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 效 刷 牙 Toothbrushing effectively,2,牙刷的起源与发展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oothbrush,口香藤(chew-stick) 使口腔气息清新 清洁牙齿和牙龈 第一把牙刷:猪鬃和兽骨制成唐代(公元618—907年),3,牙刷的起源与发展,第一把有效牙刷:1780,William Addis(英) 柄由兽骨制成,一端有孔可以插入猪鬃,然后用细线将猪鬃固定在孔内 改进: 刷柄——有机玻璃和塑料代替兽骨(20世纪初) 刷毛——尼龙毛便宜耐久,代替猪鬃(二战中),4,牙刷的起源与发展,尼龙毛有许多猪鬃不具备的优点: (1)外形一致, (2)易于加工, (3)回弹性好, (4)不易折断, (5)不易存水, (6)不易寄居微生物等 五十年代开始大规模生产软质尼龙毛牙刷,5,牙刷的起源与发展,牙刷规格的历史演变——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成人牙刷的标准: 相对小的刷头(30x10mm),以便能深入一些隐蔽部位 宽而长的柄以利持握 刷毛为软质尼龙毛,直径0.2mm,长10mm,末端圆滑以减少对牙龈的损害 多丛刷毛、平面外形,以利更好地清洁牙面。
6,牙刷的起源与发展,九十年代,牙刷发展趋势向多样型转变: 如外圈毛高起的,刷毛平面呈波浪形的 刷头与刷柄呈一定角度 三面型、全面型牙刷 电动牙刷的出现更是牙刷设计上的创新,7,牙刷的设计 Toothbrush Design,1.牙刷的结构和规格 (Structure and Standard ) 手动牙刷(manual toothbrush)组成 刷头 刷颈 刷柄,8,牙刷的设计 Toothbrush Design,刷头——形状和刷毛质量是关键 刷头基本形状:矩型、锥型和菱型 植毛:毛束的多少,毛的高矮和形状 刷头大小:牙刷的重要特征9,牙刷的设计,刷柄的设计要点: 一定的长度; 一定的宽度,一般为扁平状 一定的角度: 直的,带角度的,偏置的和带角度偏置 刷柄表面的防滑设计,10,牙刷的设计,图12-8-1 四种牙刷柄的基本形状,11,牙刷的设计,刷颈的设计有两个特点: 一是细颈 一是具有一定长度,12,牙刷的设计,牙刷的设计根据不同对象有 大,中,小 我国牙刷的规格: 幼儿牙刷 儿童牙刷 学生牙刷 成人牙刷,13,牙刷的设计,2. 牙刷的刷毛 ( Toothbrush Bristles ) ⑴. 刷毛的形状 (Bristles shape ) 长期以来:机械性切齐刷毛顶端呈锐利形状 1948年:拜斯(Bass)报告了这种锐利的刷毛顶端能够损伤口腔的软组织。
1968年:牙刷毛顶端磨圆的专利,14,牙刷的设计,⑵. 刷毛的坚实性 (Bristles shape ) 刷毛硬,回弹力好 较好的清除菌斑增加对口腔软组织和牙齿表面的损伤 不同对象对刷毛坚实性有不同要求: 儿童牙刷就应该比成人牙刷柔软 牙周疾病或牙齿过敏的人也应用软毛牙刷,15,牙刷的设计,牙刷毛的坚实性刷毛直径(主)、材料性质、长度和每簇毛的单丝数量 根据刷毛直径而将牙刷划分: 硬毛: 坚硬:直径0.33至0.35毫米 超硬:直径为0.38毫米 适中:直径0.25至0.30毫米 软毛:直径0.18毫米至0.23毫米,16,牙刷的设计,⑶. 刷毛的作用 ( Bristles Function ) 刷毛的基本动作: ①水平横向往复移动 ②垂直上下挥扫 ③旋转 ④振摆(颤动),17,牙刷的设计,刷牙时刷毛的动作:,18,牙刷的设计,3. 牙刷的种类( Toothbrush Styles) ——牙刷划分类型无统一的标准 手动牙刷和动力牙刷 一般牙刷和保健牙刷,19,牙刷的设计,⑴. 