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号配时计算过程

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6.55KB
约12页
文档ID:256453433
信号配时计算过程_第1页
1/12

信号配时计算过程 本次设计选择的路段上有四个穿插口,其中两个T字穿插口、两个十字穿插口四个穿插口均属于定时信号配时国际上对定时信号配时的方法较多,目前在我国常用的有美国的HCM法、英国的TRRL法〔也称Webster法〕、澳大利亚的ARRB法〔也称阿克赛利克方法〕、中国《城市道路设计标准》引荐方法、停车线法、冲突点法共六种方法本次设计运用的是比拟经典的英国的TRRL法,即将F·韦伯斯特—B·柯布理论在信号配时方面的运用对单个穿插口的交通限制也称为“点限制”本节中运用TRRL法对各个穿插口的信号灯配时进展优化即是点限制中的主要内容在对一个穿插口的信号灯配时进展优化时,主要的是依据调查所得的交通流量先确定该点的相位数和周期时长,然后确定各个相位的绿灯时间即绿信比柯布(B.M.Cobbe)和韦伯斯特(F.V.Webester)在1950年提出TRRL法该配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车辆通过穿插口的延误时间最短作为优化目标,依据现实条件下的各种限制条件进展修正,从而确定最正确的信号配时方案 其公式计算过程如下: 1.最短信号周期Cm穿插口的信号配时,应选用同一相位流量比中最大的进展计算,采纳最短信号周期Cm时,要求在一个周期内到达穿插口的车辆恰好全部放完,即无停滞车辆,信号周期时间也无充裕。

因此,Cm恰好等于一个周期内损失时间之和加上全部到达车辆以饱和流量通过穿插口所需的时间,即:Cm?L?V1VCm?2Cm?S1S2?VnCmSn 〔4-8〕 式中:L——周期损失时间〔s〕;ViSi——第i个相位的最大流量比由〔4-8〕计算可得:Cm?L1??yi1n?L1?Y 〔4-9〕式中:Y——全部相位的最大流量比之和 2.最正确信号周期C0最正确周期时长C0是信号限制穿插口上,能使通车效益指标最正确的交通信号周期时长假设以延误作为交通效益指标,运用如下的Webster定时信号穿插口延误公式:C(1??)2x2C1d???0.65(2)3x(2?5?)2(1??x)2q(1?x)q 〔4-10〕 式中:d——每辆车的平均延误; C——周期长〔s〕;λ——绿信比 那么总延误时间为:D=qd 〔4-11〕 假设使总延误最小,那么:d(D)?0dC 〔4-12〕 用近似解法,可得定时信号〔近似〕最正确周期时长: C0?1.5L?5 1-Y 〔4-13〕 〔4-14〕L??(l?I?A)i式中:L——每个周期的总损失时间〔s〕; l——起动损失时间〔s〕; A——黄灯时间〔s〕; I——绿灯间隔时间〔s〕; i——一个周期内的相位数;Y——组成周期的全部信号相位的各个最大y值之和,Y=Σmax[yi,yi?,…]。

周期时间的取值应当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在周期时长数值较小时增大周期时长,可明显地提高通行实力,使更多的车辆通过但当周期时长接着增长,超过120s后,通行实力的提高速度变得缓慢,相反穿插口通行延误急速增长,所以单点信号灯的最大周期时长一般不超过120s同时,周期时长也不宜过短,最短周期时长应考虑车辆能平安通过穿插口所需的最短时间和行人过街所需最短时间两个因素来确定假如周期时长过短,行人和车辆的平安性能就无法得到保证,反而降低通行性能故在计算时通常采纳最正确周期时长而不是最短周期时长 3.有效绿灯时间与最正确绿信比与信号周期确实定一样,在各相位之间,绿灯时间的安排也是以车辆延误最少为原那么的遵照这个原那么,绿信比应当与相位的交通流比率成正比,即:g1y?1y2 〔4-15〕 g2式中:g1、g2——分别为第一和其次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 y1、y2——分别为第一和其次相位的流量比率 式〔4-15〕可进一步引申,用于多相位的穿插口,即:giigi?n?yn或g?L?yiCi0Yi?yii 由式〔4-16〕可以求出每一相位的绿灯时间:gyii?Y(C0?L) 〔4-17〕 〔4-16〕 定时信号限制配时的根本内容包括两局部:确定信号相位方案和信号根本限制参数。

确定信号相位方案是对信号轮番给某些方向的车辆或行人安排通行权依次确实定,即相位方案是在一个信号周期内,支配了假设干种限制状态,并合理地支配了这些限制状态的显示次序两相位定时信号配时图是最常见的十字穿插口的相位支配方式,这种方案适用于左转车流量较小的状况然而,在信号穿插口的配时设计中,由于左转流量对穿插口运行的影响最大,所以在很多状况下,相位数、相位类型、相位次序等时时要依据左转流量的要求来确定合理选用和组合相位,是确定点限制定时信号穿插口交通效益的主要因数之一 TRRL法的信号根本限制参数优化步凑如下: 1、计算各穿插口每个进口车道的车流量和饱和流量2、求出每个进口车道的车流量系数,并为每个相位选择流量比 3、将各相位的流量比相加得出整个穿插路口的Y值〔Y小于等于0.9〕4、确定路口绿灯间隔时间I和损失时间L 5、利用最正确周期计算公式计算周期时间6、用周期时间减去损失时间可得出可利用的有效绿灯时间 7、将路口有效绿灯时间按各个相位的流量比安排给各个相位 8、依据各相位的黄灯时间和启动损失时间,计算各相位的实际绿灯时间四个穿插口信号优化计算过程如下:穿插口 方向 左 直 右 左 直 右 左 直 右 左 直 右 金青路 合计 1101 - 250 52 - - - - - 2141 2187 46 45 1734.5 1779.5 - 3、各进口饱和流量计算如下: 因金青路各进口坡度为0,故G=0 进口 方向 参数 北进口 SbT - 1650 fw - HV - ST fg - 0.93 0.92 fb - n - 3.7 4.2 ST - SbL 1550 - 1550 fw 1 HV 0 SL fg 1 fl 1 n 0.792 - 0.8 SL 1228 东进口 1 0.07 1 56101 - - - 0.92 - 0.92 - 165西进口 0 1 0.08 1 6360 1 0.08 1047 求得:y北左=0.16,y东直=0.38,y西直=0.,27,y西左=0.04。

