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标准YD5102-2021河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陶军旗2021年12月10日2024/9/181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本标准是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2021年?通信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方案的通知〞〔信部规函[2021]132号〕要求.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102-2005?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标准?、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标准?和YD5025-2005?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设计标准?的根底上进行修订的Fက 本标准主要包括通信线路网、光〔电〕缆及终端设备选择、通信线路路由选择、光〔电〕缆线路敷设和安装、光〔电〕缆线路的防护、局站站址选择与建筑要求和长途光缆线路维护等内容 2024/9/182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 1 总那么 适用于新建陆地通信传输系统的线路工程设计,改建、扩建及其他类似线路工程可参照执行က 工程设计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国家根本建设方针政策,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建设用地,重视历史文物、自然环境和景观的保护。
က 除国家法律外,通信线路工程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通信建设市场管理方法?、?国际通信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电信建设管理方法?、?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通信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等行政规章的要求2024/9/183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新建、扩建和改建光缆、管道、杆路等电信根底设施时,应贯彻执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电信根底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大力推进不同电信运营企业间的统筹规划、联合建设、资源共享Fက 电信根本建设中涉及国防平安的,应执行原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根本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技术规定?2024/9/184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平安可靠设计中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2024/9/185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工程设计应与通信开展规划相结合,合理利用F已有网络设施和装备器材建设方案、技术方F案、设备选型应以网络开展规划为依据,充分F考虑中远期开展。
Fက 通信开展规划主要强调整个网络规划的整体性建设近期和远期的设计年限与业务增长速度、技术开展规划、技术进步因素、经济效益、设备寿命以及运营企业开展规划等因素有关,工程设计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2024/9/186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入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Fက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指符合国家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并形成一定的工业批量生产能力,到达商用化的材料和设备经过主管部门批准的实验性工程除外2024/9/187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交换类、传输类、接入类、效劳器网关类、移动基站类、通信电源类等主要电信设备,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2024/9/188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在执行本标准与国家标准和规定不一致时,应以国家标准或标准的相关规定办理。
Fက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标准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阐述理由,并提出采用相应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2024/9/189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2 2 通信通信线线路网路网F图图3. 1. 13. 1. 1通信通信线线路网参考模型路网参考模型Fက က 通信通信线线路路传输传输模型根据模型根据YDN 099-1998?YDN 099-1998?光同光同步步传传送网技送网技术术体制体制? ?中我国国内最中我国国内最长标长标准假想准假想参考通道参考通道 (HRP) (HRP)制定长长途途节节点点间间最最长传输长传输距距离离为为6500km,6500km,本地网中本地本地网中本地节节点与点与长长途途节节点点间间最最长传输长传输距离距离为为150km,150km,接入网中通道端点与本接入网中通道端点与本地地节节点点间间的最的最长传输长传输距离距离为为50 km50 km2024/9/1810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长途线路是连接长途节点与长途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长途线路网是由连接多个长途交换节点的长途线路形成的网络,为长途节点提供传输通道。
Fက 长途传送网一般是指干线传送网,包括省际干线〔一级干线〕和省内干线〔二级干线〕2024/9/1811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本地线路是连接本地节点〔业务接点〕与本地节点、本地节点与长途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中继线路〕本地网光缆线路是一个本地〔城域〕交换区域内的光缆线路,提供业务节点之间、业务节点与长途节点之间的光纤通道Fက 本地传送网从逻辑结构上一般分为三层,即核心层、会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与会聚层的光缆可以合用,不建议将接入层用光缆与上层合用2024/9/1812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接入线路是连接本地节点〔业务接点〕与通道终端〔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接入网线路是提供业务节点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通道,包括光缆线路和电缆线路2024/9/1813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通信线路网包括以下光缆线路及电缆线路两局部:Fက 光缆线路网是指局站内光缆终端设备到相邻局站的光缆终端设备之间的光缆径由,由光缆、管道、杆路和光纤连接及分歧设备构成Fက 电缆线路网是指局站内电缆配线架到用户侧终端设备之间的电缆径由,由主干电缆、配线电缆和用户引入线以及电缆线路的管道、杆路和分线设备、交接设备构成。
