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版《天龙八部》的主题与剧作分析 [Reference] 1997版《天龙八部》在主题上尊儒敬佛抑道:表现儒家的忠孝节义,对佛理顶礼膜拜,对道家则极尽挪揄讽刺在剧作方面运用侦探片中高妙的悬念设置来吸引观众,加上其他因素,使得本剧成为一部历久弥香的经典之作[Keys] 《天龙八部》;尊儒敬佛抑道;悬念设置1997版《天龙八部》由于用侦探片的形式精彩地阐释了原著的主题,以至剧迷对其挚爱程度与84版《射雕英雄传》难分上下播出时几乎无任何电视剧的收视率能与之争锋,它制造了黄日华继“郭靖”后的又一神话当年内地卫视台刚刚崛起,97版《天龙八部》成为众多卫视台争夺收视率的试金石,曾经创下5台同播的壮观景象由于收视连续第一,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出台了限制引进港剧,黄金时段不能播放港剧的措施它创下播出次数最多、下载次数最多、剧迷评论最多等诸多之最,成为历久弥香的经典之作主题:尊儒敬佛抑道《天龙八部》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王国之间民族矛盾,虚构了一个侠者的江湖世界和一段刀光剑影中的武林恩怨情仇,表现出尊儒敬佛抑道的思想倾向对儒家的忠孝节义给予了突出的关注与表现宋朝是一个讲究儒家礼法的朝代。
侠以武犯禁,以暴制暴,不惜其躯,打抱不平,其理想人格是儒家的道德楷模国家有难,臣民就要尽忠无论是僧是俗都勇赴国难,雁门关之役是如此,后来南京汉人起义,也是如此在《天龙八部》中,真正的大侠非萧峰莫属,他一诺千金、快意恩仇,为朋友两肋插刀,义薄云天而萧峰体现出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俨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圣人他积极进取,怀有中国文人式的理想,对国家一片赤胆忠心,当丐帮帮主时,他忠于大宋,以高超的武功打败西夏一品堂四大恶人和化名“李延宗”的慕容复,赢得丐帮上下和中原武林一致的尊敬对于父母师傅,他至诚至孝当养父母及授业师傅被杀时,他悲痛欲绝,发誓报仇最终他明白“大恶人”是生身之父萧远山时,他愿父债子还,替父一死对于兄弟朋友,他有气节,讲义气拒绝康敏的求爱,恪守“朋友妻,不可欺”的信条为丐帮四长老代受法刀,为阿紫千里求药,与段正淳决斗时,绝不乘人之危,一定要等对方养好伤他与辽国皇帝耶律宏基结为兄弟时,以身范险,平定了内乱,被封南院大王因为挟持逼迫辽国皇帝发誓退兵,觉得欺君犯上,因此而自杀乔峰是儒家理想的承载者儒家讲求积极人世,“正心修身”以求“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英雄是集体英雄,是道德英雄,乔峰是儒家伦理冲突的牺牲品。
他与其说是不爱其躯的大侠,不如说是为国为民之大儒萧峰说:“精忠报国,一是保家卫国,二是改善民生,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不像段誉和虚竹通过奇遇获得武功,乔峰是靠着自己的苦修实练而在武学上有所造诣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之所以能就任丐帮帮主也是靠着屡建奇功儒家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乔峰悲剧的重要文化根源儒家历来讲究“尊夏贬夷”,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讲“戎狄是膺,荆蛮是惩”,表现出对少数民族鄙视和排斥的倾向但乔峰是带着夷狄之辩的原则来到这世间的乔峰生父为契丹人,养父和教他武功者为汉人,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年代,类似于俄狄浦斯王的命运的悲剧由此而定上天弄人,他一出场即遭恶美妇康敏非礼,他的断然拒绝使祸根已种心流契丹血,身受南朝养育恩,在两国利益的冲击下,他无法苟安他与至爱阿朱的爱情也转眼就“塞上牛羊空许约”,为逃避江湖纷争,却卷入了更大的国家之争乔峰永远处在两难选择的夹缝中,每一个人都在逼他做选择他在丐帮帮主、汉族英雄和辽国人这几种身份之间痛苦不堪在儒家伦理的江湖中,群体性的英雄无法以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改变命运,一旦落人命运的陷阱,只能成为悲剧英雄与乔峰结义的辽国皇帝耶律宏基要攻宋时,他认为:“我违抗君命,是为不忠。