动力牙刷(Powered Toothbrush ) 又称电动牙刷,刷牙动作是电动马达启动,一般比手动牙刷的刷头小,可以更换 牙刷头的运动模式: 往复的前后运动 拱式的上下运动 旋转的 ——能更又有效地去除牙菌斑,20,牙刷的设计,适合人群: 儿童 身体残疾 智力低下 年老体弱 手、上肢或关节活动不协调者 ——不是正常人常规或首选的牙刷,21,牙刷的设计,动力牙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标准: ——美国牙医协会(ADA) 有电安全性的实验室证据,无触电危险。
非监督下使用有临床上对口腔软硬组织无损伤的安全证据 当按照厂家的说明使用时,要有清洁效率的证据 要有商品包装和广告声称的减少牙菌斑的证据,但并不能治疗现有的口腔疾病22,牙刷的设计,⑵. 保健牙刷( Qualified Toothbrush ) 牙刷的保健功能: ——有效清除牙菌斑 ——又不损伤牙齿软硬组织,23,牙刷的设计,市售牙刷与牙刷保健功能的差距: 刷头大,国家标准规定牙刷头的长度不超过42毫米 刷毛硬,表现为牙刷毛单丝直径过粗国家标准规定成人牙刷单丝直径不超过0.30毫米 刷毛末端尖锐,而且有许多毛刺这是对口腔软硬组织安全的一大威胁24,牙刷的设计,消费者的不良口腔卫生习惯 加重了牙刷本身质量问题对口腔健康可能造成的伤害 消费者的不正确消费心理 喜欢选用大头硬毛牙刷,25,牙刷的设计,70年代,倡导小头牙刷并称为“保健牙刷” 1975年,国家卫生部、轻工业部、商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牙刷定型推广会议 1978年召开保健牙刷卫生标准座谈会,确立“保健牙刷暂行规格卫生标准修改意见” :,26,牙刷的设计,表1. 保健牙刷生产标准(单位mm),刷头长度 刷头宽度 毛束高度 毛束孔距 刷毛直径 毛束排数 牙刷全长 成人牙刷 <35 10-13 10-12 >1.4 0.2-0.3 <4排 160-180 学生牙刷 <28 <11 9-10 1.2-1.4 <0.25 <3排 150-155 幼儿牙刷 <25 <8 8-9 1.2-1.4 <0.25 <3排 115-120,,,,27,项 目 婴儿用 幼儿用 小学生用 中学生用 成人用(1-3岁) (3-6岁) (6-12岁) (12-17岁) 刷柄全长 120-130 125-135 165-170 170-175 170-175 毛面长度 12-13 16-18 20-22 26-28 26-30 毛面宽度 5-6 6-7 7-8 8-9 10-12 刷毛高度 6-7 7-8 9-10 10-11 10-11 单丝直径 0.18-0.20 0.18-0.20 0.18-0.20 0.18-0.20 0.18-0.20 毛束行数 3-4 3-4 3-4 3-4 3-4 孔 距 2.0 2.2 2.2 2.2 2.2 刷毛顶端 圆钝形 圆钝形 圆钝形 圆钝形 圆钝形,牙刷的设计,表2. 保健牙刷标准(讨论稿),,,,,28,牙刷的设计,保健牙刷的特点: 刷头小( small head ) , 刷毛排列合理:适宜于分区刷洗及灵活旋转拂刷,毛束之间有适当距离。
刷毛软( soft bristles ) : 单丝直径较细,刷毛长度适当29,牙刷的设计,保健牙刷的特点: 刷毛顶端磨圆( end-rounding bristles ) 使每根刷毛顶端都呈光滑的圆钝状,避免刷牙对牙齿和牙龈的损伤 刷柄便于把握( ease to holding of handle ) 长度适中,宽度适中并具有防滑设计的刷柄,使刷牙的感觉舒适而又有成效30,牙刷的设计,三面型牙刷,31,刷牙与口腔健康 Tootbeishing and Oral Health,1. 