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农业与灌溉农业=“news_bd”> 农业在历年的高考题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2013年的高考,山东卷和全国大纲卷都涉及到了以西北地区的农业为主题材料的综合题,而高考中考查西北地区的农业,重点考查的是绿洲农业与灌溉农业,下而我们将作重点分析 一、理清概念,弄明白什么是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和沃洲农业,指干旱荒漠地区,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泉水或者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它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冲积扇平原、洪积扇平原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以及高山冰雪融水汇聚的山麓地带,一般旱带状、点状分布 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这些地区降水较少,平时的灌溉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在我国,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二、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在西北地区发展的共同自然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1.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地形:地形平坦3.水源:有灌溉水源4.土壤:土壤肥沃 三、绿洲农业与灌溉农业在西北地区的分布、灌溉水源和农产品 (一)绿洲农业分布地区(河西走廊、高山山麓绿洲) 1.河西走廊: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西北重要的粮、棉、瓜果之乡。
2.新疆的山麓绿洲农业:冰雪融水灌溉和河水灌溉,修建灌渠、坎儿井等,主要著名农产品: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 (二)灌溉农业分布地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引黄河水灌溉,盛产水稻、小麦、瓜果、甜菜 四、目前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以及解决措施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自然条件)水源不足 解决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改变种植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五、西北农业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特色农业大规模种植是否合理及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问题 要分析这类问题,就要结合本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统一分析若不合理,理由是:过度种植,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若合理,理由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西北地区特色农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社会区位因素 主要是国家政策支持;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农业利一技的进步;消费市场区域的拓展 (三)西北地区农业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西北地区农业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灌溉区土壤盐渍化加剧;(2)灌溉用水效率低;(3)发展农业灌溉缺乏全而规划。
解决措施: 1.治理西北地区灌溉区盐渍化的有效措施是:①进行水利工程改良,修建完善的灌溉系统,如修建水库、灌水渠道、排水网络等;②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如胡杨等;③农业改良措施,如增加土壤有机质、淤泥防盐等;④化学改良措施,如加石膏、磷酸、矿渣等改良剂 2.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根本措施是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并辅助以相应的农业节水措施如:喷灌、滴灌、微喷灌和微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杜绝大水漫灌 3.发展农业灌溉应根据西北地区的现状,结合水土资源、农业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严格按照国家分配指标用水,推广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以确保西北地区农业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