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50KB
约16页
文档ID:391959779
2023年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1页
1/16

2023年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昆山市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实行多种方式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有效促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1995年、1998年和连续三次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初被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命名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市”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领导,抓考核市委、市政府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地调整了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职责,党政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组织协调,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农办、妇联、共青团、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还把此项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目标之中进行严格考核,保障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力有序深化开展 二是培训动员,抓基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三农”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坚持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其配套组织开展全面系统的培训,紧紧围绕《村委会组织法》、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四个重点内容组织脱产培训,刚好组织学习“四议两公开”等基层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大大提高了村级干部的民主管理意识,在广阔村干部中筑牢了正确的自治观念、理财观念和民主管理观念。

同时,在全市各村,利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走家串户方式向广阔村民广泛宣扬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意义、方法和程序,提高群众参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市、镇两级机关干部作用,开展“基石工程”活动,下派农村工作阅历丰富的机关干部脱产下村指导各项工作,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薄弱村”治理工作打牢了思想基础,供应了人才支撑 三是完善制度,抓落实昆山市抓住村党组织班子调整,村委会换届选举后的有利契机,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民主 三是抓住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这个热点,保障村民的“决策权”近年来,在村级决策中,村级土地、发包、集体资产管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农夫动迁等重大事项成为村民关注的热点和村级管理的难点昆山市对农村这些热点、难点问题仔细调研,在这些方面引入民主管理机制,有效推动“六步决策法”,强化了村民代表的职能,增加了民主性、科学性,削减了随意性,深化了民主监督同时,全市100%的村委会在村务决策中引入民主听证制度全市各村共举办听证会319场次,参与听证的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9485人次,听证工程项目设计金额达到8.79亿元。

四是抓住村级 城市管理问题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是关乎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课题为了全面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有针对性的提出“畅通、蓝天、清水、清洁、绿色、安静、平安”等七大工程,使城市经济步入健康文明和谐发展的轨道 一、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缘由分析 近年来,我市在城市管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旧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延安市城区的交通秩序和运营状况明显优于榆林五是榆林城区没有特地停车场,车辆存放只能挤占机动车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站点、公交线路设置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新区建设的须要六是市区交通流量大的21个平交路口,只有9个实现了红绿灯信号限制,且无安装电子监控器,有些交通标记、标线也没有按标准设置七是出租车管理不严,无经营年限限制非法营运的无照车、摩的、三轮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事故不断发生八是一些商场、酒店、医院门前熟食、瓜果、杂货摊点乱摆,夜市占道经营,干脆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林城区污水排量约20000立方米/天这些污水干脆排入河道,雨污混流,导致榆溪河干流、榆阳河水质恶化五是城区垃圾处理不够刚好目前,榆林城区日产生活垃圾450吨,工业、建筑垃圾800吨由于垃圾处理设施简陋,且缺乏市场运作机制,因此,形成了垃圾乱堆乱放,处理不够科学的弊端 4、噪声污染始终居高不下近年来,城区车辆鸣笛没有彻底禁止,高噪声的拖拉机等进入市区运载建筑材料,超时限夜间施工,商业、消遣业无限制播放音乐,婚丧嫁娶鼓乐彻夜不停,使噪声与日俱增据市环境监测总站“十五”期间对城区噪声监测结果表明,噪声污染五年均值上升为72分贝 5、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主要是管理缺乏统一性、全局性由于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混淆不清,出现有利的事抢着干,问题围着转,工作生搬硬套,部门间缺乏协调协作如榆林城区自来水供应就涉及到榆林市建设局、水务局、榆阳区水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四个管理部门和市自来水公司、区红石峡供水站、经济开发区水厂、尤家峁水库及市、区水资源办等十个部门和单位的 同时,榆林市区社会治安秩序不良,偷盗、抢劫、杀人等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使一些居民缺失平安感。

还有城区绿化与城市建设没有严格按规划协调发展,不仅绿地面积小,而且人为破坏绿地的行为也比较严峻 二、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城市步入健康文明和谐发展轨道 如何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是关乎我市经济社会跨更加展的重大课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抓住主要冲突,重点实施“七大工程”,营造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城市发展新环境 1、畅通工程旨在整顿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实力,为市民供应一个畅通、便捷、舒心、平安的交通环境 一是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公安、规划、城建、交通、工商、物价、平安等部门参与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探讨和处置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项目、重大议案和重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 4、清洁工程旨在动员一切力气,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一是垃圾处理实行公司化运营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市场化运营或地段物业化管理,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赐予激励和支持,如大千保洁公司,用42万元购置的6辆垃圾收集车,收集解放路、新建路、长城路等路段的垃圾及西沙两地块的清扫保洁工作,运行良好,很受市民欢迎,是实施城市清洁卫生工作的有益偿试。

