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假体腔的动物( Pseudocoelomate) 假体腔动物 (Pseudocoelomate)l 轮虫动物门(Rotifero)l 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l 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l 线虫动物门(Nematoda)l 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l 鳃曳动物门(Priapulida)l 动吻动物门(Kinorhyncha)l 铠甲动物门(Loricifera)l 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进化地位 该类群包括9个门的动物,外部形态差异大,相互间亲源关系不清楚l 共同特征: 均有假体腔(Pseudocoelomate),体壁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道之间的腔即外胚层的表皮与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组成体壁,而肠壁并没有中胚层参与,仍然是由内胚层形成的,是动物进化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类型第一节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l 是假体腔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已记录的约有15000种,估计全部种类不少于50万种, 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类群一. 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l 1.外形头部不明显,身体圆柱形(也有粗短型:橄榄、卵形),两端细l 2.体壁l –角质层、表皮层(上皮细胞)和肌肉l –上皮细胞是一层合胞体l 角质膜(体表具角质层,无纤毛) 由上皮分泌形成。
结构:皮层、中层(基质)和基层(斜行纤维) 蜕皮:线虫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脱去旧的角质膜,长出新的角质膜 2.原体腔 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份,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又叫假体腔或初生体腔,没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 皮肌囊:线虫动物的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纵肌层组成 上皮:结构为合胞体,即细胞界限不清,具多核上皮向内突出形成侧线、背线和腹线 肌层:无环肌 原体腔出现的意义: 提供体内器官发展和运动的空间; 有效地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有效地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运动加快l 3.发育完善的消化管 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具食道腺,进行胞外消化.l 4.排泄器官(依旧是原肾型) 腺型:1-2个大的原肾细胞(腺细胞)组成 管型:1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由纵贯侧线内的2条纵排泄管构成,2管间有一横管由横管处伸出一短管,末端开口,即为排泄孔 排泄器官无纤毛和焰细胞 l 5.生殖 ♂/♀,雌雄异体;异形; 孤雌生殖6.神经系统及感官 围咽神经环 侧神经节 腹神经节 感官不发达,头端具头刺毛、唇乳突为感觉器官;头感器可接受化学刺激;尾端有尾乳头、尾感器。
寄生线虫的头感器退化,尾感器发达二. 代表动物:人蛔虫l 1.外形:l 体呈圆长型,侧线明显,口有三片唇片,四个乳突l 2.体壁:l 角质层——抗宿主酶,含多种蛋白质 表皮层——合胞体,四条线 肌肉层——只有纵肌,肌细胞与神经突起连接l 3.运动和消化 作波浪形运动,吸收宿主的半消化物质,无消化腺,肠壁无肌肉层,具绒毛 雌虫:肛门在虫体末端 雄虫:肛门开口泄殖腔 l 4.呼吸和排泄 在低氧环境下行泛氧呼吸,有较完善的糖酵解系统 排泄为管型,由一个原肾细胞衍生而成的H形管状排泄系统l 5.神经系统 背神经司运动,腹神经司感觉运动,侧神经感觉,围咽神经环分泌脱皮激素l 6.生殖和生活史l 雌性: 卵---输卵管---子宫 --- 阴道---阴门---体外 卵---输卵管---子宫 l 雄性: 精子--输精管--储精囊--射精管 --泄殖腔---泄殖孔---体外l 生活史: 受精卵(20万/天) 幼虫 十二指肠孵化 肠壁 肺泡 气管 咽喉 食道 胃 小肠 成虫 危害: 夺走营养;穿梭损伤;毒素作用;堵塞肠道二、分类l 15000种l 无尾感亚纲:无尾感器;排泄器官退化或无;雄虫有1交合刺,多自由生活。
嘴刺目:咽分前后两部分 色矛目:咽分三部分l 尾感亚纲:有尾感器;排泄器官为成对纵管;雄虫有1对交合刺,多寄生生活 蛔虫目:咽长筒状,口周围有乳突 圆线虫目:咽球状或筒状,无乳突 三. 几种重要的寄生线虫l 1.蛲虫:寄生在人的肠中,造成失眠,消瘦等自体感染和异体感染l 2.十二指肠钩虫:寄生在人的十二指肠,造成慢性失血,浮肿,无力l 3.丝虫:寄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人体淋巴系统,有中间寄主(蚊),造成橡皮肿l 4.小麦粒线虫:寄生在叶片内,进出口检疫对象之一第二节 轮虫动物门l 1.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头部:具1-2圈纤毛组成的头冠 躯干:被角质膜,称兜甲,有环形折痕,似体节 足:有足腺,趾l 2.体壁:角质膜;上皮(合胞体);环肌及纵肌成束 l 3.消化管:l 口、咽、食道、胃、肠、肛门l 咽特别膨大,肌肉发达,称咀嚼囊;咽内有咀嚼器;咽侧有唾液腺l 4. 排泄器官:l 排泄管1对,焰球组成原肾管l 5. 生殖系统:l 雌雄异体 雄性个体少见,1精巢、1输精管及阴茎,其他器官退化。
雌性:卵巢、输卵管、卵黄腺单个l 环境条件适宜时,进行孤雌生殖l 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能隐生l 6.神经系统:l 脑神经节+2条腹神经l 所有器官组织均为合胞体,且各部分含有的细胞核数目恒定不变 第三节 腹毛动物门l 1.体圆筒形,被角质膜,背面有刚毛、鳞片、等腹面平,具若干纵行或横排纤毛,故名l 2.体壁:上皮为合胞体,纵肌成束;原体腔l 3.消化管完整,体末分两叉l 4.排泄器官为原肾管l 5.雌雄同体,直接发育个别种类精巢退化,营孤雌生殖 铠甲动物门 Loriciferal 铠甲动物是1983年在法国发现的海洋中的小型动物,生活在海底有贝壳的砂砾中,体长仅0.25mm,虫体前端的口(翻吻)能缩入体内,上有9列棘身体被6块板组成的兜甲包围铠甲动物雌雄异体,幼体自由生活,在自然界中的食性尚不清楚,也不清楚是它们如何繁殖的,是一类假体腔动物 ye鳃曳动物门( Priapulida)l 一类海洋底栖动物,多分布在靠近两极地区的冷海中,目前仅发现18个种,均为雌雄异体,幼虫期经蜕皮多次变态为成虫,成虫存在蜕皮现象鳃曳动物体长多为12-15cm,个别种可达39cm 长,都为穴居或管居的捕食种类。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鳃曳动物被认为是真体腔动物,但是根据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现在已经被确认为仍然是一类假体腔动物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与线虫类似,身体特别细长,分布在淡水、潮湿土壤以及海洋中成虫体长30-150 cm,直径0.5-3 cm成虫自由生活,幼虫寄生节肢动物内已知250种左右第四节 原腔动物的系统发展小 结 具三个胚层,体壁与消化道之间有假体腔;动物间亲缘关系不明确 共同特征还有:螺旋卵裂;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假体腔内充满体腔液;具完整的消化道;排泄系统为原肾型;无循环系统和呼吸器官;很多为寄生的种类,广泛寄生在动物和植物等体内,给人体健康和农、牧、渔业的生产带来危害复习思考题:l 1、何为假体腔,是如何形成的?假体腔的出 现在进化上有什么意义? l 2、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l 3、试述人蛔虫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特点l 4、试述轮虫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殖发育的特殊性及其意义(选做 )l 5、论述寄生线虫对寄生生活方式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