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word论文】大辽物产论【历史学专业论文】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KB
约10页
文档ID:7968003
【最新word论文】大辽物产论【历史学专业论文】_第1页
1/10

1大辽物产论契丹贵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公元 907 年称帝,公元 916 年建国,号契丹,至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大辽以来,计 218 年其疆域, 《辽史·地理志》载:“东至於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暨於流沙,北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即东至鸭绿江以东和邻国高丽接壤,东北越过黑龙江外兴安岭直到海上,北边包括了现在国境线迤北很大一部分地方,西经山西北部至陕西,和当时的西夏相邻,南以白沟(今河北省拒马河南支,向东沿塘泺从沧州以北至海)界河,恒山分脊与北宋接壤所辖行政区域, “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 ”(《辽史·地理志》卷 37)统治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其民族构成主要有:宝韦、奚、靺鞨、女真、渤海、扶余、突厥、霤、吐浑(吐谷浑)、党项、沙陀、回鹘、阻卜、乌丸、汉、黑车子宝韦、小蕃、粘八葛、辖戛斯、敌烈、乌古、斡朗等 现任沈阳东南亚历史所所长的黄凤歧先生研究证明,契丹人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大农耕区域其中有两个农业区、两个半农半牧区两个农业的区域:一是属东京道的辽东北原渤海国的农业区;一是属南京道、西京道的长城以南燕、云地区的农业区两个半农半牧区域:一是属上京道、中京道、辽西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土河(今老哈河)流域的半农半牧区;一是属东京道和上京道西北部的半农半牧区。

契丹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比较齐全,黍、稻、菽、稗、麦、荞麦;树木以杏、桃、李、枣、梨、柿、海棠、樱桃、栗、榛、松;畜牧业主要以马、牛、羊、鹿等;另外还瓜蓏、菜、花、禽、兽、水族等 农、畜业产品,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剩余产品外输 契丹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开发,创建了大辽国其物产广泛,种植与野生并存,饲养与天然同融本文列举部分物产,窥一斑而见全貌,以供研究大辽国经济状况为佐料 谷类 稷:亦作穄为五谷之长,先诸谷物成熟稷与黍为一类二种粘者黍,不粘者为稷稷又称粟,俗称谷子,去皮后即为小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小而密集黍,子实叫黍子,也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碾成米即黄米性粘,可酿酒稷、积同声实一字南方人继承北方发音,呼稷为积,谓之可供祭也 《后汉书·乌桓传》曰:“其土地宜穄 ”《新唐书·奚传》曰:“稼多穄,盖其土之宜稷,由来旧也 ” 碗豆:亦称菽,胡豆种出山戎,北方土地中种植甚多,百谷之中最为先熟《尔雅》注云即胡豆 《本草》曰,戎菽与胡豆,即碗豆碗豆其种出山戎,今河北省北部即古山戎之地 2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紫红色,叶子三角形,开小白花子实黑色,磨成面粉可供食用 稗:生长在低湿地方,形状像稻,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主脉清楚,果实可以做饲料。

稗,古人又称东墙其土地能种稷之处,也宜种稗一般子实至十月而熟,粒如葵花子 《承德府志》云:“幽、并皆有之 ”今河北省北部燕山以北在辽代称幽州辽做军马草料 稻:谷类植物北方为一年生长稻有水稻、早稻之分子实椭圆形,有硬壳,碾制后即为大米辽时期主要生产于南京道、东京道的部分地区 麦: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北方多为一年生麦分大麦、小麦,子实磨面供食用塞外地寒,节候稍迟,麦秋后半月方熟 高梁:亦称蜀秫在北方不宜禾麦之地多种此作物其作物适于洼下之土,其茎纤长,惧怕山风所吹,易折高梁有甜苦二种,甜可以供食用苦则宜作酒玉米:亦称玉蜀黍,番麦,俗称包儿米、棒子有黄、白、赤等色粒如芡实大而莹白,其粉可作糕 蔬类 蕨: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山谷间最为繁茂,丛生.叶嫩时可食当地人多采集或盐渍,或晒干为束,待用又一种似蕨而叶细者俗称野鸡膀子叶嫩时可食. 芥:亦称蔓菁、九英蔓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茎叶及块根可食种子味辛辣研成细末,可调味,辽幽州多产 山葱:亦称苳山葱生山中者名茖茖葱,即山葱生于山谷,似葱而小细茎大叶(《群芳谱》)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 《管子内盲》注云:山戎有冬葱、戎菽,今伐之,故其物布天下。

