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平菇栽培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第三节 栽培品种与栽培场所第四节 栽培技术1一、生产特点二、食疗价值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2一、生产特点位置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代号:PL(一)生产概况1.发展1900年起源于德国我国始于20世纪40年代1972年用棉壳栽培成功后迅猛发展世界总产量位居蘑菇之后,排第2位我国总产量位居所有食用菌之首位3 3 2.栽培 特点栽培最广、消费量最大原料广泛、抗逆性强容易成功、出菇快成本低、产量最高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佛罗里达、白黄侧耳金顶侧耳(榆黄蘑)、凤尾菇阿魏侧耳、粉红平菇3.主要种类4 4二、食用价值营养肉质肥嫩蛋白质含量达30.5%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矿质元素等5药效抑制癌细胞、舒筋活血降血压、降胆固醇6一、形态特征二、生活史三、生活条件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7一、形态特征(一)菌丝体多数洁白、浓密、粗壮、爬壁力强8(二)子实体丛生单生叠生菌盖 中央凹,肥厚,呈各色菌褶 延生,裸露,白色菌柄 侧生,白色,中实,上粗下细返回本节910二、生活史属异宗结合四极性菌类AB Ab aB abABAbaBa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二对独立分离遗传因子A-a和和 B-b四个担孢子性别基因AB、、Ab、、aB、、ab只有AaBb可育可育率可育率 25%% 11原基期 白色瘤状物桑椹期 粒状物珊瑚期 长短不齐的杆状物成型期 短杆顶端分化出小扁球 幼菇期 菌盖小、菇体硬实、颜色深成熟期 菌盖边沿较薄、色较浅、较软子实体发育过程1213原基期14桑椹期15珊瑚期16成型期17幼菇期18成熟期19生活条件营养条件环境条件温度酸碱度空气湿度光照20三、生活条件(一)营养属木腐菌自然:长于阔叶树的枯枝朽木上人工:各种农产品下脚料均可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很强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很粗放 21玉米芯草秸木屑22(二)温度u菌丝生长:最适24~28℃u变温结实性:分化时需8~10℃昼夜温差u子实体生长分化、发育最适温度低温型:10~15 ℃中温型:15~20 ℃ 高温型:20~28 ℃ 广温型:10~28 ℃23(三)湿度65%左右培养料湿度空气湿度菌丝生长期:60%~65%分化期:80%~85%子实体生长期:85%~90%补水器24(四)酸碱度25(五)空气发菌期:较少分化期生长期充足26(六)光线发菌期:黑暗分化期生长期需一定散射光27一、主要栽培品种(一)按颜色分(二)按出菇温度分三、栽培场所(一)要求(二)类型第三节 品种与栽培场所28粉红黄白浅灰灰黑按颜色(一)按颜色分 颜色随其生长逐渐变浅一、主要栽培品种29红、黄系列30黑色系列31白色系列32灰色系列33低温型品种栽培最广、灰或黑灰色柄短肉厚、品质上乘如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等耐贮运,高产稳产如佛罗里达、凤尾菇等中温型品种高温型品种味鲜美、售价高如红平菇、鲍鱼菇等34糙皮侧耳35佛罗里达凤尾菇姬菇36鲍鱼菇红平菇榆黄蘑37二、栽培场所(一)要求u近水源、利排水u清洁、远离污染源u保温保湿u通风好u用前杀虫消毒(二)场所类型地上菇房地下菇房半地下菇房3838特点: 通风透光? 保温保湿性?1.地上式39394040通风透光? 保温、保湿性?特点地下式4141兼有地上及地下菇房的优点半地下式4242重茬易失败合理择用菌种(根据季节、市场需求等)理想的场所在于结构合理 利于温、湿、气、光的协调品种或场地应适当更新以免降低菌种的抗逆性43一、栽培期的确定二、栽培方法与管理(一)发酵料袋栽法(二)阳畦栽培(三)与高杆作物立体栽培第四节 栽培技术44一、栽培期的确定根据 播种后约40天正遇适宜出菇温度一般春秋两季秋栽北方:8月底~10月中旬南方:9月中旬以后春栽北方:2月底~3月底南方:2月上旬~3月上旬45451.配制培养料2.播种方式与播种量3.装袋播种4.管理方法(1)常规管理(2)高产管理(一)发酵料袋栽法特点4646(一)发酵料袋栽法保温湿、防虫菌、易成功、便管理、可移动、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具有47471.