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种子学资料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45KB
约18页
文档ID:466385282
种子学资料_第1页
1/18

种子学资料广义种子:农业生产上所有被用作播种的植物器官狭义种子: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不包括花器其它部分发育 来的组织1.真种子常见的有:豆类、十字花科种子、瓜类、棉花、烟草、黄麻、蓖麻、 茄子、辣椒、柑桔、茶、苹果、梨、银杏及松、柏种子等2.类似种子的果实常见的有:颖果、瘦果、坚果、核果等 颖果:小麦、玉米等;瘦果:向日葵、荞麦等;坚果:板栗、甜 菜等;核果:桃、李等3.用作繁殖的营养器官植物的根茎可作为无性繁殖器官 块根:甘薯、山药;块茎:马铃薯、菊芋;鳞茎:洋葱、大蒜; 球茎:慈菇;地下茎:藕、竹;地上茎:甘蔗4.人工种子:通过组织培养产生大量胚状体,利用包壳类物质制 成类似种子的繁殖材料种子产业化: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业 增收增效为目的,以提高种子企业效益为中心,以品种为先导,以质 量为纽带,以专业化生产基地为依托,育、繁、推、销一体化,实行 企业化管理种子外部形态特点一、种子大小(不能作为品种鉴定因素)1、以种子的长、宽、厚表示,在种子的清选分级上有重要意义2、以千粒重表示,多用来作为种子品质的指标并用以计算播种量二、种子颜色(在遗传上相当稳定,可作为品种鉴定因素)三、种子形状(在遗传上相当稳定,可作为品种鉴定因素)外部结构 种脐:种子成熟后从珠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 在胎座上的部位,是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从母体流入子体的通道。

种孔:发芽口又称种孔,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脐条: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又称种 脉、种脊,为种皮上的一道脊状突起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由外种皮细胞增殖或扩 大而形成内部构造一、种被: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因植物种类而有较大差异,是 种子鉴别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种子的干燥、加工、 休眠、寿命、发芽、预措等二、种胚:通常是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是种 子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三者又合称为胚本体)和 子叶四部分组成1. 胚芽:又称幼芽或上胚轴,位于胚轴的上端,为茎叶的原始体, 萌发后发育成植株的地上部分2. 胚轴:又称胚茎,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过渡部分3. 胚根:又称幼根,位于胚轴的下部,萌发后发育成植株的地下 部分4. 子叶:种胚的幼叶,常较真叶厚且大,有的有明显的叶脉 胚的类型:(1)直立型(2)弯曲型(3)螺旋型(4)环状型(5)折叠型(6)偏 在型三、胚乳:有胚乳种子的贮藏组织胚乳有以下几种类型: 内胚乳(endosperm,3n) 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常见)夕卜胚乳(perisperm,2n) 由珠心细胞发育而成裸子植物的胚乳(1n)——由雌配子体发育而成 按部位亦可分为:位于胚的四周——蓖麻、荞麦位于胚的中央——甜菜位于胚的侧 上方——禾本科位于种子基部——银杏与胚体相互镶嵌——葱类在种子工作中,常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胚乳的 有无分类,另一种是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

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前者比较简单,有利于对种子的识别和利用,但有时不很确切; 后者虽然较为麻烦,但却能将种子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相联系, 与植物分类相联系,有助于种子的检验、加工、贮藏1. 根据胚乳有无分类—依据种子中胚乳的有无和多少分为:(1)有胚乳种子—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子又可细分: 若依子叶数目可分为: 单子叶有胚乳种子——禾本、姜、百合科等 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大戟、蓼、茄、伞、藜等科 若依胚乳来源可分为: 内胚乳发达种子——绝大多数作物种子 外胚乳发达种子——菠菜、甜菜、石竹、苋菜 内外胚乳同时存在种子——姜、胡椒(2)无胚乳种子——完全无胚乳或有极少量胚乳的种子2. 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根据种子的形态构造特点,把种子分 为五大类:(一)包括果实及其外部附属物(芒、颖、苞叶、宿萼)(二)包括果实全部(三)包括种子及果皮一部分(内果皮)(四)包括种子的全部(五)包括种子的主要部分(外种皮脱去) 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指从卵细胞受精成为合子开始,经过多次 细胞分裂增殖和基本器官的分化成长,直到种子完全成熟所发生的一 系列变化卵细胞+1 个精子合子胚胚珠极核(2 个)+1 个精子初生胚乳核胚乳种子珠被(被受精所刺激)种皮雌蕊是被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由子房、花柱、柱头三部分组成。

