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8.03KB
约29页
文档ID:465823708
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_第1页
1/29

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为综合改善闽江流域水环境质量,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峡西岸经济 区建设纲要(试行)》、《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以水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为重点,规划范围包括闽江流域内的 36个县(市、区)重点规划期限为2019—2019 年,并提出2019—2020 年水环境 保护展望本规划重点阐述闽江流域“十一五”期间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工作任务,提出 流域水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实施规划的保证措施一、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一)自然、社会基本概况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是福建人民的母亲河,由沙溪、建溪、富屯溪等 支流和闽江干流组成,主干流长 559 公里,常年迳流量 621亿立方米闽江流域 面积60992 平方公里,约占福建省陆域面积的一半,涉及到福州、南平、三明、 龙岩、宁德、泉州等市的36个县(市、区),流域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 35%,经 济总量约占全省的 38%,是我省重要的经济区之一,在全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成效“九五”期间,省政府组织实施了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取得了显著 成效2019年,全流域91.5%的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到和优于国家地表水III类水 质标准,比2019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实现了省政府确定的2019年达标率达 到 90%的综合整治目标,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的“第一年有重大突破,三年大见成 效,五年使闽江水基本变清”的总体目标任务 2019年以来,流域各地按照省里 统一部署,连续四年开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巩固整治成果 2019年 和2019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域水质继续得到改善,达到和优于III类 水质的比例分别为96.3%和93.5%通过整治,闽江流域环保工作明显推进:一是各级政府重视环保工作,公众 环保意识大大提高,企业的法制观念得到增强二是企业污水治理设施普遍建成, 大部分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有效地削减了污染物三是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 设有较大发展,流域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0座、垃圾处置场4座,日处理能 力分别达到 54.5 万吨、2450吨,另有一些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置场正在建设或 筹建之中四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深化,福州市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三明市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南平市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建设。

五是环保监测 和执法监管能力不断增强,流域各级环境监测站已基本具备相应的监测能力,并 已建成3 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一批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污水排放自动监测监控设 施,省和福州、三明市初步建成环境自动监测监控中心、分中心;颁布实施了《闽 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完成了水环境功能区划和地表水环境容量的初 步核定六是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初步建立,沙溪污染死鱼事故、闽江 流域农药运输车和化工原料运输车翻车事故等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置,有效地保障 了环境安全三) 主要环境问题2019年,闽江流域达到和优于III类水质的比例为85.5%,比2019年下降了 8个百分点2019年达到和优于III类水质的比例为83%(水环境功能达标率为 84.3%,下同),比2019年下降了 2.5个百分点,其中沙溪、富屯溪、建溪、干 流南平段、干流福州段III类水质达标率分别为61.5%(61.5%)、81.3%(91.7%)、 96.4%(96.4%)、 85.7%、 (76.2%)、 90.3%(94.4%),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五日生 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沙溪污染最为严重闽江流域近10年I—III类水质 比例变化情况见图1, 2019年各类水质的比例见图2。

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面源污染突出,畜禽养殖业已成为主要污染源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造成部分河段严重污染,已成为流域主要污染源据统计测算,2019年闽江流域畜禽养殖业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流域工业、 生活、畜禽废(污)水中COD排放总量的62.5%,氨氮占63.0%局部河段网箱养殖过密,也对水体造成污染据统计, 2019年福州、三明、 南平市内陆水产养殖产量达23.11万吨,养殖面积达3.88万公顷养殖生物代谢 产物、残饵、清塘和消毒用的农药、防治水产生物病害的药物等污染物进入水体, 使局部河段水质下降大量施用的化肥、农药造成面源污染据统计测算, 2019年闽江流域福州、 三明、南平市共施用氮肥(折纯)16.49万吨、磷肥(折纯)5.67万吨,使用农药2.13 万吨,其中大约有20%的氮肥和10%的磷肥流失,随地表径流汇入水体造成面 源污染2.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染仍较严重生活污染负荷已超过工业污染负荷 2019年,全流域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 为2.77亿吨,与工业污水排放量的比例由2019年的0.86: 1提高到1.1: 1, COD、 氨氮排放量与工业排放量的比例分别达到2.5: 1、 3.4: 1。