2024/9/1814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线路网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那么:F1.光缆线路网应平安可靠,向下逐步延伸至通信业务最终用户F2.光缆线路网的容量和路由,在通信开展规划的根底上,综合考虑远期业务需求和网络技术开展趋势,确定建设规模F3.同一路由上的光缆容量应综合考虑,不宜分散设置多条小芯数光缆原有多条小芯数光缆时,也不宜再增加新的小芯数光缆F4.干线光缆芯数按远期需求取定,本地网和接入网按中期需求配置,并留有足够冗余F5.新建光〔电〕缆线路时,应考虑共建共享的各电信运营企业的容量需求2024/9/1815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线路在野外非城镇地段敷设时应以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为主,其中省内长途光缆线路和本地光缆线路也可采用架空方式Fက2024/9/1816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光缆线路在城镇地段敷设应以采用管道方式为主、对不具备管道敷设条件的地段,可采用简易塑料管道、槽道或其他适宜的敷设方式2024/9/1817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线路在以下情况下可采用局部架空敷设方式。
F1.只能穿越峡谷、深沟、陡峻山岭等采用管道或直埋敷设方式不能保证平安的地段F2.地下或地面存在其他设施,施工特别困难、原有设施业主不允许穿越或赔补费用过高的地段F3.因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原因无法采用其他敷设方式的地段F4.受其他建设规划影响,无法进行长期性建设的地段5.地表下陷、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段F6.管道或直埋方式的建设费用过高,且架空方式不影响当地景观和自然环境的地段2024/9/1818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在长距离直埋光缆的局部地段采用架空方式时,可不改变光缆程式Fက 跨越河流的光缆线路,宜采用桥上管道、槽道或吊挂敷设方式;无法利用桥梁通过时,其敷设方式应以线路平安稳固为前提,并结合现场情况按以下原那么确定:F1.河床情况适宜的一般河流可采用定向钻孔或水底光缆的敷设方式采用定向钻孔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不改变光缆护层结构F2.遇有河床不稳定,冲淤变化较大,河道内有其他建设规划,或河床土质不利于施工,无法保障水底光缆平安时,可采用架空跨越方式2024/9/1819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应在分析用户开展数量、地域和时间的根底上,通过选择不同配线方式、路由、网络拓扑建筑方式等技术措施,使接入光缆网构成一个调度灵活,纤芯使用率高、投资节省、便于开展、利于运营维护的网络。
Fက 接入网光缆线路可参照电缆交接配线方式进行建设,应充分考虑光纤接入技术的开展Fက2024/9/1820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那么F1.电缆线路网的容量和路由,在通信开展规划的根底上,考虑满足相应年限的需要,并与已建和后续工程相结合确定F2.考虑线路网的整体性,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满足业务和用户的开展和变动,平安灵活、经济节约F3.城区内优先选择管道敷设方式,并逐步实现线路网的隐蔽入地,不破坏自然环境和景观2024/9/1821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原有的电缆拆移,仅在确有新增业务需求且无法通过调剂现有网路解决时才可进行同一路由上的电缆容量应综合考虑,不宜分散设置多条小对数电缆原有多条小对数电缆时,也不宜再增加新的小对数电缆 用户主干电缆设计,应在分析用户开展数量、地域和时间的根底上,通过选择不同配线方式、路由、对数、芯线递减点和建筑方式等技术措施,使主干电缆构成一个调度灵活,芯线使用率高、投资节省、便于开展、利于运营维护的网络2024/9/1822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电缆线路网的配线方式应以交接配线为主,辅以直通配线和自由配线,不宜采用复接配线。
交接配线宜采用一级交接配线及固定交接区在局站周围500m范围内的直接效劳区,可采用直通配线或自由配线,其中自由配线方式用于全色谱全塑电缆的配线线路对于原有电缆F线路,如不需要过多调整改造时,可维持其原有的配线方式不变Fက 主干电缆不宜进行复接采用交接配线方式的配线电缆也不宜进行复接2024/9/1823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设计用户电缆线路网时,各段落的电缆芯线设计使用率宜符合表3.2.17的规定电缆敷设段落芯线使用率%交换机-交接箱85-90交接箱-不复接的终端配线设备50-70交换机-终端配线设备40-602024/9/1824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电缆不宜递减过频对于以下情况不宜递减F1.扩建困难的地区F2.未来有开展可能,要求线路设备具有灵活性的F3.管道管孔紧张的地段Fက 分线设备容量可按满足年限内所收容的用户数的倍配置,结合分线设备的标称系列选用2024/9/1825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交接区的划分应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主和所收容的用户数,按照远近期结合,技术经济合理的原那么,结合城市规划的居住小区、街坊划分,也可结合原有交接区或配线区、配线电缆的分布和路由走向,根据用户的开展合理划分、分割或合并。
交接区划定后应保持稳定交接区范围不宜过大,以缩短配线电缆长度Fက 电缆线序的排列和分线设备的编排应由远而近,由小到大编排2024/9/1826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对原有线路设备的利用应符合以下原那么:F1.管道式电缆不宜抽换只有在管孔拥塞无法增设电缆且无法扩充管道时,或技术经济方面不合理时,才可将原有小对数电缆抽换为大对数电缆或光缆F2.架空配线电缆及其他线路设备应尽量减少拆换,充分利旧2024/9/1827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3.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F 光传输网中应使用单模光纤光纤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和ITU- T相关建议的要求Fက 光缆中光纤数量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到网络冗余要求、未来开展、光缆结构和光纤资源共享等因素Fက 光纤数量一般应满足远期需求,这是依据目前通信建设工程中的具体情况考虑的随着线缆技术的日益开展和成熟,光缆价格逐步下降,而施工及赔偿费用有所提高,建设时机受到行政法规和城乡规划管理的制约,因此应尽量防止分期投资、屡次沿同一路由重复布放光缆但在业务量增长特别迅速时、需要多条光缆分担业务流量以确保平安时,在能够确保路权长期可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分期分缆进行建设的方式。
