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研复习资料汇编博物馆学基础复习 第一讲 博物馆和博物馆学 第一节 什么是博物馆 一、博物馆的时空演变 1、Museum——希腊语 Mouseisn,是指古希腊时供奉缪斯女神的神圣场所; 后来亚里士多德将自己的收藏品放在缪斯神庙,将其与标本联系起来; 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索比建立托勒密王朝后,传播希腊文化,建立亚历山大学园,是西方公认最早的博物馆 可见,博物馆在西方是收藏品、神圣研究之地,具有研究、教育等功能 2、在中国,古代只有“博物”一词, “馆”是指管理文物、讲授学问的场所 近代日本人将博物馆定义为“保存管理文物或研究学问之地” ,称之为“积骨馆”“积宝馆” ,传入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蔡元培将其定为教育机构 80 年代,定义为教育、收藏、科研机构 二、博物馆的定义 1946 年:博联定义,博物馆是指像公众开放的工艺、美术、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是没有常设陈列室的图书馆除外 1951 年: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具有文化价值资料的标本以供群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众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1962 年: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而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 1974 年: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常设机构把收藏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不同国家的定义: ①美国: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常设性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组织临时展览,该机构应享有免交联邦和州所得税的待遇,向社会开放,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进行管理,为社会利益而保存、保护、研究、阐释、收集、陈列具有教育和欣赏作用的物品及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标本,包括艺术品、科学标本、历史遗物和工业技术制成品,符合前述定义的还包括具备上述特点的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天象厅、历史文化学会、历史建筑遗址等 ②中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 ③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三、博物馆的性质、特征、职能、构成要素及作用 性质: 性质体现工作宗旨,博物馆的宗旨是:1、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社群。
2、非营利机构,不得向机构拥有者、成员风向利润,利润不得上交、私分,应当重新投入社会服务 3、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三性两务”: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职能: 中国:收藏,研究,宣教(群工) 国际博联:收藏,保护,研究,传播,展览 构成要素: 展品:文物标本及与之相关的信息 设施:建筑,设备,经费,技术 专业人员:掌握知识、技术、语言的人员 陈列 观众:赞助者、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捐赠者 作用: ① 基本作用: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整合社会和种族的记忆 ② 政治作用:代表现政府对历史的态度,反映政府形象 ③ 科研作用:为科研提供实物资料 ④ 经济作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 ,文化消费 ⑤ 休闲娱乐 ⑥ 文化遗产 ⑦ 社交 第二节 博物馆学 一、博物馆学的定义: 国际博协的定义: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二、博物馆学的特点: 1、边缘学科 2、实践性较强 3 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 三、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 (1)西方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 ①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经验描述阶段——就事论事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性、系统性。
1565 年,荷兰昆贝齐提出“藏品应先分类再展览” 1727 年,德国尼克利乌斯论述藏品保护与气候的关系 1880 年美国鲁金斯提出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②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80 年代:博物馆学体系逐渐形成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两部著作 日本棚桥源太郎《博物馆学纲要》 (博物馆的历史、种类、职能、保管、陈列、宣传教育等许多理论和实际业务工作) 1955 年苏联出版《苏联博物馆学基础》 ③20 世纪 70、80 年代至今:重点研究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 新博物馆学:扩大博物馆功能;强调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博物馆应和社区结合起来,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博物馆应把历史与未来结合起来;弘扬民族文化,反对文化一体化 (2)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 ①20 世纪 30 年代至建国 张謇 南通博物院 蔡元培 把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 1936 年 6 月,费畊雨、费鸿年合著《博物馆学概论》 1936 年 7 月,陈瑞志著《博物馆学通论》 20 世纪 40 年代,曾昭燏著《博物馆》及荆三林著《博物馆学大纲》 ②20 世纪 50-80 年代 1957 年傅振伦著《博物馆学概论》出版 1961 年文化部组织编写、出版《博物馆工作概论》 ○3 改革开放以来 1、 博物馆成为独立学科 2、 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 (1982.3) ,1983 年加入国际博联 成立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3、 开始了有计划的博物馆学研究活动,形成了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奖励、学 报、会议、出版规范和制度 4、 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讲 西方博物馆发展史 一、西方博物馆的起源——萌芽期 (1)最早的博物馆 ①古希腊特菲尔•奥林帕斯神殿——公元前 5 世纪——保存战利品和雕塑等古物 ②亚历山大里亚学园 前 284 年,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亚港湾创建的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