不顾结义之情,是为不义但是南下攻宋,要滥杀百姓,是为不仁我爹嘱咐我不可南下挑起干戈,不遵父命,是为不孝忠孝难全,仁义无法兼顾绑架辽主退雄兵,全了宋义损辽忠,遂自杀谢罪儒家的孝道和节义思想也体现在子不言父之过,父亲有难,儿子应代其受罚受诛乔峰、慕容复、段誉莫不如此但这种忠绝不是愚忠,当慕容复认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为父时,包不同就斥责道:“你投靠大理,他日反叛,就是不忠你认段延庆为父,改姓段氏,就是不孝你将来掌权,铲除异己,就是不仁卖友求荣,就是不义……”慕容复恼羞成怒,冲动之下杀了包不同风波恶愤然与之断交众红颜为情赴死,段正醇一死酬知己,也是儒家节义的表现对佛理顶礼膜拜,“破孽化痴”以警示世人《天龙八部》是一部佛教寓言佛教以“大慈大悲”来转孽化痴,讲去贪、去爱、去取、去缠认为人世一切皆苦,《法华经·譬喻品》写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将世间之苦归为“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盛阴苦 《天龙八部》对此“八苦”给予了充分的表现少林弟子虚竹以佛家教义劝解天山童姥:“人生无常,无常是苦,一切的烦恼都是贪嗔痴而起的只要你离此三毒,不要再想念无崖子老先生,也不要再痛恨你师妹李秋水,这样你心中就不会再有烦恼了。
贪念生者,如鸠摩智,贪学武功,不择手段地想成为武林至尊,以致走火人魔他虚妄地声言以所谓的少林七十二绝技,来会会中原各路英雄因为迷恋武功,坏了心性的鸠摩智差点送了命但他迷途知返,洗心革面,大彻大悟,成为一代高僧丐帮同室操戈,也是因为权欲而起慕容家族人丁单薄,要想成事,除非天下大乱为此慕容博不惜处处滋生事端,挑起契丹和中原武林的仇恨慕容博是幸运的,他得扫地僧指点迷津,大彻大悟,了绝俗缘,成为高僧而沉迷于复国之春秋大梦的慕容复则众叛亲离,最终王语嫣、包不同、凤三哥等离他而去,成为痴傻嗔念起者如大理段氏段延庆,他因为宫廷变乱成为残废,暴眼圆睁,怒气冲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使得段正淳和他的情人们尸横遍地,最终在亲生儿子段誉的逼问下羞愧地绝尘而去乔峰说:“人在盛怒之下,必然头昏脑涨,犯下种种错误他在聚贤庄大开杀戒,后误杀阿朱,造成一生痛苦痴念生者,莫过于为情所乱者逍遥派同门相残,皆是为情所困李秋水与天山童姥,至情至性,一生所争,是无崖子之爱为这一痴念,导致心理变态,成为杀人魔王刀白凤、秦红棉、宝宝、康敏等段王爷的情人,见面如同仇寇,必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甚至因爱成仇,见姓段者必杀之,也是痴情过炽所致。
北宋时云南大理国是佛教国家,皇帝都信佛,往往放弃皇位,出家为僧,史载大理国的圣德帝、孝德帝、宣仁帝、正廉帝、神宗等都避位为僧,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射雕英雄传》中的南帝段皇爷,就是大理国的皇帝本剧对段氏两代人的佛缘就进行了充分的表现,特别是段誉,天生就是一佛门俗家的弟子宅心仁厚,以佛理对待每个人,最终不但赢得了王语嫣的爱情,而且继承了皇位佛家对返俗者,又很宽容少林寺方丈玄慈说:“多种善因,修佛之道,在家出家,也是一样的少林弟子虚竹虔诚向佛,严守僧规戒律却被无崖子强行废了少林武功立为掌门人他救杀人魔王天山童姥,可以说是自赴死地,但是却因祸得福,学得了六路天山折梅手和天山六合掌,后又被强行破了杀戒、荤戒、色戒,佛教的“克欲”“苦修”的基本原则被破了,他在形式上被迫成了一个返俗者虚竹生性敦厚,虔诚自律,老是顾及佛家许多禁忌如天山童姥所言:“让你忘本是很困难的这个本,可以理解为不杀生、众生平等当段誉为其辩解求情:“佛向心中求,不假形式,不倚外物,只要他心戒未破,还是可以成佛的虚竹则老实地为自己悔过:“弟子连心戒也破了,破的时候,心甘情愿,而破了之后,还念念不忘但正是佛家在虚竹心中种下的善因,使得他在家出家,都很坦诚忏悔。
