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冀西北中侏罗世早期盆地沉积环境聚煤特征及找煤方向探讨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50KB
约6页
文档ID:205307655
冀西北中侏罗世早期盆地沉积环境聚煤特征及找煤方向探讨_第1页
1/6

冀西北中侏罗世早期盆地沉积环境聚煤特征及找煤方向探讨【摘要】笔者通过对冀西北中侏罗世早期盆地巳知煤炭资源赋存状 态,以及已有地质勘查成果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是在水动力较强的条件 下,物质沉积速度较快沉积环境,在盆地边缘以及特定部位较有利于煤的 聚集,为下一步的找煤工作提出了一种思路关键词】冀西北;沉积环境;沉积体系链;交角构造;找煤方向1盆地地质概况冀西北地区侏罗世聚煤盆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中朝准地台 (T21)内蒙台背斜(1121)的土城子台拱(III21)和台凸(IV22)上研究区包括忠义凹陷(V21)、兰城子凸起(V22)、土城子凹陷(V23)和 二泉井凸起(V24)的部分地区(见图1)下花园组地层,在区内被第四系地层广为覆盖,地表出露面积不大, 自下而上可分为下、中、上三段下段(J2xl)(底部砾岩段):主要由砾岩、砂砾岩及粗砂岩组成,砾 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变质岩和石英岩等厚度16米中段(J2x2)(主要含煤段):下部为灰白色细砾岩、砂质砾岩、粗砂 岩夹少量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等,含不可采煤层1〜6层 上部岩性为灰色泥岩、粉砂岩、砂岩夹灰白色砾岩,含不稳定煤层6〜18 层,可采1〜3层。

厚度380米上段(J2x3)(杂色含煤段):以紫红色、灰绿色细砾岩、砂质砾岩和 粗砂岩为主,夹灰、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和炭质泥岩等含煤1〜6 层,3层局部可采厚度40米2控盆构造通过对聚煤盆地内地层现状研究后认为:聚煤盆地内存在着两个向斜 构造,一个背斜构造即忠义向斜、土城向斜,两向斜中间为兰城子背斜 这些背斜和向斜实际上是一些隆起(背斜)和断陷(向斜)组成,隆起和 断陷由正断层所分割区内还有一些次一级走向NS的隆起和断陷,这些 隆起和断陷与走向走向NEE的隆起相交,构成交角构造3含煤盆地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聚煤盆地煤系地层的岩性特征:根据岩性、岩相、含煤性等特征,将 聚煤盆地下花园组地层划分为三段:下花园组下段(J2xl):主要由砾岩、砂砾岩及粗砂岩组成砾石成 分以花岗岩、变质砂岩、石英岩为主,其分选、磨圆差,杂基多为泥质、 凝灰质底部普遍有薄层残积角砾岩,垂向层序向上变细,中厚层状,均 匀层理平均厚度16m,最大厚度23m下花园组中段(J2x2):下部由三角州一滨浅湖相沉积组成岩性以 灰色、浅灰色砂岩、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黑色碳质泥岩及煤层含少 量蕨类植物化石及大量炭化植物碎屑砂岩颗粒成分多为石英、长石及火 山岩、石英岩、燧石等岩屑,分选中等,多呈次圆状一次棱角状。

波状层 理,平行层理及透镜状层理粉砂岩、泥岩中常夹有菱铁矿结核及菱铁矿 微晶,水平纹理及波状层理发育本段含煤数层,其中5号煤为主要可采 煤层,煤厚一般3〜6m,结构简单,有时夹一层夹砰盆地靠近古陆隆起 处,岩石由颗粒较粗、分选和磨圆较差的冲积物组成远离古陆隆起边缘, 沉积岩相由河流相过渡到三角州相岩石组合,再向沉积中心为滨浅湖相沉 积盆地下沉与堆积保持基本平衡时,三角州平原相泥炭沼泽与浅湖相泥 炭沼泽联成一片,沉积了稳定性较好的5号煤层本段平均厚度180m下花园组上段(J2x3):由紫色、夹灰绿色砂砾岩、砂质泥岩及泥岩 组成颗粒分选磨圆均较差,表现为气候炎热,地形高差大,物源充足, 水动力条件较强的冲洪积体系平均厚度140mo4煤系砂岩粒度概率曲线特征据对聚煤盆地张纪矿区3个钻孔25个代表性样品分析,本区砂岩粒 度概率曲线类型大致可分为:二段型、三段型和弧型等三种二段、三段 型曲线的岩性粒度跨度较大,由细砂岩至粗砂岩一般粗砂岩的A总体的 斜率为58分选性差;中细砂岩的斜率大于70 ,分选性较好 大约有80%的曲线,其A、B总体以过渡关系相接,过渡带宽0.6-1.5, 这一过渡性质是快速堆积的表现。