要实行建筑垃圾完全处理,生活垃圾分置处理,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出建筑垃圾处理费,承接单位按规划填埋造地,建成土地进入市场获得肯定效益生活垃圾可回收的要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必需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医疗废物及危急品废物等的处理,处理厂由国家出资建设,公司竞标经营,处理费用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由政府定价,废物产生单位担当三是要实行重点整治,突出检查,夜间巡查等方法,治理清除乱贴乱画行为要实行联合执法的方法,整治乱停乱放的行为要加快城区公用厕所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形象四是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由市区统一组织实施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制定行动纲领、任务和目标,将责任细划分解到每一单位、街道、社区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闲置地址、铁路、国道沿线、加油站、车站内外、集贸市场、夜市、河道等处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营造良好氛围 5、绿色工程旨在增加绿化面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建设环城绿色屏障要将东线的东沙林场至七里沙、西线大墩梁、北线红石峡万亩生态公园,南线三叉湾农田绿化带和河堤林带,延长连接成环城区立体绿色屏障为了有效爱护林地,要划出地块,建立公墓,让现有墓地集中入驻公墓。

要逐步开放林地,发展集休闲、欣赏、度假于一体的旅游项目二是爱护榆阳河、榆溪河旁农田绿化带对榆溪河从黄庄至红石峡河川湿地、农田带,要实行特别严格的爱护制度和措施进行爱护三是对榆林城区范围内全部绿地、树木实行造册登记,挂牌管理要实行绿地树木认证管护和门前绿地树木管护责任区制度,使城区绿地、树木走上以法管理的轨道四是做好城市规划,变更过去胡同式街道、插空建房的布局,每隔肯定距离应建一小块街心花园对绿地可实行冠名建设,凡投入肯定资金建设绿地的单位或个人可设立冠名标记 6、安静工程旨在削减噪声,为市民创建和供应一个舒适、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是对进入市区的车辆一律限速、禁止鸣号;要划定不同区域限制三轮并禁止农用拖拉机等高噪声车辆进入城区,以减小噪声污染二是要实行种树、设绿蓠的方法,在道路两侧建立隔离带,以缓减交通噪声三是建立城建、环保、公安、工商联动机制,对建筑、装璜、消遣、商业叫卖和婚丧嫁娶鼓乐噪声进行管理和限制特殊对建筑施工企业应严格管理,要求设置屏障,限制施工时间,尽量削减噪声干扰 7、平安工程旨在化解冲突、预防犯罪,提高公共平安的防范意识,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平安的发展环境。

一是大力开展创建“平安榆林”活动,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共创平安的局面要以开展平安县区、平安乡镇(办事处)、平安村组、平安社区、平安校内等基层创建活动为载体,积小安为大安,实现“平安榆林”的整体目标二是主动探究建立社区、地段或重点区域治安承包责任制,逐步实现治安防范社会化、职业化要在主要小区、街道设立“电子警察”,并与公安监控联网,逐步扩大监控范围三是要实行警力下沉,强化夜间巡逻并让民警进社区每个社区有一名民警在社区指导 实行劳动法调研报告《劳动合同法》自20xx年6月29日颁布、20xx年1月1日实施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扬和贯彻实施工作一方面通过多方宣扬、举办培训班、座谈会沟通、大量发放宣扬资料等形式,大力促进《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扬和普及;另一方面在有关部门的协作下,加快推动劳动合同三年行动安排实施,着力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监控力度,刚好妥当处理劳资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确保我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现将调查状况汇报如下: 一、《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的基本状况 (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进了劳动合同签订率的提高。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经过广泛的宣扬培训工作,我区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主动性主动性大增据调查,至今年3月底,我区在岗职工60844人,签订劳动合同的30422人,劳动合同签订率59%,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其中农夫工23001人,签订劳动合同120xx人,签订率50%,比去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 (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进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期限向长期化方向发展 《劳动合同法》强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激励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实际是从法律层面促运用人单位变更用工短期行为,考虑用工长期化《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区各类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从之前的一年期限为主转变为三至五年期限为主,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均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促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更为稳固 (三)《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进了用人单位用工管理行为的不断规范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要把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内容,要求劳动合同制度化、法律化,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从根本上促运用人单位规范内部管理行为和外部经营行为,从而有利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我区各类企业对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刚好进行了清理修改,使日常管理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作时间、劳动酬劳、社会保险等劳动用工主要方面得到了较好的遵守执行企业用工逐步规范,劳动关系日渐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