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直流一交流(DbAQ变换5.1逆变电路概述5.1.1 晶闸管逆变电路的换流问题DOAC变换原理可用图5-1所示单相逆变电路来说明,其中晶闸管元件VTi、VT,VE、VT3成对导通当VT、VT4导通时,直流电源E通过VT、VT4向负载送出电流,形成输出电压知左(+)、右(-),如图5-1(a)所示当VT2、VT3导通时,设法将VT、VT4关断,实现负载电流从VT1、VT4向VT2、VT3的转移,即换流换流完成后,由VT2、VT3向负载输出电流,形成左(-)、右(+)的输出电压,如图5-1(b)所示这两对晶闸管轮流切换导通,则负载上便可得到交流电压K0,如图5-1(c)波形所示控制两对晶闸管的切换导通频率就可调节输出交流频率,改变直流电压E的大小就可调节输出电压幅值输出电流的波形、相位则决定于交流负载的性质VI:.VT((C)图5-1DC—AC变换原理要使逆变电路稳定工作,必须解决导通晶闸管的关断问题,器件,在承受正向电压条件下只要门极施加正向触发脉冲即可导通作用,只有使阳极电流衰减至维持电流以下才能关断常用的晶闸管换流方法有:(1) 电网换流(2) 负载谐振式换流(3) 强迫换流即换流问题。
晶闸管为半控但导通后门极失去控制5.1.2 逆变电路的类型变变器的交流负载中包含有电感、电容等无源元件,它们与外电路间必然有能量的交换,这就是无功由于逆变器的直流输入与交流输出间有无功功率的流动,所以必须在直流输入端设置储能元件来缓冲无功的需求在交一直一交变频电路中,直流环节的储能元件往往被当作滤波元件来看待,但它更有向交流负载提供无功功率的重要作用根据直流输入储能元件类型的不同,逆变电路可分为两种类型:5-5无功二极管的作用1. 电压源型逆变器5-4为一单相桥式电压源型逆变器原理图电压源型逆变器是采用电容作储能元件,图电压源型逆变器有如下特点:1)直流输入侧并联大电容C用作无功功率缓冲环节(滤波环节),构成逆变器低阻抗的电源内阻特性(电压源特性),即输出电压确定,其波形接近矩形,电流波形与负载有关,接近正弦2)由于直流侧电压极性不允许改变,无功从交流向直流回馈时只能改变电流方向来实现,为此在各功率开关元件旁反并联续流二极管,为感性负载电流提供反馈能量至直流的无功通路图5-5绘出了一个周期内负载电压U、负载电流I的理想波形,按认I极性分区内导通的元件及功率的流向(P>0,功率从直流流向交流;P<0,从交流流向直流),用以说明VD对无功传递的重要作用。
2. 电流源型逆变器电流源型逆变器采用电感作储能元件,图5-6为一单相桥式电流源型逆变器原理图,图中未绘出晶闸管换流电路电流源型逆变器有如下特点:1)直流回路串以大电感Ld作无功元件(滤波元件)储存无功功率,也就构成了逆变器高阻抗的电源内阻特性(电流源特性),即输出电流确定,波形接近矩形;电压波形与负载有关,在正弦波基础上迭加换流电压尖峰2)由于直流环节电流Id不能反向,只有改变逆变器两端直流电压极性来改变能量流动方向、反馈无功功率,无需设置反馈二极管E地极冥vt,图5-6电流源型逆变器3. 两类逆变器的比较1)电压源型逆变器采用大电容作储能(滤波)元件,逆变器呈现低内阻特性,直流电压大小和极性不能改变,能将负载电压箝在电源电压水平上,浪涌过电压低,适合于稳频稳压电源,不可逆电力拖动系统、多台电机协同调速和快速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电流源型逆变器电流方向不变,可通过逆变器和整流器的工作状态变化,实现能量流向改变,实现电力拖动系统的电动、制动运行,故可应用于频繁加、减速,正、反转的单机拖动系统2)电流源型逆变器因用大电感储能(滤波),主电路抗电流冲击能力强,能有效抑制电流突变、延缓故障电流上升速率,过电流保护容易。