2024/9/1828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中的光纤应通过不小于0.69 Gpa的全程张力筛选,光纤类型根据应用场合按以下原那么选取F1.长途网光缆宜采用或光纤F2.本地网光缆宜采用光纤F3.接入网光缆宜采用光纤,当需要抗微弯光纤光缆时,宜采用光纤2024/9/1829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电缆的容量应根据用户的分布及需求,结合电缆芯数系列,在充分提高芯线使用率的根底上,选用适当容量的电缆Fက 电缆线路网中的管道主干电缆应采用大对数电缆,以提高管道管孔的含线率Fက 电缆线径应考虑统一环路设计,根本线径应采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0.6mm.2024/9/1830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的选择Fက 光缆结构宜使用松套填充型或其他更为优良的方式F同一条光缆内应采用同一类型的光纤,不应混纤Fက 光缆线路应采用无金属线对的光缆根据工程需要,F在雷害或强电危害严重地段可选用非金属构件的光缆F,在蚁害严重地段可选用防蚁光缆Fက 目前技术水平下,松套填充层绞结构的光缆各项性能F指标比较适合长途干线使用。
Fက2024/9/1831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护层结构应根据敷设地段环境、敷设方式和保扩,措施确定光缆护层结构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F1.直埋光缆:PE内护层+防潮恺装层+PE外护层,或防潮层+PE内护层+恺装层+ PE外护层,宜选用GYTA53 , GYTA33、GYTS、GYTY53等结构F2.采用管道或硅芯管保护的光缆:防潮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GYTS、GYTY53、GYFTY等结构F3.架空光缆;防潮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 GYTS,GYTY53 , GYFTY、ADSS、OPGW等结构F4.水底光缆:防潮层+PE内护层+钢丝恺装层+ PE外护层,宜选用GYTA33、GYTA333、GYTS333、GYTS43等结构、F5.局内光缆:非延燃材料外护层F6.防蚁光缆:直埋光缆结构+防蚁外护层Fက 根据YD/T 901 2001核心网用光缆-通信用层绞式室外光缆?标准,对适用于强电磁危害区域的非金属加强构件光缆,不适宜作直埋使用;不可防止时,应考虑保护措施〔如塑料管保护等〕2024/9/1832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的规定光缆在承受短期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时,光纤附加衰减应小于,应变小于%,拉伸力和压扁力解除后光纤应无明显剩余附加衰减和应变,光缆也应无明显剩余应变,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
光缆在承受长期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时,光纤应无明显的附加衰减和应变F表光缆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的机械性能表光缆类型允许拉伸力(N)允许压偏力(N/100mm)短期长期短期长期管道和非自承式架空15006001000300直埋3000100030001000特殊直埋10000400050003000水下(20000N)200001000050003000水下(40000N)4000020000800050002024/9/1833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电缆的选择Fက 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F1.根据使用要求选择芯线绝缘层程式,绝缘层的电气F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规定F2.根据电缆敷设方式、敷设场所和环境条件,选用全F塑电缆时,电缆护套应采用铝塑综合护套;室内成端F电缆和室内配线电缆必须采用非延燃型电缆F3.管道电缆的外径应适于敷设在管孔内F4.全塑电缆的工作环境温度为-30~+60 0C,超出规定F的温度范围时,应根据工作环境要求特殊选择2024/9/1834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用户电缆设计应首选全塑电缆,全塑电缆具有绝缘好、重量轻、防腐蚀、施工方便、维护工作量少等优点。
2024/9/1835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终端设备的选择Fက 光缆终端用ODF应满足以下要求F1.光配线架应符合YD/T 778-2006 ?光纤分配架?的有关规定F2.机房内原有ODF空余容量能够满足本期需要时,可不配置新的ODFF3.新配置的ODF容量应与引入光缆的终端需求相适应,外形尺寸、颜色应与机房原有设备一致F4. ODF内光缆金属加强芯固定装置应与ODF绝缘F5.光纤终接装置的容量应与光缆的纤芯数相匹配,盘纤盒应有足够的盘绕半径和容积,以便于光纤盘留2024/9/1836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配置光缆交接箱应满足以下要求F1.应符合YD/T 988-2007?通信光缆交接箱?的有关规定F2.应具有光缆固定与保护功能、纤芯终接与调度功能F3.新配置交接箱容量应按规划期末的最大需求进行配置,参照交接箱常用容量系列选定F4.交接箱颜色和标识应符合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F5.光纤终接装置的容量应与光缆的纤芯数相匹配,盘纤盒应有足够的盘绕半径,便于光纤盘留2024/9/1837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4 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F线路路由方案的选择,应以工程设计委托书和通信网络规划为根底,进行多方案比较。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质量,使线路平安可靠、经济合理,且便于施工、维护Fက 对于干线光缆路由,在满足干线通信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考虑沿线地区的通信需求,增加局站、增加纤芯数量和进行路由迂回此时应注意使其不致严重影响干线平安,非干线局部的维护、抢修、割接、调度等工作应同时考虑到对干线的影响2024/9/1838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选择线路路由时,应以现有的地形地物、建筑设施和既定的建设规划为主要依据,并应充分考虑城市和工矿建设、铁路、公路、航运、水利、长输管道、土地利用等有关部门开展规划的影响Fက 在符合大的路由走向的前提下,线路宜沿靠公路或街道选择,但应顺路取直,避开路边设施和方案扩改地段Fက 选择线路路由时,沿靠公路有利于施工、维护和抢修但一般情况下不宜紧贴公路敷设,这是因为可能受路旁设施及公路改扩建的影响假设相关部门对路由位置有具体要求,那么应按规划位置敷设2024/9/1839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通信线路路由选择应考虑建设地域内的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事宜,减少对原有水系及地面形态的扰动和破坏,维护原有景观Fက 通信线路路由选择应考虑强电影响,不宜选择在易遭受雷击、化学腐蚀和机械损伤的地段,不宜与电气化铁路、高压输电线路和其他电磁干扰源长距离平行或过分接近。
