一天占全球的N/24;反过来,如果新的一天占全球的N/24,那么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点例如: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命题视角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1.(2018课标,6,4分)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 )A.2月7日9时B.2月7日15时C.2月7日17时D.2月8日7时解析 本题考查时间计算。

读图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东十一区,当其时间为2月7日正午(12:00)时,北京时间(东八区)约为2月7日9时,A项正确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2.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B )A.西二区B.西十区C.东十区D.东二区解析 本题考查区时计算机动车流量大的时间应该是交通高峰期读图可知,北京时间2:00为交通最高峰,出现于上班时间前1个小时左右,根据上班时间为当地时间9:00左右可知,当北京时间为3:00时,当地区时为9:00,计算可知,甲城市所在时区为西十区命题视角二日期变更与日期范围的确定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题3.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D )A.等于1/2B.多于1/2少于2/3C.等于2/3D.多于2/3解析 据图可知,海口的经度约为110E,当地为1月1日正午(12:00)时,地球上时间及日期分布如下图所示(北极点视角),进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