C总体的含量一般小于1%,其岩性大多 属细中粒砂岩弧型曲线的样品为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由A、B、C三个 总体以过渡关系组合而成,平均斜率50左右,反映了沉积介质的高密度 流性质总之,本区砂岩的粒度概率曲线基本上反映了较强水动力条件下 的快速堆积5煤系沉积组合一沉积体系链通过对聚煤盆地沉积环境分析,说明沉积盆地沉降速度快,沉积物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的快速堆积而成煤的形成需要持续平衡的稳定环 境,盆地中的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的快速堆积,是不利于煤富集的;通过对 沉积体系链的研究,在三角洲两侧是沉积体系横向发展地段,也是泥炭沼 泽易于形成地带煤容易聚集的地带是沉积盆地的边缘一三角洲辫状河两 侧沉积体系横向发展地段沉积盆地边缘地段是有利聚煤的区域沉积中 心,不是煤聚集中心6隆起带的相交处的沉降区有利于煤的富集通过以上分析,沉积盆地边缘地段是有利聚煤的区域在沉积盆地边 缘拐角处,实际是两个隆起带的相交处的沉降区,我们把两个近于垂直的 褶皱带或者断裂带相交处围绕的基底下沉区,简称交角构造区在这一区 域,易于形成稳定的沉积环境两侧隆起的古陆,能够给沉积区提供稳定 的陆源物质,沉降区内,保证了稳定的沉积环境所以,在交角构造区易于 聚煤是显而易见的。

毛不拉井田属交角构造毛不拉井FT1西北侧,自马家营子北侧向西至 内蒙古的两面村南侧为一北东走向的隆起,该区出露有太古界红旗营子组 和元古界化德群地层该地层出露区地势较高地古隆起区,是古陆和古沉 积盆地的边缘毛不拉煤矿西南侧同样为一走向北西方向的古隆起区,判 断为古陆和古沉积盆地的边缘毛不拉矿区位于两个不同走向的隆起构造 的交角构造区张纪煤矿也属于交角构造成煤张纪煤矿东侧是南北向的隆起,其南 侧是北东走向的兰城子凸起,张纪煤矿恰好位于两个隆起的交角构造处7找煤方向及煤田预测 忠义凹陷环盆聚煤区:根据煤的生成规律,大致把忠义凹陷环盆聚煤 区分为两个带:①聚煤盆地北部东西聚煤带西起毛不拉村一姚家滩f清洪 村一后二马坊一民善村一化林沟一西北营子一保安村②聚煤盆地邓油房 至张纪村北东走向煤田预测区西起邓油房村f三顺元村一李二诛村一张 纪村土城子凹陷聚煤预测区:范围:小七顶房村一吉尔石河一哈?嘎一刘 油房一大七顶房小盐淖聚煤预测区:范围:小盐淖周围地区该范围由大弓沟至西东 滩村以东,三义堂以西,小盐淖村以南8结束语冀西北中生代侏罗纪聚煤盆地中煤系地层沉积时,是在较强水动力条 件下的快速堆积在沉积盆地边缘处是煤容易富集地段;在构造复合处的 交角构造区给聚煤提供了稳定的沉积环境,也是煤容易富集的地段。

沉积 盆地中保持了剥蚀区(古陆)一中间过度区(煤)一沉积区(淖)的组合 特征,可作为找煤一个主要标志忠义凹陷环盆边缘、土城子凹陷区和小 盐淖沉积区可作为三个找煤靶区参考文献】[1]贾高隆,等.内蒙古鄂尔多斯侏罗纪煤层聚积规律与找煤方向[J]. 中国煤FT1地质,1997 (1).[责任编辑:周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