Fက 扩建光〔电〕缆网络时,应结合网络系统的整体性,优先考虑在不同道路上扩增新路由,以增强网络平安2024/9/1840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က 线路路由应选择在地质稳固、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段,F尽量减少翻山越岭,并避开可能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F成危害的地段Fက 选择光缆线路路由时,应进行勘察和论证,排除可能F有地质灾害产生或人为的狩猎、采集、种植、挖掘、倾弃和堆放等活动,可能危害光缆平安的地点Fက 光缆路由宜选择在地势变化不剧烈、土石方工程量较F少的地方,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及岩溶地表塌陷、地而沉降、平安有危害的地方应避开湖泊、沼泽、排涝蓄洪地带,尽量少穿越水塘、沟渠,在障碍较多的地段应合理绕行,不宜强求长距离直线2024/9/1841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路由穿越河流,当过河地点附近存在可供敷设的永久性巩固桥梁时,线路宜在桥上通过采用水底光缆时,应选择在符合敷设水底光缆要求的地方,并应兼顾大的路由走向,不宜偏离过远但对于河势复杂、水面宽阔或航运繁忙的大型河流,应着重保证水线的平安,此时可局部偏离大的路由走向。
Fက 水线是光缆线路中故障频发而且维护抢修困难障碍历时较长的局部,在大型河流或繁忙航道选择水线位置时,应将过河平安和路由稳定作为首要考虑,容许偏离大的路由走向在桥上敷设光缆过河,平安性可得到良好保障;架空跨越那么投资较少且实施难度小;定向钻孔那么有利于保证光缆埋深,应视具体情况选用光缆在桥上架挂敷设时,宜选择在桥梁的下游侧,且不低于梁底高度2024/9/1842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可利用定向钻孔或架空等方式敷设光缆线路过河Fက 光缆线路遇到水库时,应在水库的上游通过,沿库绕行时敷设高程应在最高蓄水位以上Fက 光缆线路不应在水坝上或坝基下敷设,只能在该地段通过时,必须报请工程主管单位和水坝主管单位,批准前方可实施2024/9/1843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线路不宜穿过大型工厂和矿区等大的工业用地必须在该地段通过时,应考虑对线路平安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Fက 光缆穿越有地层沉陷段落的矿区时,应对沉降的范围、程度和开展趋势进行评估,以确定适宜的保护措施当沉降严重且开展迅速时不应采用管道方式敷设,以防管道错动对光缆施加剪切力。
局部架空也是一种临时解决方案Fက 光缆线路在城镇地区,应尽量利用管道进行敷设在野外敷设时,不宜穿越和靠近城镇和开发区,以及穿越村庄只能穿越或靠近时,应考虑当地建设规划的影响2024/9/1844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线路不宜通过森林、果园及其他经济林区或防护林带;应尽量避开地面建筑设施、电力线缆及无法共享的通信线缆Fက 长期经验和市场局势说明,光缆路由通过森林、果园及其他经济或防护林带,或迁移、干扰其他地面地下设施时会导致高额赔补费用,同时,办理相关批准手续将增加建设工期因此,对于此类情况,在光缆线路不过多增长时以尽量避开为宜2024/9/1845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除光缆的路由选择原那么外,还应符合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Fက 城区内的电缆路由,宜采用管道敷设方式在城区新建通信管道时,应与相关市政建设和地下管线规划相结合进行,尽量减少对铺装路面的破坏,以及对沿线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干扰Fက 城区内新建管道的容量、新建杆路的负载能力应提前规划,并应充分考虑已有管道、杆路等资源的利用和共享2024/9/1846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电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应结合网络系统的整体性,将电缆路由与中继线路路由一并考虑,充分合理利用原有设施,确保短捷平安,经济灵活,并便于施工及维护。
Fက 电缆线路不可防止穿越有化学和电气腐蚀的地区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不宜采用金属外护套电缆2024/9/1847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 6 光缆线路敷设安装光缆在敷设安装中,应根据敷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在保证光缆不受损伤的原那么下,因地制宜地采用人工或机械敷设2024/9/1848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敷设安装的重叠、增长和预留长度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参照下表:项目敷设方式直埋管道架空水底接头每侧预留长度5-10米5-10米5-10米 人孔内自然弯曲增长 0.5-1米 光缆沟或管道内弯曲增长7‰10‰ 按实际架空光缆弯曲增长 7‰-10‰ 地下局站每侧预留5-10米,可按实际需要调整地面局站每侧预留10-20米,可按实际需要调整因水利、道路、桥梁等建设规划导致的预留可按实际需要2024/9/1849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在各类管材中穿放时,光缆的外径宜不大于管孔内径的90%光缆敷设安装后,管口应封堵严密F直埋光缆线路应防止敷设在将来会建筑道路、房屋和挖掘取土的地点,且不宜敷设在地下水位较高或长期积水的地点。
光缆埋深应符合下表规定:敷设地段及土质埋深(米)普通土、硬土≧1.2砂砾土、半石质、风化石≧1.0全石质、流沙≧0.8市郊、村镇≧1.2市区人行道≧1.0公路边沟石质(坚石、软石)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4其他土质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8公路路肩≧0.8穿越铁路、公路≧1.2沟渠、水塘≧1.22024/9/1850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က 2.石质、半石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0mm厚的细土或沙土此时光缆的埋深相应减少Fက 3.上表中不包括冻土地带的埋深要求,其埋深在工程设计中应另行分析取定Fက 光缆的埋深直接影响到光缆的平安、寿命,对光传输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在工程中应严格执行该条款石质公路边沟如减少埋深,造成排流线与光缆间无法到达300mm隔距要求时,排流线与光缆间隔距可适当减小,但排流线不得与光缆直接接触Fက 光缆可同其他通信光缆或电缆同沟敷设但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100 mm2024/9/1851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线路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以下要求F1.以下地点埋设光缆标石F1〕光缆接头、转弯点、预留处。
