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精品教案教学目标课题国行公祭,为佑 世界和平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 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学习新闻评论的写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课前准备背景材料本文选口 2017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30万人以上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7年12月13 日,课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八 刖冋胞本文是作者就此事件写的新闻评论预公祭(ji) 宝鼎(ding)国殇(shang)习杀戮(1 悼念(dao)惨绝人寰(hudn)读准篡改(cuan) 抵赖(lai)妄图(wang)字音警惕(ti) 呓语(yl)振聋发聩(kui)遁形(dun) 矢志(shi)捍卫(han)誓言(shi) 彰显(zhang)磅礴(pdngbO)辨清J戮(1U)杀戮 丿翼(y i)羽翼字形槪仁h 3戳穿 冀(Ji)希冀籍(ji )书籍 C篡(cuan )篡改藉(ji)狼藉 [纂(zudn )编纂理解词语【公祭】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
国诙】为国牺牲的人口文中泛指死难的军民屠杀】大批残杀铭文】器物、碑碣等上面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 初衷】最初的心愿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地);屠杀悼念】怀念死者,表示哀痛 【动议】会议中的建议(一般指临时的) 右翼】政党或阶级、集团中在政治思想上倾向保守或反动的一部分大肆】毫无顾忌地(做坏事)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抵赖】用谎言和狡辩否认所犯过失或罪行妄图】狂妄地谋划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呓语】梦话 【遁形】隐藏形体矢志】发誓立志 【捍卫】保卫(多用于抽象事物)缅怀】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彰显】鲜明地显示 【磅礴】(气势)盛大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颠倒黑白】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振隹发联】比喻唤配糊涂麻木的人.iBh So【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 (语出《论语•里仁》),后来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新课导入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何为国家公祭日?为什么要举行国家公祭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你了解多少? 1937年12月13日发生了什么?昭昭前事, 惕惕后人,如今,南京大屠杀的浩劫已经过去 80余载,我们为什么要重新提及?我国又为什么以国家立 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至国家层面?新课 展 开【初读课文,划分层次】通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主要事件一一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交代了事件背景第二部分(第2—4段),写全世界的正义之士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冋态度,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第三部分(第5、6段),写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中国矢志捍卫世界和平把握文章主旨】如何理解这篇新闻评论的主旨?本文报道了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的事件,主要讲述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 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历史的否认,态度鲜明地批判了日本右翼 分子的态度,表明了中国人民将铭记历史,捍卫世界和平写 作 方 法【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 运用对比文章第2段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和第 3段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战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日本右翼分子顽固 态度的强烈批判2. 列举大量事实本文列举了大量事实,如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的事例、日本 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事例这些事例的罗列凸显了本文内容的真实性,强 化了文章主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教 学 板 书' [点明主要琨件 ]1交代韦件背景 铭记历史■心八“亠从皿6斗〒 —“I正文之士纪念死难者L缅怀先烈 国行厶祭•为佑世界和平]第-部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L變和平(幽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开创报皋 [第二部牛中国矢志捍卫世界和平: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教 学 反 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读为主线,重观点把握在本堂课的教学环 节中,我以“读”字贯穿始终,从“初读”到“品读” ,始终在读中了解文体特点,把握主要内容,明确作者观点其用意就是要体现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 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此外,在教学时,我还尝试着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创新潜能, 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