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的应用课件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54.50KB
约26页
文档ID:601394586
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的应用课件_第1页
1/2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的应用,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欢迎大家,YOU ARE WELCOME,Contents:,1.工业工程的常用技术,2.工业工程技术人员,3.IE组织结构设计,4.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与发展,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IE的常用技术,一、IE的应用领域和常用技术,1、IE应用领域,IE首先在制造业中产生和应用,以改进生产方法,建立良好的作业程序和标准,提高效率为目的随着IE的理论发展,新的研究方法不断产生,IE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现在已经应用在服务业(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农场管理、航空、银行、医院、超市等行业)和政府部门制造业,IE,政府部门,制造业,服务业,1.IE的常用技术,2、IE常用技术,(1)方法研究,(2)作业测定,(3)工作激励,(4)工厂布置,(6)表格设计,(5)物料搬运,(7)信息系统开发,(8)成本与利润分析,(9)物料搬运设备选用,(10)组织研究,(11)职务评估,(12)办公设备选用,(13)管理创新,(14)系统分析,(15)库存管理,(16)质量控制,(17)计算机编程,(18)项目网络技术,(19)计划网络技术,(20)办公室工作测定,(21)动作研究的经济效果,(23)价值分析,(24)资源分配网络技术,(25)工效学,(26)成组技术(GT),(27)事故与可操作性分析,(28)模拟技术,(29)影片摄制,(30)线性规划,(31)排队论,(32)投资风险分析,(22)目标管理,1.IE的常用技术,二、制造业中工业工程活动,IE最初产生于制造业,所以,制造业依然是IE应用的最重要领域。

一般来说,在制造业中常用的IE技术和知识有如下几种:,1、工作研究,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以提高生产率和整体效益为目的并且是在企业开展工业工程活动之初,首要的IE活动,它是其他IE技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方法研究,把工作简化并定出,进行此项工作的更,经济的方法和程序,提高,生产率,工作研究,作业测定,确定进行某项工作所需时间的长短,1.IE的常用技术,2、设施规划与设计,3、生产计划与控制,4、工程经济,5、价值工程,6、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技术,7、工效学,8、组织行为学,9、管理信息系统,10、现代制造系统,1.IE的常用技术,以上所列的是在制造业中常用的10种IE技术,但在不同的工厂,IE有不同的应用形式,这和行业性质和企业特点相关,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下电子行业中,台资企业的IE活动:,1).标准工时的制定,标准工时是核算的依据,如果工时不准确,就会影响到制造成本的核算,以及生管人员的排产计划和生产效率的真实性所以,IE人员在预定和测评工时的时候,要特别谨慎和认真同时,生产线必须按照IE人员的标准去配备人力,安排工位人力的增减必须知会到IE部门,让IE人员考评增减人力的合理性。

1.IE的常用技术,2).生产流程的制定,在台资企业中,有的工厂流程由工艺组制定,有的工厂有IE人员参与制定IE人员参与生产流程制定目的是诊断瓶颈工位之所在,质控点的有效性,以保证生产线能够及提高产量,又能有效地控制质量!,3,),.,生产绩效评核及追踪,生产绩效即生产效率,包括生产人员的效率,和设备的利用效率!作业效率和设备驾动率是IE人员重视的两个重要指标所以,IE定义和维护每个机型的标准,PP值,特别重要PP值,也就是PAY POINT,即支付点数1.IE的常用技术,4).规划生产线,制作生产线配置图包括流水线的长度,工位间隔,流水线节拍,工治具的摆放,物料的摆放,线速及流向,在制品的放置方式等内容5).教导班线长,作业人员以能确实按照作业标准进行作业,并纠正错误的作业方式6).制作做业指导书,在大部分工厂,作业指导书由工艺人员制作,有的工厂将工艺组安排在IE部但IE人员对现有的作业方式进行改善后,必须形成标准文件,由工艺人员将标准化后的作业方式加入作业指导书(,SOP,).,7).制作人力需求表,工具表,辅料表,用来控制生产线的生产状况,并作为制造部,物料室,工具室的招聘和领用依据。

其目的是控制生产线的人力和工具滥用状况1.IE的常用技术,8).依据需要向,ME,(治具工程师)人员提出需要与构想,要求设计治、夹具并跟催治夹具上线9).依据工程变更指令(,ECO,),签核制造通知(,MN,),并指导生产线采取应有的行动,以符合工程变更应有的要求10).发出MN以通知相关单位对某些特殊要求之遵循或对不正确动作之修改11).对生产现场的工具、设备、仪器及人员动作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之处马上提出,并要求修改12).进行方法改善,降低工时,使生产更顺利,并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13).推动成本降低行动COST DOWN),14).仲裁生产与品管之争执QE(品质工程师)制定检验标准时,必须经IE部门的会签,以便使正常生产时,工序能力达到要求,并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1.IE的常用技术,15).工厂布置设计与执行新产品投产或新生产线开设前,IE人员要考量实际需求和实际产能的差异,并进行规划活动,以免影响生产或造成浪费16).参与协力厂商的评监工作17).不良材料报告书的会签及决策来料不良是影响生产线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并经常造成返工,造成极大的成本和工时浪费所以,IE人员要参与来料不良报告书的会签与审批工作。

