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魟 Dasyatisakajei(M ülleretHenle,1841) 英文名:Redstingray、 Japanesestingray 、 Redskate、 Shorttailstingray 、 Whipray(s) 、 short-tailstingray 日文名: アカエイ别名: 黄甫分类地位: 鲼形目 Myliobatiformes 、魟科 Dasytidae 体盘亚圆形,前缘斜直,吻端呈短圆锥状突出口波曲状,口底具显著乳突3 个齿细小,平扁,铺石排列鳃孔5 个,位于腹面无背鳍,尾细长如鞭,但不足体盘长的3 倍,上具尾刺, 尾鳍消失尾刺后部的尾部上下均具低的皮膜幼体完全光滑,或头后正中前肩带上具一平扁结刺,成体背面脊板线上具结刺1 纵行; 肩膀区两侧具结刺1~2 行短行 体赤褐色,大者较深,体盘边缘浅淡,眼周围以及尾的两侧赤黄色底栖性大型鳐类我国分布于南海和东海,也可溯江进入淡水中生活,据报道最大体长可达200cm,体重 10.7kg,现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舟山海域不常见赤魟Dasyatisakajei(MülleretHenle海带 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oug英文名: seaweed中文名: 海带俗名: 昆布、江白菜分类地位: 褐藻门、褐藻纲、海带目、海带科、海带属。
分布: 自然生长的分布范围,中国限于辽东和山东两个半岛的肥沃海区人工养殖已推广到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沿海营养价值: 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每百克干海带中含:粗蛋白8.2 克,脂肪 0.1克,糖 57 克,粗纤维9.8 克,无机盐12.9 克,钙 2.25 克,铁 0.15 克,以及胡萝卜素0.57毫克,硫胺素(维生素B1)0.69 毫克,核黄素(维生素B2)0.36 毫克,尼克酸16 毫克,能发出262 千卡热量与菠菜、油菜相比,除维生素C 外,其粗蛋白、糖、钙、铁的含量均高出几倍、几十倍形态特征: 藻体褐色,长带状,革质,一般长2-6 米,宽 20-30 厘米藻体明显地区分为固着器、柄部和叶片固着器假根状,柄部粗短圆柱形,柄上部为宽大长带状的叶片在叶片的中央有两条平行的浅沟,中间为中带部,厚2-5 毫米,中带部两缘较薄有波状皱褶也是藻类植物,像根的部分只是起到固着作用的根状物,像叶部分叫叶状体海带 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oug凤鲚 Coiliamystus(Linnaeus,1758) 英文名: Osbeck'sgrenadieranchovy 日文名: エツ地方名: 凤尾鱼、鱼烤、烤子鱼分类地位: 鲱形目 Clupeiformes、鯷科 Engraulidae 体延长,侧扁,头与躯干部较粗大,尾部向后渐细小。
腹部具棱鳞37~49头小,侧扁,钝锥形口大,下位,上颌骨伸达胸鳍基部,下缘具细锯齿上下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细齿体被小圆鳞;无侧线背鳍位于体前部1/4 处,臀鳍基底部很长,最后鳍条与尾鳍下叶相连或靠近体背部淡黄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为沿海小型名贵的经济鱼类,一般体长在20cm 以下我国沿海均产,舟山海域产量较大凤鲚Coiliamystus(Linnaeus 日本方头鱼Branchiostegusjaponicus(Houttuyn,1782)英文名:redhorsehead 、 blanquillo 、 Redtilefish 日文名:ァカアマダイ(赤甘鯛 ) 地方名:马头鱼、方头鱼分 类 地 位 : 鲈 形 目Perciformes 、 鲈 亚 目Percoidei 、 鲈 总 科Percoidea 、 方 头 鱼 科Branchiostegidae 、方头鱼属体延长,侧扁,头部略呈方形,体背部自头部起至尾鳍基几乎呈直线状吻长,眼较小,口倾斜,上颌齿外外行扩大,呈圆锥形,排列较稀松,内行为狭带状;下颌齿前部细小,呈绒毛齿丛,后部齿圆锥形,排列稀松,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前鳃盖骨后缘锯齿明显。
