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疾病颈部疾病 CT 诊断诊断 一、颈部的外形与分区 颈部上至颅底,下至胸腔入口,正常人颈部直立,两侧对称,矮 胖者比较粗短,瘦长者较细长,男性甲状软骨比较突出,转头时可见 胸锁乳突肌突起 颈部两侧分两个三角区域: 颈前三角:为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前下缘与前正中线之间的区 域 颈后三角:为胸锁乳突肌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 域 二、颈部包块 颈部包块原因很多,应根据包块的性状,发生和增长的特点以及 全身情况来判断如淋巴结肿大,质地不硬,有轻度压痛时,可能为非 特异性淋巴结炎,如质地较硬伴有纵隔,胸腔或腹腔病变的症状或体 征,则应考虑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全身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则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包块圆形,表面光滑,有水囊样感,压迫 能缩小,则可能为囊状水瘤,囊肿 三、颈部疾病大体包括: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神经鞘瘤 鳃裂囊肿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结转移瘤 淋巴结结核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等 (一)甲状腺癌 甲状腺是全身内分泌腺腮性腺一种,甲状腺分左右两侧,位于环 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中间以峡部连接,甲状腺是马蹄形,两个侧 叶呈椭圆形,CT 上正常甲状腺表现为侧叶均呈三角形,峡部呈条带 状,甲状腺血管很丰富,有一对甲状腺上动脉和一对甲状腺下动脉, 腺体所分泌的激素称为甲状腺素,其机能是提高机体新陈代谢,促进 机体发展和生长。
甲状腺癌为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组织上分(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髓样癌、未分化癌) 1、临床症状 甲状腺恶性肿瘤大多见于老年妇女,多无临床症状,偶发现颈前 区有一结节或肿块2、CT 表现 平扫: 不规则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大多密度不均匀,病灶无包膜或包 膜不完整,3%—35%可发生钙化,大多是浸润性生长,与周围分界 不清,可有淋巴结肿大 增强:甲状腺腺癌,呈不规则强化,强化部分也较正常甲状腺密度低3、鉴别诊断 与甲状腺瘤鉴别:甲状腺瘤无外侵征象,当发生囊变时,其囊壁 较规则,缺乏明显的壁结节 (二)甲状腺瘤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病理上分(滤泡状囊性腺瘤、乳头状囊性腺瘤) 1、临床表现 甲状腺腺瘤周围有完整的包膜,患者一般不产生明显自觉症状, 往往无意中发现颈前肿物,如肿瘤突然出血,可见肿块迅速增长,伴 局部疼痛和压痛 2、CT 表现 平扫: (1)甲状腺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密度多为均匀, 低于正常甲状腺,囊性变多见 (2)病变大小常为 1—6cm,边缘光滑锐利,肿块有完整包膜, 病灶为正常甲状腺组织分界清楚 (3)病灶内可伴有沙粒状或不定性钙化 增强:有强化,实性者为均匀,结节强化,囊性者呈环状强化,囊变 区不强化。
3、鉴别诊断 与甲状腺癌鉴别(同前) (三)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为碘的摄入缺乏引起沉着性甲状腺肿大,多为弥 漫性甲状腺肿演变而来 病理上为肿大的甲状腺内多发边缘清楚的结节增大,可压迫结节间血 管,结节供血不足发生变性坏死,出血等当结节伴有囊变可形成大 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囊腔,最后形成囊肿 (1)临床症状 颈部肿块,结节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器官时,出现症状主要有呼吸 困难,吞咽困难,头面部及上腹淤血 (2)CT 表现 甲状腺两叶及峡部弥漫性肿大其内可见多发结节状密度减低或○1○2增高区,为囊性变和出血,钙化所致 增强扫描:甲状腺组织强化,而囊变区不强化,退行性变部位增强较 少 (3)鉴别诊断 与甲状腺癌鉴别,常为单侧性,局限性肿块 (四)颈部神经鞘瘤 多发生于迷走神经,位于颈前之角,一般位于颈动脉鞘内 (1)临床症状 颈部包状,逐渐增大 (2)CT 表现 肿块多见于颈动脉间隙上端,常压迫颈动脉及颈内静脉,将其○1推够或分离移位迷走神经起源的肿瘤可推及甲状腺向前移位,发生 于舌下神经者,可引起舌下神经管扩张,及周围骨质破坏 肿块多为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楚的等密度,病灶小时密度均○2匀,较大时肿瘤可出现坏死及囊变的低密度。
增强扫描:肿块呈中等或轻度强化,囊变期不强化○ 3 (3)鉴别诊断 颈部血管瘤:增强 CT 扫描显著强化,浸润性生长,边缘模糊○1淋巴结转移:多数表现为颈动脉鞘外侧淋巴结肿大,可单发或○2多发,当多个淋巴结肿大,相互融合成大块形时,形态多不规则,呈 分叶状,与周围组织间隙界线不明显 (五)颈部淋巴结结核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颈部感染肺外的一种表现 病理上分四期(I 期为结核结节和内芽肿形成而导致淋巴结增生 扩大;II 期为受累的淋巴结干酪样坏死;III 期为淋巴结包膜坏死, 淋巴结相互粘连,伴有淋巴结周围炎(多见)IV 期为干酪样物质破 溃进入周围软组织,形成融合的脓腔,最终通过窦道,引流至皮肤表 面 ) (1)临床表现 无痛性肿块,偶有发热史 (2)CT 表现 I 型:呈均匀软组织密度 II 型:病灶中心呈低密度,边缘呈环状强化,其周围脂肪间隙保存 III 型:多发的中心低密度,周围环状强化,脂肪间隙消失 IV 型:病灶融合呈较大的低密度区,边缘为厚而不规则的环状强化, 正常淋巴结的结构消失 (3)鉴别诊断 与淋巴瘤鉴别与转移性淋巴结肿大鉴别劲部非霍奇金淋巴瘤 颈部畸胎瘤 颈部脂肪瘤 右颈部淋巴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