刷牙的目的( Toothbrushing Objectives ) 去除和干扰牙菌斑形成 清除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和外源性着色 通过按摩牙龈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牙龈的角化 作为牙膏的载体,特别是提供含氟牙膏,发挥防龋的作用32,刷牙与口腔健康,2. 刷牙与龋病和牙周疾病的预防 1897年,Williams首先提出“菌斑” 1937年,Fosdick等人证明细菌对糖发酵致龋过程主要发生在牙面菌斑内 公元752年,《外台秘要》:去除牙面沉积物以治疗牙龈疾病 1965年,Loe等人报道“实验性龈炎”,证实菌斑中的细菌可引起牙周组织炎症。
33,刷牙与口腔健康,菌斑控制方法: 化学性控制 机械性控制——刷牙,牙线、牙签、间隙刷以及专业性预防清洁术和洁治等 刷牙是应用最广泛、最基本,最有价值的一种方法 刷牙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牙龈炎的发生和发展,34,刷牙技术和方法 Toothbrushing Techniques,1. 刷牙的基本要领( Basic Main Point of Toothbrushing ) : 选用保健牙刷 有效刷牙(Toothbrushing Effectively ) 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清除牙菌斑 另一方面不会对牙齿和牙龈造成任何损伤 竖刷法重点清洁牙齿邻面 水平颤动法重点清除龈缘及龈沟内菌斑,35,刷牙技术和方法,有效刷牙的要点: ⑴.牙刷到位:刷毛与牙齿长轴呈45度角,放到牙齿与牙龈交界处,使刷毛一部分覆盖牙龈 ⑵.力量适中:适当施压使牙刷毛呈扇形散开铺在牙齿和牙龈的表面刷牙的动作也要轻柔36,刷牙技术和方法,⑶.面面俱到:按一定顺序刷,确保不要遗漏 ⑷.每次三分钟:一般每个区域要刷5-10下,每次刷牙的时间大约需要3分钟 ⑸.早晚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特别是晚上睡觉前刷牙更重要37,刷牙技术和方法,及时或定期更换牙刷: 牙刷出现磨损现象,表现为刷毛倒伏、变形、排列紊乱,会增加对牙齿和牙龈的损伤。
另一方面,长期使用的牙刷,牙刷表面会有许多微生物滋生繁殖,这会引起或加重口腔疾病38,刷牙技术和方法,2. 刷牙方法( Toothbrushing Techniques ) : 由人名来命名的: 如巴斯法、斯蒂尔曼法、查特尔斯法等 以刷牙动作的方式来命名: 如水平颤动、竖刷、滚动或擦揩等39,刷牙技术和方法,⑴ .巴斯法(Bass Method) 亦称:贝氏法或水平颤动法 起源于1954年,被认为是最好的方法 重点在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面 刷牙方法: 刷毛放于龈缘处,使刷毛与牙长轴呈45度,轻压刷毛进入牙龈沟 作短距离水平颤动,幅度不超过一个牙位 每个部位振动5-10次后再移至邻近区域40,刷牙技术和方法,⑵. 改良巴斯法(Modified Bass Method) 再加上刷毛向咬合面方向旋转,以便刷牙面的其他部分41,刷牙技术和方法,⑶. 斯蒂尔曼法(Stillman Method) 始于本世纪20年代 方法: 刷毛呈45度角向牙根方向放于牙齿与牙龈交界处,使部分牙刷毛压在牙龈上,另外部分则覆盖在牙面上 在原地进行微有压力的水平振颤来刺激牙龈 特点:对牙龈进行按摩,可增加牙龈的血液循环。
42,刷牙技术和方法,⑷. 改良斯蒂尔曼法(Modified Stillman Method) 牙刷在做原地水平振颤的同时,逐渐向牙齿切端或咬合面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