体被栉鳞,但在躯干前上部、头顶及胸部为圆鳞侧线完全,位高,近直线形体红色,背部深腹部较浅,眶下缘及眶前缘至吻端各有一黄色带,眼前上缘亦为黄色背鳍鳍膜下部红色,上部淡蓝色,边缘黄色,臀鳍微带蓝色,有蓝色边缘胸鳍浅红色尾鳍上部红色,下部浅蓝色,杂有黄色斑点外海中下层鱼类,生活水层在30~200m 之间,一般体长在46cm 以下我国分布于南海和东海,舟山海域常见日本方头鱼Branchiostegusjaponicus(Houttuyn 横带髭鲷 Hapalogenysmucronatus(EydouxetSouleyet,1850) 英文名: Beltedbeardgrunt、Sweetlip 日文名: セトダイ (瀨戶鯛 ) 地方名: 十六枚分类地位: 鲈形目 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鲈总科Percoidea、石鲈科Pomadasyidae 体呈椭圆形,高而侧扁;头前端略呈三角形吻钝尖,口前位而低,稍斜,两颌齿细小呈带状,外行齿较大,犁骨、腭骨及舌上齿颏部密生小髭,有颏孔3对前鳃盖骨后缘具细锯齿,鳃盖骨后缘有一小的扁平棘体被细栉鳞,不易脱落背鳍、臀鳍基部有鳞鞘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
背鳍鳍棘强大,鳍棘部与鳍条部仅在基部相连,中间形成一深凹陷,鳍条部边缘圆形,臀鳍以第二鳍棘最强大胸鳍小,末端圆形尾鳍圆形体背部灰褐色,腹部较淡体侧有4 条黑色横带背鳍、臀鳍、尾鳍淡黄色,有深黑色边缘胸鳍浅黄色主要栖息于水深30~50m 的礁岩或砂质底海域,以底栖甲壳类、鱼类及贝类等为食常见体长在18cm 左右我国沿海都有分布,舟山海域常见种横带髭鲷Hapalogenysmucronatus(EydouxetSouleyet 灰裸颊鲷 Lethrinus mahsena英 文 名:Pacific yellowtail分类地位: 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裸颊鲷属主要特征 :体呈长椭圆形,侧扁体背面狭窄,腹面圆钝,背缘弧度较腹缘为大吻长,较尖体体侧各鳞具晶蓝色斑点,宛若群星闪烁,故得名生活习性: 生活于 10~75 公尺海域,白天在礁石区与沙地间巡游,对淡水稍具忍受力,幼鱼偶尔会进入河口区活动肉食性,以小鱼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具性转变机制,为先雌後雄型产浮性卵,仔鱼具漂浮期灰裸颊鲷Lethrinus mahsena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latus(Houttuyn,1782) 英文名:yellowfinporgy、 blacksea-bream 、 mudbream 、 blackbream 、 yellowfinseabram 日文名:キチヌ别名: 黄鳍鲷分类地位: 鲈形目Perciformes 、 鲈亚目Percoidei 、鲈总科Percoidea 、笛鲷科Lutjanidae 体呈长椭圆形,侧扁。
头前端尖,眼侧位而高上下颌前端各具圆锥齿6 枚,上颌两侧为臼齿4 行 (有时5 行 ),下颌两侧臼齿3 行前鳃盖骨边缘平滑,鳃盖骨后缘具扁平钝棘体被薄栉鳞,背鳍及臀鳍鳍棘部具发达鳞鞘,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无缺刻,鳍棘平卧时可收藏于鳞鞘沟中尾鳍叉形体青灰带黄色,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线,背鳍、臀鳍一小部分、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臀鳍下叶黄色主要栖息于泥砂质底的大陆架沿岸海域,有时能进入河口或淡水域中,尤其是幼鱼时期栖息在湾内水流平缓的半咸淡水域,以多毛类、软件动物、甲壳类、棘皮动物及其它小鱼为主食最大体长可达50cm 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及黄海,舟山海域常见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latus(Houttuyn 鮸 Miichthysmiiuy(Basilewsky,1855) 英文名: Speckleddrum、Craker、Browncroaker 、 nibecroaker、roncadore、Miiuycroaker 日文名: ホンニベ地方名: 米鱼、鮸鱼分类地位: 鲈形目 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鲈总科Percoidea、石首鱼科Sciaenidae 体延长,侧扁,背腹部浅弧形;头较尖突,吻褶边缘游离成吻叶,吻上中央具1 小孔,上行数孔不显著。
