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以花都区洪秀全故居为例李盛华,陈玉梅,肖瑾,谢H7U指导老师:赵飞摘要:名人故居作为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和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受到丫前所未冇的 关注故居旅游方兴未艾,故居资源开发前景广阔但由于受管理体制及开发规模的限制, 名人故店旅游业发展不愠不火,还只足处于“好听不好看”、就故店论开发的阶段本文以 花都区洪秀全故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杏结果分析等方法探讨丫洪 秀全故居旅游发展中存在的M题,丼从故居逑设、故居营销战略等方面提出洪秀全故居旅游 开发中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名人故W花都区洪秀全故佔调查研究开发对策1. 研究背景1.1名人故居旅游发展概况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人们的旅游需求山传统的自然观 光向文化旅游转变W史名人作为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和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受到丫 前所未有的关注怛由于受管理体制及开发规模的限制,国内的名人故里除了世界文化遗产 “三孔”、湖南韶III毛泽永故里、浙江奉化蒋介石故凰、浙江绍兴鲁迅故里等少数几处外, 绝大多数名人故里的旅游业发展不愠不火,还只是处于就故居论开发的阶段[1]进入21世纪,随若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円益熏视,源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的思路,各个地方对木地历史文化名人倍加珍视,不仅编纂从15、整理文物,大力加以推介, “争抢名人”的现象也吋常见诸报端。
如曹雪芹故里之争、赵云故里之争、乎闩故里之争等, 甚至西门庆故里也引起三个地方竞til争夺[2]!目前,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名人故居开发热 潮,对名人故居的认识和开发利用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名人故里游对旅游者的吸引也日 趋上升北京、上海、浙江绍兴等名人故居较为集中的地方都推出了名人故居旅游线2004年6月,中国名人故居联谊会在浙江绍兴寅布成立,弁联合发起了《中国名人故居 绍兴宣言》,旨在为名人故居的生存、侃护和发展共同谋划2007年11月,在浙江奉 化“名人故里旅游联盟”又宣告成立,丼同发表《名人故里保护开发联合宣言》后者与 2004年的《宣言》相比,“旅游”的味道则更加浓厚,表现在:(1)从故居到故里,旅游 开发规模增大;(2)軍视旅游环境营造;(3)打造“名人故里游”品牌;(4)联合促销, 探讨产品的品牌化和M络化建设这两个《寅言》体现了中》名人故里保护与利川热点问题 随时叫所发生的变化从另一角度也可看出,名人故里旅游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1.2名人故居旅游研究概况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只有少景文章介绍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鲁迅纪念馆等伟人的 故居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各地对名人故居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出 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不断增多,各地文史部门也收粜、整理和印发了不少冇关名人故居的内部资料。
