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3课 百日维新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75.51KB
约9页
文档ID:569419316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3课 百日维新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1/9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2.学习要点(1)康有为上书以及保国会成立2)百日维新的变法措施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背景1.列强瓜分中国(1)1897年,德国军队强占胶州湾;俄国强占了旅顺、大连两港2)1898年,法国租借广州湾;英国无理强行租借后来被称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2.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1)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变法的迫切性:①1897年,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产生了重大影响②李鸿章等奉旨在总理衙门对康有为问话,并将康有为的新奏疏(后称《上清帝第六书》),转呈光绪帝,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③康有为还通过总理衙门向光绪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帮助光绪帝进一步坚定开展维新变法的决心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2)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号召救亡图存:①建立: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它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②影响:在保国会的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3.爱国官员的要求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严峻形势,爱国官员,甚至像张之洞这样的封疆大吏也急切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概况1.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2.变革的内容(1)政治方面: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谕令各省督抚举荐通达时务的新政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 (2)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开办工厂;奖励创新发明;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兴办邮政3)文化教育方面:废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筹设铁路等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4)军事方面: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增强海军实力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3.历史意义(1)进步意义:光绪帝的变法上谕,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2)局限性:光绪帝没有采纳“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 问题百日维新的特点主要有哪些?(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都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从根本上变革政治制度(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微弱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7)从推行过程来看,变法者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 问题【例题】￿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最终并没有采纳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这主要表明(  )A.维新派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光绪帝认为这一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C.光绪帝从根本上不属于资产阶级D.变革阻力太大解析:光绪帝作为封建皇帝,他采取一系列变法措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所以他不可能采取“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答案:C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