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井中心小学校史编写委员会

ZJ****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55.53KB
约58页
文档ID:57740678
三井中心小学校史编写委员会_第1页
1/58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校史- 1 -三井中心小学校史编写委员会三井中心小学校史编写委员会主 任:高定荣副主任:周产方、季一新委 员:徐坚平、徐坚平、樊耀良、邹爱华、奚来娣、牟祥玉、蔡林文、陶焕荣、邹 瑛、任素华、苏美华执 笔:季一新统 筹:陈国良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校史- 2 -篇篇 首首 语语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坐落于沪宁高速公路以南的常州市通江大道西侧,地处常州新城区的繁华地段,四周高楼林立,公路交错她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创办于 1932 年,在七十五个春秋中磨砺出稳重不凡的气度;她又是一所蓬勃向上的学校,自 1964 年命名为三井中心小学至今,始终不断地追求创造与革新她有八千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有可容纳一千多人就餐的清洁卫生的食堂,有二百五十米塑胶跑道和绿毯似的操场,有先进完善的教学设备……她哺育着近一千两百名祖国的花朵,让孩子们呼吸着经济腾飞带来的新鲜空气,沐浴着和谐社会的温暖阳光,快乐地学习,茁壮地成长;她激励着七十多名挥洒汗水的“辛勤园丁” ,用春天般的心温暖每一棵渴求知识的小苗,把每一个清晨黄昏变成孩子们童年最幸福的记忆。

三井中心小学是少年儿童的乐园,是未来人才的摇篮如今她已誉满新北,名扬常州乃至江苏七十五年,四十三载,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在这漫长而短暂的历程中,三井中心小学却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回顾,去书写,去思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三井中心小学的发展和取得的辉煌成绩,更值得我们去欢呼,去讴歌,去发扬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发展的,人类总是不断进步的,艰苦不懈的努力,定能搏取光明的前途,三井中心小学的发展历程就是很好的明证三井中心小学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回顾发展的历史,可以宽慰前人,鞭策今人,启迪后人为了让井小的故事永远传说,让井小的精神永远传诵,让曾经的井小人骄傲和自豪,让今日的井小人奋斗和拼搏,让未来的井小人更上一层楼,我们特编撰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校史,以飨井小师生校友及广大读者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校史编委会二零零七年八月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校史- 3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校史目录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校史目录 第一章:初创第一章:初创到到解解放放3 3 第一节 私塾3 第二节 武进县私立三井头初级小学3 第三节 隶属领导机构3 第四节 历史背景3 第五节 夹缝中生存3 第六节 办学经费和教师待遇3 第七节 关于“三井头”的地名3 第二章第二章 武进县三井头初级小学和武进县三井头小学时期武进县三井头初级小学和武进县三井头小学时期3 3 第一节 武进县三井头初级小学3 第二节 武进县三井头初级小学的概况3 第三节 武进县三井头小学建立及概况3 第四节 教师的来源及文化程度3 第五节 校舍扩充3 第六节 党、团、队组织3 第七节 领导班子3 第八节 坐班制3 第九节 政治学习3 第十节 参加社会活动3 第十一节 肃反和反右派斗争运动3 第十二节 学习苏联凯洛夫批判杜威等人3 第十三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课程设置、考试、评分制.3 第十四节 家庭访问联系群众建立良好校群关系3 第十五节 备课和上课3 第三章第三章 武进县三井中心小学建立之初武进县三井中心小学建立之初3 3 第一节 武进县三井中心小学建立3 第二节 学校领导班子3 第三节 党、团、队组织3 第四节 校舍3 第五节 班级教师情况3 第六节 所辖范围内村校3 第七节:困难重重,任务艰巨3 第八节 克服困难 开展工作3 第四章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武进县三井中心小学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武进县三井中心小学3 3 第一节 序幕3 第二节 揪斗“牛鬼蛇神”3 第三节 红卫兵组织成立,学校混乱失控3 第四节 大串联到“复课闹革命”3 第五节 学校革委会成立“红色治案”组织成立3 第六节 武进县三井中心小学更名武进县三井中小学3 第七节 公办教师回本大队教学记 2 分3 第八节 深挖“5·16”和批林批孔3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校史- 4 -第九节: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批判“师道尊严”3 第十节 开国元勋三巨人同年相继逝世,同年粉碎“四人帮”3 第十一节 文化大革命给三井中心小学的影响3 第十二节 教师编制不足,严重缺乏,采取以下措施3 第十三节 领导人更迭3 第五章第五章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拨乱反正,改革开放3 3 第一节 中学和小学各自独立3 第二节 学校概况3 第三节 学校领导组成情况3 第四节 建立三井小教党支部3 第五节:健全规章制度3 第六节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3 第七节 勤工俭学办校办工厂3 第八节 办好夜校3 第九节 健全少先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3 第十节 “两难”问题解决3 第十一节 教师地位提高,调动工作积极性3 第六章第六章 巩固、发展、稳步、提高巩固、发展、稳步、提高3 3 第一节 领导班子成员3 第二节 党支部3 第三节 学校情况3 第四节 再易校名,一身三职3 第五节 走出去,请进来3 第六节 引进人才,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3 第七节 体育工作方面3 第八节 少先队工作3 第九节 勤工剑学校办公厂3 第十节 教师职称评定3 第十一节 建成一流的教学大楼3 第七章第七章 进入新时期进入新时期 迈开新步伐迈开新步伐 作出新成绩作出新成绩3 3 第一节 党组织3 第二节 领导班子成员3 第三节 学校概况3 第四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水平3 第五节 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3 第六节 关心教师生活,解决实际困难3 第七节 校办工厂大发展3 第八节 争取开明人士对学校的支持3 第九节 征地扩建3 第十节 重大活动获奖3 第十一节 做好教师的第二次改革工作3 第八章第八章 科学管理发展内涵,景星璀璨打造品牌科学管理发展内涵,景星璀璨打造品牌3 3 第一节 党组织建设3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校史- 5 -第二节 调整和健全领导班子3 第三节 调节学校布局3 第四节 学校发展概况3 第五节 形成鲜明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创建成江苏省实验小学。

