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种蔬菜花器害虫Floral Organ Insect Pests of Mother Vegetables白星花金龟White - spotted flower chafer彩版 153-1224学名 Potosia ( Liocola) brevitarsis (Lewis),鞘翅目花金龟科别名白纹铜花金龟、白星花潜、白星金龟子、铜克螂分布:全国各地为害特点成虫取食番茄、芹菜、西芹、紫菜薹等多种蔬菜及玉米的花器该虫为害有日趋严重之势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 ~ 24mm,宽9 ~ 12mm橢圆形,具古铜或青铜色光泽,体表散布众多不规则白绒斑唇基前缘向上折翘,中凹,两侧具边框,外侧向下倾斜触角深褐色,复眼突出前胸背板具不规则白绒斑,后缘中凹前胸背板后角与鞘翅前缘角之间有一个三角片甚显著,即中胸后侧片鞘翅宽大,近长方形,遍布粗大刻点,白绒斑多为横向波浪形臀板短宽,每侧有3个白绒斑呈三角形排列腹部1~5腹板两侧有白绒斑足较粗壮,膝部有白绒斑后足基节后外端角尖锐前足胫节外缘3齿,各足跗节顶端有2个弯曲爪生活习性 年发生1代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现,6~7月为发生盛期成虫白天活动,有假死性,对酒醋味有趋性,飞翔力强,常群聚为害留种蔬菜的花和玉米花丝,产卵于土中。
幼虫(挤螬)多以腐殖物为食,以背着地行进无公害防治法(1)在架杆上吊1小塑料瓶,瓶中装1白星花金龟成虫,用来诱集同伙入瓶,集中杀灭2)也可在成虫盛发期利用其假死性,振落后人工捕杀必要时喷洒50%杀螟松或辛硫磷杀灭3)其他方法参见东北大黑鳃金龟苹毛丽金龟彩版 154-1225学名 ZuciduZa Faldermann,鞘翅目丽金龟科别名苹毛丽鲅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长江附近,最南采地浙江文城、安徽合肥、河南信阳、四川重庆,东接前苏联,西达甘肃、青海,折人四川、云南华北、内蒙古、甘肃、青海密度较大为害特点成虫食害蔬菜花和嫩叶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9 ~ 12.2mm,宽5.5 ~ 7.5mm体小型,呈长卵圆形,背、腹面弧形隆拱体除鞘翅外黑或黑褐色,具青铜色光泽鞘翅茶色或黄褐色,半透明,常有淡榄绿色泛光,具9条刻点列,列间尚有刻点散布臀板短阔三角形,密布具长毛刻点体下绒毛厚密,中胸腹突强大前伸,长短不一后胸腹板中央宽深凹陷成纵沟前足胫节外缘2齿,雄虫内缘无距481生活习性 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成虫3月下旬至5月中旬出土活动,为害盛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幼虫于8月下旬潜人深土层筑室化蛹,9月下旬成虫羽化,并在原处越冬。
成虫白天活动,无趋光性,喜食苹果树的花,也为害留种蔬菜花无公害防治法参见东北大黑鳃金龟花蓟马Eastern flower thrips彩版 154、1226学名 FraMiniella intonsa (Trybom),缕翅目莉马科异名 FranJdiniella formosae Moulton别名台湾蓟马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起前苏联东境,西达新疆,并由陕西折人四川、云南、西藏寄主瓜类、茄果类、豆类及十字花科蔬菜和稻、棉、甘蔗等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为害蔬菜作物花器,减少结实量有时也为害幼苗嫩叶并传播病毒病,是生产上重要传毒介体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3mm,褐色带紫,头胸部黄褐色触角较粗壮,第3节长为宽的2.5倍并在前半部有一横脊头短于前胸,后部背面皱纹粗,颊两侧收缩明显头顶前缘在两复眼间较平,仅中央稍突前翅较宽短,前脉鬃20-21根,后脉鬃14-16根第8腹节背面后缘梳完整,齿上有细毛头、前胸、翅脉及腹端鬃较粗壮且黑2龄若虫:体长约1mm,基色黄复眼红色触角7节,第3、4节最长,第3节有覆瓦状环纹,第4节有环状排列的微鬃胸、腹部背面体鬃尖端微圆钝。