电压源型逆变器输出电压稳定,一旦出现短路电流上升极快,难以获得保护处理所需时间,过电流保护困难3)采用晶闸管元件的电流源型逆变器依靠电容与负载电感的谐振来实现换流,负载构成换流回路的一部分,不接入负载系统不能运行4)电压源型逆变器必须设置反馈(无功)二极管来给负载提供感性无功电流通路,主电路结构较电流源逆变器复杂电流源型逆变器无功功率由滤波电感储存,无需二极管续流,主电路结构简单5.2 负载谐振式逆变电路负载谐振式逆变电路根据换流电容与负载电感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并联和串联两种换流电容与负载电感并联、利用电容与电感的并联谐振特性实现自然换流的逆变电路称为并联谐振逆变器同理,换流电容与负载串联、利用电容与负载电感的串联谐振特性实现自然换流的逆变电路称为串联谐振逆变器;它们是构成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主要电路形式本节仅以并联谐振式负载换流逆变器为代表进行介绍图5-8并联谐振式逆变器工作过程并联谐振式逆变器原理电路如图5-8所示,直流电源E可由整流电源获得由于负载并联谐振时阻抗最大,必须采用电流源向逆变电路供电,故采用大电感Ld滤波,所以并联谐振逆变电路属电流源型,流过晶闸管的电流近似为矩形,负载电流为交变矩形波。
逆变器由四个桥臂构成,每个桥臂均由一只晶闸管和一限流电抗器串联而成由于工作频率为(1〜2.5)kHz中频,采用快速晶闸管限流电抗器Li〜L4自感值相等,互感为零,用于晶闸管导通时对流经的电流作di/dt限制滤波电感Ld不仅使直流电流平直,而且还可限制中频电流进入直流电源,起交一直流隔离作用由于晶闸管交替触发的频率与负载回路谐振频率接近,负载电路工作在谐振状态,这样可以得到较高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又由于谐振电路对所施加的矩形波电压基波分量呈现高阻抗,而对高次谐波分量电压可近似看作短路,故负载两端电压接近正弦波负载电流J0在滤波电感Ld作用下近似交变矩形波换流电容C提供了负载所需无功功率,并使和超前"一定相位,利用h过零来关断已导通的晶闸管,实现负载谐振换流5.3.1 强迫换流式逆变电路申联二极管式电流源型逆变器结构串联二极管式电流源型逆变器主电路如图5-10所示图中VTi〜VT6为晶闸管,G〜C6为换流电容,VD〜VD6为隔离二极管,用于使换流回路与负载隔离,防止电容上的充电电压经负载泄放而影响晶闸管换流由于隔离二极管与晶闸管串联,故称串联二极管式换流电路逆变器直流侧经大电感Ld滤波,使输入直流平直,构成了电流源内阻特性。
图5-10串联二极管式电流源型逆变器逆变器晶闸管为120导通型,除换流期间有三相通电外,其余时间均只有分属不同相的桥臂上、下二晶闸管导通,负载两相轮流通电晶闸管导通顺序为VTi—>VTa—>Vis—>VT4—>VT57玉6^VTi^...,各管触发脉冲相隔60每管导通120元件换流在VT、VT3、VT5间及VT2、VRVT2间进行电流源型逆变器理想输出波形如图5-13所示当负载Y接时,每相电流如图5-13(a)所示;当负载△接时,每相负载中电流波形如图5-13(b)所示5.3 图5-13电流源型逆变器输出相电流波形逆变电路的多重化及多电平化在大功率逆变电路中,电流源型逆变器常采用半控器件晶闸管作功率开关,存在较长时间换流过程,限制开关频率,使输出电流为方波;高压、大功率电压源型逆变器也多采用门极可关断晶闸管作功率元件,虽有自关断能力但器件开关频率仍低,输出电压也多为方波方波电压、电流含有丰富的低次谐波,严重影响输出特性如用于交流电机供电,会使电机附加损耗增加,效率降低,运行功率因数恶化,产生谐波转矩,引起噪声与振动等因此有必要对逆变器输出波形进行改善,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弦形,以减少谐波含量。