F2〕适于气流法敷设的硅芯塑料管的开断点及接续点,埋式人〔手〕孔的位置F3〕穿越障碍物或直线段落较长,利用前后两个标石或其他参照物寻找光缆有困难的地方F4〕装有监测装置的地点及敷设防雷线、同沟敷设光〔电〕缆的起止地点直埋光缆的接头处应设置监测标石;此时可不设置普通标石F5〕需要埋设标石的其他地点2024/9/1852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2.利用固定的标志来标示光缆位置时,可不埋设标石F3.光缆标石宜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接头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的路由上;转弯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转弯处的交点上标石埋设在不易变迁、不影响交通与耕作的位置如埋设位置不易选择,可在附近增设辅助标记,以三角定标方式标定光缆位置 在地势较高、较平坦和地质稳固之处,应避开水塘、河渠、沟坎、道路、桥上等施工、维护不便或接头有可能受到扰动的地点光缆接头盒可采用水泥盖板或其他适宜的防机械损伤的保护措施2024/9/1853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铁路、轻轨线路、通车繁忙或开挖路面受到限制的公路时,应采用钢管保护,或定向钻孔地下敷管,但应同时保证其他地下管线的平安。
采用钢管时,应伸出路基两侧排水沟外1m,光缆埋深距排水沟沟底应不小于800mm,并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钢管内径应满足安装子管的要求,但应不小于80mm钢管内应穿放塑料子管,子管数量视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少于两根Fက 光缆线路穿越允许开挖路面的公路或乡村大道时,应采用塑料管或钢管保护,穿越有动土可能的机耕路时,应采用铺砖或水泥盖板保护2024/9/1854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光缆线路通过村镇等动土可能性较大地段,可采用大长度塑料管、铺砖或水泥盖板保护Fက 光缆穿越有疏浚和拓宽规划或挖泥可能的较小沟渠、水塘时,应在光缆上方覆盖水泥盖板或砂浆袋等保护光缆的措施Fက 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坡长大于30m的斜坡地段宜采用〞 S〞形敷设坡面上的光缆沟有受到水流冲刷的可能时,应采取堵塞加固或分流等措施在坡度大于30°的较长斜坡地段敷设时,宜采用特殊结构〔一般为钢丝铠装〕光缆2024/9/1855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光缆穿越或沿靠山涧、溪流等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漫水坡、水泥封沟、挡水墙或其他保护措施、က 光缆在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段〔如台地、梯田、干沟等处敷设时,应满足规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径要求。
光缆沟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光缆平安,一般高差在及以上时,应加护坎或护坡保护Fက 光缆在桥上敷设时,应考虑机械损伤、振动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环境比较特殊,除剧烈温度变化、车辆通行振动外,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还可能受到风摆、紫外辐射和桥梁伸缩等因素的影响,工程中应综合考虑2024/9/1856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直埋光〔电〕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名称平行时(m)交越时(m)通信管道边线(不包括人手孔)0.75 0.25 非同沟的直埋光(电)缆0.5 0.25 埋式电力电缆(交流35kV以下)0.5 0.50 埋式电力电缆(交流35kV以上)2.0 0.50 给水管(管径小于300mm)0.5 0.50 给水管(管径小于300-500mm)1.0 0.50 给水管(管径大于500mm)1.5 0.50 高压油管、天然气管10.0 0.50 2024/9/1857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续表名称平行时(m)交越时(m)热力、排水管1.0 0.5 燃气管(压力小于300kPa)1.0 0.5 燃气管(压力小于300-1600kPa)2.0 0.5 其他通信线路0.5 排水沟0.8 0.5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1.0 树木(市内、村镇大树、果树、行道树)0.8 树木(市外大树)2.0 水井、坟墓3.0 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3.0 架空杆路及拉线1.5 2024/9/1858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注:1.直埋光缆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燃气管、输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低为0.15 mF2.对于杆路、拉线、孤立大树和高耸建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
F3.大树指直径300 mm及以上的树木F4.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方通过F5.隔距达不到上表要求时.应采取保护措施Fက 地下设施属于隐蔽工程,现场查勘时应将其位置核查清楚,保证扩建光缆与其有足够的平安隔距,以防止这些设施在故障、维修时危及光缆Fက 直埋光缆与其他非同沟的直埋通信光〔电〕缆交越时的最小净距,曾有规定为0.5 m,根据目前建设情况,改为0.25 m更具现实性,同时相互之间不致影响平安2024/9/1859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管道光缆敷设安装要求Fက 在市区新建管道时,应符合GB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的要求Fက 管道光缆占用的管孔位置可优先选择靠近管群两侧的适当位置光缆在各相邻管道段所占用的孔位应相对一致,如需改变孔位时,其变动范围不宜过大,并防止由管群的一侧转移到另一侧Fက 在水泥、陶瓷,钢铁或其他类似材质的管道中敷设光缆时,应视情况使用塑料子管以保护光缆在塑料管道中敷设时,大孔径塑管中应敷设多根塑料子管以节省空间2024/9/1860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子管的敷设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F1.子管采用材质适宜的塑料管材F2.子管数量根据管孔直径及工程需要确定数根子管的总等效外径宜不大于管孔内径的90%F3.一个管孔内安装的数根子管应一次性穿放、子管在两人〔手〕孔间的管道段应无接头F4.子管在人〔手〕孔内应伸出适宜的长度,可为200~300mmF5.本期工程不用的子管,管口应安装塞子Fက 光缆接头盒在人〔手〕孔内宜安装在常年积水水位以上的位置,采用保护托架或其他方法承托2024/9/1861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人〔手〕孔内的光缆应固定牢靠,宜采塑料软管保护,并有醒目的识别标志或光缆标牌Fက 光缆在比较特殊的管道中〔公路、铁路、桥梁以及与其他大孔径管道等〕同沟敷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诸如路面沉降、冲击、振动、剧烈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等因素对光缆线路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Fက 当光缆在公路管道中〔该管道建筑在软土地基上〕敷设时,公路沉降对光缆线路的危害比较突出,特别是在路桥接合部的不均匀沉降会导致管道变形、人〔手〕孔开裂等问题,其他大孔径管道和光缆管道同沟时也存在类似问题因此,应尽量在沉降稳定后的管道中敷设光缆2024/9/1862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架空光缆敷设安装要求F架空光缆线路应根据不同的负荷区,采取不同的建筑强度等级。
