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五章 民事权利民事权利w第一节第一节 民事权利的概念民事权利的概念w第二节第二节 民事权利的分类民事权利的分类w第三节第三节 民事权利的取得与变动民事权利的取得与变动w第四节第四节 民事权利的行使民事权利的行使w第五节第五节 民事权利的保护民事权利的保护w w第一节第一节 民事权利的概念民事权利的概念 民民事事权权利利,,是是指指民民事事法法律律规规范范赋赋予予民民事事主主体体满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满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w权权利利构构建建了了民民法法的的核核心心内内容容,,整整个个民民法法就就是是以权利为中心而构建的体系以权利为中心而构建的体系w一、民事权利的特点一、民事权利的特点w民事权利具有以下特点:民事权利具有以下特点:w1、民事权利是由民法所确认的一种权利、民事权利是由民法所确认的一种权利w一、民事权利的特点一、民事权利的特点w民事权利具有以下特点:民事权利具有以下特点:w1、民事权利是由民法所确认的一种权利、民事权利是由民法所确认的一种权利w2、、民事权利是由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利益民事权利是由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利益w3、、民民事事权权利利体体现现为为民民事事主主体体一一定定范范围围的的行行为为自由自由w4、权利在性质上是一种法律上之力、权利在性质上是一种法律上之力w5、权利是类型化的利益、权利是类型化的利益w二、民事权利的分类二、民事权利的分类w1、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和人身权 w财产权一般可用金钱计算其价值,可依财产权一般可用金钱计算其价值,可依法转让,也可依法继承。
法转让,也可依法继承 w人身权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不能人身权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不能转让或继承转让或继承w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以民事权利的作用为标准)(以民事权利的作用为标准)w((1)支配权)支配权w支配权是指对标的物直接加以支配并排支配权是指对标的物直接加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是典型的支配斥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是典型的支配权,知识产权、人格权也是支配权权,知识产权、人格权也是支配权w((2)请求权)请求权w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一定行为的权利w请求权因基础权不同可分为:债权请求请求权因基础权不同可分为:债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权、物权请求权、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人格权上的请求权、身份权上的请求权人格权上的请求权、身份权上的请求权w((3)形成权)形成权w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依自己单方的意思表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依自己单方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w(4)抗辩权抗辩权w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对方权利的权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对方权利的权利。
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履行抗辩利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履行抗辩权及先诉抗辩权权及先诉抗辩权 w3、绝对权与相对权、绝对权与相对权(依权利人可以对抗的义(依权利人可以对抗的义务人的范围为标准)务人的范围为标准) w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都属于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都属于绝对权由于绝对权的权利人可以向一切人绝对权由于绝对权的权利人可以向一切人主张权利,可以对抗除他以外的任何人,因主张权利,可以对抗除他以外的任何人,因此又称为对世权此又称为对世权w债权属于典型的相对权由于相对权的权利债权属于典型的相对权由于相对权的权利人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人主张权利,他对抗的人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人主张权利,他对抗的是特定的义务人,因此又称为对人权是特定的义务人,因此又称为对人权w4、主权利与从权利、主权利与从权利 w主权利是指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民事权利主权利是指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民事权利中能够独立存在的权利中能够独立存在的权利w从权利是指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其存在前从权利是指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其存在前提的权利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均为提的权利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均为从权利w5、既得权与期待权、既得权与期待权(以权利成立要件是否全(以权利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具备为标准)部具备为标准)w既得权是指成立要件全部已经齐备,从而由既得权是指成立要件全部已经齐备,从而由权利人实际享有的权利。
