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启示 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阐述世界历史思想以来,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阶段中,历史经历了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准确地说是向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转变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快速发展不仅巩固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主导地位,还把世界各国、各民族联系在一起,世界市场的形成拉开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序幕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到多国、从革命到建设的复杂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虽然苏联解体一度使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产生怀疑与动摇但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迅猛发展及资本主义经济的日渐下滑,不仅使国内外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更印证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性,使我们认清了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及科学涵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
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新航道的开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殖民掠夺与海外贸易在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往,交往的扩大又反过来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突破民族历史的狭隘界限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资本主义全球化初具规模,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这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提供了前提条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正是在分析近代以来人类历史所经历的这一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思想领域,从古典时期朴素的世界历史观到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史观•,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本的世界历史观的兴起到17、18世纪理性主义世界史观的确立,再到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这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立准备了思想前提 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概念实际是对世界历史的本质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是指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之上各民族相互联系与普遍交往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指出人类已进入了各民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发展状态,"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也就是说大工业生产使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各民族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类历史日益显示出向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历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世界历史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人的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每一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历史越转变为世界历史,人越能获得更大程度的解放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使人从"狭隘的地域性个人";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人们才能充分利用世界性生产的物质成果,从而扩大其生理和精神的解放程度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解放的社会历史基础,无产阶级是人的解放的主体,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纪历史性的’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也就是说,世界历史的完成也就是个人解放的实现和共产主义的诞生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世界历史形成的原因分析 1.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认为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取决于人的意志,而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的。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过去那种狭隘的、地方性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冲破了国家的壁垒,使生产和交往日益社会化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生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然状态下的小生产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所取代生产力的普遍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使交往的普遍发展成为可能,广泛的分工和全球范围的商品交换使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交往的扩大促使商业贸易冲破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使得各个国家和民族卷人普遍竞争,而普遍竞争既促进了大工业的发展,又使得各个国家民族的依赖程度大大加深,因此普遍交往的发展在推动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使历史逐步摆脱地域的局限性,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扩大了各国之间的交往,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世界逐步成为一个相互交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世界历史由此产生。
2. 资本的扩张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原因 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世界历史才逐步形成,这与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密不可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就是资本决定一切,一切为了资本,整个社会运动都是围绕资本这个轴心来运转的工业资本克服了等级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局限性,把所有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加速了资本的流通与集中资本不断扩张的本性,使资本跨越本国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剩余价值不断节约成本和"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大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来自全球各地,生产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资产阶级社会的真正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只有这样资本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是凭借资本的扩张运动,资本主义在全球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开辟了世界历史,并把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卷人世界经济体系可以看出,围绕资本运转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张,彻底改变了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的发展史也就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历史,也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
(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尽管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但世界历史的未来不再属于资本主义,而只属于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必然由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阶段为此,马克思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深刻揭示了世界历史走向共产主义的物质条件、阶级基础与社会条件 1.社会生产力和普遍交往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使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建立了世界市场,使每个国家和民族的需要都依赖于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商品化使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正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曾说过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准备好地盘,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而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普遍交往与竞争又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从而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因为普遍交往,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传播成为可能,使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大节约了单个落后国家的发展时间,促使世界历史加速前进,从而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加速准备着物质条件。
2. 世界历史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到来准备了主体力量 资本主义大工业在促进资产阶级大发展的同时也创立了资产阶级的对立面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世界化伴随着资产阶级世界化而产生、发展马克思指出:"一般来说,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最后,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相同的利益,在他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不仅使得资产阶级走向世界,也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作为被压迫阶级,要想获得自由与解放必须与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这样一来,无产阶级必然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而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全世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无产阶级要想获得解放必须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
";因此无产阶级解放自己的使命与解放全人类的使命相一致,所以无产阶级不仅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更是共产主义的开拓者,无产阶级为历史转变为共产主义世界历史奠定了阶级基础 3. 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为共产主义的到来准备了社会条件 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不可避免地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激化,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在使生产越来越社会化的同时也使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一方面是资产阶级财富的不断积累,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受压迫程度的加深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不断发展的社会化生产力开始成为否定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这就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旦"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使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其内在的固有矛盾,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尖锐这种生产力和私有制的矛盾对抗,只有用新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取代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矛盾。
而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生产方式与高度的社会化的生产,将适合未来世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推动世界历史的快速发展与全人类的解放,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本质上是一致的m马克思正是从世界历史的这种发展趋势中,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坚信共产主义必然最终代替资本主义 总之,社会生产力和世界普遍交往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内在矛盾,推动着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转变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多样性的统一,即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各民族国家在具体发展道路上是多样的,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统一性辩证统一的过程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在生产方式的作用下从低级向髙级发展的规律,认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具体的发展道路是多样的,但最终的发展形态是统一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在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又是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的,那么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辩证分析并积极参与全球化 马克思详细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