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共价键理论,当两个Si原子接近最外层电子也会发生能级分裂,分裂成SP3σ和SP3σ*两个能量状态当第三个原子接近前两个原子时,最外层电子也会带前两个原子最外层电子产生影响,核外电子能量状态继续分裂实际上在晶体中,由于电子壳层的重叠,一个电子可以转移到另一个原子中,电子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原子,而是所有原子共有由泡利不相容原理,晶体中的电子处于不相同的能量状态,大量电子分裂能量态就会聚集形成能量带左图为电子层n中3个不同能级的电子发生分裂形成的能级图右图为N个Si原子接近,最外层电子的形成的能带下部分的能带相当于由SP3杂化轨道中σ键聚集而成,称作价带价带:共价键中,能量较低,较稳定的能带上部分能带相当于由σ*聚集而成,能量较高,称为导带中间为禁带,电子不会处于这些能量状态对于金属,半导体,绝缘体导电性的能带理论的解释:上图a,b,c分别代表绝缘体、半导体、金属能带图对于金属,由于导带是半满带,电子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改变能量状态和运动状态,形成倾向性移动形成电流对于半导体,在T=0(绝对零度)时,电子全部处于价带,导带无电子,外加电场无法形成电流当T>0时,价带中少数电子获得热能,跃升到导带,所以半导体导电能力较弱。
对于绝缘体,由于禁带宽度很大,价带中电子很难跃迁到导带中,所以导电性很差对于掺杂P(positive)型半导体,由于带有5个价电子,其中四个和周围Si形成共价键外,还有一个多余电子束缚在P+原子周围,但由于没有形成共价键,束缚作用比其余四个电子低很多,需要较少能量即可发生能量态变化如下左图,Δ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