线路负荷区的划分,应根据气象条件按下表确定:F注:1.冰凌的密度为;如果是冰霜混合体,可按其厚度的二分之一折算为冰厚F2.最大风速应以气象台自动记录10分钟的平均最大风速为计算依据F3.最大冰凌厚度和最大风速,应根据建设地段的气象资料,按照平均F每十年为一周期出现的选定气象条件负荷区别轻负荷区中负荷区重负荷区超重负荷区冰凌等效厚度(mm)≤5≤10≤15≤20结冰时温度(℃)-5-5-5-5结冰时最大风速(m/s)10101010无冰时最大风速(m/s)25 2024/9/1863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个别冰凌严重或风速超过25m/s的地段,应根据实际气象条件,单独提高该段线路的建筑标准,不应全线提高Fက 架空光缆可用于轻、中负荷区和地形起伏不很大的地区Fက 超重负荷区、冬季气温低于-30℃、大跨距数量较多、沙暴和大风危害严重地区不宜采用Fက 架空光缆在地形起伏很大的地区不宜采用,是因为吊线的坡度变更要求比较严格F架空光缆不适用于冬季气温很低的地区,是从光纤光缆特性、吊线受力状态和维护抢修难度等方面考虑的但是在选用温度特性较好的光缆、传输距离不长且线路级别略低的情况下仍可采用。
2024/9/1864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采用架空方式敷设光缆时,必须优先考虑共享原有杆路Fက 架空光缆杆线强度应符合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利用现有杆路架挂光缆时,应对杆路强度进行核算,保证建筑平安Fက 架空光缆宜采用附加吊线架挂方式,每条吊线一般只宜架挂一条光缆根据工程要求也可采用自承式光缆在吊线上可采用电缆挂钩安装,也可采用螺旋线绑扎2024/9/1865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吊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F1)吊线程式可按架设地区的负荷区别、光缆荷F重、标准杆距等因素经计算确定,一般宜选用F和规格的镀锌钢绞线F2)一般情况下常用杆距为50m不同钢绞线在F各种负荷区适宜的杆距见表,当杆距超过F表中的范围时,宜采用正副吊线跨越装置2024/9/1866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表4.6.7 吊线规格选用表吊线规格负荷区别杆距(m)7/2.2轻负荷区≤1507/2.2中负荷区≤1007/2.2重负荷区≤657/2.2超重负荷区≤457/3.0中负荷区101-1507/3.0重负荷区66-1007/3.0超重负荷区45-802024/9/1867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1〕吊线用穿钉〔木杆〕或吊线抱箍〔水泥杆〕和三眼单槽夹板安装,也可用吊线担和压板安装。
F2〕吊线在杆上的安装位置,应兼顾杆上其他缆线的要求,并保证架挂光缆后,在温度和负载发生变化时光缆与其他设施的净距符合相关隔距要求F3〕吊线的终结、假终结、泄力结、仰俯角装置以及外角杆吊线保护装置等按相关标准处理2024/9/1868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架空线路与其他设施接近或交越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下述规定F1.1.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的规定其他设施名称最小水平净距(m)备注消火栓1.0 指消火栓与电杆距离地下管、缆线0.5-1.0包括通信管、线缆与电杆间的距离火车铁轨地面杆高的4/3倍 人行道边石0.5 地面上已有其他杆路地面杆高的4/3倍以较长标高为基准市区树木0.5 线缆到树木的水平距离郊区树木2.0 线缆到树木的水平距离房屋建筑2.0 线缆到房屋建筑的水平距离F注:在地域狭窄地段,拟建架空光缆与已有架空线路平行敷设时,假设间距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可以杆路共享或改用其他方式敷设光缆线路,并满足隔距要求2024/9/1869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2.2.架空光架空光〔 〔电电〕 〕缆缆在各种情况下架在各种情况下架设设的高度,的高度,应应不低于表的不低于表的规规定定名称与线路方向平行时与线路方向交越时架设高度(m)备注架设高度(m)备注市内街道4.5最低缆线到地面5.5最低缆线到地面市内里弄(胡同)4最低缆线到地面5最低缆线到地面铁路3最低缆线到地面7.5最低缆线到地面公路3最低缆线到地面5.5最低缆线到地面土路3最低缆线到地面5最低缆线到地面房屋建筑 0.6最低缆线到屋脊1.5最低缆线到房屋平顶河流 1最低缆线到最高水位时的船桅顶市区树木 1.5最低缆线到树枝的垂直距离郊区树木 1.5最低缆线到树枝的垂直距离其他通信导线 0.6一方最低缆线到另一方最高线缆与同杆已有线缆间隔0.4 2024/9/1870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架空光〔电〕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不小于表的规定其他电气设备名称最小垂直净距(m)备注架空电力线路有防雷保护设备架空电力线路无防雷保护设备10kV以下电力线2.0 4.0 最高缆线到电力线条35-110kV以下电力线(含110kV)3.0 5.0 最高缆线到电力线条110-220kV以下电力线(含220kV)4.0 6.0 最高缆线到电力线条220-330kV以下电力线(含330kV)5.0 最高缆线到电力线条330-500kV以下电力线(含500kV)8.5 最高缆线到电力线条供电线接户线(注1)0.6 霓虹灯及其铁架1.6 电气铁路及电车滑接线(注2)1.3 2024/9/1871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注:1.供电线为被覆线时,光〔电〕缆也可以在供电线上方交越。
F2.光〔电〕缆必须在上方交越时,跨越档两侧电杆及吊线安装应做加强保护装置F3.通信线应架设在电力线路的下方位置,应架设在电车滑接线的上方位置Fက 架空光缆与地面上其它设施同样占用公共空间,保证两者之间的平安隔距至关重要,实践中诸多纠纷,生产事故均缘于此故本条款应严格执行2024/9/1872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光缆接头盒可以安装在吊线或者电杆上,并固定牢靠Fက 光缆吊线应每隔300~500 m利用电杆避雷线或拉线接地,每隔1km左右加装绝缘子进行电气断开Fက 光缆应尽量绕避可能遭到撞击的地段,确实无法绕避时应在可能撞击点采用纵剖硬质塑料管等保护引上光缆应采用钢管保护光缆与架空电力线路交越时,应对交越处作绝缘处理Fက 在狩猎活动较多的地区,应考虑到枪击对光缆线路的影响,通常途径是选择适宜的光缆类型枪击非常频繁的个别地点可采用悬挂宣传牌和纵剖硬质塑料管等保护措施2024/9/1873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在不可防止跨越或临近有火险隐患的各类F设施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Fက 墙壁光缆的敷设应满足以下要求:F1.墙壁上不宜敷设铠装光缆。