明金幼孜《北征录》曰:戎地多沙葱、野韭所谓冬葱与沙葱,大概即山葱之类 山韭:《尔雅》:藿山韭生山中者名藿山韭形性与家韭类似,但根白,叶如灯心苗,山中土地往往有之 《诗话说龟》引《谈苑》有刘经为虏政事舍人.来奉使,路中有野韭可食味绝佳,作诗云云:“野韭长犹嫩,沙泉浅更清陈述《全辽文》卷 12,362 页) 山蒜:《尔雅》:蕭山蒜蒜, 《说文》云:荤菜也.或云,莱之美者,云梦之荤菜 《尔雅》疏:山蒜、泽蒜、石蒜同一物但分生于山泽石间不同 《本草纲目》:今塞外山中多有之 3萝卜:亦称萝蔔、芦菔 《尔雅》疏:有白、紫、红三种,又一种胡萝卜性质宜沙地,栽培属夏季畦熟,甘甜味辣,生脆老病消凝滞边塞中又有萝卜,大如指,有节,黄白色可供食用明金幼孜《北征录》谓:沙萝卜 蘑菇:亦称磨菰,菌之类形如猴头者最佳中原地带特别重视和喜欢,称之口蘑用粪壤肥沃土地所产尤为鲜美. 榆耳:出独石口外,能补中气 《口北志》:八月采之.令人不饥当地人称为黑菜生榆树上.谓之榆肉明李日华《六研斋笔记》日:古北口有榆肉者,菌蕈之类如蘑菇而稍大,煮熟其大二倍的,味如肉(《饮定热河志》) 地梨:亦称地螺形如小螺,盐渍可食 擘蓝:亦称芥蓝,芥类。

叶大,根大于芥,台苗大于白芥,子大于蔓菁,叶可作靛北方人多种此物其根似萝卜而味辛涩可生食,可沟食、可醢、可脯瓜类 西瓜:五代胡峤《陷北记》云:“遂人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新五代史》卷73《四夷附录》)宋范成大诗自注日:西瓜味淡,多液,本燕北种宋洪皓《松漠纪闻》曰:西瓜形如扁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 ”由此可见西瓜之始实由塞北 甜瓜:塞外人以大而黄斑者为甜瓜,其小而青斑别名香瓜,味尤香美 南瓜:塞外当地人称倭瓜,亦称番瓜瓜结实,形横圆竖扁,而色有黄、黑绿时人称黄为南瓜,黑绿为番瓜其实一圃之中种形相异,农家也未强去区别南方人称为北瓜 果类 草莓:丛生,朱颗味甘且芳香,似普盘而无子,塞外极多 普盘:亦称托儿盘,树莓木本丛生,结果实味甘酸,略似杨莓树生高4—5 尺其茎白色,有倒刺,其叶有细齿,类似樱桃叶,但狭长四月开小白花,结果色红 樱额:树不甚高,丛生结果丰硕果形如黑葡萄而稍小,味甘涩,性温暖补脾止泄,食鲜果美晒干后研成粉末,待用秋时采摘古北口外多有 花红:属柰类塞外人称为沙果树不太高,枝叶皆如李子,花白色。

一种4大而色红为槟子,味微酸涩当地人称之香果一种半红白脆,有津带沙称沙果山丁子:生塞外,秋结红果,一枝硕果累累千百颗树高数尺,果实如樱桃而小,食之味酸苦 榛:塞外丛生,果仁清香极美 梨:又称山梨、酸梨味酢而多水 《文晶杂录》云“余奉使北辽,至松子岭,旧例互置酒,三行时,方穷腊坐上有北京压沙梨,冰冻不可食接伴使耶律筠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 ” 枣:寒外皆产又一种名酸枣,似枣而小 栗:燕山栗微小而味最甘辽代大文学家肖韩家奴曾典南京栗园,他向辽兴宗讲炒栗子的学问:“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始大小均熟,始为尽美. ”这说明契丹人吃炒栗子很普通(黄风歧《契丹史研究》134 页) 核桃:又名胡桃,塞外多有之 松子:松树年久则松果繁多,其松仁清香极佳 桃:塞外极多一种名为山桃,果实如桃而小,桃核与肉难离,又称毛桃 杏:塞北特产味甜而香,没成熟时酸 柿:经霜早熟,其一种软柿,果实小而长 安石榴:亦称看石榴塞外山家有之植盆供赏玩,亦能结果实 山植:塞北人称山里红结果较小、味酸一种小果有红、黄二颜色可人药. 樱桃:木本植物树矮小,果有红、白二种白者尤为难得 欧李:塞北人俗称酸丁。

