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中医诊断的病因辨证(一)风*证候的临床表现特点:发病快速,消退也快,游走不定 临床表现:1、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 2、或肢体麻木,强直,痉挛,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3、或皮肤瘙痒 (二)寒*证候的临床表现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血运行 临床表现:1、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苦,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2、或手足拘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3、或腹痛肠鸣,泄泻,呕吐 (三)暑*证候的临床表现特点:暑性酷热升散,最易伤津耗气,且暑多挟湿 临床表现:1、伤暑可见发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虚数 2、中暑则见高热,卒然昏倒,汗出不止,甚或昏迷痉厥,舌绛枯燥,脉濡数 (四)湿*证候的临床表现特点:湿性重着,粘滞,其病变常缠绵留着,不易速去 临床表现:1、伤湿可见头胀痛,胸闷,口不渴,身重痛,体倦发热,小便多,舌苔白滑,脉濡或缓 2、冒湿则头重如裹,遍体不适,四肢懈怠,脉濡或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五)燥*证候的临床表现特点:燥性枯燥,易伤津液 临床表现:1、凉燥可见头痛,恶寒,无汗,咳嗽,喉痹鼻塞苔白而干,脉浮 2、温燥则见身热有汗,口渴咽干,咳逆胸痛,或痰中带血,舌干苔黄,脉浮数 (六)火*证候的临床表现特点:火与热同类,易伤津耗液,动风、动血 临床表现:壮热,口渴,面红目赤,烦躁,谵妄,衄血,吐血,斑疹,或狂越,痈脓,舌红苔黄,脉洪数或细数 二、七情证候 喜伤、怒伤、思伤、恐伤的临床表现: 过喜则难过,可致心气缓散,症见心神担心,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过怒则伤肝,可致肝气逆而血乱,甚者血菀于上,症见神昏暴厥 思虚过度则伤脾,心脾受伤则健忘,心悸怔忡,睡眠不佳,形体消瘦 过恐则伤肾,肾伤则肾气亏虚,表现为怵惕担心,恐如人将捕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