4、每个相位y的最正确计算:y第一相位=max{y东直,y西左,y西直}=max{0.38,0.27,0.04}=0.38, y其次相位=y北左=0.165、Y=y第一相位+y其次相位=0.38+0.16=0.546、黄灯时间A=3s,全红时间为2s,故绿灯间隔时间I=3+2=5s,启动损失时间ls=3s每周期总损失时间L=∑(ls+I-A)=2?5=10s 7、最正确周期长C0?1.5L?5?1.5?10?5=43s1?Y1?0.548、有效绿灯时间Ge=C0-L=43-10=33s Ge第一相位=Ge?0.38?33?0.70?23s 0.54Ge其次相位=Ge?0.16?33?0.30=10s0.549、显示绿灯时间长 g第一相位=Ge第一相位-A+LS=23-3+3=23s, g其次相位=Ge其次相位-A+LS=10-3+3=10s 科兴北路1、科兴北路现行的相位限制方案为有主干道左转相位的三相位其相位图如下: 其各进口车流量调查数据如下表: 穿插口 方向 北进口 南进口 东进口 西进口 左 直 右 左 直 右 左 直 右 左 直 右 科兴北路 29 22 14 323 46 82 217 1850 54 40 1703.5 189 其中可以看出,主干道的左转、支路的直行和左转车辆数量都相对较少,主干道的直行车辆占据了很大的一局部比例。

故可以将该穿插口的相位方案变更如下: 2、各进口饱和流量计算如下:金科北路路各进口道路纵坡为0,故G=0 进口 方向 参数 SbT 1650 fw HV ST fg fb 0.101 n 1.04 0.48 3.9 3.8 ST SbL 1550 fw HV SL fg fl 0.101 n 0.7 SL 北进口 1 0 1 1682 1 0 1 1063 南进口 1650 1650 1 0 1 0.101 776 1550 1550 1550 1 0 1 0.101 0.97 1488 东进口 1 0.08 0.92 1 5936 1 0 1 1 1 1550 165西进口 0 1 0.0.08 92 1 5745 1 0 1 1 1 1550 求得:y北直=0.01,y北左=0.03,y南直=0.06,y南左=0.21,y东直=0.31,y东左=0.14,y西直=0.30,y西左=0.03 4、每个相位y的最正确计算: y第一相位=max{y东直,y西直,y西左,y东左}=max{0.31,0.30,0.03,0.14}=0.31,y其次相位=max{y北直,y北左,y南直,y南左}=max{0.01,0.03,0.06,0.21}=0.21 5、Y=y第一相位+y其次相位=0.31+0.21=0.526、黄灯时间A=3s,全红时间为2s,故绿灯间隔时间I=3+2=5s,启动损失时间ls=3s。

每周期总损失时间L=∑(ls+I-A)=2?5=10s 7、最正确周期长C0?1.5L?5?1.5?10?5=42s1?Y1?0.528、有效绿灯时间Ge=C0-L=42-10=32sGe第一相位=Ge?0.31?32?0.60?19s0.52Ge其次相位=Ge?0.21?32?0.40=13s0.529、显示绿灯时间长 g第一相位=Ge第一相位-A+LS=19-3+3=19s, g其次相位=Ge其次相位-A+LS=13-3+3=13s 1、选定系统周期时长因为该路段主道的车速限制为60km/h,辅道为40km/h,辅道为公交车用道,公交车辆较少,且车速与主要车流的车速有较大差异,在路段上有多个公交停靠站点,故不将公交车纳入线控系统中 优化后各穿插口信号参数如下:穿插口 参数 金周路 金科北路 金青路 科兴北路 周期时长 42 54 43 42 相位一绿灯(主干道) 20 23 23 19 相位二绿灯〔支路〕 12 21 10 13 相位三绿灯 〔主干道左转〕 - - - 21 故将系统公共周期定为50s 2、数解法计算信号相位差初始条件:本设计中包含4个穿插口,各个穿插口距离间距如下表:穿插口间隔距离表〔m〕 间距 穿插口 金周路1 240 金科北路2 330 金青路3 科兴北路4 280 取有效数字简写为24、33、28。

算得关键穿插口周期时长为50s,相应的系统带速暂定为45km/h〔12.5m/s〕计算实际信号位置和志向信号位置的挪移量: 计算a列先计算志向信号相位间距S=vC/2=12.5?27=337.5(取有效数字34)以34?10作为最适宜的S的变动范围,即24~44,填入a列,a列数字是假设志向信号位置 1 2 3 4 a 间距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