湿润型:分泌物呈酸性,黏着识别花粉,促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 成熟的柱头 干燥型:无分泌物,表面细胞外表皮细胞蛋白质膜识别花粉 雄配子形成过程:雄蕊的花药孢原组织 4 个小孢子 4 个单核花粉粒有丝分裂成熟的 花粉粒雌配子形成过程:雌蕊子房着生胚珠珠心分化大抱子母细胞(2n)或胚囊母细胞减 数分裂四分抱子(n) 3个大抱子自然解体1个远离珠孔的大抱子胚囊连续三次有丝分裂8个核( n ) ,其中3个为反足细胞2个为助细 胞,2个为极核组成为一个细胞,另一个为卵细胞雌蕊发育中有很多中与其它器官不同的mRNA,按功能可将雌蕊 特异性基因分两类:① 与防御功能有关的蛋白质基因,这些与抗病有关的基因的存在 可保护植物的生殖器官不受病菌的侵染;② 水解糖苷键的酶的表达相关基因,通过酶消化多糖以帮助花粉 管生长授粉(pollination):成熟的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 据花粉来源不同,授粉方式分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常见授粉的媒介:风、虫、水和鸟等Ca2+对花粉管的萌发和极性生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受精:雄配子(精细胞)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 受精过程中雌蕊的生理生化变化:1. 呼吸速率提高2. 各种细胞器数量增加,并进行重新分布被子植物胚(embryo)的发育是从双受精完成后形成合子(zygote) 开始,经过合子休眠期、原胚发育期、胚基本器官分化期和胚扩大生 长期,最后达到成熟。

合子的特点:① 合子具较强的极性②合子的分裂亦是不对称的 胚柄的作用:① 胚柄能将胚体推进到胚囊中央,使胚处于最佳营养状态;② 胚柄基部细胞常具传递细胞的特征,能伸入到母体组织吸取养分供胚体发育;③ 胚柄还可产生激素,调控胚体的早期发育胚乳的类型及发育:1. 内胚乳(e ndosperm,3 n)—受精极核发育而成;2. 外胚乳(perisperm,2 n)—珠心细胞发育而成;3. 裸子植物胚乳(1n)—雌配子体发育而成胚乳的发育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1. 核型(nuclear type)(最常见)2. 细胞型(cellular type)3. 沼生目型(helobial type)多胚现象:一粒种子中有2个或2个以上胚的现象(真多胚为主,假 多胚较少见)无胚现象:种子外形完整而内部无胚的现象 无胚种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与遗传性有关,因为某些科属的植物无胚种子出现的频率总 是较高;二是卵未受精,或远缘杂交生理不协调,使胚发育中途夭折,胚 乳和种皮得以发育;三是某些昆虫为害,分泌毒素使胚早期死亡 无性种子:通过无融合生殖而产生的种子 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通过双受精过程,但却不能发育成具有发芽 能力的正常种子的现象败育原因:①生理不协调②受病虫危害③营养缺乏④恶劣环境条 件影响发育过程中的外形及物理变化:(细胞增多、扩大)(含水量降低)体积:小大稍小(早期)(乳熟期)(完熟期)先长宽、厚颜色:白(淡绿)绿有色(营养物质积累)(含水量降低)鲜重:低高低 比重:低高(一般) 油质种子:低高低 硬度和透明度:低高热容量与导热性:高低 脂肪形成的特点: 第一:种子成熟初期所形成的脂肪中含有较多的游离脂肪酸,随 种子成熟,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逐渐减少,所以未熟种子的酸值高,成 熟种子酸值低。

