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题第六章力和运动备课组八年级物理课程标准要求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2.会测量力的大小3.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5、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教学重点1.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3.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4.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5.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6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的大小有关7.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8.知道牛顿第一定律9. 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方法探究法、自学法讨论法启发引导、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课件、磁铁、小铁球、两个玩具小车教师用:课件、实物投影水球(一个)、弹簧(好、坏各一只)、拉力器(一个)、弹簧测力计(三个、不同构造)、钩码(200g的两个)学生用: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铝导线、弹簧测力计、气球(以上各一个)、钩码一组。
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砝码(或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等惯性小车、斜面、木板、毛巾、标志小旗.玻璃板,多媒体课时安排本章共10个课时第一节 力及其作用效果 1课时第二节 弹力弹簧测力计 1课时第三节 重力 1课时第四节 摩擦力 1课时第五节 二力平衡 1课时第六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惯性 2课时复习课 1课时考查课 1课时讲评课 1课时第六章第一节 《力及其作用效果》讲学案课型:新授课 执笔:林琴 审核:初三备课组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和力的三要素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学会用示意图表示力【学习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学习难点】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学习过程】一、学习新知识板块一:力的概念探究一:举例看图片,人推车、拖拉机拉拖车、人提物体、手提箱子、手压弹簧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四个图有什么共同点?人推车, 对 施加了力,车受到了力;拖拉机拉拖车, 对 施加了力,拖车受到了力;手提箱子, 对 施加了力,箱子受到了力;手压弹簧, 对 施加了力,弹簧受到了力在物理学中把人、车、拖拉机、箱子、弹簧等称为物体把推、拉、提、压等称为作用请同学概括力的概念:力是 思考:(1)、没有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2)、一个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3)、只有施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体这样的力存在吗?总结:①任何力都不能脱离 而单独存在②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它们同时出现和同时存在探究二:用磁铁吸起铁钉学生亲自操作: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了。
结论:物体之间 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请同学举出这方面的例子自主练习:1、学会怎么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用手提桶时,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2)、人通过绳子提取井中的水,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探究三:(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为什么?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 ,桌子是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拍桌子的同时,受到了桌子给手的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 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 ,右手是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3)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
自学:力的单位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物理学中,把力的单位定为 ,简称 ,符号是 托起 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体验1N的力的大小板块二: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干什么?) (1)探究一:轻轻用力弯刻度尺,刻度尺会由直变 ; 轻轻用力压充气的气球,气球会由圆变 ;用力拉弹簧,弹簧会 ,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结论: 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探究二:课本图6.1-4,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力使物体由 变为 课本图6.1-4,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力使物体由 变为 司机师傅转动方向盘的力,可以导致汽车运动的 发生改变我们骑自行车时,当脚用力蹬车时,会使自行车会由 变 当道路拥挤时,刹闸的摩擦力,会使自行车会由 变 在路口拐弯时,手作用在车把上的力,会使自行车运动 发生改变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从运动到静止,是由快变慢,还是由慢变快;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结论: 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可以使物体 发生改变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 什么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即什么因素会影响力去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效果、或影响力去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效果呢?)(1)探究一: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 ;用的力越小,弹簧被拉得越 骑自行车时,蹬车的力越大,自行车运动的越 蹬车的力越小,自行车运动的越 这说明:力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二:我们用力拉弹簧,弹簧会 ;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司机师傅向左打方向盘,汽车会向 拐弯;向右打方向盘,汽车会向 拐弯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就会将螺母 这说明:力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 探究三:推门实验(仿照课本“想想做做”图):用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当手距门轴越远(点A)时,越 力;距门轴越近(点B)时,越 力.(省\费)(注:力作用在物体上的点叫力的作用点)这说明:力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结论: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 、 和 有关板块三:力的示意图: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自学:在物理学中通常用 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 画一条线段,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 , 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 越大,线段应越长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练习: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① 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 ②沿竖直方向向上拉物体B的力 ③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水平向左20 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 N的拉力 二、课堂小结,反思整合1、这节课我收获到的知识是:2、我产生的困惑有 :3、小组讨论交流,看看组内同学都有哪些收获和困惑?三、达标检测:(时间5分钟) 1、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2、力的 、 、 称为力的三要素。
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4、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5、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教后记:第六章第二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讲学案课型:新授课 执笔:林琴 审核:初三备课组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什么是弹力,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 3、知弹簧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学习重点: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学习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预习题纲:1、物体受力后能发生哪些形变?什么是弹性形变?弹力是怎样产生的?2、 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板块一、弹力:活动1:1观察课本P5图6-2-1,运动员为什么要向后拉橡皮筋,向下压才撑杆? 活动2:(动手操作,观察现象)(1)用力弯直尺;(2)用力拉橡皮筋;(3)用力拉弹簧。
(4)用力捏橡皮泥;(5)用力揉面团; 思考: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是否能恢复原来的形状?(6)将乒乓球分别压在橡皮泥上和弹簧上松手后观察现象; 结论: 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塑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块二、弹簧测力计: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