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中“云”意象说略_文学评论论文 摘 要:世间万物往往被附加某种情感因素,成为人们寄情于物的物象在诗人们作品中的山水、花草不仅是简单的具象,还折射着诗人的思想精神云是中国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们关注徐志摩诗歌中云意象很多,他用云表达着对爱、美、自由的追求,徐诗中的云同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又有相通之处,我们略加分析 关键词:云意象 爱 美 自由 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物的形象化显现,它要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东西,是对意的主观创造性的表现,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诗人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思考和感受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中,我们就会发现,云是诗人笔下经常运用的一个意象,文人墨客用 云表达了自己或孤傲、或思乡、或自由、或超脱等多种情怀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之一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综观徐志摩的诗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但徐志摩借用云这个象所表达的意却和古典诗词中的不尽相同,却又有相通之处,下面我们略加分析 一、 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 云是一个普通的自物象,但形状、色彩、动态又显示着丰富的美。
古往今来,云自然随意、孤高、闲适自由的特征被无数文人推崇,他们赋予了云特定的内涵,有的诗人是单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例如: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等;有的用云来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写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让人深深地体会至游子的孤寂还有人用云来寄托美好的理想,表达世事无常等 二、徐志摩诗中的云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艾青曾深沉地歌咏大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艾青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徐志摩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云,既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又有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还有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等等,徐志摩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诗人选用云表达着自己对单纯信仰爱、美、自由的执著追求 1、对爱的追求 爱是徐志摩的灵性,爱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情感的抒发,浪漫、优美情调的表现,诗歌写作手法变化多样,其中有一些爱情诗选用了云意象。
《偶然》是一首爱情诗,语言优美,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首诗以偶然这个抽象时间副词为题,使诗歌充满情趣哲理云这个意象表现了情人见面时内心的澎湃、轻柔,也说明爱情来得突然,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爱情走进了他的心里 2、对美的追求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开头就提到了紫云绯云褐云,第二节又把云彩比喻成一块大琥珀,非常新颖别致,云将康桥郊外的黄昏美景完美地表现出来了除了康桥之外,徐志摩还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诗篇例如《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这首诗歌描绘了田野里的南风、柳林、豌豆、杨梅、麦浪,阳光,还有满天的白云黄云,整首诗歌语调轻快活泼,于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充满着浓浓的抒情意味 另外云 这个汉字符号具有 神彩 美,云是飘荡而有色的, 在视觉上,云既给人流动感, 同时也给人色彩纷呈感, 不显单调, 有诗意, 有韵味徐志摩是 三美 主张的倡导者,要求诗歌语言具有绘画美,云意象能更好地表现徐志摩对诗歌艺术上的美的追求 3、对自由的追求 云在外在形态上轻盈、飘动,而内在特质则蕴含着自由、潇洒轻松的特点,因此,云又成为徐志摩寄托自由理想的载体,比如《再别康桥》,诗人反复同云彩作别,这里的云彩实际象征着民主自由,诗人作别的其实是心中英美式的自由、民主,而这种民主自由是作者内心渴望又不能实现的。
徐志摩用云诠释着他对爱、美、自由的追求,爱、美、自由就是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当他的爱情陷入了瓜瓜葛葛、是是非非时,当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云较好地表达了他寂寥的心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当他独坐在半山的石上, 看峰上白云蒸腾 时, 又怎能不对云自由、轻松、自然的丰姿 产生共鸣与渴望? 我亦爱在白云里安眠不醒, 这正是徐志摩对扼杀个性的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然而,个性自由失落的困扰只是他痛苦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他政治理想的破灭徐志摩最有兴趣的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然而当他19 22 年回国以后, 中国的现实没有办法让他的政治理想实现,他不得不怅望云天,泪下点点从这方面来看,徐志摩笔下的云和古典诗词中的云又有了相通之处,即用云来寄托理想,表达寂寥,抒发对社会和现实的不满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用心与爱吟唱的人生乐曲,让我们化作天空的一片云,和徐志摩一起细细品味人间至纯的爱、美、自由 参考文献: [1]徐志摩. 志摩的诗[M]. 百花文艺出版社, [2]胡适. 追悼志摩[J]. 新月, 1931. 12 [3]施军.个性创作心理──徐志摩诗中 云 意象三维诠释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J],19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