从而光大了佛法,把佛法的要义带入俗世中,使灵鹫宫由-个亦正亦邪的形象变成了一个打着江湖旗帜的“少林寺”佛家不滥杀无辜,对大恶人,若能回头是岸,也能给予宽容《天龙八部》中真正的得道高僧是扫地僧,他说:“佛法在求度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是以若无慈悲法化解,学武越深,修禅元障碍就越大此之所谓无功障,和知见障的道理一样体内戾气越积越深较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他教导偷学少林武功的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少林寺每一项绝技,都有相应的佛法来化解只有佛法越高的人,才能练习越多的绝技要化解病痛,必须求之佛法他以上乘的武功和佛理制服了冤家对头的萧远山和慕容博,使犯下惊天血案,杀人无数,造下诸多冤孽的两个“大恶人”折服,最终皈依佛门对道家则极尽揶揄讽刺逍遥派自诩“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之无穷,为之逍遥但这种缺乏道德戒律约束的逍遥却使逍遥派分崩离析,难以为继掌门人无崖子被弟子丁春秋所伤,隐身洞中避祸弟子聪辩先生苏星河更是装聋作哑,束手无策,苏星河的弟子薛神医更是乘人之危,没有救死扶伤的医德,置阿朱之生死于不顾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两同门姐妹,由于争风吃醋,互相摧残,以至李秋水容颜被尽毁,天山童姥也要成为孩童。
天山童姥的逍遥宫以杀戮为能事,搞恐怖统治,用生死符控制着人的生死,逼得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岛造反,使得缥缈峰横尸遍地丁春秋的星宿派更是欺师灭祖,用化功大法吸人内力,腐尸功、逍遥三笑散更是阴毒至极丁春秋的大弟子用火烧死同门,师傅有难,溜之大吉,恶毒怕死自不必说而小师妹阿紫更是被教导得歹毒无比,以杀人害人为乐,屡教不改游坦之被她毁容,为了陪她练功,要不是易筋经的话不知已死过多少次,后来还给她双眼,与武林正道为敌如乔峰所言:“游坦之为你做出那么大的牺牲,就算是照顾他一辈子,也不为过但她却绝不领情剧作结构:高妙的悬念设置《天龙八部》的三个电视剧版本各有千秋,但就故事结构的设置而言,我以为1997版为佳构,超出了原著在金庸的原著中,段誉、乔峰和虚竹各有一个专章,最后有个大汇合,这很像《水浒传》的写法,1983港版按此格局,可谓依葫芦画瓢,当然难以胜出而内地2004版中,本来乔峰的身世、慕容复的出身在原著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大秘密,但却都把他们提前了,破坏了悬念,从第一集起三人故事齐头并进,相互之间并无瓜葛,这使剧情非常松散,主角也无主次之分1997港版开局就讲乔峰,确立其为第一主人公,段誉和虚竹成了其映衬,使得主角主次分明。
在剧作结构上大悬疑套着小悬疑,紧凑集中,三个人的故事因果交错,相得益彰这使得剧情迂回曲折,扣人心弦可以说,97版的《天龙八部》在一定程度上巧妙地运用了侦探片组织剧情的方式,但却突破了侦探片模式而自成格局侦探片以侦破一个复杂的犯罪案或破解一个谜案为故事情节的基础,大多以职业侦探为主人公,他们一般不带枪,也不擅长射击、打斗等技能侦探片的结局是永远不变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真相终究大白于天下,坏人难逃法网《天龙八部》中乔峰扮演了侦探的角色,而比他武功更胜一筹的父亲萧远山却扮演着案犯的角色,左右着他的一切行动,而且结局却出人意料,父亲充足的作案理由却使乔峰难以惩罚这个作恶多端的“大恶人”这与一般的侦探片大异其趣侦探片一般有三种结构一是开局罪案已经完成,整个故事讲述如何侦破二是开局获悉罪案将要发生,整个故事讲述如何限止罪案的发生三是开局罪案发生了一部分,还没有完成,侦破的过程罪犯还在进行犯罪,而当事人在最后一刻才明白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天龙八部》显然是第三种结构,这使剧情扑朔迷离,更让观众欲罢不能在侦探片中,高妙的悬念设置是吸引观众的最有效手段悬念( suspense)是指“随着情节的展开,观众或读者期待得知事件的将来进程,以及人物如何应付这些事件。
对于将会发生何事,尤其是对那些我们已经注入怜悯之心的人物命运的一种焦虑的不确定的感觉叫悬念如果发生的事件是在我们意料之外,这叫做意外③《天龙八部》悬念的设置非常成功,从丐帮前任帮主留下的一封密函引出乔峰的身世之谜,而在乔峰探寻自己身世的过程中又遇到诸多阻滞,当这些干扰因素一一排除之后,多年前的一段武林秘密也浮出水面,大白于天下乔峰的身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