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一、 概念题1第6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一、 概念题1. 平均利润:指一定量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等于预付资本与平均利润率的乘积由于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也就各不相同,随着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总预付资本的比率,所以,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剩余价值总额在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2. 超额利润:指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超额利润也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内不会存在超额利润,只有在垄断市场上,垄断厂商可以保持长期的超额利润5. 生产价格: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生产价格=K+p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
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是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因为从生产价格的构成来看,生产成本是由耗费的资本构成的,平均利润也是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得的利润,所以它只是同耗费的资本和预付资本相联系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将围绕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这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动,而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6. 纯粹流通费用:又叫非生产性流通费用,指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即在商品的买卖过程中而支付的费用如广告费、建筑费、设备费、办公费、店员工资等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增大商品的价值,但它仍然需要进行补偿纯粹流通费用的物质补偿,来自于社会总产品中一部分物质资料的扣除;纯粹流通费用的价值补偿,要从剩余价值的总额中扣除与之对应的概念是生产性流通费用7. 剩余价值与利润: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惟一目的根据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不同,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两种利润指当把剩余价值不是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另一个形态,即利润的形态。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挥作用,而且没有消耗的不变资本即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形式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这种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二、 简答题1. 决定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化形式,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预付资本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高低由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来定,而剩余价值的多少则取决于剩余价值率所以,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一切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就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来看,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同量资本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就越大,所使用的劳动力就越多,创造的剩余价值也越多,从而利润率也就越高;反之,利润率就越低。
所以,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按相反方向变化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就可以提高年利润率而实际上资本家所关心的正是年利润率,所以,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关系4)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不变资本的节省本身不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可以减少预付资本总额,从而可以提高利润率一方面,不变资本的节省可以使资本价值构成降低,从而使用同量资本能够使用更多的劳动力,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不变资本的节省还可以减少商品价值中由生产资料转移过来的部分,从而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这两者都会使利润率提高5)原料价格的变动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预付总资本增加,利润率下降;原料价格下跌,生产成本降低,预付总资本减少,利润率提高所以,原料价格的变动与利润率成反比例2. 什么是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利润率以及二者的主要区别? 答:(1)含义年剩余价值率就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用公式表示为Mˊ=M/V=mˊn(n为资本的年周转次数)决定和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因素主要是剩余价值率和资本周转速度。
年利润率是年剩余价值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年剩余价值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用公式表示:P′=M/C+V其中P+为利润率,M为总剩余价值,C+V为总资本决定和影响年利润率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的节省、原料价格的变动2)两者的主要区别①含义的区别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其公式= ;而年利润率是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年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其公式= (其中C代表预付总资本)因此,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利润率不过是同一年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量对比所得出的不同比率②量上的区别年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二者在量上就出现了差异,由于总资本C总是大于可变资本V,因此利润率总是小于年剩余价值③质的区别年剩余价值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则表示资本家所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由于利润率总是小于年剩余价值,因此利润率就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从而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5. 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答:平均利润率就是社会利润(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预付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计算公式是: 平均利润率不能被理解为各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也不意味着各部门所得到的绝对利润量相等,更不能认为它会成为一个不变的量。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1)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如果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2)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如果投人利润率高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较高;反之则较低7. 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主要表现答:平均利润率就是社会利润(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利润总量在各部门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计算公式是: 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主要表现如下 (1)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会高于原有水平,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所得利润会低于原有水平,但由于这只是社会利润总量的重新分配,各部门所得的平均利润量的总和与全社会剩余价值或利润总量是一致的2)平均利润率不能被理解为各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也不意味着各部门所得到的绝对利润量相等,更不能认为它会成为一个不变的量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以及各部门得到的利润量,将不仅受部门内部因素的影响,还与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的分配比例有关;如果社会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占比重大,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就较高,反之则低。
此外,由于市场运行的瞬息万变,各部门间的资本流动不可能静止下来,利润率的平均化作为一种一般趋势,是在各部门利润率的高低波动中实现的,在平均利润率起作用的条件下,各部门的利润率仍然会存在差别 (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超额利润依然可以发生和存在,因为部门间的竞争不能代替部门内部的竞争,只不过过去表现为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就得到超额利润,现在则表现为只有自己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企业才可能得到超额利润 (4)平均利润规律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普遍的规律,只要资本和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平均利润率就会作为一种客观趋势而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存在,调节了资本和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各经济部门间的分配,调节了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并使市场成为经济运行的基础5)由于社会需求的结构和生产的结构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平均利润的形成是相对的,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部门间竞争的消失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一方面,资本在部门间争夺高利润的竞争愈演愈烈,使利润较高的部门容易产生投资过度而拉低利润率的情况;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带来的供应能力的不断扩张,以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趋势的存在,也使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
再一方面,由于利润实际上是由可变资本直接带来的,所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可变资本比重下降而影响了利润率;技术进步在推动不变资本比重上升的同时就加大了固定资本的比重,从而又使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因此而有所减慢,影响了一定时期的利润率(年利润率)水平8. 阻碍利润下降的因素在今天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答:资本积累一方面导致了相对人口过剩和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导致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在现实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表现为利润率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把剩余价值转化了资本,这必然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同一个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不断下降的利润率这就是利润率下降的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再今天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发生了一些变化1)变化①信息化、网络化和专业化的程度加强阻碍了利润率的下降与资本主义原来靠剥削程度的提高,包括延长劳动日、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资等来增加利润有所不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信息化、网络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的减少,劳动生产率大大的提高,从而在剥削程度不用加强的情况下也能增加利润,从而阻碍了利润率的下降。
②劳动者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在以前,是由于大量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得某些部门加强对手工劳动的采用而当今社会虽然有大量的过剩人口,但是多数企业不是依靠劳动者人数的增加,而是加强在职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劳动者的这素质③虚拟资本的增加,和实际资本相对应的虚拟资本的迅速增加,使得资金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见效了厂商一直所受到俄资本短缺的束缚这个因素也阻碍了利润率的下降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都是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2)原因①追逐利润最大化市厂商生产的最终目的,为此厂商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加利润②信息化、网络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成本减少,同时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提高,这有利于阻碍利润率的下降③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自然会产生一些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④资本主义的内在机制也会产生一些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为了抵消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资本家只得提高积累率,增大积累量,从而使总资本急剧地增大,结果使得利润率下降的同时利润总量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