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尽管福州、三明、南平3市已建成10个污水处理 厂,设计处理能力54.5万吨/日,但由于管网不配套,污水收集率低,目前实际 处理量仅35.5万吨/日,污水处理率仅为35.9%,且污水处理厂未能稳定达标排 放,造成了二次污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垃圾未经处理随意倾倒、堆放现象还比较普遍 已建成的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的渗滤液均存在超标现象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 试点未达到预期效果3. 工业结构性污染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一些企业污染反弹工业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是造成流域局部河段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沙溪 河段是闽江流域工业最为集中的区域,沿途污染源密集,接纳大量畜禽养殖、生 活和工业废水,成为流域内污染最严重的河段工业发展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闽江流域是我省工业相对集中且发展较快 的地区,2019年流域工业企业COD排放量占全省的48.2%,氨氮排放量占49.8% 由于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进展滞后于水污染防治的需要,其结构性污染问题 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个别地方还有加剧的趋势一些企业出现污染反弹由于工艺设备比较落后,技术水平较低,一些企业 污染治理设施未能正常稳定运行,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虽然连续四年开展 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但仍有一些企业存 在擅自停运治理设施、私设暗管、偷排漏排的违法现象突发性污染事故时有发 生,危及流域水环境安全4. 不合理的水电梯级开发改变流域自然属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 据统计,闽江流域大中型水电站达 29 座,还有大量无序开发的小水电站过度和不合理的水电开发使自然急流变为人工平湖,河流流速变缓,自净能力降 低,污染物淤积,水质变差,库区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水葫芦大量滋生大部分 水电站没有按要求保证必要的最小下泄流量,下游生态环境用水得不到保障,破 坏了正常的水生生态系统2019年以来,受历史罕见的持续干旱少雨的影响,流域降雨量比常年减少 了 40%左右,客观上造成闽江流域水量明显减少和水体净化能力下降由于对流 域水资源和各级电站缺乏统一的调配管理,各级电站对河水的长时间拦蓄作用, 加剧河流水量不合理的时程分布,个别电站坝下河段甚至出现长时间的断流,使 河流水质进一步恶化5. 局部地区生态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流域森林覆盖率虽较高,但森林结构不尽合理,生态功能的发挥受到制约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容易产生旱涝、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

矿产开发、基本建设 和工程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一些地方管理薄弱,生活垃 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造成河道淤积,也污染了水环境四)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1. 经济快速发展将使水污染负荷迅速加大按照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测算到2019年闽江流域GDP将是2019 年的1.6倍,到2019年将是2019年的2.8倍根据闽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初步测 算结果,2019年全流域COD和氨氮的排放总量已达到水环境容量的38.2%和 86%如果继续延续传统发展模式, 2019、2019年闽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量将大 约是2019年的1.6倍和2.8倍,水环境质量将明显下降2. 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使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新压力闽江流域各地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预计2019年城市化率将达54%, 城市人口将是2019年的1.3倍;2019年城市化率将达63%,城市人口将是2019 年的1.6倍目前流域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较低,如不采 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就将越来越难以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 要3. 粗放型增长方式将继续制约水环境质量的改善虽然近年来闽江流域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但其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 从根本上转变,能耗物耗高、污染物产生量大的生产方式尚未根本扭转,流域仍 分布着大量重点工业污染企业。

另外,畜禽养殖业污染和化肥、农药流失污染如 果仍得不到有效治理,也将继续成为制约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4. 人民群众对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愿望将更加强烈随着闽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明显提高,改善环境质量的愿望日益强烈,对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越 来越高的要求二、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总体构想(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 的要求,围绕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坚持在促进发展中加强生态保护、在加强生态保护中促进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喝 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 整体推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质量,保障生态安全,实现闽江流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1. 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围绕发展这个中心,既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通过 促进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通过解决环境问题来促进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 协调发展。

2.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水污染问题,立足于让人民喝上 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3. 坚持体制创新,着力建立行政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水环境保护良性机 制坚持政府引导、法律监督、市场推动、公众参与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积 极性,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的体制创新,努力形成符合 市场经济规律的建设、调控、监督新机制4. 坚持统筹兼顾、分期实施,着力推进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程,通过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 护重点项目来带动水环境保护的整体推进,力争使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尽快取得 明显成效5.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打造切实可行的各具特色的保护模式立足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实际,落实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治理任务, 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凸显地方和行业特色,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一条经济适用、 技术先进、务求实效的水环境保护新路子三)保护目标1. 总体目标立足于现有水环境保护基础,着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程、城镇环保基 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水源保护工程、清洁生产促进工程、生态功能保障工程、 循环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