F2.墙壁光缆离地面高度应不小于3mF3.光缆跨越街坊、院内通路时应采用钢绞线吊F挂,其缆线最低点距地面应符合表的要求2024/9/1874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水底光缆敷设:F 〔略〕2024/9/1875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接续应符合以下要求F1.光缆接头盒应符合YD/T 814.1-2004?光缆接头盒. 第一局部:室外光缆接头盒?的相关要求F2.室外光缆的接续、分歧使用光缆接头盒光缆接头盒采用密封防水结构,并具有防腐蚀和一定的抗压力、张力和冲击力的能力F3.长途、本地光缆光纤接续应采用熔接法;按入网光缆光纤接续宜采用熔接法,对不具备熔接的环境可采用冷接法F4.光纤固定接头的衰减应根据光纤类型、光纤质量、光缆段长度以及扩容规划等因素严格控制,光纤接头衰减限值应满足表的规定2024/9/1876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表光纤接头衰减限值 接头衰减光纤类别单纤(db)光纤带光纤(db)测试波长(nm)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G.652≤0.06≤0.12≤0.12≤0.381310/1550G.655≤0.08≤0.14≤0.16≤0.551550G.651≤0.04≤0.10≤0.10≤0.25850/1310F注:1.单纤平均值的统计域为中继段光纤链路的全部光纤接头损耗。
F2.光纤带光纤的平均值统计域为中继段内全部光纤接头损耗F3.单纤冷接衰减应不大于/个F4.接头盒应设置在平安和便于维护抢修的地点F5.人孔内光缆接头盒应设置在积水最高水位线以上2024/9/1877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进局及成端应符合以下要求F1.室内光缆应采用非延燃外护套光缆,如采用室外光F缆直接引入机房,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火处理措施F2.具有金属护层的室外光缆进入机楼〔房〕时,应在F光缆进线室对光缆金属护层做接地处理F3.在大型机楼内布放光缆需跨越防震缝时,应在该处F留有适当余量F地线与高压防护接地装置相连,然后用截面不少于F35mm2的多股铜芯电力电缆引接到机房的第一级接地F汇接排或小型局站的总接地汇接排2024/9/1878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硅芯塑料管道敷设安装要求Fက 硅芯塑料管道路由的选择除应满足本标准路由选择的一般原那么外外,根据其特点,还应符合以下原那么F1.选择硅芯塑料管道路由时应以现有的地形地物、建筑设施和建设规划为主要依据,并应充分考虑铁路、公路、水利、城建公有关部门的开展规划的影响。
F2.选择路由顺直、地势平坦、地质稳固、高差较小、土质较好、石方量较小、不易塌陷和冲刷的地段,避开地形起伏很大的山区F3.沿靠现有〔或规划〕公路等交通线敷设时应顺路取直F4.长途光缆线路进城应尽量利用现有通信管道需新建F管道时,应与市区管道建设相协调2024/9/1879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5.在公路上或市区内建设塑料管道时,应取得公路或城建、规划等相关主管部门的同意F6.塑料管道路由不宜选择在地下水位高和常年积水的地区F7.应便于光缆及空压机设备运达Fက 本节内容适用于新建长途塑料管道建筑安装和管内穿放管道型光缆设计,塑料管材可用硅芯管,也可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管塑料管内光缆的穿放以气吹法为主、牵引法为辅假设采用HDPE管材,在穿放光缆时,可在管中参加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力2024/9/1880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硅芯塑料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要求F1.在一般地区铺设塑料管道,可直接将塑料管放入沟底,不需另F做专门的管道根底对土质较松散的局部地段,宜将沟底进行人F工夯实F2.塑料管布放后应使用专用接头件尽快连接密封,对引入手孔的F管道应及时对端口封堵。
F3.同沟布放多根塑料管时,应采用不同色条或颜色的塑料管作分F辨标记也可在人〔手〕孔内的塑料管道端头处使用不同颜色的FPVC胶粘带作标记F4.同沟布放的多根塑料管,可每隔一定距离捆绑一次,以增加塑F料管的挺直性,并保持一定的管群断面F5.铺设塑料管时的最小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塑料管外径的15倍F6.钢管中或管箱内的塑料管接续可使用金属接头件;不同规格的F两根塑料管接续时应使用变径接头件2024/9/1881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硅芯塑料管道工程中一般设置手孔根据具体工程建设环境条件,也可不设置手孔;不设置手孔时,在气吹光缆后,其塑料管端头密封,上方铺设水泥盖板保护Fက 硅芯塑料管道工程不设置手孔时,其光缆接头处应设置监测标石;设置手孔时,可根据其维护需要,确定是否设置监测标石;硅芯塑料管道工程监测标石可隔一个光缆接头设置一处Fက 光缆线路标石的设置除应满足直埋光缆标石埋设要求规定外,在塑料管道接头处、气吹点、牵引点、拐F弯点和埋式手孔位置等地点,应设线路标石;也可增F设地下电子标识2024/9/1882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手孔内的光缆应挂设标牌作标记。
Fက 硅芯塑料管道手孔的荷载与强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手孔的规格尺寸应根据敷设的塑料管数量确定手孔建筑可采用砖砌混凝土手孔或新型复合材料的手孔,建筑形式可为普通型与埋式型,埋式型手孔盖距地面一般约为埋式型手孔上方应设标石;也可增设地下电子标识器2024/9/1883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硅芯塑料管道手孔的设置,应根据铺设地段的环境条F件和光缆盘长等因素确定,并符合以下要求F1.在光缆接续点宜设置手孔F2.手孔的规格应满足光缆穿放、接续和预留的需要,F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埋铁件在手孔内的位置及预留F光缆的固定方式F3.手孔间距应根据光缆盘长,考虑光缆接头重叠和各F种预留长度后确定F4.非光缆接头位置的光缆预留点宜设置手孔F5.其他需要的地点可增设手孔2024/9/1884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手孔的建筑地点应选择在地形平坦、地质稳固、地势较高的地方防止安排在平安性差、常年积水、进出不便及铁路、公路路基下Fက 在手孔内塑料管道端口间的排列应至少保持30 mm的间距,塑料管道伸出孔壁的长度应适宜手孔内的空余及已占用塑料管的端口应进行封堵。
Fက 硅芯塑料管道在市区建设手孔时,应符合GB 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的要求2024/9/1885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缆交接箱安装要求F交接设备的安装方式应根据线路状况和环境条件选定,且满足以下要求F1.具备以下条件时可设落地式交接箱:F1)地理条件平安平整、环境相对稳定;F2)有建手孔和交接箱基座的条件并与管道人孔距离较近便于沟通;F3〕接入交接箱的馈线光缆和配线光缆为管道式或埋式F2.具备以下条件时可设架空式交接箱:F1)接入交接箱的配线光缆为架空方式;F2)郊区、工矿区等建筑物稀少的地区;F3)不具备安装落地式交接箱的条件F3.交接设备也可安装在建筑物内2024/9/1886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室外落地式交接箱应采用混凝土底座,底座与人〔手〕孔间应采用管道连通,不得采用通道连通底座与管道、箱体间应有密封防潮措施Fက 交接箱〔间〕必须设置地线,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Fက 交接箱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F1.符合城市规划,不阻碍交通并不影响市容观瞻的地方F2.靠近人〔手〕孔便于出入线的地方。
