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的写字教学刘晓磊比较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和人教旧版教材,笔者发现,在阅读、写作教学等方面都更为系统的部编教材,却“缺失〞了“写字教学〞,旧版教材的“附录〞在部编教材中已不见踪迹但假设细心比对新旧两版教材便能发现,旧教材“附录〞消失的背后,却是部编教材润物无声的“写字教学〞在悄然渗透一、从正楷到行楷,渗透教学思路?课标?在第四学段目标中对“识字与写字〞作了如下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根底上,学写标准、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辞海?称正楷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显然,这种字体是最值得学生掌握的所以课标要求学生要能书写“正楷〞字,且到达“熟练〞程度又由于“行楷〞的书写速度更快,所以还要在熟练使用正楷的根底上,学习“行楷〞,以提高书写效率可见?课标?指示了初中学段的“写字〞教学思路,即从正楷到行楷这一思路与部编教材“读读写写〞栏目的编写思路完全吻合部编本七年级全册的“读读写写〞皆为“正楷〞字,八年级全册皆为“行楷〞字,这是相较于旧版教材“读一读写一写〞的一个显著变化旧版教材的“读一读写一写〞在整个初中学段所使用的字体皆是“正楷〞,字体缺少变化,教学价值较低对于?课标?明确要求掌握的“行楷〞,只在七年级上册的附录?写好硬笔行楷字?中有所表达。
虽然文中较为详尽地说明了如何写好行楷字,然而对于学生而言,仅用一篇文章去介绍,其效果如何与用一整学年时间去学习和运用相比呢?毕竟写字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不积小流便无以成江海学生于每一课进行字词学习时,都能浸润在符合学情的字体学习里,这样的写字教学才是润物无声的二、从空白框到书写专用格,渗透教学方法相较于旧版教材“读一读写一写〞的空白方框,部编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多出了“田字格〞和“空白格〞七年级“田字格〞与“正楷〞的搭配,八年级“空白格〞与“行楷〞的搭配,细审之下,匠心独运最为方正,可为楷模的“正楷〞,当然需要搭配“田字格〞了如此才能凸显那规矩的一撇一捺,都有细微的讲究学生字写不好看,责之于他们在写字时,无法把握字的每一笔每一划应在何位置,又有何比例关系以致于字写出来,各个部件或笔画之间,疏密不适,长短参差而“田字格〞有“横中线〞与“竖中线〞,它们又将整个格子分为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田字格便像坐标系,如此将正楷字放置其中,便可以直观清晰地展现出每一笔画或部件在坐标系中的方位了例如七上?散步?课后的“霎〞字,这个字新旧教材的“读读写写〞皆有这种笔画多,整体略显“臃肿〞的字,学生最易在书写时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而丧失美感。
故以往笔者在执教旧教材时,要求学生在方框旁临写此字,学生总是写得歪七扭八,头大身小而如今在使用部编教材时,学生能清楚地看到部件“雨〞整体位于田字格的上半局部,“雨〞中的一竖于田字格的竖中线重合而部件“妾〞根本位于田字格的下半部,且“妾〞的第一横与横中线重合有了这些信息去定位,学生再利用旁边的空白田字格写出来的“霎〞,明显美观多了而对于“行楷〞,虽然其根底亦是“正楷〞,但由于其涉及到笔顺的改变、笔画的连带和减少,相较于“正楷〞更具书写个性此时假设再用“田字格〞去标准,可能会略显呆板,失其灵动之意故而八年级“读读写写〞将字体改为“行楷〞的同时,亦将书写格换为了“空白格〞如此一来,学生对于字的细节处理便有了更多空间,不至于让连带的笔画也被固定在不变的“坐标方位〞此外,每一个字的大小皆占空白格的3/4左右,这个比例亦是教材提供给学生写字的启示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是学段目标中的另一项要求其中“摹〞是范字之上摹写,或用透明纸压在范字上描写临〞是看着范字,在另外的地方临写很明显,旧教材的“读读写写〞只适用于“摹〞这种方式而部编教材由于引进了书写格,降低了模仿的难度,不仅适用于“摹写〞,同样适用于“临写〞。
当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模仿“读读写写〞所提供的范字,以最大化地利用教材资源三、名家硬笔书法,渗透审美意识“临摹名家书法〞中有一个词极为关键,即“名家〞我们不妨思考,为何不是“通行〞或“标准〞的书法,而是“名家〞的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一句已然给了答案显而易见,“名家〞的书法,要比“通行标准〞的书法,如办公所用“楷体〞等,更具有个人特色如此,便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审美空间和价值为此,旧版教材先后选取了“颜真卿〞“王羲之〞“张旭〞“孙过庭〞四位书法名家,向学生展示其名作真迹,供其体会审美价值然而书中所提供真迹毕竟皆为软笔书法作品,虽仍有极大审美价值,但对于以学习和使用硬笔字为主的中学生而言,可能欣赏起来有一些难度,且意义不大部编本教材主编王本华教授曾言:“新教材的读读写写重视字词积累,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汉字审美意识〞其中“审美意识〞一方面来源于书写格与字体的巧妙搭配〔田字格配正楷的标准,空白格配行楷的灵动〕,另一方面那么来源于字体本身了部编教材“读读写写〞的书写邀请的是著名书法家丁永康先生细细品味他在教材中的词语书写,七年级的正楷较于电脑楷体,笔力遒劲之中又不失柔和,整体比例自然和谐,极为中正标准。
而八年级的行楷,行笔流畅自假设,大小一致,灵动秀美这四册书的“读读写写〞表达出了他极高的硬笔书法造诣,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审美价值四、位置的变化,渗透教学地位“写字教学〞在旧版教材的“读读写写〞中渗透较少,主要體现在“附录〞之中第一册附录渗透“学习行楷〞的教学目标,第二册渗透“临摹名家书法〞的教学目标,第三四册渗透“体会书法审美价值〞的教学目标然而每册书都将附录集中安排在最后,这容易给师生一些错觉:放在最后的多半不重要,且名为“附录〞,即是附带品,随意看看便好为此部编教材又改变了这种编排的方式,直接取消了“附录〞,将原有的几个主要教学目标,全部渗透在了每一课的生字词学习中如此便是将“写字教学〞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且利用教师灵活地安排,更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书写的指导旧教材“附录〞消失的背后,却是部编教材润物无声的“写字教学〞在悄然渗透假设我们能够合理利用“读读写写〞,定然能顺利达成?课标?的要求,将学生引领向汉字的博大精深之处参考文献:【1】张军?田字格在练字中的作用?,?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上旬刊【2】李娟娟?写好中国字——部编一年级教材“写字指导〞的变化?,?湖南教育?2021年11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