博物馆由大厅、研究室组成,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的藏品以及作家和诗人的手稿(公元 1 世纪时达 50 万卷) 直至公元 4 世纪,该馆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 ③古罗马万神庙∕潘提翁神庙——西方最早的人物纪念馆 (2)特点 ①藏品数量十分有局限性,主要是战利品、古物; ②对藏品也进行收集、陈列,但未从博物馆学角度进行整理研究; ③作用主要是展示胜利者的成就; ④博物馆的功能未从其他机构的功能中分离出来 二、中世纪时期 (1)特点 ①藏品中既包括古物,又包括藏品;②既进行收藏,又进行研究,还兼具教化功能;③多是修道院或教堂的附属品 (2)地点:教堂、修道院、王室 (3)例举: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德国的哈雷修道院 三、近代博物馆的出现 (1)条件: ①航海发现带来的文物收集狂热,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的研究热潮 ③法国大革命中认识到藏品的意义,博物馆是教育机构 乌菲齐博物馆,创建于 1584 年,代表人物老柯西莫,主要收藏文艺复兴时期珍品 (2)诞生——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1682 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种动植物矿物标本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建立了向公众和学者公共开放的博物馆。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因为它的建立标志着博物馆开始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 (3)社会化 ①不列颠博物馆 不列颠博物馆是在私人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奠基人是英国医生汉司•斯隆,其晚年收藏的文物达 79575 件,以及藏有 4 万件手稿的图书馆1759 年 1 月 15日,改馆在一座 17 世纪的法国城堡式建筑开幕并对外开放最初分为印刷出版部、手稿部(包括钱币、绘画) 、自然和人工制品部 ②卢浮宫 条件: 1、17、18 世纪社会大变革,自然科学取得长足进步,科学思想逐渐成熟,天文、物理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收藏观念发生变化 2、工业革命,积累大量财富 3、法国百科全书派,舆论上呼吁卢浮宫开放 4、法国大革命,提供法律保证,提出“完善的博物馆是必要的教育手段” 1793 年 7 月 27 日,法国政府决定:巴黎卢浮宫改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组成专门委员会管理卢浮宫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12 世纪末,这里是一座城堡;1527 年和 1546 年两次改建,按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制修建成王宫,并开始收藏艺术珍品路易十四时艺术藏品总量达 20000 件卢浮宫现有藏品四十万多件,其中爱神维纳斯雕像、达•芬奇《蒙娜丽莎》和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像被誉为世界艺术三宝。
卢浮宫的开放标志着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大博物馆在他的推动下得以开放,一些王宫殿堂也都开放了可以说,法国大革命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起点,博物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博物馆事业成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1731 年,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成立 1784 年,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成立 1759 年,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成立 1755 年,威尼斯艺术学院美术馆成立 1760 年,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成立 1764 年,俄国爱尔米塔什艺术馆成立 1771 年,西班牙国立博物馆成立 四、近代博物馆的发展(19 世纪-20 世纪中叶) 1、背景 ①19 世纪在文化史上被称为 “科学世纪” ,进化论、细胞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均在该世纪建立,重大科学发现超过以往任何世纪,因而向公众传播这些最新成果成为社会问题 ②生产力提高,工业革命完成 ③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财富过度集中 2、科学(技术)博物馆的诞生 英国万国博览会 1851 年,英国为了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水晶宫展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自主持筹办博览会博览会特别强调“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显示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未来情景” 。
欧洲各国先进的织染、窑业等工业产品和优美的工艺品都集中到那里展出这次博览会奠定了英国两个博物馆藏品的基础:一是 1852 年成立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一是 1853 年成立的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 3、大型博物馆的建立 (1)美国史密松学院 史密松学院建立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一个很大的博物馆复合体1838 年由美国国会完成接收英国化学家史密松的捐赠手续,将十万美金运到美国,1840 年美国政府组成一个评议委员会来管理这笔捐款,并以此建立史密松学院至今包括 13 个博物馆(弗利尔美术博物馆、美国历史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国家肖像画廊、航天博物馆、赫什霍恩博物馆、艺术与工业大楼、兰维克美术博物馆、非洲艺术馆、国家动物园、安娜考斯提亚邻里博物馆、国家美术馆) 、17 个研究中心 (2)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标志美国大型艺术博物馆的出现 4、博物馆在殖民地的作用 毁灭了大量文物,但也把博物馆的理念带入殖民地 5、博物馆科学水平提高,运作方式也更为科学 (1) 《汤姆逊分类法》 (1836 年) 哥本哈根博物馆的汤姆逊按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个历史时期划分藏品,不少国家竞相采用。
(2)生态复原陈列法 (3)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倡导 1873 年英国皇家协会提出,使所有的公共博物馆具有教育科学功能 1880 年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博物馆之功能》中强调博物馆应成为一般人的教育场所的观点 1906 年,美国人把博物馆和大学结合起来 6、各国的和国际的博物馆专业组织相继建立 (1)英国博物馆协会成立于 1889 年,是世界最早的博物馆专业组织 (2)1903 年,欧洲各国在德国的满海姆召开第一次博物馆会议 (3)1906 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并明确规定协会的任务是出版年刊、会刊,以帮助了解世界博物馆的情况,不断探讨工作中的问题 (4)1926 年,国际联盟在巴黎成立了国际博物馆事务局 (5)1946 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设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