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数学文化故事精选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历史的长河中有绚丽、辉煌的文化,也有受尽外敌侵略的屈辱,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我们不能遗忘的历史下面是学习啦我为您整理的古今中外数学文化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今中外数学文化故事精选篇一:宏大的数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祖籍河北,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南朝做官,因而他诞生于南方. 晋朝末年,由于北方连年混战,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南方,促使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快速的发展,祖冲之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祖家历代对天文历法都很有探讨.在家庭的影响下,祖冲之从小便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深厚的爱好. 在青年时代,他便对刘歆、张衡、王蕃、刘徽等人的工作进行了深化细致的探讨,驳正了他们的错误.以后他接着钻研,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极有价值的贡献.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数的圆周率,便是他其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曾将自古代到他生活年头为止全部可以搜罗到的文献资料,全部整理了一遍,并且通过亲自观测和推算,做了深切的验证.他指出当时所流行的何承天(公元370-447年)编定的历法有很多严峻的错误.因此他便起先编制另一种新的历法. 宋大明6年(公元462年),33岁的祖冲之编好了新的历法大明历.这是一部最好的历法,但是却遭到了当时朝廷中最得势人物戴法兴的反对.很多官员惧怕戴法兴的势力,不敢对祖冲之新历作公正的评定.祖冲之为了坚持真理,英勇地与戴法兴绽开了辩论,他写了一篇出名的《驳议》,逐条驳斥了戴法兴的无理责难.这场辩论,事实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和反科学、进步和保守之间的尖锐斗争.戴法兴等人认为:历代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是古制,是不行革的,是万世不易的,他们认为天文历法不是凡人可以修改的,他们说:非冲之浅虑妄可穿凿,甚至进一步责骂祖冲之是诬天背经.祖冲之对他们提出了尖锐的反对.他认为日月五星的运行非出神怪,是有形可检,有数可推,只要进行细心的观测和推算.孟子早先所说千年之日至(夏至、冬至)可生而致的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祖冲之在《驳议》中写了两句特别出名的话愿闻显据,以覆理实,浮词虚贬,窃非所惧.他希望双方都拿出真实的证据,辨明真正的是非,至于造谣和诽谤,那是他丝毫不怕的.由于种种阻碍,大明历始终到他死后十年,在梁朝才得以颁行(公元510年). 祖冲之除天文历法和数学之外,对机械方面也有探讨,他制造过指南车和千里船,此外,他对音律也很精通,对古代的很多书籍进行过注释,他还写过十卷小说,他真称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关于他在数学方面的著作,最闻名的要算是《缀术》,此外还有《九章算术译注》、《重差注》等等,但这些也都失传了. 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也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继承了祖冲之在数学和天文历法方面的工作,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他父亲的成就.祖冲之的大明历就是经过祖暅三次建议之后才被梁朝采纳的.关于球体体积的计算也是作为祖暅的工作流传下来的.祖暅终生好学不倦.传闻他小的时候,用心读书,连打雷也不觉得,走路时思索问题,曾经撞到别人身上. 祖冲之父子的名字,不仅在国内已是受到称道,在世界上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古今中外数学文化故事精选篇二:拉格朗日 拉格朗日(17361813),法国闻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变分法的开拓者和分析力学的奠基人。
