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器人轨迹竞赛规则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99.81KB
约6页
文档ID:46889174
机器人轨迹竞赛规则_第1页
1/6

机器人轨迹竞赛规则机器人轨迹竞赛规则一、比赛场地与环境一、比赛场地与环境1.11.1 场地场地图 1-1 比赛场地1.21.2 赛场规格与要求赛场规格与要求1.2.1.1.2.1.1.2.1.1.2.1. 比赛场地的尺寸机器人比赛场地的尺寸为长 200cm、宽 200cm具体尺寸如图 1-2 所示;图 1-2 场地尺寸图 1-2 场地尺寸1.2.2.1.2.2.场地底板上铺如图 1-2 比赛场地纸, 比赛场地横平竖直 图 1-2 中涉及黑线的尺寸,均指其中心线,其黑线宽为 15~20mm1.2.3.1.2.3.场上有两块长 40cm、宽 40cm 的绿色方形区,是机器人的启动区和停止区1.2.4.1.2.4.场地中标有数字的区域是待拼装区, 待拼装区的尺寸是38cm*38cm的正方形待拼装区的图形在可换拼装块(图 1-3)里选择1.2.5.1.2.5.在场地中有六个变量,变量的形状及尺寸见“1.3 竞赛中的变量”图中所示变量的摆放位置由竞赛当天确定2.2.6.2.2.6.可换拼装区的拼装块形状1 居中有一条黑色引导线,拼装时可能旋转90°2 有两条连接正方形相邻两边中点的黑色引导线,拼装时可能旋转90°。

3 有一条连接正方形对边中点的正弦黑色引导线,拼装时可能旋转90°4 在可换拼装块2的两条黑色引导线的2/3处连一条Z形黑色引导线,拼装时可能旋转90°5 有两条连接正方形相邻两边中点的圆弧形黑色引导线,圆弧半径为19cm,拼装时可能旋转90°6 正方形正中有直径为30cm的圆形黑色引导线,正方形各边中点与圆用直线就近相联7 直径为25cm的3/4圆形黑色引导线在正方形两边中点与圆弧端点用斜线就近相连拼装时可能旋转90°、180°、270°图1-3 可换拼装块#8 正方形正中有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黑色引导线,可换拼装块一对边的中点用直线与正方形引导线就近相连,拼装时可能旋转90°9 正方形相邻两边中点有两条折线的黑色引导线相连,每条折线由两段较短的直线和两段较长的直线组成,较短的线段长9cm,较长的线段长10cm拼装时可能旋转90#10 从可换拼装块一边中点到邻边中点用直线段和1/4圆弧段连接,分别是7cm直线、半径3cm圆弧、3cm直线、半径3cm圆弧、12cm直线、半径3cm圆弧、12cm直线、半径3cm圆弧、3cm直线、半径3cm圆弧、7cm直线拼装时可能旋转90°、180°、270°。

1.2.71.2.7 比赛场地尺寸的允许误差是±10mm,拼装块尺寸的允许误差是±2mm,对此,参赛队设计机器人时必须充分考虑1.2.81.2.8 拼装的场地尽可能平整,接缝处可能有3mm的高低差1.2.91.2.9小学、中学两二个组别场地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场地一经公布,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不再变化2.4.2.4.赛场环境赛场环境机器人比赛场地环境为冷光源但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例如, 场地表面可能有纹路和不平整,边框上有裂缝,光照条件有变化等等参赛队在设计机器人时应考虑各种应对措施二、任务说明二、任务说明2.12.1 小学组基本任务小学组基本任务2.1.12.1.1 机器人从启动区出发到达停止区,要求机器人按照一定的轨迹线行走,机器人行走到拐弯处有明显的拐弯动作机器人要先通过 6 号待拼装区(拼装区内有一个变量 6)后再通过 5 号待拼装区(拼装区内的拼装块为#5) ,在场地中的黑色引导线上放置一个空可乐罐, 放置地点现场决定, 机器人碰到可乐罐可得附加分选手将有半个小时的调试时间机器人任何一部分进入停止区停下,否则,进入停止区是无效的2 2.2.2 初高中组基本任务初高中组基本任务2.2.1.2.2.1. 机器人从启动区出发到达停止区,要求机器人按照一定的轨迹线行走, 机器人行走到拐弯处有明显的拐弯动作。

