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音乐美学思想探究 【摘要】大音希声是战国时期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道德经四十一章?中提到的内容,这一命题阐述了音乐审美中要遵循道的重要因素;在老子道的理论下欣赏音乐,欣赏这种所谓希声是音乐审美的一种境界;大音希声是老子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对我们理解、把握音乐审美的本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音希声;音乐美学;道 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创立的道家学派大音希声是老子的一个哲学美学命题,是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石,然而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一思想,又如何让这一思想指导我们的理论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展探究,深化剖析大音希声的内涵 一、大音希声中的音乐美学要素 ?道德经四十一章?载: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假设存假设亡;下士闻道不笑缺乏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假设昧;进道假设退;夷道假设类;上德假设谷;广德假设缺乏;建德假设偷;质真假设渝;大白假设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其中对大音希声的根本解释是: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显然我们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它的根本释义,仔细思之,就不难发现它所包含的对音乐的态度,即音乐美学。
那么它是怎样诠释这一思想的呢?或者说,大音希声中有哪些音乐美学思想的要素呢?我认为有两点 首先,对大音的解释,我们要结合?道德经?中的上下文,和整本书老子所表述的理念大音同大方大器大象是并列的,大方指的是无限广褒的大地;大器指的是浩渺的天空;大象指的是天象;那么大音就是自然界最大、最美的声音希声又是什么意思呢?听之不知名曰希希的意思就是无,听不到,那么希声就是没有声音大音希声就是自然界中最美的音乐是没有声音,这看似矛盾的表述却蕴含着深化的哲理,为什么没有声音却是最美的声音呢?这种对音乐的审美升华了人的内心体验,这种声音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音乐的魅力让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同时参加了人的情感因素,从而上升到更深远的艺术境界 其次,大音希声中有着丰富的内涵,除了对音乐详细的解释外,还有超验的形而上的一层含义,老子运用事物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来描绘道的存在、运动方式和性质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指出,就道本身而言,大音希声这个命题指出道的一个特性听之不闻儿蕴涵致和,这是老子?道德经?的本意;就符合道之特性即理想音乐而言,是其蕴而未出的思想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老子看来,道有体用之分。
从其体来看,道是超验的,形而上的本体所以它的最根本特征就是希即无,是对事物的否认,甚至否认之否认,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知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道德经十四章?〕就是很好的表达 二、音乐审美的境界 我们平时的生活或者学习中欣赏到的音乐大多是一些流行歌曲、器乐演奏曲或者交响曲,在享受声响给听觉带来的撞击的同时体会一种心灵的满足在欣赏的过程中,让这种声响把我们引入到某种意境,或是愉悦的,或是伤感的,或是平淡的,当沉浸在这些意境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试图抛开音乐,只在自己主观塑造的情感气氛中徜徉?此时,音乐似乎成了情感的附属大音希声就是这种境界大音的音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切声音希声是没有声音,但没有声音并非听不到,实际上,此时我们是用心在聆听,用情在感悟在老子的思想中大即道,美且大是其特征,这就是美在形象而又超越形象的一种大美符合道的音乐即符合自然的音乐,它遵循自然的法那么,表现天地人间事物的变化与开展大音希声之道便是音乐审美最高的境界 对大音希声还有一种认为是天乐的解释,即宇宙自然之乐把它描绘为可以表现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天地境界的大乐这种以自然为本的超功利的天地之乐更是令人向往的境界。
当你矗立与高山之巅,置身无琼的浩渺;当你面朝大海,感受风浪的嬉戏;当你躲进小楼,体会香茗的优雅,你会在不同的场景不同层次感悟到震撼人心的宏伟的大音,所以大音希声是一种哲学抽象,一种美学境界 三、大音希声的审美本质 纵观对大音希声这一命题的研究,可谓见仁见智,我做简单梳理后,无外乎两种观点即从音乐审美的层面展开详细的阐述和从老子宣扬的道的内涵中深化挖掘,其中前者又分为感官音乐与天体之乐的比照也有的学者把两者结合起来进展阐述,如李昊发表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的?从对大音希声的误释析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本质?每一种研究都不乏充分的论据,因其研究角度、层面不同也无法评断其观点的是非对错,我认为,我们学习或者研究老子的思想,主要的还是把握他道的本质,即一种符合事物运行、变化、开展的规律,从而上升到哲学的思维,来指导自己的理论而涉及美学范畴,更是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领略更深层的道 我认为大音希声的审美本质是一种感知认知的索引,在音乐美学中贯穿着以自然为美的思想自然也即自然而然,是老子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也是老子对待生活和生命的一种态度在审美参差、文化多元化的当今社会,我们应以大音希声之道来判断事物和事件的运动性质和存在方式,以积极的、充满生命力的精神鼓励我们去探究、追求一种至美的境界。
中国论文联盟.Ll.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蒋孔阳.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李昊.从对大音希声的误释析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本质[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