口大,口腔灰白色,上颌外行齿较大,犬齿状,口闭时大部外露;内行齿细小,成齿带:下颌内行齿扩大,犬齿状,外行齿小,成带状齿群颏孔4 个,前鳃盖骨边缘、鳃盖骨上缘具细锯齿或扁棘体被栉鳞 鳔大, 圆锥形, 前端不突出成短囊,后端尖细,鳔侧具 34 对侧枝,每一侧枝具背分枝及腹分枝,背分枝和腹分枝又分出细密小枝,交叉成网状体暗灰褐带紫绿色,腹部灰白色背鳍鳍棘上缘黑色胸鳍腋部上方有1 暗斑其余各鳍灰黑色为近海常见大型食用鱼类,常见体长在70cm 以下,生活水深15~100m,产量较高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舟山海域常见鮸Miichthysmiiuy(Basilewsky,1855) 横带扁颌针鱼 Ablenneshians(V alenciennes,1846) 英文名: Flatneedlefish 日文名: ハマダツ地方名: 尖嘴带鱼、长嘴鱼分类地位: 颌针鱼目Beloniformes 、颌针鱼亚目Belonoidei 、颌针鱼科Belonidae 体侧扁,呈长带状,躯干部背、腹缘近平直吻特别突出,两颌细长呈喙状,喙的背腹正中线上各具1 细长的浅沟上下颌具带状排列的细小尖齿,带内具1 行较大而细尖犬齿,微向后弯曲,排列稀疏。
体被细小圆鳞,易脱落,头上仅鳃盖及额部微具鳞,其余裸露侧线位很低, 近腹缘不甚明显背鳍、臀鳍后位, 尾鳍叉形, 下叶稍长于上叶体背侧翠绿色,腹侧银白色; 体侧后部有4~8 条暗蓝色横带各鳍均呈淡翠绿色,边缘黑色, 两颌齿亦呈绿色沿海暖温性中上层鱼类,最大体长可达140cm,为食用鱼类,但产量很低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以及两广大陆沿海,舟山海域偶见横带扁颌针鱼Ablenneshians(Valenciennes 龙头鱼 Harpodonnehereus(Buchanan-Hamilton,1882)英文名:Bumbalo 、 Bummalow 、 Bombayduck 、 Bombyduck 地方名:虾漽、龙头烤分 类 地 位 : 灯 笼 鱼 目Myctophiformes、 灯 笼 鱼 亚 目Myctophoidei、 龙 头 鱼 科Harpodontidae 、龙头鱼属体长形,近圆筒状,柔软,眼很小,脂眼睑发达口大,口裂能远伸到眼后,两颌具尖细的钩状齿,且能倒伏,腭骨及舌上也密生细齿体前部光滑,后部有细鳞,侧线平直,有1 行较大鳞片,伸达尾鳍,尾叉上具1 大长鳞背鳍后方具1 小的脂鳍身体乳白色,背鳍、胸鳍和腹鳍灰黑色或白色,臀鳍白色,尾鳍灰黑色。
为沿海中下层小型鱼类,性凶猛,以其它鱼类及甲壳类为食—般体长为19cm 左右,最大体长可达 40cm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舟山海域常见,产量较高龙头鱼Harpodonnehereus(Buchanan 鲻 MugilcephalusLinnaeus,1758 英文名: Graymullet 、Flatheadmullet 日文名: ボラ (鯔) 地方名: 鲻鱼分类地位: 鲻形目 Mugiliformes 、鲻亚目Mugiloidei 、鲻科 Mugilidae 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吻宽短,眼圆形,前后脂眼睑发达,伸达瞳孔口亚腹位,口裂小而平横,上颌中央有一缺刻,下颌中央有一突起齿细弱,单行,上下颌均具齿; 犁骨、 腭骨、 舌上无齿 体被弱栉鳞, 头部被圆鳞, 除第一背鳍外, 各鳍均被小圆鳞第一背鳍基底两侧、胸鳍腋部、腹鳍基底上部和两腹鳍中间各有一长三角形鳞瓣体青灰色,腹部白色,体侧上半部有几条暗色纵带;各鳍浅灰色,胸鳍基部有一黑色斑块栖息于浅海或河口咸淡水交界处,对环境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