对此有二种处理方法:对于大容量逆变器,由于电压、电流定额限制只能使用晶闸管(包括门极可关断晶闸管)作开关元件时,多采用多重化、多电平化技术,这是本节讨论内容;对于中、小容量逆变器,可以使用高频自关断器件,多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这将是下节重点讨论的内容5.4.1 多重化技术多重化就是将几个逆变器的输出矩形波在相位上错开一定角度进行迭加,使之获得尽可能接近正弦波的多阶梯波形从电路输出合成形式看,多重化逆变电路有串联多重和并联多重两种形式串联多重是将几个逆变器的输出串联起来,多用于电压源型逆变电路;并联多重是将几个逆变器的输出并联起来,多用于电流源型逆变电路1.申联多重化图5-14给出了一个二重化的三相电压源逆变器主电路两个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公用同一直流电源E,输出电压通过变压器T1、T2串联合成图5-14三相电压源型二重逆变电路图5-15三相逆变电路输出电压波形图5-17三相电压源型二重逆变电路波形2.并联多重化一种三相电流源型逆变器三重化的方案如图5-18所示图5-18三相电流源型三重化逆变电路从以上电压源型逆变器的串联多重化和电流源型逆变器的并联多重化可以看出,采用多重化技术后,负载上得到了尽可能接近正弦的多台阶阶梯波,且多重化联接数越多,波形改善效果越好。
但是由于主回路换流的相互影响、控制电路及输出变压器联接的复杂程度等原因,实用上多采用三重化5.4.2多电平■化5-23为三电平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图5-22为一种中点钳位式三电平逆变电路图图5-22三电平电压源型逆变器图5-23三电平逆变器波形5.5脉宽调制型(PWM逆变电路在工业应用中许多负载对逆变器的输出特性有严格要求,除频率可变、电压大小可调外,还要求输出电压基波尽可能大、谐波含量尽可能小对于采用无自关断能力晶闸管元件的方波输出逆变器,多采用多重化、多电平化措施使输出波形多台阶化来接近正弦这种措施电路结构较复杂,代价较高,效果却不尽人意改善逆变器输出特性另一种办法是使用自关断器件作高频通、断的开关控制,将方波电压输出变为等幅不等宽的脉冲电压输出,并通过调制控制使输出电压消除低次谐波、只剩幅值很小、易于抑制的高次谐波,从而极大地改善了逆变器的输出特性这种逆变电路就是脉宽调制(PulseWidthModulated——PWM型逆变电路,它是目前直流一交流(DAAQ变换中最重要的变换技术,是本章的重点内容5.5.1基本原理按照输出交流电压半周期内的脉冲数,脉宽调制(PWM可分为单脉冲调制和多脉冲调制;按照输出电压脉冲宽度变化规律,PW洌分为等脉宽调制和正弦脉宽调制(SPWM按照输出半周期内脉冲电压极性单一还是变化,PWMT分为单极性调制和双极性调制。
在输出电压频率变化中,输出电压半周期内的脉冲数固定还是变化,PW以可分为同步调制、异步调制和分段同步调制等对于这些有关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准备通过单相脉宽调制电路来说明1.单脉冲与多脉冲调制图5-24(a)为一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功率开关器件VTi、VE之间及VRVI之间作互补通、断,则负载两端A、B点对电源E负端的电压波形"公均为1800的方波若VT、VT2通断切换时间与VT3、VT4通断切换时间错开入角,则负载上的输出电压”芯得到调制,输出脉宽为入的单脉冲方波电压,如图5-24(b)所示入调节范围为0〜1800,从而使交流输出电压"业的大小可从零调至最大值,这就是电压的单脉冲脉宽调制控制图5-24单相逆变电路及单脉冲调制(a)单相逆变电路;(b)单脉冲PWM如果对逆变电路各功率开关元件通断作适当控制,使半周期内的脉冲数增加,就可实现多脉冲调制图5-25(a)为多脉冲调制电路原理图,(b)为输出的多脉冲PW嗽形,图中,"『为三角波的载波信号电压,为输出脉宽控制用调制信号,临为调制后输出PWM!号当岫近,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当虹〈际,比较器输出助为低电平由于"[为直流电压,输出电为等脉宽PWM改变三角载波频率,就可改变半周期内脉冲数。
图5-25多脉冲调制电路及PW瞰形2.正弦脉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