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秋月古诗《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原文及译文赏析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为唐朝文学家苏轼古诗全文如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前言: 中秋月特指中秋节的满月,在唐诗宋诗中曾展现多首以之为名的篇章,其中最为出名的是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又名《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解释: (1)银汉:即银河玉盘:指月亮 翻译: 夜幕惠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弥漫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纯净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见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参观月亮呢 赏析: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那么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艰难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 ”,转觉清光更多。
句中并无“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分外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朴的写实,它貌似说银河本来理应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辽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 今宵明月显得特别团 ,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秘的动感,而且示意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由其中 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称赞“此生此夜 ”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 ”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开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 ,“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 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 ”的意思,是抒“ 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贯穿,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高明。
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决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高兴,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并且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