丛生,果红似樱桃,但比其大味甜酸,不可多食青果涩酸不能食 木类 松:宋《王曾上契丹事》记载:“自过古北口山中长松郁然 ”《钦定热河志》云:“明嘉靖时,胡守中斩伐辽元以来古树略尽然山中尚多松林 ”以黄松为贵白松,又谓滑杆松其杆直上枝叶如盘……远望无异浮图,其体最轻宋叶隆礼《契丹国志》载:“奚窜居松漠之间 ”《富郑公行程录》云:自中京正5北至松山馆皆多以松处得名而临潢西之千里松林,为平地松林 《胡峤陷北记》谓:“自上京东去,……地势渐高,而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 ”《王沂公行程录》:“自过古北口,即蕃境……山中长松郁然 ” 落叶松:塞外有之其木坚硬,多刺,有毒,人肉即烂,入水即沉其杆直挺,枝叶参天,似若九宵羽盖,经秋天,针叶脱落,至春复生,松杆长年积寄白脂,厚 5、6 寸,光洁如玉 凤尾松:松叶如风尾,故名 枫:枫树似白扬,叶圆而歧塞外多有之秋初未经霜寒已经就有红叶,深秋后则全红枫树,的即为北方的木,比南方枫树,丛生矮短,除此外,枝叶相同 桧:即桧柏塞外山中有之与落叶松相似 榆:塞外山中极多其质坚硬,可做车轴榆树有瘿,生榆树干枝上锯为片,其色黄,纹细密,可以做器物饰器当地人又称疙瘩榆 “在长春州东北三十五里,四百皆沙埚,多榆柳杏林” 、 “广平淀,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余里。

地甚坦夷,四望皆沙碛,木多榆柳 ”(《辽史·营卫志》) 桑:塞北种桑柘据考证为十六国时之事 《春秋前燕录》:慕容皝躬巡郡县,劝课农桑. 《后燕录》亦载:冯跋课民种桑柘此则塞外种桑之始 《辽史·食货志》载:“仲父述澜为于越,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 ”可见契丹早期就开始大量种植桑树 柘:即山桑似桑,其材可做弓及车辕工匠喜欢用柘干来制造弓 《考工记》云:弓人取干柘为上 ”塞外的山桑之叶也可养蚕 栎:俗称柞或麻栎落叶乔木,花黄褐,果实为橡子木才坚硬,树皮可做染料,叶子可喂蚕 椴:椴木叶最大好似团扇,其皮可当麻,可做鱼网之纲,牢固异常 桦:古称作[木+畫]其木皮白有小斑点,红色皮厚而轻 《唐书·地理志》:“妫州土贡桦皮 ”塞外山中最常见其皮可做器物 杉:树干高而直,叶子细小,呈针状,果实球形塞外山中有之 柳:塞外柳树最多又有沙柳,高不过 6 尺,围不过 5 分有红、黄二色,生沙滩中,如荆棘 六道木:塞北树名树干有纹六道,细如线,每道的纹之间界线甚均 6明开夜合:塞外树名果实粉红色,形状如秋海棠中含红球早晨开放,晚间闭合,故名其木色白,可做器物 花类 金莲花:塞北平地尤多花色金黄七辦,两层花心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灿烂。

到秋季花干而不落,结子如粟而黑,其叶绿色,瘦尖而长,或 5 尖,或7 尖 《方舆纪要》称独石口北,金时称金莲川 菊:塞外有之紫菊惟滦京独有 翠雀花:其花如雀,有身、翼、尾,黄心如雀两目,故俗称鹊雀花 鸡冠花:有深紫、浅红、纯白、浅黄四种颜色又有一种五色者最矮 牵牛花:黑者野生尤多蔓绕墙壁,花不作辦,早开夜合 老少年:俗称西天谷、雁来红红、紫、黄、绿相杂者名十样锦有叶无花,最初生嫩绿,经霜后变为红黄诸色,故名 秋海裳:又名八月春花色粉红,甚为娇艳,绿如翠羽其叶正绿反红,秋季开花 丁香:塞北所产有紫、白二种,也有一株二色,当地人美名鸳鸯丁香,但不多有 玉簪:俗称玉针棒六、七月间,从丛中抽一茎,上有细叶 10 余,每叶出花一朵.长 2—3 寸,根小梢大.梢开花时如白玉搔首 金丝桃:塞外遍地皆有丛生,六、七月开花,5 辦如桃,但长,颜色鹅黄,心微绿,一包出 5 花,5 花同时开放 芍药花:生于山谷,红、白二色 山丹:又称百合,俗称花根花花茎高 4、5 尺,如同黄花花大如碗,红斑黑点,辦皆反卷,一叶生一子 《本草纲目》又名卷丹 萱:又名黄花未开花时的蓓蕾又称金针花未开时,当地人采食之,味美;半开时食之较差;全部开时称黄花菜。

金雀梅:俗称娘娘角儿花形如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