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行政组织结构概述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74.50KB
约59页
文档ID:571541985
行政组织结构概述_第1页
1/59

第六章行政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定义• 行政组织结构即行政组织各要素的特定排列组合方式•构成行政组织基本框架的实质是分工;•职位是根据目标的需要,具有一定权力和责任的工作岗位是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 •整个框架由四个层次组成职位是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在职位的基础上,有四个层级:工作单位→工作部门→工作层级→整个国家 •1、工作单位-----工作职位的有机排列组合形成•2、工作部门-----工作单位有机排列组合形成各单位的目标、责任、权力、地位是排列组合的根据•3、一级政府-----行政部门有机排列组合形成•4、国家政府-----各级政府之间有机排列组合形成 2、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1)合理的组织结构能有效地满足行政组织目标的需要•(2)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使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4)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5)有助于推动行政组织的创新 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1)任务与组织平衡•(2)按比例设置单位和人员•(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Go on (1)任务与组织平衡。

• 每个职位、单位、部门,一级行政组织的设置,刚好与所要行使的职能、任务相平衡既能充分满足工作的需要,又能使每个组织和个人工作量饱满,使事有人做,人有事做,人与事得到最佳配置   (2)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 按照各个单位之间、各人员之间的工作衔接关系及其工作量的比例关系来设置单位和人员,使整个行政系统工作的流程能够畅通地、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没有因工作量设置不佳而使工作流程中断的现象   •(3)明确分工,合作良好 • 分工的目的------一是使各个具体职能能够得到最好的执行,使各个工作人员能在专的基础上精深;•二是为了更好地合作,使整个行政组织的职能因分工而又得到更好的、密切配合的执行•因此,如在相关业务隶属关系上,就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合作对非隶属关系而又需要相互配合的平级单位,则要考虑建立一个协调委员会或者由某行政组织首脑来负责协调   (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现代行政组织是一个适应环境的开放系统,组织系统能否适应环境,并且具有弹性,这是衡量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又一标准任何组织都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加以调整,使结构具有适应性、伸缩性和应变性,以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的需要。

行政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1、战略与结构•2、规模与结构•3、技术、任务与结构 二节、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的定义二节、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的定义l 1、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 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是反映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工,是以层级制为基础的垂直分工它是指政府为了有效地发挥行政组织的功能,首先要将国家所管辖地域分成许多块,由不同的行政组织进行管理为此,除了设置管理全国社会事务的中央行政组织外,还设有管理局部地区的地方行政组织 宏观纵向分工的特点是:宏观纵向分工的特点是:l层级越高,管辖的范围越广,但组织的数量越少;l层级越低,管辖的范围越小,但组织的数量越多l不同层行政组织之间管辖的职能,既有相同的一面,即都要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等事务;又有不同的一面l一般而言,凡是属于全国性的宏观问题,归中央行政组织管理,凡是属于本地方的事务,归地方行政组织管理由于行政组织的多少与层级成反比关系,故从总体结构上看,它呈现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 2、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l(1)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是指各级政府或各个部门内部层级的分工l(2)微观纵向分工的原因:各级政府或各个部门承担本辖区范围内或本部门的行政任务,为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就必须将任务层层分解,直至落实到每一个职位。

l(3)微观纵向分工的特点是:它们之间的分工关系是以职能的隶属关系为标准由于各系统的职能可以分解为许多子系统,故它们之间的领导也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垂直领导关系 3、行政组织纵向分工的职责分配、行政组织纵向分工的职责分配关系关系l 最高层次的行政组织为决策层,负责制定本部门行政的总目标、总方针、总政策,最优地完成本部门的工作目标l最高层次的行政组织是一个开放的、面向社会的行政组织 l l中层行政组织为协调指挥层,负责执行本部门最高行政组织制定的总决策、目标、方针和政策,以此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具体工作对象的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等工作因此,中层行政组织为半开放半封闭系统 l基层行政组织为技术操作层,其任务是执行中层行政组织的实施方案它基本为封闭型 4、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优缺点、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优缺点l(1)优点:l①分层负责,使各级政府在各自管辖地域范围内,能做到事权集中,统一指挥;l②行动迅速,能及时地根据本地情况做出决策,就地实施;l③、能发挥各个层级行政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l④、各层级行政首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管理人才; ((2)缺点:)缺点:l①、行政首长管辖的事务过多,难以事事精通;l②容易形成地方政府的条块分割;不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l③、容易犯地方主义的错误,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控制   三节、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定义三节、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定义l1、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就是行政组织的部门分工2、横向分工有两种:(1) 宏观的横向分工(即一级政府内的部门分工);l(2) 微观的横向分工(即一个部门内的结构和职位的划分)   3、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必要性、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必要性l(1)适应行政管理有效性的需要;l(2)适应行政管理专业化的需要;l(3)适应行政管理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需要;l(4)适应行政管理程序化的需要 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种类l(1)按业务性质分,即按照行政管理的业务性质异同来组成行政组织单位,这是行政组织平行分部化的基本方式  ① 这种分类方式的优点:符合行政分工专业化的原则,有利于行政人员熟悉本专业工作,提高效率;有利于统一性质的行政业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避免政出多门;能够体现事权一致的原则,便于协调 ②②  这种分类方式的缺点:  这种分类方式的缺点:l如果业务事权过于集中,容易形成条块分割,忽视部门之间的沟通;l若分工过细,则容易造成部门林立现象,不符和经济节约的原则;l如果业务性质不清,容易产生冲突。