一般的民事权利都权利人实际享有的权利一般的民事权利都是既得权是既得权w期待权是指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具备,将来有期待权是指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具备,将来有可能实现的权利如附条件的权利、附期限可能实现的权利如附条件的权利、附期限的权利、保险合同受益人的权利等的权利、保险合同受益人的权利等 w王某和张某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同时王某和张某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同时履行,王某在自己还没有履行的情况下,履行,王某在自己还没有履行的情况下,请求张某履行,张某予以拒绝,这时张请求张某履行,张某予以拒绝,这时张某所行使的权利是(某所行使的权利是( ))A.请求权请求权 w B.绝对权绝对权 w C.形成权形成权 wD.抗辩权抗辩权w三、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三、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w在行使权利的方式上,在行使权利的方式上,权利人可以实施权利人可以实施某种事实行为某种事实行为(如消费所有物、使用已(如消费所有物、使用已注册的商标)来行使权利,也可以注册的商标)来行使权利,也可以实施实施某种民事行为某种民事行为(如所有人出卖或出租所(如所有人出卖或出租所有物)有物)来行使权利来行使权利 w民事权利行使的原则:民事权利行使的原则:w1、民事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民事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w2、不得滥用民事权利、不得滥用民事权利 ,造成他人损害;,造成他人损害; w3、民事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诚实信用、民事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诚实信用原则原则w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有两种: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有两种:w1、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即公力救济)、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即公力救济)w2、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即私力救济)、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即私力救济)w私力救济的方法有:私力救济的方法有:A、、自卫行为(包括正当自卫行为(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防卫和紧急避险);B、、自助行为(民事主体自助行为(民事主体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对他人的人身自由予以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对他人的人身自由予以拘束或对他人财产予以扣押或损毁的行为)拘束或对他人财产予以扣押或损毁的行为)我国法律对此无明文规定,但实践中存在。
我国法律对此无明文规定,但实践中存在 w在现代社会,推崇公力救济,而抑制私在现代社会,推崇公力救济,而抑制私力救济力救济,现代法制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法制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权利受损失衡时,由私力救济向公就是权利受损失衡时,由私力救济向公力救济的转换,公力救济在很多领域取力救济的转换,公力救济在很多领域取代了私力救济代了私力救济” w第二节第二节 民事义务民事义务w一、民事义务的概念一、民事义务的概念w民事义务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或当事民事义务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或当事人依法约定,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人依法约定,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 w一、民事义务的概念一、民事义务的概念w民事义务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或当事人依民事义务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或当事人依法约定,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法约定,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w二、民事义务的特点二、民事义务的特点w1、从来源上看,民事义务可产生于法律规定、、从来源上看,民事义务可产生于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以及其他原因;当事人约定以及其他原因;w2、从内容上看,民事义务表现为义务人依据、从内容上看,民事义务表现为义务人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为一定行为或不为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一定行为; w3、从目的上看,义务的履行是为满足、从目的上看,义务的履行是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直接实现义权利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直接实现义务人自身利益;务人自身利益;w4、从效力上来看,义务也具有法律约、从效力上来看,义务也具有法律约束力;束力;w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是不同的概念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是不同的概念,民,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的结果,而不是民事事责任是违反民事的结果,而不是民事义务本身。
义务本身 w三、民事义务的分类三、民事义务的分类w1、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 w2、、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 w3、、主给付义务与附随义务主给付义务与附随义务 w附随义务主要有:注意义务、告知义务、附随义务主要有:注意义务、告知义务、照顾义务、保密义务、忠实义务等照顾义务、保密义务、忠实义务等 w4、对世义务和对人义务、对世义务和对人义务 第三节第三节 民事责任民事责任w(一一) 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1.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的概念民民事事责责任任是是指指世世事事主主体体违违反反合合同同义义务务或或法法定定民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2. 民事责任的特征民事责任的特征w(1) 民事责任以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民事责任以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为前提人的民事权益为前提w(2) 民事责任以一方当事人民事责任以一方当事人(加害人加害人)补偿对另补偿对另一方当事人一方当事人(受害人受害人)的损害为主要目的的损害为主要目的w(3) 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
