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与曹操的领导艺术比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仍旧在,几度夕阳红读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吟着杨慎的《临江仙》一词,我仿佛置身于那烽烟滚滚、金戈铁马的乱世中,看到了那些被人们备受推崇的英雄们三国是一种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群雄逐鹿的时代各路诸侯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成就一番霸业,对人才、土地、人口等有限的资源进行了几番争夺……其中,从领导知识、才干、经验、风格、气质等综合反映,有能力吸引人才,拥有杰出的领袖气质的最为突出的两个人物就是魏国的曹操和蜀国的刘备下面, 本人结合课程所学知识,以自己有限的水平对曹操和刘备的领导艺术做几点简朴的比较一、领导才干对比(一)出生背景与才智能力曹操出生官宦世家,其父曹嵩为宦官曹腾(费亭侯)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应当来说,其出生背景对其初期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曹操早年就体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干,博览群书,特别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这为她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本曹操自幼爱好广泛、涉猎甚广,是个难得的全才,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学一流,围棋、音乐、书法顶尖其突出的政治和军事才干,连刘备对她都是心服口服,常常在诸葛亮面前夸奖她。
试想这样一种才干突出的人物就算是想要在人群中默默无闻也是不能的,毕竟她身上的闪光点太多了,就像一种发光体同样,吸引着人向她接近,更何况人本来就有一种向优秀人才接近的本能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其父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妈妈以织席贩履为业,颠沛流离,备尝艰苦,生活非常艰苦由于家庭不富裕,刘备的学习经费常常都由其同窗刘德然的爸爸资助完毕应当说,早年刘备的生活条件与曹操相比虽不至天壤之别,但也是非常巨大的,一种是锦衣玉食,一种是为温饱奔波;一种是博览群书,一种是基本教育但在那个烽火连天和讲究正本本源的年代,其汉氏后裔的身份为其加分不少,为其称雄一方提供了有力的政治根据同步其早年的成长背景更加激起其与世抗争、奋发有为的决心和信心,固然也形成了其坚韧、谦逊、仁义等优秀品格二)性格特点性格决定一种人的命运,好的性格不一定塑造一种优秀的领导者,但是一种优秀的领导者一定具有良好的性格吸引力,一种优秀领导者的性格吸引力就像一种发光体同样使领导者在人群中熠熠发光,吸引众多的追随者1.曹操镇定自如领导者是其追随者的风向标,如果在面对险境的时候,领导者无法保持镇定,而乱了阵脚,必然一人乱而全局散,故而有“擒贼先擒王”之说。
与虏对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故每战必克,军无幸胜”, 曹操每逢险情而能镇定自若,方寸不乱,这是一切领导者与众不同的连号心理特性曹操在此格外令人瞩目,由于她懂得主帅的镇定,关系全军存亡,对比之下,袁绍被烧了粮草,匆忙弃七万大军而走,致使全军被杀,高下立见决策果敢领导者往往面临决策,特别是在危机的关头,一种决策往往关系到局势的走向,和千万人的存亡坚决不仅能提高决策和执行的效率,并且可以大大提高部下对自己的信任感和向心力、凝聚力曹操深知“迟延和缓慢就是死亡”,因此她做事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绝不拖拉另一方面还体目前她明与决断,善于乱中取胜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扑朔迷离的混乱局势,往往令人眼花缭乱,事关千万人生死,重要领导人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宽容大度凡举世之才,大有容人之量,可以容纳不同的人和意见,曹操的大度体目前她容人、用人、处事等方面,如陈琳曾辱骂曹操是“赘阉遗丑”,曹操活捉其后仍然任命为门下督;尚有如收留一代枭雄刘备,不予杀害、、、、、、这是一种雅量,一种襟怀,对人才有着磁石吸针般的作用2.刘备坚韧不拔刘备早年的生活经历形成了其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性格长处刘备的人生道路非常曲折,在创业过程中,她常常像丧家之犬同样惶惶不可终日,依托袁绍时,受到节制,依附曹操时,曹操众谋臣想诛杀她。
