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3法华经讲记·劝持品第十三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0.97KB
约13页
文档ID:16921793
13法华经讲记·劝持品第十三_第1页
1/13

法华经讲记·劝持品第十三印广法师『劝持 』,劝导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其实从第十品以后几乎都是在『劝持』佛意犹未尽,专门讲了《劝持品》到后面第十四、十五、十六品,哪一品不是在劝持啊?《法华经》非常妙,乃至从《序品》、从《方便品》开始,就是在『劝持』,是不是啊?品品叫『劝持』那么这 一品主要是通过菩萨来劝持大概是这样:一开始是二万菩萨发愿于佛灭后,于浊恶世中弘扬《法华经》;可阿罗汉不争气,他们也弘扬《法华经》,但要到他方佛土去,为什么?他看到佛授记了那么多菩萨,看到那么多佛土之殊胜,而娑婆世界众生太坏,太顽固,他是惹不起,躲得起;所以佛又示意那八万那由他恒河沙菩萨在定中沟通,由他们再次发起,弘扬《妙法莲华经》,要到恶土来尔时 ,药王菩萨 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 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后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多増上慢,贪利供养,増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读诵此经,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这是对 佛的恭敬,请您老人家宽心,不要焦虑有我们这些菩萨在,都不是吃干饭的,我们也要来弘法那么这里为什么把药王菩萨放在前面呢?药王菩萨是弘扬《妙法莲华经》的典型代表。

他燃身供佛就是供《法华经》,燃臂供佛就是供养《法华经》,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弘扬《妙法莲华经》所以〈劝持品〉,以药王菩萨作为当机善根转少,多增上慢:『增上慢』就是贡高我慢,众生的特点就是自以为是,好占上风『贪利供养,增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大忍力:忍之为德,持戒、布施等所不能比不管世间法出世间法,没有一定的忍力,你一事无成一切万法都是自己一个念不见这个道,你修「忍」,不能成就甚至那种「忍」还会修出自己的仇恨心、报复心『大忍力』一定是基于明心见性,明白一切万法跟我到底是什么关系尔时 众中五百阿 罗汉得受记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愿,于异国土,广说此经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受记者,从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当于他国土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是娑婆国中,人多弊恶,怀増上慢,功德浅薄,嗔浊谄曲,心不实故一个是『异国土』,一个是『他国土』你看是不是?五百阿罗汉看到人家要弘法,也不好意思了:我们也要弘扬《妙法莲华经》,但是要在『异国土』跟菩萨的心态能不能比啊?讲老实话为什么呢?你不要怪我们,我们惹不起这些东西这是真话啊!娑婆国土的人就是这些东西啊!你看我们是不是这些东西啊?包括我都是这个东西。

娑婆世界的众生很难教化!这里也给我们一个启发:这些阿罗汉这么小的心量都蒙佛授记,我们这里有没有哪个心量比阿罗汉心量再小的?据我所知,大部分都愿意再来娑婆弘法啊他们能受记,是不是我们更加能受记啊? 嗔浊谄 曲:『嗔』是嗔恨心;『浊』是这个脑袋一天到晚糊里糊涂的、不清爽;『谄』,当面说人话,背后说鬼话,当面讨好卖乖;『曲』就是讲话拐弯抹角,心口不一,甚至完全相反,这是众生的弊病尔时 ,佛姨母摩 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时,世尊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及六千学无学比丘尼俱为法师汝如是渐渐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段经 文人情味很重,是不是?『波阇波提比丘尼』前面已作介绍,不再重复『憍昙』是她的姓,译作「泥土」『波阇波提』译作「大爱道」,说明这个比丘尼非常慈悲,否则也不会有五百宫女随她出家。

很不可思议你看『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一直看,她不用吭声你给这个授记也很起劲,也给那个授记也很来劲,就把我冷落在这里,我看你怎么打发我?所以佛一看就知道了,马上把她的心事说出来了:你是不是讲我不给你授记啊?后面佛就专门解释了:你可不要误解啊!都要授记嘛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说既然这样,我就专门给你提一下这个『 一切众生喜见』与前面的『波阇波提』有关系「大爱道」是不是『一切众生喜见』呐?这位菩萨以其特有的慈悲心,在生生世世来成就自己的道行当然这一定是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根据自己所习惯的那种修行次第来成就自己这个时候无量法门皆得成就这里有个 『大法师』的概念,需要几个条件:一者, 「善知法义」首先要善知《法华经》《楞严经》之义最好能够熟读乃至背诵特别是对已经明理之人,每背诵一次你会心潮澎湃二者, 「能广宣说」第一,你要对一切人说法,根据不同的众生根机都能引导到如来藏,这是对人;第二,对一切法,你随拈一法,都能解释为阿弥陀佛三者, 「处众无畏」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众生,不管多少人在场,你心里一点点都不害怕你胸有成竹,他讲什么样的话你都能把他引到正题上来,叫「处众无畏」。