((2)按照管理程序进行分工)按照管理程序进行分工l,这是指按照行政管理工作过程的程序不同来分别设置行政组织部门行政管理过程有咨询、决策、执行、信息反馈和监督等环节,根据这些程序可以划分行政咨询等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在管理程序过程中各自发挥其功能作用,使行政管理的功能齐全、管理过程井然有序 l①这种分类方式的优点:按照程序分工,注重本项工作的技术方法,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由于从事该项工作采用同样的技术设备、工作程序,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使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程序由专门机构去完成,有利于提高效率l②这种分类方式的缺点:在该行政组织中的工作人员,久而久之,容易产生重技术、轻政策,重过程、轻目的的倾向;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对那些有较大独立性的程序才可以设置部门,而多数工作程序则无法独立出来 ((3)按照管理对象进行分工)按照管理对象进行分工l,这是指按行政组织服务的人群为对象进行的部门设置l① 这种分类方式的优点:可以使行政管理工作专业化,使政府在这一方面能够统筹考虑,从而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使政民关系简化,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责更了解,有利于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

②②  这种分类方式的缺陷:  这种分类方式的缺陷:l随着管理对象增多,会导致部门增多,不利于精简节约;l以管理对象为基础设置部门,容易忽视甚至割裂了管理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产生综合性的工作无人管理的现象;l按服务对象划分部门往往与按业务性质划分部门发生重复、交叉的关系;l按产品设置部门,政府易于对企业进行微观管理,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4)按地区分工)按地区分工l按地区分部化,从不同层级看,是纵向分工;从同一层级看,各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属于平行的地区横向分工,这是宏观的地区分部化l微观的地区分部化是指中央政府各个部门在各个地方设置派出机关 •①这种划分方式的优点:便于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决定政策,以适应各地不同的需要;便于一个地区各项工作的协调、互相配合,为发展地方经济、文化而努力;能分担上级政府的工作,使上级政府能集中精力抓大政方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安定团结•②这种分类方式的缺点:由于情况复杂,在划分行政区域时,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居民点的具体要求,容易造成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与心理矛盾;各地区行政组织容易产生地方主义观念,妨碍国家民族的整体团结和事业的整体发展 行政组织横向结构的优缺点•(1)优点:•①使行政组织成员在专的基础上精通业务;•②从上到下形成条条,易于形成统一的方针政策;•③各个部门分工负责,使各个层级的行政首长能够集中精力考虑全局的大问题。

(2)缺点:•①易于形成各个部门条条分割,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难以相互沟通和协调;•②自上而下的各部门形成的条条伸向各个基层,不利于地方层级的行政组织因地制宜地贯彻上级的政策,抑制了地方的积极性 管理层次管理层次l①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层级制,横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职能制l②层级制形成管理层次,管理层次体现着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上下级之间沟通越及时,执行决策就能更加及时、准确;反之相反因此,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层次越少越好 管理幅度管理幅度l上级直接管理下属人数范围 在同一个行政组织中,管理层次在同一个行政组织中,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和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l在一定的被管理工作量或地域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即幅度越大,层次就越少;反之,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级就越多,这就是行政管理层次和幅度相互关系规律 对实际的行政管理的启示? l当管理幅度能够增大时,就可以减少管理层次,精简行政组织机构,使行政领导接近基层,有利于及时处理问题,提高行政效率l但是当管理幅度过大时,上级机关及领导者超负荷运行时,就会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这时应当适当增加管理层次,缩小管理幅度。