F3.无自然灾害,平安、通风、隐蔽、便于施工维护、不易受到损伤的地方F4.以下场所不得设置交接箱:F1)高压走廊和电磁干扰严重的地方;F2)高温、腐蚀、易燃易爆工厂仓库、易于淹没的洼地附近及其他严重影响F交接箱平安的地方;F3)其他不适宜安装交接箱的地方2024/9/1887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交接箱位置设置在公共用地的范围内时,应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交接箱设置在用户院内或建筑物内时应得到业主的批准Fက 交接箱编号应与出局馈线〔主干〕光缆编号相对应,应符合电信业务经营者有关本地线路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2024/9/1888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电〕缆线路防护F防强电F 电缆线路及有金属构件的光缆线路,当其与高压电力线路、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平行,或与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地线网、高压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等强电设施接近时,应主要考虑强电设施在故障状态和工作状态时由电磁感应、地电位升高等因素在光〔电〕缆金属线对和构件上产生的危险影响2024/9/1889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电〕缆线路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允许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F1.强电线路故障状态时,光〔电〕缆金属构件上的感应纵向电动势或地电位不大于光〔电〕缆绝缘外护层介质强度的60%。
F2.强电线路正常运行状态时,光〔电〕缆金属构件上的感应纵向电动势不大于60 V2024/9/1890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电〕缆线路对强电影响的防护,可选用以下措施F1.在选择光〔电〕缆路由时,应与现有强电线路保持一定的隔距,当与之接近时应计算在光〔电〕缆金属构件上产生的危险影响不应超过本标准规定的容许值F2.光〔电〕缆线路与强电线路交越时,宜垂直通过;在困难情况下,其交越角度应不小于45°F3.光缆接头处两侧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通,也不接地F4.当上述措施无法满足平安要求时,可增加光缆绝缘外护层的介质强度、采用非金属加强芯或无金属构件的光缆F5.在与强电线路平行地段进行光〔电〕缆施工或检修时,应将光〔电〕缆内的金属构件作临时接地2024/9/1891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防雷F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0的地区及有雷击历史的地段,F光〔电〕缆线路应采取防雷保护措施Fက 实践证明,采取防雷措施的地段根本上不会遭受雷击,根据雷暴日数大于20而采取防雷措施的方法行之有效က 依据工程经验,以下地点可能是雷害事件发生概率比较高的地点F(1)10m深处的土壤电阻率ρl0发生突变的地方;F(2)在石山与水田、河流的交界处,矿藏边界处,进山森林的边界F处,某些地质断层地带;F(3)面对广阔水面的山岳向阳坡或迎风坡;F(4)较高或孤立的山顶;F(5)以往曾屡次发生雷害的地点;F(6)孤立杆塔及拉线,高耸建筑物及其接地保护装置附近。
F光〔电〕缆路由选择时应有意识地防止上述地点2024/9/1892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无金属线对、有金属构件的直埋光缆线路·的防雷保护F可选用以下措施F1.直埋光缆线路防雷线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原那么:F1〕ρ10<100Ω·m的地段,可不设防雷线F2〕ρ10为100Ω·m~500Ω·m的地段,设一条防雷线F3〕 ρ10>500Ω·m的地段,设两条防雷线F4〕防雷线的连续布放长度一般应不小于2 kmF2.当光缆在野外硅芯塑料管道中敷设时,可参照以下防雷线设置原那么:F1〕ρ10<100·m的地段,可不设防雷线F2〕ρ10≥100·m的地段,设一条防雷线F3〕防雷线的连续布放长度一般应不小于2 km2024/9/1893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3.光缆接头处两侧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通F4.局站内的光缆金属构件应接防雷地线F5.雷害严重地段,光缆可采用非金属加强芯或无金属构件的结构形式Fက 以目前对于雷电现象客观规律的认识和防护技术水平而言,采取所列措施时可显著降低雷害的频度,但不能完全防止其发生在光缆路由选择时,应以绕避雷害多发地点为首要考虑。
2024/9/1894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电〕缆线路应尽量绕避雷暴危害严重地段的孤立大树、杆塔、高耸建筑、行道树、树林等易引雷目标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消弧线、避雷针等措施对光〔电〕缆线路进行保护Fက 架空光〔电〕缆线路除可采用以上措施外,还可选用以下防雷保护措施:F1.光〔电〕缆架挂在明线线条的下方F2.光〔电〕缆吊线间隔接地F3.雷害特别严重地段应装设架空地线2024/9/1895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电〕缆内的金属构件,在局〔站〕内或交接箱处线外终端时必须做防雷接地Fက 在光〔电〕缆终端时进行防雷接地可以有效防止雷电击坏设备,破坏传输系统正常运行或危及维护人员的平安因此金属构件终端接地是平安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2024/9/1896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光〔电〕缆线路其他防护Fက 直埋光〔电〕缆在有白蚁危害的地段敷设时,可采用防蚁护层,也可采用其他防蚁处理,但应保证环境平安Fက 光缆接头是线路比较薄弱的环节,发生蚁鼠危害及冻害的可能性大于其他部位,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处理措施。
Fက 有鼠害、鸟害等灾害的地区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2024/9/1897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 在寒冷地区应针对不同气候特点和冻土状况采取防冻措施在季节冻土层中敷设光〔电〕缆时应增加埋深,在有永久冻土层的地区敷设时不得扰动永久冻土Fက 对于季节性冻土层,增加埋深是为了避开不稳定的冻土,例如东北地区的某些工程工程中将光缆埋深增加到1.5 m而在青藏高原等永久冻土层地区,一般采取降低光缆埋深的方法是为了保持永冻层的稳定2024/9/1898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F结束2024/9/1899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知知识回回忆Knowledge Knowledge ReviewReview通信线路设计规范通信线路设计规范YD5102-2010谢 谢!!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让我们共同进步河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