曹操两次都免杀,并以礼相待,后她又趁机逃脱,联吴拒曹她也曾依赖刘表,却被刘表暗地里提防,忍辱存身,以图称霸可见她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种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她的毕生自始至终都布满着危机和生机,撇开刘备的政治动机不讲,这的确反映了一种人的精神:折而不挠,败而不馁,坚忍不拔,为了憧憬的目的而始终不懈奋斗着宽厚仁慈刘备的性格重要体现为仁义,这与她的政治背景有关她既没有过硬的军事实力又没有广大的革命根据地,既无“天时”,又无“地利”,只能占“人和”一条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体现出“宽厚仁慈”,待人以诚的性格特性她曾说:“我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她的这些仁义体现使她的名声在民间迅速扩大因此她在落难之时仍然有强大的号召力,有军民十万愿背井离乡追随她得人心者得天下,刘备爱民得民,她曾说 “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她为政在宽,史无岢敛记载最受人们赞扬的还是她宁知不利而不弃民的举动,她因此而博得了广泛同情,对其后来的发展和历史评价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隐忍韬晦身处乱世之秋而想成就一番霸业,需要极高的智慧刘备曾依托吕布、曹操、刘表、孙权,都可以逢凶化吉,非隐忍韬晦、随机应变而不能存其身刘备作为一种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有着很深的城府,在诸多时候,她的仁义都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这也是她隐忍韬晦性格随着现实环境变化的发展趋势。
不利的政治环境迫使刘备在世人面前戴了一副假面,将真实的东西深藏心底李贽评本在篇末批道:“刘玄德不受徐州,是大奸雄手段,此因此终有蜀也盖大贪必小廉,小廉之名既成大贪之实亦随得也奸雄举事,每每如此,非寻常人所能知也二、用人之道对比三国争霸,人才辈出虽有众多人才,但是如果不懂的自己该用什么人,不懂得如何做到知人善用,也固然无济于事,不会成就一番霸业,刘备和曹操在用人上都体现出高超的技艺1.曹操的用人之道广聚贤能曹操深深明白人才的重要,于是她在掌握实权之后就颁布了“招贤令”,选拔人才的时候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十分注重才干的作用,做到不拘一格在一种特殊的年代用一种特求的用人政策,曹操的这个做法为她招来了各式各样的人才,构成了曹操的智囊团比方说曹操重用郭嘉、荀彧、张绣、许攸、丁裴,她们都来自不同的阵营,并且身上尚有诸多毛病,但是曹操仍然重用她们并且以她卓越的用人之道,让她们都发挥了各自的才干,为曹操集团做出了重大的奉献知人善用人均有自己的毛病和缺陷,有才干的人不一定有好的品格,有德之人不一定有才,并且每个人的能力又表目前各个方面,对这样的人才如何运用,曹操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崔琰人品一流,曹操就认命她为国家选拔人才,她就在其岗位上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文聘忠诚,认命她为江夏太守,一干就是数十年,为曹操守住了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枣祇任峻不怕苦不怕累,曹操就认命她们负责粮食生产,使得曹操的军队粮草供应充足。
用人不疑这一条是用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作为领导者的基本规定,虽然历史上每个时期的领导者都懂得也会这样做,但能真正做到的不多曹操在起兵之时,身边的几位谋士,如荀彧、荀攸、贾诩、郭嘉,她们都来自敌营,又如反复投降的张绣,她们都得到了曹操的信任郭嘉来时曹操出帐十里相迎,这使得她们始终效力于曹操阵营这其中尤为典型的就是张绣,张绣第一次投降曹操后,过了十几天张绣就反叛了,这次反叛使曹操损失巨大,她不仅失去了她的长子也就是她选为接班人的曹昂,侄子曹安民,也失去了一员大将典韦,并且自己差点就丢掉了性命虽然这样,张绣仍然是她阵营中的重要一员,最后官至“破羌将军”人性关怀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人性关怀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曹操在这一点上可谓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无微不至,关怀甚佳大败袁绍后,书信一把火烧之;哀惜痛哭郭嘉,号哭典韦,赤脚相迎许攸等再如曹操杀死陈宫,却仍然照顾其老妈妈,并协助其女儿出嫁;看重关羽的义气,虽然懂得关羽会背叛她,但是仍然厚待关羽,最后放走关羽;在长坂坡,看到赵云的英勇,不乐意放箭射杀赵云再如每次败仗,曹操都一方面责怪自己,而不是责怪谋士没有考虑周到,武将没有倾尽全力,这都让部下感谢涕零,誓死为其效忠。
