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风亭设置形式分析 摘要:地铁风亭是地铁车站和区间的附属建筑,地铁车站和区间通过通风空调环控系统来控制和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为乘客、列车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和适宜的运行环境,保证火灾状况下烟气的排除、新鲜空气的输送它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地铁车站的环控效果,运营安全;同时也会影响车站的布局和规模,尤其对地铁沿线周边环境和城市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关键词:地铁风亭;设置形式1概述地铁风亭只是车站的一个通风设施,换气作用,更换车站内的气体,在火灾工况下兼做事故排烟功能风亭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新风亭、排风亭和活塞风亭风亭对环境不友好的只有温度、噪音和景观,噪音问题由风亭设置的消声器或消音版等设备材料手段解决2地铁风亭的设置应遵循的建筑设计原则2.1风亭与城市环境结合原则敞口低矮风亭建筑体量小,各个不同功能的风亭分散布置,对周边环境和景观的视觉影响小,建筑形式简洁但分散设置的风亭占地面积约是集中高风亭的3~5倍在用地日益紧张的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的紧缺会给地铁建筑带来巨大的征地和拆迁费用因此低矮敞口风亭的设置受到一定的限制,仅适用于城市广场、绿地和公园内。
这种风亭形式的风亭外形简洁,个体体量小,以绿化做陪衬易于融入城市环境中但需考虑雨水倒灌,有防洪、防涝的要求,风亭下部应设排水设施同时由于落叶和垃圾的积聚,定期要对风亭下部进行清理,运营费用会有所增加大多数车站还是设置在客流集中、建筑密集的城市建成区风亭往往是见缝插针的设置其中其设置的原则是在不影响风井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征地面积和拆迁量,所以集中设置组合风亭是必然的选择风亭与出入口、疏散通道、冷却塔、公共卫生间、垂直电梯等合建,因占地面积小,减少征地和拆迁的费用,对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来说是一种环保节能措施高风亭的设置由分散改为集中式布置,必定要向空中发展,而各个风口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满足规范要求不小于5m,风口的断面尺寸还需满足通风空调的要求,使得风亭的体量非常庞大这种形式风亭的体量如同一栋建筑物,需要对其造型和立面进行设计,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与周边建筑满足一定的退缩距离,以协调、统一的形式与周边环境融合2.2设计模块化原则地铁风亭是功能性很强的构筑物,作为一条线路上的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站点来说应该体现工业化的设计地铁风亭不同于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要表现标新立异、张扬和大气其景观效果倡导的是简洁、明快的工业化设计,与周边环境融合。
轨道交通工程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尽可能做到标准化、模块化和工业化的设计才能达到高效集约的可能尤其是在装修过程中,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便于材料的统一采购、统一施工、控制成本,体现节约建设和维护成本的理念2.3“以人为本”的原则地铁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同时风亭和冷却塔也会给市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视线阻挡、噪音和气味都是市民不愿意接受的因此对可能存在影响风险的风亭进行环境友好设计,特别是周边区域为声环境Ⅰ、Ⅱ类声功能区域时,要进行重点设计,使人们无论在视觉感官上,还是心理层面上都能够接受和认可地铁风亭3地铁风亭的设置要求3.1规范要求3.1.1风亭与周边建筑物的距离要求单建或与建筑物合建的风亭,其口部距其它建筑物距离应不小于5m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8.6.3)此条文主要考虑:地铁风亭周围的建筑物,尤其是厕所、电焊车间、饮食店等散发有害、有味气体的建筑物会对地铁新风造成污染;另地铁风亭的噪声及带有余热余湿的排风对周围建筑物的不利影响,且结合有些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故设此条文3.1.2风亭风口间的距离要求当进排风亭合建时,排风口应比进风口高出5m,或风口错开方向布置,且进、排风口最小间距应大于5m。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12.2.43)此条文主要考虑:地铁的排风虽然未含有害物质,但排风带有大量余热余湿,且带有地铁的特殊气味,CO2的浓度也较高,防止排风污染新风;再加上为防止发生火灾时,车站排出烟气由新风亭倒灌回车站内,故设此条文3.1.3各类功能区对风亭的噪声要求风亭、冷却塔的位置应避开环境敏感区域对于建成区,在交通干线两侧区域设置的风亭、冷却塔,其噪声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3.2系统要求由于活塞通风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列车正常运行时的活塞效应,为控制通风阻力,保证隧道的换气量,隧道通风系统对活塞风道、风亭的设置有要求3.2.1风亭与车站的距离要求活塞风道长度通常不大于40m,风亭受此条件制约,与地铁车站的距离往往也不超过40m3.2.2风道的设置要求活塞风道由车站隧道中心线至活塞风亭口部的弯头通常要求不多于3个受此条件所限,活塞风亭的选址除了距离外,还需考虑与主体风道接口的方位关系4地铁风亭的设置常规作法4.1风亭与出入口间的距离要求为防止车站排风通过出入口回流至车站内,同时考虑火灾时烟气经出入口倒灌回车站,故各地在进行地铁建设时通常考虑对风亭口部至出入口出口处的距离做出一定限制。
4.2周边环境对风亭的要求在满足环控系统所提出的土建和工艺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对城市景观的负面影响,通常应置于道路两边红线以外(但若道路中心绿化带满足风亭设置的要求,亦可设置道路中心绿化带内)在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应控制风亭体量、造型和色彩应与所处环境相协调风亭应布置在外界开阔、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影响交通,不对附近居民造成直接污染风亭通风口不得正对邻近建筑物的门窗5功能的实现风亭作为地铁地下空间与室外换气的地面设施,必需保证其功能的实现,才能保证地下环境满足使用要求要避免进风、排风/烟的气流产生短路,风口的布设除了要满足最小间距要求外,还需结合室外主导风向对不同功能风亭布设的影响,尽量将具有进风功能的风亭设于上风侧,具有排风功能的风亭设于下风侧高风亭的风口位于风亭侧墙,可利用平面与竖向的空间关系,风口设置相对较灵活,在满足风口平面间距、室外主导风向的前提下,优先采用错开百叶的出风方向布置风口,其次通过竖向高差布置风口但后者可能会增加风亭的高度,使其体量更加高大,与规划的协调更加困难低矮风亭出风口与地面平行,只能通过风亭本身的布置来满足平面间距、室外主导风向的要求但由于受地面规划、用地性质、地下风道布置的影响,风口的相对位置往往较难满足风向的要求,容易理引起正常运行时,排风污染新风及活塞风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导致火灾时排出烟气重新又被从活塞风亭或新风亭吸入车站。
如果要完全满足功能要求,会引起车站附属结构较大的变化,实施难度和代价较大因此,两种风亭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满足功能要求,但措施实施的难度与代价不同6结语风亭的形式应根据线路条件和所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结合建筑造型、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合理地利用城市建筑空间,做到与周围建筑结合协调,对地面交通干扰小,对外观形式、使用功能以及综合经济指标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实施条件优化在选材上对新的外墙材料如新型外墙涂料、夹胶玻璃等材料进行研究比选,采用新的工艺进行施工,以节约成本及更好实施针对线路的特征实施设计理念并综合考虑,便于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参考文献:[1]刘洋,华南地区地铁车站风亭设计研究,《都市快轨交通》,2016,29(2):53-56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