荣获多 个荣誉称号3 第六节 校本培训 铸造优秀的队伍3 第七节 校本教研 创造一流的质量3 第八节 校本课程,培育亮丽的特色3 第九节 常规管理,积淀发展的内涵3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3 一九九八年九月---二 00 五年八月大事记历3 第九第九章章 附附表表 学校党支部情况表45 学校领导情况一览表46 校址校舍变化一览表47 校名演变表48 第十章第十章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心小学辖区内村校概况和变迁小学辖区内村校概况和变迁3 3 第一节 洪福小学3 第二节 庄家塘小学3 第三节 邹村小学3 第四节 前桥小学3 第五节 曹塘小学3 第六节 仓头桥小学3 第七节 孙墅小学3 第八节 长沟小学3 第九节 许家小学3 第十节 陈家村小学3 第十一节 塘岸小学3 第十二节 红塔小学3 第十三节 巢家小学3 第十四 农业中学3 第十五节 塘桥小学(国英小学)3 结结 束束 语语3 3 编编 后后3 3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校史- 6 -第一章:初创到解放第一章:初创到解放(一九三二年(一九三二年 ———— 一九四九年四月)一九四九年四月)第一节第一节 私塾私塾一九三二年,塾师黄鹤亭在三井九里巷村黄家祠堂以一间平屋创办私塾, 招收学生 10 余人。