18).对于向外承包的工程进行成本估算,并进行报价审核19).参与建立BOM(料单)的架构并跟催其建立工作通过MRPII),20).新产品导入之主导,各单位之协调,联系及排程之跟催(由,PMP,人员主导)21).主导旧产品结束生产之动作由PMP人员主导),22).召开试产会议及检讨会议23).控制各机种的版本,及返工动作的导入状况2.工业工程技术人员,一、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广义地说,工业工程师的作用就是把人员、机器、资源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联系在一起,以求的有效运行,使人尽其才,物尽其值具体地说,他们主要从事,生产系统的设计和改善,工业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培养工业工程意识,这样才有可能将工业工程知识应用到生产活动中2.工业工程技术人员,二、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IE人员的知识结构,工程技术,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经营管理,基础IE,管理科学,人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3.IE组织结构设计与IE部门建立,一、企业中的工业工程组织,一般来说,IE的组织形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行业类型 2)企业规模 3)经营体制与传统 4)经营管理水平 5)技术力量但总的来说,IE在企业中的建制,对IE工作的开展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IE部门不同于生产制造部门、品质保证部门、生产计划部门、工程技术部门,一个企业没有这些部门就无法正常运转,但是IE部门就不同,很多企业没有独立的IE部门,也能运转,只是运转的好坏不同而已,因为IE的工作是建立在改善的基础上,是,3.IE组织结构设计与IE部门建立,为企业长期发展而存在的所以,IE在企业当中的位置,和领导的重视程度关系非常密切这涉及到IE设计的很多工作能否实施下去,IE的工作绩效能否体现出来一般来说,IE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1、集中式组织结构,IE人员集中属IE部管理,被指派到各部门服务2、分散式组织结构,IE人员固定在低层次部门工作,他们同高层次的IE经理只是保持业务上的联系,接受指导和监督3.IE组织结构设计与IE部门建立,3、矩阵式组织结构,IE人员集中为IE部的成员,但根据需要,不同的IE人员被指派到工厂或车间、部门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下面是一家大型中日合资企业的IE组织结构图:,3.IE组织结构设计与IE部门建立,厂长:,刘晌嵘,厂长助理:冯志军(品质事务担当)叶荣华(生产事务担当),资讯中心 主任:盛勇刚,生产管理部:部长:彭建,副部长:金京姬(进出口担当),生管部长助理:莫敏(ERP担当),品质管理部,部长:冯志军(兼),副部长:曾水平(IQC/QA担当),副部长:童壮(CS/PQC担当),跨部门项目推进工作组:,ERP项目推进/召集人:莫敏,TPM活动推进/召集人:叶豪杰,IE活动推进人:王秀春,技术部,部长:叶豪杰,副部长:石盛武(制造技术担当),制造部,部长:叶荣华(兼),一、,我国实施工业工程现状,IE,在我国的传播可追溯至,1943,年的重庆九龙坡交通大学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系。

当时该系的学习课程一半有关机械工程,一半有关,IE,早在,50,年代,国内就已经开展了,IE,实践如郝建秀操作法、倪志福技术革新等尽管如此,IE,真正在中国“落户”较晚,大约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于,1990,年建立近,10,年来,应用,IE,的行业已涉及冶金、化工、机械、汽车、能源、石化、飞机、服务业等各种领域IE,的,4,项重要技术,即系统分析与统筹规划、工作研究、设施规划与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的应用已形成一定格局4.我国IE的应用与发展,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实施,IE,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与国际接轨的一条有效途径事实上,目前国内许多外资,/,合资企业均设有工业工程师岗位国内大中型企业应用,IE,势头日趋旺盛,并已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比如海尔、联想、TCL、科龙、美的等先进企业都设有独立的IE部门二、国内应用IE存在的问题,1、,管理层次多大部分企业仍沿用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多层次管理,运作效率低,部门间横向协调功能差2、,职责不清晰各部门分工太细,职责不清,特别是界面间工作职责不明确,导致多头领导,工作重复和扯皮等弊病。

3、,信息滞后生产组织按职能管理而不是按过程管理,部门间生产管理信息传递周期长,存在信息完整性、可靠性和及时性等一系列问题4.我国IE的应用与发展,4、管理较粗放企业的制造资源预测与平衡工作较粗放,操作不规范,缺乏一套适合多品种混线生产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5、过程待优化生产线布局须重组,生产过程的众多环节有待于简化和优化,缺乏“不断过程改进”意识6、集成功能弱企业内部计算机管理自成体系,各部门自行开发软件不规范、不统一,导致企业内部计算机系统和运行环境复杂,信息集成、数据共享功能较差三、国内企业在推行,/,实施,IE,过程中存的误区,误区之一,,认为我国企业尚不具备发展应用,IE,的条件他们认为只有当国家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企业的的管理者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具有强烈的现代化管理意识,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压缩劳动力权力等)前提条件下才能实施,IE,4.我国IE的应用与发展,误区之二,,没有必要实施,IE,他们习惯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擅长于人治,通过发号施令,大干苦干照样可以完成生产任务误区之三,,,一种较普遍的想法,即国有企业实施,IE,不可行鉴于国内大气候影响,企业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制约因素较多,计算机管理普及率低等原因,认为实施现代,IE,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酸葡萄。

故在推行,IE,过程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消极观望、等待态度尽管他们在口头上慷慨激昂地表示要实施,IE,但在真正落实上却顾虑重重,迈不开脚步,深怕干扰现行生产管理体系误区之四,,,实施,IE,需巨额投资某些人认为,推行,IE,就是简单地采用计算机来替代日常运作管理实施,IE,的前提条件需购置大量计算机软、硬件,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必定要注入大量资金4.我国IE的应用与发展,误区之五,,“谁适应谁”的问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国外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运行模式源源不断地被引进、移植至国内企业,对国有企业管理现代化,与国际接轨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鉴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企业的运行环境不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