机器人要先通过 6 号待拼装区(拼装区内有一个变量 6)后再通过 5 号待拼装区(拼装区内的拼装块为#5) ,再通过 7 号待拼装区(拼装区内的拼装块为#7) , 在场地中的黑色引导线上放置一个空可乐罐, 放置地点现场决定,机器人碰到可乐罐可得附加分选手将有半个小时的调试时间 机器人任何一部分进入停止区停下,否则,进入停止区是无效的三、机器人三、机器人3.1. 参赛前,所有机器人必须通过检查,方可参加比赛3.2.机器人所使用电压不超过9V.3.3 机器人所使用光传感器数量不限3.4.每支参赛队限一到二人,只能使用一台按程序运行的机器人 (本条修改于2010.9.27)3.5.在启动区内,机器人外形最大延伸尺寸不得超过长 25cm、宽 25cm、高 25cm3.6.机器人上必须展示参赛队编号在不影响正常比赛的基础上,机器人可进行个性化的装饰,以增强其表现力和容易被识别3.7.机器人必须设计成只用一次操作(如,按一个按钮或拨一个开关)就能启动的方式四、比赛四、比赛4.1.4.1.赛制赛制4.1.1.4.1.1. 普及机器人比赛按小学、初中、高中分别进行比赛4.1.2.4.1.2.比赛不分初赛与复赛, 进行两轮。

每支参赛队有两次上场机会, 每次均记分4.1.34.1.3. 两轮比赛结束后,取每个参赛队的两次成绩中的最好成绩作为该队的最终成绩按总成绩对参赛队排名,确定每个组别的等级4.2.4.2.1 机器人比赛4.2.24.2.2 启动4.2.3.4.2.3.裁判员确认参赛队已准备好后,裁判员发出哨声后即可启动机器人4.2.44.2.4 在裁判员发出哨声前启动机器人将被受到警告或处罚图 2-1 小学组比赛场地图 2-2 初高中组比赛场4.2.54.2.5 机器人一旦启动,就只能受自带的控制器中的程序控制队员不得接触机器人4.2.64.2.6 启动后的机器人不得故意分离出部件或把机械零件掉在场上偶然脱落的机器人零部件,由裁判员随时清出场地4.2.74.2.7 比赛结束4.2.84.2.8 每场比赛时间,小学与中学组均为 120 秒钟五、记分五、记分5.1.5.1.计分状态计分状态每场比赛结束后,按赛场上的实际状态计分5.2.5.2.5.2.5.2.记分标准记分标准记分标准记分标准5.2.1. 离开起始区,记 10 分 (机器人的任何部分的投影离开起始区即表示离开起始区)5.2.2. 通过 1 个可换拼装块,记 10 分。

重复通过同一个可换拼装块不加分5.2.2. 进入停止区,记 10 分 (机器人的任何部分的投影在停止区即表示进入停止区)6.2.3.每完成一个变量任务,可得附加分 50 分6.2.3.如果完成任务的时间不超过 120 秒(小学、中学组) ,额外加记(120-完成时间)分,精确到 0.1 秒六、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六、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6.1.未准时到场的参赛队,每迟到 1 分钟则判罚该队 10 分如果比赛开始 2 分钟后仍未到场,该队将被取消该轮比赛资格6.2.第 1 次误启动将受到裁判员的警告,第 2 次误启动将被取消该轮比赛资格6.3.为了策略的需要而分离部件是犯规行为,视情节严重的程度可能会被取消比赛资格6.4.机器人未按黑色引导线运动,为技术性犯规,应重试6.5.6.5.比赛中, 参赛队员有意接触比赛场上的物品或机器人, 将被取消该轮比赛资格偶然的接触可以不当作犯规,除非这种接触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最终得分6.6.6.6.如果教练员在比赛的任何时候接触其参赛队的机器人,或干扰/妨碍裁判员的工作,参赛队将被取消比赛资格6.7.6.7.不听从裁判员的指示将被取消比赛资格7.8.7.8.在准备区或比赛区使用等通信器材,不管什么原因,将立即被取消比赛资格。

七、奖励七、奖励按照参赛队成绩排名确定一、二、三等奖八、其它八、其它比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裁判委员会决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