教学内容以《百家姓》 、 《三字经》 、 《千字文》为主,同时也 教珠算,使学生会识字,能计算第二节第二节 武进县私立三井头初级小学武进县私立三井头初级小学一九三三年,遵照原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取缔私塾的规定,九里巷村黄家祠 堂私塾被取消,改为“武进县私立三井头初级小学” ,校址设在三井头龙泉寺内, 占用龙泉寺六间平屋及一间侧厢(共约 200 平方米) ,教师一人,为陈冬生,学 生 50 人左右,开设一个班级,教学国文和算术两门课程第三节第三节 隶属领导机构隶属领导机构〈一〉武进县私立三井头初级小学,隶属武进县教育局领导一九三七年 常武地区沦陷,汪伪政府成立伪武进县教育局,学校隶属汪伪政府的武进县教 育局管辖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武进县教育科(局)成立,学校又隶属 武进县教育科(局)管辖 隶属乡镇 (1)1934 年前:属武进县德泽乡领导 (2)1934 年—1943 年属武进县济宁乡领导 (3)1943 年—1947 年属武进县尚德乡领导 (4)1947 年—1949 年 4 月解放,属武进县塘桥乡领导第四节第四节 历史背景历史背景一九三二年,是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多灾多难的年代。

一九 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在我国东北发动了近代历史上震惊中外的“九·一八 事变” 当时国民党政府领袖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令东 北军张学良部,撤退到山海关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于一九三二年全部 沦陷,为日寇所占领同年,日本在上海发动了 “淞沪战役” 武进县私立三 井头初级小学就是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诞生”的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小学校史- 7 -第五节第五节 夹缝中生存夹缝中生存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略者在北京郊区发动“卢沟桥事变” ,史又称 “七七事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华北沦陷这一年十一月常武 地区沦陷,三井头被日军占领当时有三股势力:一是汪伪势力;二是国民党 政府地下势力;三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势力(时称背包政府,因为没 有固定的政府所在地) ,私立三井头初级小学就是在这三股势力夹缝中艰难地生 存下来的第六节第六节 办学经费和教师待遇办学经费和教师待遇私塾中的塾师之间待遇有天壤之别:一种达官贵族办的私塾聘请塾师 教自己的子女,对塾师要求高,这种塾师称“西宾” (或西席) ,待遇丰厚,一 切费用由办私塾者开支另一种如黄鹤亭办的私塾,塾师收入微薄,一日三餐 由学生轮流供膳,每年四季逢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学生家长交 纳不等的米、麦和馈送节日食品,称为“束修” ,塾师生活极为清苦。

武进县私立三井头初级小学成立时,武进县教育局对私立学校办学经 费不负担,学校经费由以下几种办法解决:(1)当地开明士绅资助;(2)收 取学生学费(因是公办国立小学,武进县教育局对各个年级有统一的收费标准, 是私立小学收费标准的三分之一) ;(3)老师一日三餐由学生轮流供膳老师 收入很是微薄第七节第七节 关于关于““三井头三井头””的地名的地名“三井头”地名由来富有传奇色彩 民间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开国大臣刘伯温路过常州,见北门外三 里多处一派紫气,于是急忙赶到现场,环顾四周,刘伯温对朱元璋说:“此乃 风水宝地,是龙盘虎踞之地,今后必出真龙 ”为了保住明朝社稷江山,朱元璋 下令民夫掘土挖井,井挖成后,井中冒出红黑白三色分明之水,刘伯温说红黑 白三色之水为真龙所吐之水,于是又制一井栏石,石上有三孔,盖在井上,形 如三井,故谓“三井头” ,又在离井丈余之地建一庙宇,谓“龙泉寺” 从此, 这个龙盘虎踞的风水宝地被镇住了 (见《三井乡志》 ) 史料称:朱元璋起兵打下浙江金华城后,为夺取天下,在浙江遍访名士相助, 括募到刘基(号伯温) 、章溢、叶琛、朱濂四大名士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刘基 功高,封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丞相之列) 。

刘基生于 1311 年,卒于 1375 年,浙 江青田人,元末进士,通晓天文地理和民俗风情朱元璋在十七岁到二十岁时, 做了三年多和尚,后来起兵做了皇帝,在位三十一年,一生相信迷信由此推 断,民间对“三井头”地名的传说,不无道理了如果真是如此,朱元璋是公 元 1368 年建立大明朝的,那么, “三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