内协商3. 民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的区别民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的区别民民事事责责任任与与刑刑事事责责任任、、行行政政责责任任的的区区别别主主要要表表现现在在以以下下几个方面:几个方面:(1) 责任产生的根据不同责任产生的根据不同2) 责任的法律强制程序不同责任的法律强制程序不同3) 责任的目的和性质不同责任的目的和性质不同4) 责任形式不同责任形式不同5) 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同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同(二二) 民事责任的分类民事责任的分类1. 合同责任、侵权责任与其他责任合同责任、侵权责任与其他责任w这是根据责任发生根据的不同而作的分类这是根据责任发生根据的不同而作的分类合同责任,是指因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违合同责任,是指因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违反合同法规定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所谓侵反合同法规定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所谓侵权责任,是指因侵犯他人的财产权益与人身权责任,是指因侵犯他人的财产权益与人身权益产生的责任这种分类的意义主要在于,权益产生的责任这种分类的意义主要在于,法律保护的权利性质、各种责任的发生前担、法律保护的权利性质、各种责任的发生前担、构成要件、责任方式等都不相同构成要件、责任方式等都不相同。
2. 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这这是是根根据据民民事事责责任任是是否否具具有有财财产产内内容容而而作作的的分分类类财财产产责责任任以以一一定定的的财财产产为为内内容容,,非非财财产产责责任任则则不不具具有有直直接的财产内容接的财产内容 区区分分财财产产责责任任与与非非财财产产责责任任的的主主要要法法律律在在于于::财财产产责责任任的的实实现现会会受受到到责责任任人人实实际际财财产产状状况况的的限限制制非非财财产产责任的实现则不会受当事人财产状况的限制责任的实现则不会受当事人财产状况的限制3. 无限责任与有限责任无限责任与有限责任 这是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财产范围所作的分类这是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财产范围所作的分类 所所谓谓无无限限责责任任,,是是指指责责任任人人应应以以自自己己的的全全部部财产承担的责任财产承担的责任 有有限限责责任任,,是是指指债债务务人人得得以以一一定定范范围围内内或或限限额额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区区分分无无限限责责任任和和有有限限责责任任的的意意义义主主要要在在于于::在在民民事事活活动动中中,,无无限限责责任任为为原原则则,,有有限限责责任任是是例例外外,,一一般般说说来来,,有有限限责责任任适适用用于于法法律律有有专门规定的场合。
专门规定的场合4. 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 单独责任是指由一个民事主体独立地承担的民事责任单独责任是指由一个民事主体独立地承担的民事责任 共共同同责责任任是是指指两两个个以以上上的的人人共共同同实实施施违违法法行行为为并并且且都都有有过过错错,,从从而而应应共共同同地地对对损损害害的的发发生生承承担担责责任任共共同同责责任任属属于于单单方方的的多多数数人人责责任任根根据据各各责责任任人人之之间间的的共共同同关关系系,,可可将将共共同同责责任任分分为为按按份份责责任任、、连连带带责责任任和和补补充责任w按份责任是指多数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或按份责任是指多数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各自承担一定份额的民事责任,者合同的约定各自承担一定份额的民事责任,各责任人之间没有连带关系各责任人之间没有连带关系 连连带带责责任任是是因因违违反反连连带带债债务务或或者者共共同同实实施施侵侵权权行行为为而而产产生生的的责责任任,,各各个个责责任任人人之之间间具具有有连连带带关关系系所所谓谓连连带带关关系系是是指指各各个个责责任任人人对对外外都都不不分分份份额额、、不不分分先先后后次次序序地地根根据据权权利利人人的请求承担责任。
的请求承担责任w补充责任,是指在责任人的财产不足以承担补充责任,是指在责任人的财产不足以承担其应负的民事责任时,由有关的人对不足部其应负的民事责任时,由有关的人对不足部分依法予以补充的责任分依法予以补充的责任5. 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w这是根据责任的构成是否以当事人的过错为这是根据责任的构成是否以当事人的过错为要件进行的分类要件进行的分类w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而给他人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而给他人造成了损害而应承担的责任造成了损害而应承担的责任 无无过过错错责责任任是是指指行行为为人人只只要要给给他他人人造造成成损损失失,,不不问问其其主观上是否有过错,都应当承担的责任主观上是否有过错,都应当承担的责任 公公平平责责任任是是指指当当事事人人对对造造成成的的损损害害都都无无过过错错,,不不能能适适用用无无过过错错责责任任要要求求加加害害人人承承担担赔赔偿偿责责任任,,但但如如果果不不赔赔偿偿受受害害人人遭遭受受的的损损失失又又显显失失公公平平的的情情况况下下,,由由人人民民法法院院根根据据实实际际情情况况,,依依公公平平原原则则判判由由双双方方或或多多方方分分担担损损失的一种责任方式。
失的一种责任方式w(三三)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民民事事责责任任的的承承担担方方式式,,是是指指依依法法应应负负民民事事责责任任的的行行为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形式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形式 根根据据《《民民法法通通则则》》第第134条条规规定定,,承承担担民民事事责责任任的的方方式式主主要要有有以以下下10种种:: (1)停停止止侵侵害害;; (2) 排排除除妨妨碍碍;;(3) 消消除除危危险险;;(4) 返返还还财财产产;;(5) 恢恢复复原原状状;;(6) 修修理理、、重重作作、、更更换换;;(7) 赔赔偿偿损损失失;;(8) 支支付付违违约约金金;;(9)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 赔礼道歉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