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性1. 环境特性(1) 地理区位:中国北方渤海边的“首都圈” 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圈”,涉及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邯郸、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位于东经113°04'-119°53',北纬36°01' -42°37'之间,总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以北与辽宁、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壤,以西与山西交界,以南与河南、山东相邻,以东紧傍渤海2) 地形地貌:涉及多种地理要素,可分为西北山地、东南平原、东部海域三大地区单元 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北接内蒙古高原,西邻黄土高原,东临渤海该地区西为太行山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他为海河平原受燕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的影响,京津冀地区整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性区域内部的自然地理要素较为齐全: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湖泊洼淀、海洋等均具有 根据京津冀地区自然地理基本要素特性,可将该地区总体分为三大地区单元:山区、平原、海域其中,山区涉及高原、山地、盆地等地理要素3)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水热同期、四季分明京津冀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水热同期,十分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该区气候特性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日照时数2500—2900小时;年总辐射5000—5800MJ/mz;年平均气温8—12. 5℃,最冷月均在1月份,而最热月渤海岸段多在7月,黄海岸段多在8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4℃—44℃,年极端最低气温-13℃—-29℃;降水量重要集中夏季(占全年的60%—75%),黄海岸段比较湿润,年降水量较多(700—1000mm),而渤海岸段较干燥,年降水量较少(600—700mm);风速等值线与海岸线平行且密集,大陆岸线年平均风速为4—5m/s 2. 资源特性(1)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分布较集中且易于开发京津冀都市群地处太平洋沿岸,毗邻渤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储量之多与种类之广,是中国其她沿海地区所没有的煤炭、铁矿、海盐、石油、建材等储量非常丰富资源分布比较集中,易于开发投产;资源互补性强,便于规模化开采;匹配条件优越,有助于综合运用和深度加工因此近代以来形成了大型和较大型的矿区,历史悠久的如唐山开滦煤矿、冀东铁矿、长芦盐场等由于该区地处复合大陆的特殊地质环境,使得能源和矿产资源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
本区富含重要为煤炭、油页岩、泥炭和铀矿床等固体燃料矿产,因此成为国内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除了上述多种资源外,海底尚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铜、硫和金等矿物,藏量也相称丰富2)土地资源:耕地为主,林地为辅,建设用地占有比重较大 京津冀都市土地运用以耕地为主,林地为辅,建设用地占有比重较大受地形地貌影响,基本形成了北部山区林草地为主、未运用地为辅和南部平原耕地为主,建设用地为辅的两个土地运用类型数据,找不到更新的图和数据)(3)水资源:水资源短缺 京津冀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水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资源约束因子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该地区始终受到缺水的严重困扰和水荒的威胁如表所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9. 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0. 86%;地表水资源量89. 9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0. 40%;地下水资源量152. 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 12 % 并且由于京津冀地区承载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功能,该地区的人口繁衍、都市建设、工农业生产等都需要大量用水长期以来,地表水已具有“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形势,地下水超采问题也不容乐观参照文献[1]闫苗苗, 李家存, 任丽丽. 京津冀地区土地运用及典型都市景观格局分析[J]. 地理空间信息, (2):69-72.[2]毕明. 京津冀都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王丽. 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运用与环保研究[J]. 经济研究参照, (2):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