培养料的配制要求新鲜、干透粉碎成粗屑或小颗粒状用前暴晒2~3天⑴ 配方主 料(%) 各下脚料96辅料(%) 石灰2,过磷酸钙1, 石膏1,多菌灵0.2(25%原品)4848(2)制发酵料优点原料被分解转化杀死虫卵和杂菌人力物力投入低制作步骤原料预湿拌料建堆多次翻堆4949预湿提前1~2天将主料摊薄撒石灰粉,清水喷湿拌料辅料溶于水拌入主料中清水调至含水量建堆宽1.5~2m,高约1m长形堆覆盖(四周围膜,顶部盖草被)5050翻堆补氧、排废气、调水及pH、发酵均匀作用料温升至65℃左右,维持1天时机熟料翻外,生料夹内共翻2~3次,约5~7天方法最后1次翻堆时喷入杀菌、杀虫药物515152发酵质量差黑、粘、臭、酸干、碎、白粉末过多颜色过深、无弹性好咖啡色,软而有弹性有香味和少量白粉末pH7.0~7.5含水量指缝泌水或手沾水印53532.播种方式及播种量适宜:10%左右(勿<5%)太小:?太大:?播种量一般根据料水比=1:1.3倍左右换算(1)播种量栽培种的挖取 消毒液略浸 →去掉表丝 →成块挖出 →掰成枣大5454(2)播种方式料、种分3~4层表层种占50%中、下层种各占25%料总厚度约9~15cm层播穴播挖穴放种穴距8~10cm深3~4cm 余种撒盖料面5555菌种层菌种层层播穴播563.装袋播种规格: 25~28×50cm用前:缝纫机空针扎3道微孔线装袋:层播,微孔线处放菌种要求:外紧内松,光滑、饱满、充实聚乙烯袋微孔线5757掰菌种585859595.管理方法总过程发菌期决定成败分化期子实体生长期间歇期决定产量、品质(1)常规管理①发菌期防杂菌和害虫 光线暗、空气新 料温20~25℃ 空气湿度60%~70%重点措施6060② 分化期菌丝满袋再培养7天左右时机措施 加强光照 加强通气 加大温差(8~10℃) 提高空气湿度(80%~85%)6162③ 子实体生长期现原基时解口或划口时机空气湿度85%~90%适宜温度随其长大逐渐加强通风菌盖边缘较薄时采收措施勿强水喷硬风吹喷珊瑚期前的菇6364④间歇期清料面并骚菌停水养菌3~4天恢复常规管理7~10天又现蕾65 配 营 养 土(%)原料沙壤土石灰、磷肥各2%尿素0.5%处理喷0.5%DDV3%~5%甲醛覆膜堆闷约2天(2)高产管理66①畦式覆土出完1~2茬菇的菌袋全脱宽1m、深0.3m灌底水喷杀虫及杀菌药菇畦埋袋排菌块(间距3cm)覆土、浇水直至表土1cm厚常洒水,保持表土湿润7~10天遍畦出菇67保留约7cm袋帽6869②墙式覆土(菌袋半脱)菌墙双行菌袋的裸端相对,间距约30cm一层袋、一层泥 墙心填湿润营养土墙顶土厚8~10cm,中间修蓄水沟墙顶及菌墙两侧用泥抹光70返回本节71(二)阳畦栽培1.挖畦播种挖畦宽1.5m,深30cm中间留15cm土埂,挖一浅沟灌底水、喷药、撒石灰粉播种层播→压实→盖消毒报纸→盖膜(大于畦面)→草帘特点 成本低、产量高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722、管理发菌期调畦温,约7天后抖膜透气勿高于30℃揭去薄膜料面喷水73分化期时机:料硬实后破纸、沟浇水、撑膜加强光、气、湿、温差措施育菇期消除温差、空气新鲜空气湿度85%~90%间歇期清净料面覆土1cm厚,浇水及营养液可提高20%~30%的产量74(三)与高杆作物立体栽培CO2、基肥平菇植物O2、遮荫75宽1.2m中间走道宽40cm两边的菇畦宽40cm、深20cm规格灌底水渗后撒石灰粉处理1.菇畦2.菌袋移植 出过1~2茬的菌袋脱袋 排入菇畦中 覆土、浇水 常洒水,保持覆土湿润7677返回本章78本章主要内容1.生物性特性形态特征(菌丝体、子实体)子实体发育过程生活条件(5大因素)2.栽培技术发酵料袋栽发酵料的制作播种方式与播种量常规管理措施阳畦栽培播种过程管理措施79作业题1.平菇子实体主要特征有哪些?发育过程如何?2.发酵料是怎样制成的?优质发酵料应具备哪些条件?3.发菌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4.子实体生长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应怎样进行通风和喷水?5.阳畦栽培在分化期应怎样管理?6.菌墙是怎样筑成的?三、思考、讨论题三、思考、讨论题1.若栽培5000kg干料的平菇,约需多少kg栽培种?2.导致子实体颜色浅、菌盖小、菌柄细长的因素有哪些?3.导致子实体呈水渍状,并停止生长的原因是什么?4.平菇栽培为何发展最快,生产面积最广?80本章主要参考资料1.杨新美.食用菌栽培学.第12章.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张金霞.食用菌生产技术.第14章.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3.黄毅.食用菌栽培.第二版.下册.第3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张松.食用菌学.第2章.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5.潘崇环.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6.李克宜.大众菌品平菇.广西:广西科学技术产版社,2004 7.食用菌[J].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2005:1~68.中国食用菌技术 .返回本节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