才能使行政管理工作正常运行l这种选择的科学性体现着管理的艺术,关健在于必须根据国情和行政管理的需求加以确定,根据各管理因素的变量关系来确定其最佳的适度点 l决定管理层次和管理决定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比例关系的主要幅度比例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因素包括哪些? ((1)管理幅度和管理者所处的层)管理幅度和管理者所处的层次有关次有关l行政组织结构在纵向上一般可分为高层、中层、基层l高层处于核心地位,其职能是从事决策、计划、协调等工作,采用宏观管理的方式,可以有较大的幅度l中层行政组织处于中介地位,能够上传下达,既有决策,又有执行,其管理幅度应当小于高层行政组织l基层行政组织起执行作用,其职能是从事大量的、具体事务性处理工作,其管理幅度小于中层 •2)下属工作性质及其难易程度制约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如果所管理的工作有较大的稳定性、常规性,则管理幅度可适当加大,管理层次适当减少;如果管理的工作比较复杂,而且极不稳定,则应当缩小管理的幅度,适当增加管理的层次•(3)领导者的领导水平与能力直接制约着管理幅度•领导水平与管理幅度成正比关系能力强、水平高的领导的管理幅度可适当加大,管理层次减少;相反,应当减少管理幅度,增加管理层次 •。

4)被管理者的素质高低也制约着管理幅度如果被领导者素质高、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工作,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可适当加大,管理层次适当减少;反之,应当减少管理幅度,增加管理层次•(5)集权、分权与授权程度影响着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集权型组织的权力主要集中在上级机关,使上级机关的工作量增大,故管理幅度不能太大,其层次必然要增加;•分权型组织,上级机关集中管理大事,具体事务较少,因此管理幅度可加宽,管理层次可减少其次,组织内部如果能充分授权,领导者比较超脱,则管理幅度可增大,管理层次减少;反之则减少管理幅度,增加管理层次 •(6)下级单位所在地的集中程度及交通和信息传递情况影响着管理幅度如集中程度较高,交通方便,领导者可适当加大管理幅度反之,则减少管理幅度 •(7)技术设备与工作条件也制约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技术设备越先进,工作条件越好,越应加大管理幅度反之,减少管理幅度 填空题1.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要素的 ---------2.在行政组织结构中,人、目标与权责的最初结合,构成了------3.行政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物质要素是---------4.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和细胞是------。

5.构成行政组织结构框架的实质是_ 1.排列组合方式 2.职位 3.人4.职位 5.分工 6.行政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手段是_7.对组织一结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的美国学者是-------8.行政组织结构纵向分工的基础是----------9.按省、县、乡构成的行政关系统称为-------10.决定不同层级行政组织之间如何分工的是各国的 -------分配体制 6.行政组织机构 7.钱德勒 8.层级制 9.层级制 10纵向权力 11.在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中,管理层级的高低与管理范围的大小成_12. 行政组织宏观纵向分工的总体结构呈现出_13.行政组织微观纵向分工关系是以-----为准14.中层行政组织为-------指挥层16.在同一层级,按地区设置行政组织的基础是_ 11.正比例关系 12金字塔型13职能隶属关系为准14协调指挥层16行政区划 17.行政组织横向结构形成------。

18.体现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距离的是-------19.在关于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的公式C=n[2n-1+(n-1)]中,n表示_20.某行政组织机构需要精简人员,提高组织效率,应当_管理幅度, _ 管理层次21.古典学派认为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_ 17职能制 18管理层次 19管理幅度 20加大、减少 21 3-4人 1.构成行政组织物质要素的有_、_、_2.行政职位最初结合的要素有_、_、_、_ 5.行政组织管理的过程包括_、_、_、_、_ 1.人员、经费、物质条件 2.人员、目标、权力、责任 5.咨询、决策、执行、反馈、监督 辨析题•1、行政组织的纵向分工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2、任何行政组织结构都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3.一国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是固定不变的,它并不随着社会条件变化而演进。

•4、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就是行政组织不同层级之间的分工•5、行政组纵向结构形成职能制,职能制形成管理层次 •1、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条件•2、正确•3、随着经济社会条件变化而变化•4、横向分工就是组织的部门分工•5、职能制形成管理幅度 简答题•1、行政组织微观纵向分工的特点•2、简述影响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合理性的因素•3、简述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必要性•4、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5、简述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6、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 1、行政组织微观纵向分工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分工关系是以职能的隶属关系为标准•由于各系统的职能可以分解为许多子系统,故它们之间的领导也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垂直领导关系 2、简述影响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合理性的因素•(1)管理幅度和管理者所处的层次有关•(2)下属工作性质及其难易程度制约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3)领导者的领导水平与能力直接制约着管理幅度•(4)被管理者的素质高低也制约着管理幅度•(5)集权、分权与授权程度影响着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6)下级单位所在地的集中程度及交通和信息传递情况影响着管理幅度•(7)技术设备与工作条件也制约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3、简述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必要性•(1)适应行政管理有效性的需要;•(2)适应行政管理专业化的需要;•(3)适应行政管理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需要;•(4)适应行政管理程序化的需要 4、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1、战略与结构•2、规模与结构•3、技术、任务与结构 5、简述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1)任务与组织平衡•(2)按比例设置单位和人员•(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6、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1)合理的组织结构能有效地满足行政组织目标的需要•(2)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使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4)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5)有助于推动行政组织的创新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