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传统民歌传承及发展探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50KB
约5页
文档ID:212663425
河南传统民歌传承及发展探究_第1页
1/5

河南传统民歌传承及发展探究【内容摘要】河南民歌资源丰富、风格众多,但一直以来 推广力不强,加上河南豫剧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掩盖 了河南民歌的光芒事实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 新音响、新音乐的不断产生,各地民歌都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民间艺人与民歌库存在数量上逐渐衰减因此,文章提出加 强对河南民歌的传承,既是河南音乐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 务,也是河南发展音乐事业、建设文化强省的必然选择作 者对河南民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河南高校音乐师范 类与声乐表演专业教学中融入河南传统民歌教学这一思路, 并研究出一套具体的教学方法,在继承和发展河南民歌这一 宝贵文化遗产的道路上进行科学创新和有益尝试关键词】河南传统民歌继承发展河南传统民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谣,有着悠久的历 史因受到河南地域广阔因素的影响,南北方的音乐风格有 一定差异,加之河南豫剧的影响,使很多河南传统民歌的音 乐具有很强的戏曲特色除此之外,演唱内容包罗万象,记 录着百姓日常和情感生活、社会现象、历史典故、重要事件、 人物性格等,犹如河南大地一幅鲜活的、通俗而生动的美妙 画卷,在歌词结构、韵律上体现出极强的口头程式;曲调上 韵味奇特,既有乡土气息的质朴情感,又婉转含蓄地体现出 歌曲的艺术性。

河南传统民歌是河南地区人们进行文化交 流,增进社会和谐的桥梁和纽带,更是我国优秀民族民间艺 术中的一朵奇葩一、河南传统民歌存在的危机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以来, 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得到了重视,传统 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也随之被关注在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 视大赛中田青评委的发言让传统民歌重新得到公众的认识, 随后的青歌赛专设了原生态唱法的比赛,其参赛的歌曲均是 各地的传统民歌令人更为欣喜的是,原生态唱法越来越受 到社会的认可许多原生态歌手也陆陆续续走到了现代音乐 界的顶端,他们用最现代化的工具把最原始的中国文化带进 了时代的浪潮,让人震撼在这一大好形势下,河南省文化 教育部门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保护和抢救河南传统 民歌,如召开研讨会、编辑出版河南传统民歌资料和整理研 究专著当然一些现实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1.与其他地 方民歌相比,河南传统民歌被认知的程度不深;2. “张口即 来、闭口即无”的口传心授形式落后;3.民歌手的年龄普遍 老化,后继乏人,呈青黄不接的发展状态;4•河南省专业的 音乐学院没有专门设立的教学课程以供发展传承此外,从 河南省举办的各种音乐类比赛中可以发现,河南地方特色的 音乐少之又少,更缺乏专业歌手去演唱河南传统民歌。

没有 好的作品,没有歌手演唱,也是河南传统民歌陷入危机的原 因之一据调查,目前河南民歌的存在现状是,多数河南大众知 道豫剧但不是很了解河南传统民歌,会唱豫剧不会唱河南传 统民歌的大有人在以河南省定期举办的声器乐大赛和“金 钟奖”比赛为例,参赛选手普遍是音乐专业的本、专科学生 甚至更高层次的毕业生,还有专业教师和演员,但演唱河南 传统民歌的人数为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局面?首先,河南 传统民歌的基础都分布在农村,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贫 乏,豫剧的影响力又有很强的覆盖性;另外,随着农村劳务 输出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生活习惯也逐步在年轻人中普 及,流行的现代音乐、多元化的歌曲对人们产生了更大的吸 引力,土生土长的民歌因此便失去其成长发育的环境二、河南传统民歌创新的必要性今天,如果只认为可以顺其自然地传承,势必造成将来 传统民歌演唱失传的悲哀从当今大众的欣赏程度来看,新 鲜、优美、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作品才更有流行传唱的动力, 而歌词陈旧、缺乏新意、曲调单一、缺乏现代元素的传统民 歌很难打动人心,这就需要音乐专业人才对其进行创新整 改,不断提高其与时俱进的流行元素,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音 乐艺术鉴赏力相适应,使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自愿接受 和喜爱河南传统民歌。

在第八届大红鹰杯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中,由河南 代表队选送的参赛选手一一河南省女高音歌唱家、河南大学 音乐学院声乐专业副教授黄慧慧演唱的新编版《编花篮》就 是一个典型例子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 改编后,丰富了歌词内容、加宽了乐曲框架,既有强调河南 地方语音语调的小段落,又有华彩的章节,整首作品深刻体 现出浓郁的河南地方特色,令听者耳目一新,加上演唱者淋 漓尽致的精彩演唱,在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个例子 的成功,反映出了河南省在音乐创作和演唱上的能力,只要 我们敢于积极尝试,加强改良,大力发展河南传统民歌,定 能为其提供肥沃的土壤在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河南省的音 乐教育,特别是高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以西洋音乐为主 流的态势,就声乐专业来讲,美声唱法被提到科学先进的层 次,连声乐演唱的基础教育也要以美声唱法为依据,如在音 乐专业统考中,学生如果选唱意大利等外国歌曲,即使声音 和语言较差,有些老师也会认为难度大而给出相对高的分 数;而选唱民歌的学生发挥的很好,却容易被认为难度不高 而得不到理想分数,这种倾向无形中就将学生引向了崇尚西 洋歌曲而轻视民歌的心理。

本土的民族民间唱法得不到重 视,人们普遍认为民族民间唱法不够科学,事实上,很多老 艺人唱了一辈子仍然嗓音纯美,再看中国的戏曲唱法和民族 民间唱法,它们都有着唱腔圆润、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这 些都说明,民族民间唱法不是不科学,而是没人学,久而久 之被外来的某种概念占据,使我们传统的东西却被掩盖,甚 至遗弃河南传统民歌在这样的现状中也已濒近边缘,因此 创新开发,为河南省传统民歌寻找出路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 作者的责任三、在继承传统中创作新思路要抢救和传承河南传统民歌,首先要进一步树立“越是 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念,营造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氛 围,并要求河南省的音乐专业学生都学习本土民歌,了解和 认识本土文化;其次,要求专业教师积极做好收集和保护、 传承本土文化的科研工作,同时大胆开发新的河南风格音乐 作品,赋予其新的生命力笔者在传承和发展河南民歌的研 究过程中,确立了以河南新民歌创作的研究工作为中心,成 立专门针对河南民歌改编和创作的攻关小组,围绕着“继承 传统、努力创作、特色出新、实用教学”的十六字方针,具 体布置了以下研究框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