第二:种子成熟初期先形成饱和脂肪酸,然后才由饱和脂肪酸形 成不饱和脂肪酸就物质种类而言,积累的先后顺序一般是: 结构蛋白质-淀粉-脂肪 -贮藏蛋白质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发芽力的变化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随种子发育而逐渐提高②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发芽力虽也随成熟而提高,但其最高的时 期却不是完熟期而是在此以前,发芽力呈现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 趋势③ 种子在整个母株上的生长阶段都不具有发芽力,甚至成熟收获 后也不能发芽真正成熟的种子应包括两个方面,即形态上的成熟和生理上的成 熟形态成熟:指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且呈现出品种的固 有颜色;生理成熟:指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成熟种子的指标:① 养料运输已经停止,种子中干物质不再增加,即达到了最大干 重;② 种子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③ 果种皮的内含物变硬,呈现了品种的固有色泽;④ 种胚具有了萌发能力种子中的化学物质:1、构成种子细胞的结构物质2、贮藏营养物质3、生理活性物质4、水分按种子化学成分差异,将种子分为粉质种子、蛋白质种子和油质 种子种子水分作用:1.种子内部新陈代谢作用的介质;2.种子内部生理生化变化的参与者;3. 种子各种物理特性和生理生化变化均与种子的水分含量和存在 状态密切相关。

种子水分的存在状态:1、自由水和束缚水自由水(称游离水):不被种子中的胶体吸引或吸引很小、能自由 流动的水束缚水(结合水):被种子中的亲水胶体紧紧吸引、不能自由流动 的水种子中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即临界水分:自由水刚刚去尽,留 下的为达饱和程度的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水量种子的安全水分: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1)吸附性种子胶体具有多孔性的毛细管结构,在种子的表面和毛细管的内 壁可以吸附水蒸气或其它挥发性物质,这种性能称为吸附性2)解吸被吸附的气体分子也可从种子表面或毛细管内部释放到周围环境 中去,这一过程是吸附作用的逆转,称为解吸3)吸湿性:种子对水汽吸附和解吸的性能称为种子的吸湿性(4)平衡水分:如果将种子放在相对稳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经过 一定时间后,种子对水汽的吸附与解吸达到动态平衡,种子水分基本 上保持不变,这时的种子含水量,就称为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平衡水分的影响因素:1、大气湿度 2.温度3.种子化学物质的亲水性4.种子的部位与结构 特性种子中的主要贮藏物质:一、糖类,可分为可溶性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 糖)和不溶性糖(主要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两大类。

二、脂肪:贮藏物质最经济有效的形式 酸败:油脂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 酸类物质而发生不良气味的现象三、蛋白质,按其功能分为结构(复合)蛋白质、酶蛋白和贮藏 (简单)蛋白质三种种子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某些含量很低但却能调节生物的生理状 态和生化变化的化学成分种子中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有酶(氧化还原 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合成(连接)酶 类六种类型)、植物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 裂素(CK)、脱落酸(ABA)、乙烯(E)五大类)和维生素种子毒物:由生物的和环境的原因所致,而在作物种子中存在的 有毒物质或成分种子毒物分类:内源性毒物和外源性毒物 种子中常见毒物:(一)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和皂苷(二)油菜籽中的芥子苷 和芥酸(三)棉籽中的棉酚(四)高粱中的单宁类物质(五)马铃薯 块茎中的茄碱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内在因素:作物的遗传性、种子的成熟度、饱满度,其中遗传性是最大的影 响因素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外在因素:(1)种子发育、成熟期间的环境条件(2)土壤营养状况对化学成分影响很大 植物休眠形式:种子休眠,芽休眠,鳞茎、球茎、根茎休眠 种子休眠: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