他曾获得过18世纪欧洲最大之希望、欧洲最宏大的数学家的赞誉 拉格朗日诞生在意大利的都灵由于是长子,父亲一心想让他学习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毫无爱好,偏偏宠爱上文学 直到16岁时,拉格朗日仍非常偏爱文学,对数学尚未产生爱好16岁那年,他偶然读到一篇介绍牛顿微积分的文章《论分析方法的优点》,使他对牛顿产生了无限崇拜和仰慕之情,于是,他下决心要成为牛顿式的数学家 在进入都灵皇家炮兵学院学习后,拉格朗日起先有安排地自学数学由于勤奋刻苦,他的进步很快,尚未毕业就担当了该校的数学教学工作20岁时就被正式聘任为该校的数学副教授从这一年起,拉格朗日起先探讨极大和微小的问题他采纳的是纯分析的方法1758年8月,他把自己的探讨方法写信告知了欧拉,欧拉对此赐予了极高的评价从今,两位大师起先频繁通信,就在这一来一往中,诞生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变分法 1759年,在欧拉的举荐下,拉格朗日被提名为柏林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接着,他又当选为该院的外国院士 1762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解有关月球何以自转,以及自转时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的难题拉格朗日写出一篇精彩的论文,胜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获得了科学院的大奖。
拉格朗日的名字因此传遍了整个欧洲,引起世人的瞩目两年之后,法国科学院又提出了木星的4个卫星和太阳之间的摄动问题的所谓六体问题面对这一难题,拉格朗日毫不畏惧,经过数个不眠之夜,他最终用近似解法找到了答案,从而再度获奖这次获奖,使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766年,拉格朗日接替欧拉担当柏林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在担当所长的20年中,拉格朗日发表了很多论文,并多次获得法国科学院的大奖:1722年,其论文《论三体问题》获奖;1773年,其论文《论月球的长期方程》再次获奖;1779年,拉格朗日又因论文《由行星活动的试验来探讨彗星的摄动理论》而获得双倍奖金 在柏林科学院工作期间,拉格朗日对代数、数论、微分方程、变分法和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化的探讨他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是在方程论方面他的用代数运算解一般n次方程(n>4)是不能的结论,可以说是伽罗华建立群论的基础 最值得一提的是,拉格朗日完成了自牛顿以后最宏大的经典著作《论不定分析》此书是他历经37个春秋专心血写成的,出版时,他已50多岁在这部著作中,拉格朗日把宇宙谱写成由数字和方程组成的有节奏的旋律,把动力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把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这两个分支统一起来。
他利用变分原理,建立起了美丽而和谐的力学体系,可以说,这是整个现代力学的基础宏大的科学家哈密顿把这本巨著誉为科学诗篇 1813年4月10日,拉格朗日因病逝世,走完了他光辉绚丽的科学旅程他那严谨的科学看法,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每一位科学家而他的学术成果也为高斯、阿贝尔等世界闻名数学家的成长供应了丰富的养分可以说,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数学中的许多重大发觉几乎都与他的探讨有关 古今中外数学文化故事精选篇三:天才的大数学家高斯 说起数学家中最出名的天才,那肯定是高斯 关于高斯的故事,最广为流传的是5050老师原来想用一道难题,让全班的同学宁静一节课的时间,却没有想到小高斯只用了一两分钟就说出了答案他把1、2、3分别和100、99、98结对子相加,就得到50个101,最终轻易就算出从1加到100的和是5050 你知道吗?小高斯在三岁时,就已经学会计算了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帮工们的工钱,当他父亲叨念了半天终于报出总数时,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应当是这样父亲惊异地再算一次,果真是算错了虽然没有人教过他,但小高斯靠平日的视察,自己学会了计算。
小高斯家里很穷,冬天,爸爸总是要他早早地上床睡觉,好节约燃油可是高斯很喜爱看书,每次都带着一棵芜菁(像萝卜的一种植物)他把中心挖空,塞进棉布卷当灯芯,淋上油脂点火看书,始终到累了才钻入被窝睡觉 高斯的进步很快,不久之后,老师就没什么东西可以教他了后来,高斯进了高一级学校,可数学老师看了他的作业后,告知他以后不必上数学课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斯不光数学好,语文也特别棒,当他18岁时,为自己将来究竟是接着探讨古典文学还是数学而苦恼,正在这时,他解决了一个困扰数学家两千多年之久的问题尺规作正十七边形,于是,他确定接着读数学系 有一个比方说得特别好假如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终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假如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人们始终把高斯的胜利归功于他的天才,他自己却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索数学真理,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发觉 古今中外数学文化故事精选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