0前,国内出版的关于“名人故居”的著作并不足很多,共30多部其中,成系列的奋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专著:青岛卷、南京卷、昆明卷、广州卷[3]、厦门卷、北京卷、天津卷、 上海卷、杭州卷有一部《走进名人故居•外国卷》[4]介绍了欧洲的名人故居另外还有欧德编著的《大人物小地方——华夏名人故居游》[5]、杨献民编著的《伟人故乡山水采风》 [6]、陈光中编著的《风景:京城名人故店与轶事》共五卷[7]和HI迎五编著的《中胡同会名 人》[8]以及北北编著的《三坊七巷》[9]等等这些著作中描述性介绍名人故居的文献较多, 人多图文并茂,对收录的名人故居逐一作介绍,包括各名人故居的确切的所在地、沿革、建 筑情况、相关名人的生〒事迹和主要活动等,而对于名人故屈的保护与利用,缺乏较为深入、 系统的研究成果总体来看,过然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与关于名人故里旅游的迅猛发展相比, 关于名人故里旅游的理论研究基础仍较为薄弱,案例研究人多为“故居”或“故里”所禁锢, 没存摺脱就故居论开发的传统思路,多关注物质性旅游产品的开发,忽视非物质性资源的利 用,重景区建设而轻品牌培育,重故居维护而轻周边环境的营造等等1.3洪秀全故居概况洪秀全故居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肀镇官禄布,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卒命活动 的地方。
洪秀全故居心地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洪秀全铜像、|5房阁、丫髻III倒影、龙 眼树、洪氏古井、洪仁矸故居遗址、洪氏宗祠、客家民居陈列和民俗展览馆等景点清嘉庆 十九年(1814年)洪秀全诞生于花县福泉水村后不久,即举家迁此,故店即为他少时所店 道光十年(1830年)洪秀全受聘为村中塾师《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等寅传著作, 都是在这所房子居住吋写下的金田起义爆发故居房子被清政府所毁,逑国V;复原重建, 附近他当年教学所在的书房阁也同吋复原毗邻的洪氏宗祠,则辟为故居纪念馆辅助陈列室, 展出洪秀伞的革命历史事迹宗枸内陈列洪秀企早期革命活动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的史迹 “广东花县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秀全故居”和“书房阁”等牌匾均为郭沫若先生题书洪秀全纪念馆位于花都区新华街新华路52号,建于1991年6月,占地1.3万平方 米,展馆面积1715平方米,1991年11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前广场、展馆序 厅分别安置洪秀全全身汉白玉半身铸铜像馆内的陈列是在原故居纪念馆辅助陈列的菽 础上加以扩充,共分4个展室,以洪秀全青少年时期为重点,辅以花都天平天国其他诸 英烈的史迹展品中有洪秀全早年用过的书枭等,在“书房阁”出土的石狮子等文物 70余件,图片238张。
陈列采川场景造型、木刻浮雕、人幅汕画等形式,重现洪秀全 早年在故乡的生活和革命活动以及领异太平天国的史实洪秀全故居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2005年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 研究设计为丫能够更好地了解洪秀全故居的旅游发展现状,我们采用Y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 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洪秀伞故居的发展态势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便我们能更好地为洪秀全故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帮助洪秀全故店摆脱现 状,同吋为名人故居的旅游开发提供可行性建议2009年8月份,我们到广州市花都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随机地昀洪秀全故居的旅游 者发放了问卷,问卷的设计是主要是针对洪秀全故居,意在了解旅游者对洪秀全故居一些看 注和建议关于问卷调査的pj容涉及而则非常全而,员体有对來参观洪秀全故店游客客源地、 申龄、参观次数、了解洪秀全故居的途径、出游方式、交通工具、参观0的以及对景点和展 览的评价和建议等等而关于访谈,我们则从几个角度着手:(1)从游客着手,了解游客对洪秀全故居的基木 看法和改进策略2)从附近居民着手,则意在了解附近居民对洪秀全故居的一些评价,例 如故店现状、故店的作用和意义等等。
