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语文单元目标细化一.docx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75KB
约23页
文档ID:531394029
三年级语文单元目标细化一.docx_第1页
1/23

朝向“唯实尚简”课堂,建设“单元整组”教学 三 年级上册 第 一单元 课时计划 共 10 课时识字写字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及字词典,独立识字能体会到识字的乐趣2、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能听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词语的含义,能在表达中正确应用3、用钢笔书写,力求做到端正、规范,有一定的速度,并争取布局合理、卷面干净内容1、认读第一单元生字表中13个的生字P158) 2、会写第一单元36个生字阅读目标1、正确阅读本单元所提供的各种文本,并有一定的速度,可以主要采用朗读、默读的方式2、品读重点句段,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3、背诵“日积月累”中的诗句 内容1、教材内容:《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四篇课文及前后的提示性、拓展性文本资料;选读1《五花山》2、拓展内容:《谢谢自己够勇敢》《萤火虫小巷》口语交际目标1、乐于参与大家对“课余生活”的讨论,积极予以补充,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听同学们介绍时,要专心、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3、能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情况,稍作准备,作简单的的补充或组织自己的发言发言尽量脱稿,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内容1、准备自己梳理课余生活的点滴,简单整理资料,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2、选取课余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进行整理习作目标1、明确要写的事;2、确定要写的内容;3、搞清楚要写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内容1、写课余生活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难忘的事……想清楚,再动笔写;2、写完后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一评你写的怎么样,再进行修改综合性学习目标1、按要求搜集资料,并能行进简单整理选择适当的方式,如课件展示、朗诵、讲述等,分享自己的资料2、在实践中,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内容1、有条件的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课余生活的文章与大家在阅读后同分享2、结合日积月累“小二垂钓”,搜集一些古诗,并积累感受语文学习的趣味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时)课题: 2金色的草地 课型: 新授 课时: 10——4 2015年 9 月 13 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方法选择或资源选用反馈方式1. 出示课题,读题质疑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金色的草地》,齐读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读之前让学生相互提提初读课文的要求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或自己进行指导3、再读一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是你想说什么?在认识蒲公英种子时相机学习生字“绒”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2)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说说你看到过哪种蒲公英,谈谈自己的认识借助课件,用多种方式读准词语,练习书写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师适时指导教材 多媒体课件课件写字练习纸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全班交流出示词语,指读听写,然后同桌互相检查,错误的字进行修改生自由读,以小组为单位赛读课文,互相评价,帮助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2金色的草地 课型: 新授 课时: 10-5 2015 年9月15 日 曹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教学手段或资源达标反馈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一、检查生字词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重点区分“耍”“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自学检查反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教材提问的方式2、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当学生说到“蒲公英”一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关于“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说明文字,先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情况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并且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课件、教材小组内互查指生认读开火车读3、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课件出示重点段落学生按要求读课文,课堂展示4、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课件出示《金色的草地》文章的相应段落小组交流,补充异同点。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时)课题: 3、爬天都峰 课型: 新授 课时: 10—6 2015年9 月19 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方法选择或资源选用反馈方式一、揭示课题2.整体感知课文3.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3.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音 陡攀辫决勇(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3)理解词语犹豫:拿不定主意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

)汲取:吸取四、合作识字指导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自—咱)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边听边思考: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播放录音生字练习本课件拓展资料自读课文指名读词语,集体纠正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犹豫: 奋力:终于:合作交流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时)课题: 3、爬天都峰 课型: 新授 课时: 10——7 2015年9 月20 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方法选择或资源选用反馈方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学生练读,评读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2.“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3.朗读课文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