四者, 「巧方便说」也可以说为「能广说法」「巧方便说」,在哪里说哪里站在地球上说地球,在飞机上说飞机,看到飞来一只鸟就说鸟,看到前面有块石头就讲石头,告诉他什么叫『如来藏』,什么叫『阿弥陀佛』这个法叫「闻一悟千,举一反三」,「三」和「千」都是无量你只要把『如来藏』道理搞明白了,千变万化你都能对答如流五者, 「无碍辩才」这也是在说明怎样「巧方便说」面对那些有所知障的菩萨,乃至歪门邪道,他故意问难你;你用『如来藏』大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佛法也有规定,对这种人可以拒绝回答 师父的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就是被别人问难逼出来的本来计划七天讲一部《心经》,结果讲了三天才讲『是诸法空相』,没有办法讲下去提问一个接着一个,他们都是有备而来到第四天我不讲经,归纳了六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通过,叫他们打妄想都没有机会明白的把手举起来,他的思路跟着我的脑袋转那两个多小时,连喘气的声音都听得到到最后呢,最厉害的一个人半路就溜走了;最厉害的第二个人跪下来哭了:师父啊,你能不能原谅我?我说你成了菩萨,我高兴都来不及,还有什么原谅不原谅呐?这是真的就在安徽师范大学啊!都是些高级知识分子,多年研究佛学的人。

我们真 应该要感恩这些菩萨,是他们逼出来的我过去成就一场法会,少说也要一个礼拜那么现在根据实战情况,两个小时就能成就人六者, 「法随德行」虽然我们讲「依法不依人」,但是法靠人传你德行好,同样讲法,效果不一样「身教重于言教」凡是登台讲经的法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学生不可以去评价老师的长短;但作为老师要懂得自尊自重,各人修各人的功德德行好的人,同样的法讲出来,分量不一样他可以得到灵感爆发,他可以现身说法教化众生,他讲出的法充满着慈悲心,充满着智慧,因为他心量打开了那么对下面的影响,你这个人在群众中威信比较高,你同样讲一句法效应不一样七者, 「威仪具足」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行住坐卧皆有威仪,也是必要的「相随心转」,你的言语行持有不可思议的摄受力,叫「佛光普照」有道行的人不管走到哪里,不用开口,人家就知道这个人来历不凡不需要去推销自己这不是装模作样所能取得的 想成就大法 师,要扎扎实实用功你慈悲不慈悲,平等不平等,智慧不智慧?一定要全心全意弘扬如来家业为一切众生连我们的生命都可以牺牲,应该提高到这个高度江山、美人、金钱、财宝、生命都可以放下如果必要的时候,为了证明佛法真理跳火海,为如来家业做牺牲都愿意,就这么简单。

我们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到八者, 「勇猛精进」就是像常精进菩萨,一心一意只想着怎样来弘法度生众生有请,菩萨必到;而且还要做「不请之友」 ——当菩萨就是要求众生来接受我们的帮助,这就是菩萨的道行九者, 「身心无倦」色身不累是不可能的但越是感到疲倦的时候,你心里越是心安理得我把我的生命供养了众生要生欢喜心,所以叫「倦而无倦」即使佛当年在世,他也要睡觉,还要阿难给他捶背十者, 「成就忍力」横来正对,逆来顺受万法都是「我」,哪有什么忍不忍?有一个「忍」,你就已经落入了分别根本不存在忍,想不到忍,这才是最大的「忍」这叫「无忍之忍」尔时 ,罗睺罗母耶 输陀罗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 记中,独不说我名佛告耶 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 亿诸 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耶输 陀罗』,译作「持誉」她严格受持「如来藏心戒」,成就无量智慧光明,所以这个法号是相圆融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说偈言:世尊导师,安隐天人。

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诸比丘尼 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土,广宣此经其实这 段授记,属于节外生枝因为佛前面已经笼统宣布授记了,无奈这两位菩萨她还有这么点小执著,所以佛也就随顺了一下,这样有点人情味,大家也可以理解『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土,广宣此经』一点不含糊,大声提出来生怕到时候要发配到娑婆世界来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复作是念:佛今黙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时诸菩 萨敬顺佛意,并欲自 满本愿,便于佛前作 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反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世尊视 :眼睛看一下,这就是佛在定中沟通加持所以下面这些菩萨马上心领神会意思来讲:你看看我们这些不争气的弟子,还没有一个想到娑婆世界来呢!你们这些菩萨看怎么办吧『是诸 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得诸陀罗尼』『诸陀罗尼』就是总持大法门以『一心三藏』这种智慧时时、事事、处处把握一切的万法。

若世尊告敕我等:这是跟佛沟通意思来讲啊,你叫我们来我们肯定愿意来,你不叫我们来,就好像有点喧宾夺主了『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只要你命令我们,我们一定会依佛教诲,广宣《法华经》『复作是念:佛今默然』又这样考虑,佛不说话『不见告敕,我当云何』那我们怎么办呢?还是在跟佛沟通,作定中沟通时诸菩萨,敬顺佛意:沟通好了,说明佛已经给他们下达了指令了佛的意思:你们自己看吧『并欲自满本愿』,说明这是他们自己亲愿的『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周旋往返十方世界』,有没有把娑婆世界漏掉啊?意思就包括可能有的世界比娑婆世界还要苦,我们都不怕如果光讲我就要到娑婆世界来,就好像不给阿罗汉一点面 ——看,怎么样?你们这些胆小鬼,你们不来我们来所以这样问很有智慧,既包容了娑婆世界,还不至于给娑婆世界的那些初发心的菩萨丢面子这也是菩萨的智慧你为了教化一个人,说法绕一个弯子,又给了他面子,又叫他开了智慧这也是佛菩萨的慈悲心 【即时诸 菩萨俱同 发声,而说偈言:惟愿不 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

我等当广说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或有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轻贱人间者,贪著利养故,与白衣说法,为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是人怀恶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练若好出我等过,而作如是言,此诸比丘等,为贪利养故,说外道论义,自作此经典诳惑世间人,为求名闻故分别于是经,常在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