3)从相关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了解参观洪秀全故 居旅游参观S、游客的特征、游客的心声3. 洪秀全故居旅游调查结果分析3. 1客源结构在参观洪秀全故居的游客来源方血,调杏的138个游客十,其中广永省内的居R占68% 尤其是广州市花都区之外的居民居多,占35%巾此吋看出,洪秀全故居的游客覆盖范围很大, 但是影响力主耍集中在广尔省内;故居的宣传渠道不完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图1游客人数(个)3.2游客构成结构从游客的特征来看,参观洪秀全故居的主要是青少年游客,占60%,人部分是学生而 中老年游客相对较少,都是一些周围的老人米故居休憩乘涼但是故居没冇突出洪秀全的爱 国精神,对学生游客的教育不大,没有很好的体现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也没有很好的规范老 年游客的行为,出现乱丢垃圾、破坏故店设施设备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保护故居的景观18岁以不含13岁 3W56岁以上 16M3.3游客知晓洪秀全故居的途径和参观方式从游客知晓洪秀全故居的途径和游客的参观方式來看,游客大部分是学生,因此大部分 游客表示是通过老师了解到洪秀伞故居的;29%的游客是通过其他方式如朋友或家人介绍、旅 行社或导游等得知洪秀全故店的;只有30%的游客是通过网络与书籍报刊等方式了解洪秀全故 居的。
因此网络等媒体寅传渠道对故W的寅传力度不足在参观方式上,绝人部分游客表示 是和家人或亲戚朋友•一起参观故居的,占76%; 20%的游客表示是由旅行社带团参观的但是 故居旅游硬件设施配置偏低,缺少可供多人休闲的休闲娱乐设施;附近木上没冇吋川于 接待团体游客的农家餐馆、旅馆等设施,缺乏旅游接待能力图3游客人数(个)76%3.4游客出行的交通方式在游客出行的交通方式方而,40%的游客表示是乘公共汽车到故居的,27%是市内或周 围城市的居民是自驾车来的因此游客的主耍交通方式是公;R•汽车与A驾车但是景区的可 进入性不高,公交车的车次不多并且车辆残旧游客想要到达洪秀全故店不方便,也难以将 故居景点与市区商业中心相衔接,实现游、购、娱的结合表1故居游客來洪秀全故居所乘交通工具数裾表交通工具旅游大巴公井汽车自行车fi驾车其它游客人数/个1755253743.5游客的参观游览目的我们调查丫游客参观故居的FI的,70%的游客表明是观光游览的,其他30%的则是参与 社会实践或增长知识或接受爱国主义教竹但是故居内内稃单调,景区|Aj形式单一,基木上 都足观看性的材料;观众浏览一遍还不到一小时,可供游赏的吋空规模M小,缺乏吸引力; 故居的建筑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当时的建筑风格,设施陈旧,还有一些受损急需修葺保护的地 方。
因此故居难以满足游客的感官需求,也难以调动游客的游览积极性表2故佔游客來参观洪秀全故佔的n的参观R的游客人数/个学生社会实践7观光游览96增长见识17接受爱国主义教育183.6广东省内其他名人故居的参观游览情况这次调査中,我们对游客就广永省内M:他名人故居的参观情况进行了调杏调杏结果显示,56%的游客参观过广东省内的其他名人故店,如孙巾山故店、康有为故店、梁启超故店、 叶剑英元帅故居等,其中参观过孙中山故居的游客最多,占24%这些故佔人多与纪念馆捆绑 旅游,且纪念馆中设备先进、规模人,这对与故居与纪念馆相距远,纪念馆中设备陈旧的洪 秀全故居开发是个严峻的挑战;并.R.洪秀全故居缺少景区特色,品牌形象不突出,难以形成 白己的景区优势游客人数(个)70605040302010061图5洪秀全故居游客参观广东衍内其他名人故佔的情况3.7游客对故居和纪念馆个别景点的评价这次项n还对游客对洪秀全故居和纪念馆个别景点的评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3%的 游客表示对洪秀全故居和纪念馆的个别景点印象深刻,如铜像、丫辔山倒影、龙眼树、古井、 客家民店陈列和其它一些景点,其中35%的游客表示对龙眼树的印象最深刻,龙眼树異有悠久 的历史并为洪秀全亲手栽种。
而对于景点中的书房阁,没宥一个游客表示留K了深刻印象 许多游客表示书房阁中设施过于简陋书房阁是洪秀全做塾师教书的地万,在书房阁中简单 地摆设了一张讲桌和一些学生桌椅以及一些教学用具游客人数/个图6游客对故居和纪念馆个别景点的印象和评价3.8游客对去纪念馆的态度对于纪念馆,40%的游客表示参观完故居后还想去市区中的纪念馆,而超过50%的游客表 示纪念馆太远,没兴趣或不了解还有纪念馆说明洪秀伞故居纪念馆的宣传力度不够故居 与纪念馆相距较远,布局不合理,缺乏旅游连贳性,不方便游客参观纪念馆和对洪秀全进行 更全面的了解■不T斛4有纪含访 23H■猙途太述.a兴尨图7游客对去纪念馆的态度3.9游客对洪秀全故居与纪念馆的总体评价而对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