第9腹节后缘有一圈清楚的微齿生活习性 在我国南方年发生11-14代,以成虫越冬成虫有趋花性,卵大部分产于花内植物组织中,如花瓣、花丝、花膜、花柄,一般产在花瓣上每雌产卵约180粒,产卵历期长达20 - 50 天无公害防治法(1)蓟马系六小害虫,把卵产在植株组织里,对杀虫剂易产生抗性,防治较困难生产上应从铲除田间杂草,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虫源人手,避免蓟马向蔬菜的花上转移2)使用防虫网或遮阳网可减少受害3)气候干旱时,采用浇跑马水的方法灌溉4)抓住花期药剂防治首选绿浪(植物碱)、护卫鸟(藜芦碱)、鱼藤精等800倍液、99.1%敌死虫乳油300倍液、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7.5%蚜螨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毗‘辛(一击)乳油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200倍液使用氯氰菊酯的,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5)注意保护利用天敌如小花蜻、中华微刺盲蟠等莴苣冬夜蛾Lettuce noctuid彩版 154.1227学名 Cuculliafratema Buder,鳞翅目夜蛾科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江西、辽宁、吉林、浙江等省寄主莴苣。
为害特点幼虫为害莴苣嫩叶及花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mm左右,翅展46mm头部、胸部灰色,颈板近基部生黑横线1条腹部褐灰色前翅灰色或杂褐色,翅脉黑色,亚中褶基部有黑色纵线1条;内横线黑色呈—482 —深锯齿状;肾纹黑边隐约可见;中横线暗褐色,不清楚;缘线具1列黑色长点后翅黄白色,翅脉明显,端区及横脉纹暗褐色卵:半圆形,有纵棱及横道,乳白色至浅黄色末龄幼虫:体长45mm左右,头黑色,头盖缝灰白色气门线、背线黄色,各体节两侧在两线之间各具近棱形大黑斑1个,斑外有浅黄色环,各节间生哑铃状黑斑腹面黑色,节间也有黑黄相间点块围气门片、气门筛黑色,气门后具小黑点1个胸足及腹足基部黑色蛹:长23mm左右,红褐色,化蛹时作一土茧生活习性 吉林、辽宁年生2代,以蛹越冬,幼虫于6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害窝苣无公害防治法防治银纹夜蛾时,进行兼治甜菜潜叶蝇Hawaiian beet leafminer彩版 154-1228学名 Pegomyia hyosciami (Panzer),别名甜叶潜蝇属双翅目花蝇科分布:东北松辽平原、内蒙古河套及黄河中下游甜菜栽培区寄主 叶恭菜(宭迭菜)、甜菜、菠菜为害特点以幼虫在寄主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潜食叶肉,残留表皮,呈白色泡状,影响甜菜光合作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8mm,头半圆形,额带黄褐色至暗褐色雄蝇两复眼间额带较窄,体色较深雌蝇额带及腹部比雄蝇宽该蝇前翅暗黄色,翅脉黄色半透明足的胫节、腿节黄色,鮒节黑色卵:长0.8mm,白色,表面具六角形不规则纹末龄幼虫:体长7.5 ~ 9mm,长圆筒形,13节,无足,头不明显,乳白色至黄白色前端生有三角形黑色小钩2个,具齿4~ 6个腹部末节边缘有肉瘤状突起7对,节间也有凸起围蛹:长4.5 ~ 5mm,椭圆形,红褐色至黑色生活习性 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年生2~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把卵产在叶甜菜、菠菜或杂草叶背面3 ~ 5粒一排,6月上旬进人产卵盛期,卵期3~4天或因气温低延续至18 ~ 21天,每雌蝇产卵40-100粒初孵幼虫钻人叶肉取食为害,6月上中旬进人幼虫为害盛期1代为害重,2~3代为害轻幼虫期11-21天,蜕皮2次于叶背或根周围的土中化蛹完成一个世代,历时34 - 46天无公害防治法(1)成蝇发生盛期,及时喷洒2.5%敌百虫粉,每667m21.5~2kg或90%晶体敌百虫800 - 900倍液2)幼虫孵化初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0 - 9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 ~ 1000倍液、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1.8%阿巴丁(爱福丁)乳油2000倍液、10%烟碱乳油1000倍液。
防治该虫应选8~10时露水干后,幼虫开始到叶面活动,老熟幼虫多从虫道中钻出,是施药的有利时机虫口密度大时,1~2周后再防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