2.刘备的用人之道精选人才刘备在选人上与曹操不同,刘备不重多,而在精其所用之人都在某些方面具卓越之能力,能独当一面,横扫千军状乎神而近似妖”的诸葛亮、善于奇谋的法正、善于揽财的刘巴以及关张赵黄马“五虎上将”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选人才时,她能听取司马徽、徐庶等人之真言,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礼请诸葛亮出山,成千古佳话她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可以不歧视种族地区,从西凉收服马超并委以重任,封为“五虎上将”,用人胆识过人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却又“容貌丑陋,态度傲慢”的庞统,其才干一旦被刘备理解,刘备立马自责“屈待大贤,吾之过也!”,“敬请庞统到荆州”,“下阶请罪”,“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让庞统既参谋决策,又统御兵权,弥补诸葛亮“分身乏术”的困境,为刘备集团提供了进一步奔腾的契机通过一系列的人才组合,刘备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组建了她完备而坚强的作战、后勤、组织等创业团队,尽可与天下豪杰争雄知人善任 知人,敢用比自己强的人,是刘备的高明之处卧龙凤雏、法正以及“五虎上将”等都是个性非常鲜明之人,能攻能守刘备作为一种蜀国的核心,非常注重人员配备平衡,岗位设立优化,权责明晰,使整个团队达到了最完美的人才组合,提高了核心的竞争力。
诸葛亮在其《心书》一文中的知人七条策(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或许是刘备知人识人的真实写照诸葛亮叹为“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的刘巴,刘备苦苦追求了十九年,终为所用,一招之下,刘备军营“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庞统、邓芝、马忠等也都因与刘备谈话而受到赏识刘备临死时,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可是诸葛亮不觉得然,在初次伐魏时用马谡为先锋,招致街亭之败用人不疑这一点曹操与刘备运用的比较娴熟,刘备对属下一群文武众臣布满信任,其中充足授权是其用人的成功之处三顾茅庐,刘备请得诸葛亮出山并出任丞相兼三军统帅,把军中大事一概交给她打理,很少干预,这样才使诸葛亮有机会把才干发挥得淋漓尽致刘备通过封候,使五虎上将分管五大区域,各自有了事业上的定位,才使其在三国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刘备被曹操击溃于当阳时,有人言赵云已北去投降曹操,刘备立即以手戟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不久,赵云果然抱着备幼子阿斗(即后主刘禅)回来了又如刘备领益州牧后,有人诬告李恢谋反,刘备立即“明其否则”,并在后来提高李恢为庲降都督。
李恢感知遇之恩,在南中立下了很大功勋魏延怒杀韩玄,献城投降,被诸葛亮觉得其不忠不义,同步被指出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但刘备爱惜人才,仍将魏延收留,委以重任动之以情一种人才,她最但愿、最渴望、最需要得到的是什么?尊重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最善于作感情投资,以笼络人心,使自己的中坚团队牢而不破,以至于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从创业之初到建立霸业,从到处奔波逃命到建都成都,都对自己的部属仁爱有加,而不象某些古代帝王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或者怕功高盖主,来个“杯酒释兵权”,更有甚者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过目不忘却又是典型小人的张松因受其礼遇而为其献上西川地理图,并作为内应,协助其入川刺客刘平准备刺杀刘备,因其待客甚厚而罢手刘备毕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成就了大业,特别是“三顾茅庐”、“白帝托孤”又使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通过“桃园三结义”使关张二人死心塌地,关羽方能“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弃曹奔刘;当阳长阪坡,刘备被曹操大军追杀,弃妻丢子仓皇逃命,赵云杀入曹军多种来回,最后救出刘阿斗,刘备却顺手将阿斗摔于地上,说“为汝孺子惜失吾一员大将”,此情此景,让人为之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