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谈《雷雨》第二幕中周朴园的形象曹禺的多幕话剧《雷雨》写于1 9 3 3年,1 9 3 4年发表在《文学季刊》上它是 中国“五四”以来的优秀剧目之一 剧本以周、鲁两家三十年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 组成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 引导观众和读者去思考造成这悲剧的社会原因 第二幕是全剧的重点场次, 着重描写了周朴园和梅侍萍(鲁妈)分离三十年重逢时的思想性格冲突, 其中还交错着周萍和蘩漪、 四凤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阶级矛盾 这一幕不仅展现了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特别集中地塑造了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反动资本家周朴园的形象, 从而深刻地揭露了他凶横、虚伪和腐朽的反动本质在第一幕中,周朴园和儿子周萍谈话,说所以要把南方的家具带到北方、 按照三十年前的老样子排着,夏天也总是关上屋子的窗户, 都是为了纪念侍萍 他给大儿子起名叫萍,也是为了纪念侍萍周朴园以此来教育儿子, 给人的印象是他是个念旧情重道义的人 在第二幕中,周朴园还未认出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 他向鲁妈打听侍萍的坟墓在哪儿, 想去修一修坟这不能不使人感到, 他对于死去的侍萍有十分深切的怀念。
这种怀念之情保持了三十年之久应当怎样认识周朴园的这种感情呢?周朴园对于侍萍的种种怀念, 不能说绝无真情实感, 但更准确地说是内疚之心, 是一种赎罪的心情在支配着他他不能无视严峻的事实,即他用爱情引诱欺骗了侍萍之后, 又抛弃了她,逼得她走投无路而投河身亡 往事的回忆鞭打着他的心灵 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借此巧妙地掩盖他不光彩的过去, 维护他在家庭中的威严, 显示周家是个体面的家庭,抬高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这些才是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纪念侍萍的真正原因在第二幕中,鲁妈告诉他侍萍还活着,并且就在此地,不过已经嫁给了一个下等人鲁 妈问他“想见一见她么? ”他连忙说:“不、 不他不愿见,也害怕见怀念了三十年之久 的侍萍侍萍还活着,这一严酷的事实, 将他内心的本质显露了出来, 从而把三十年前的他和今天的他统一了起来三十年前,是他这位周家大少爷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做妻 子,逼着侍萍冒着大雪,带着刚生下三天,病得很重的第二个孩子离开周家三十年后,周 家大少爷已经是社会上有名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而侍萍已经是嫁给了下等人的妇女 如果相见、相认,会给周朴园带来比三十年前更不好的影响,会大大损害他的名望和身份。
因此,他连连说:“不、不此刻,对于侍萍的怀念之情,已经被保持地位、身份的阶级 意识所替代了特别是当他知道面前的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 他的这种维护个人身份、地位和尊严的阶级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他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这一连串的质问,是他本能的阶级意识的流露,是他内心紧张、恐惧的表现 他以为鲁妈是受人指使,千方百计地寻找他, 是想以过去的关系讹诈他才来的 他是以剥削阶级的庸俗卑劣的心理来看待鲁妈出现在他面前的为了维护他的尊严和地位,他立刻质问鲁妈:“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并立即辞退了鲁贵和四凤, 提出“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的条件这是他害怕事态扩大,威胁到他的个人利益,妄图掩盖以往 事实的真相这和他开始时的托物寄情、 怀念故人的感情相对照,似乎判若两人但这种相矛盾、相对立的感情都是周朴园的真情的流露, 不过它们是在不同时间、 地点和场合的流露罢了它们在维护周朴园的阶级地位、身份等问题上统一在一起了不难看出,怀念侍萍是 为树立他的威严,提高他的地位,绝情寡义也是出于同一目的 这是资产阶级极端自私自利的阶级性的表现。
周朴园给鲁妈一张五千元的支票 (被鲁妈撕了),还想汇一笔钱给鲁妈 这自然不能用怀念之情来解释他自己都明白地说,这样做是为了“赎罪”三十年前, 周朴园把侍萍赶出门去,使她遭受了三十年的悲苦, 可以说是毁灭了她的青春和前途 如果周朴园认识到这是他的罪过,总算还有一点人性但是, 正如鲁妈所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金钱不能赎罪但在周朴园看来,金钱不仅可以给他带来地位、身份和享受,而且可 以赎买罪恶,以求得心灵的安宁这正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丑恶灵魂的表现在第二幕中,还穿插了蘩漪和周萍的一场戏, 也起到了从另一个侧面来刻画周朴园形象的作用周萍认为周家、至少他们这一房是体面的家庭蘩漪则揭露了这体面家庭的罪恶 她说:周家的几辈人都是“偷偷做出许多可怕的事情, 祸移在别人身上”, 而表面上是“一副道德面孔,慈善家,社会上的好人物”她说周朴园是第一个伪君子蘩漪又以自身的经 历,控诉了周朴园的罪行她被骗到周家之后,周朴园对她凶横专制,扼杀了她的青春,窒 息了她的热情,使她在枯井似的家庭中, 呼吸不到一点人的气息 正是周朴园的封建家长式 的统治,造成了蘩漪和周萍之间罪恶的乱伦关系这一幕在鲁大海和周朴园的冲突中,通过鲁大海的口揭露了周朴园政治上的反动本质。
他在包修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 淹死二千二百个小工,他从每个被淹死的工人身上扣了三 百元钱他让警察开枪镇压罢工工人,打死了三十个工人他又利用分化和收买部分罢工工 人代表的手段,破坏了这次大罢工周朴园的每一个铜钱上,都沾着工人阶级的鲜血还应当指出,剧本第二幕不仅较为集中地刻画了周朴园的形象, 让观众和读者充分认识他的资产阶级的凶横、 虚伪以及他的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 他的封建家长式的专制 而且对于其他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是成功的, 如鲁妈经过痛苦磨砺而养成的劳动人民的不畏权势, 以及还不可能摆脱宿命论思想的性格; 蘩漪的孤独任性而脆弱的性格; 周萍的苍白而卑弱的性格;以及四凤的单纯善良而又热情的性格这些鲜明、生动的性格特征,都是在矛盾冲突中 展现出来的这一幕的戏剧冲突错综复杂但又脉络清晰, 情节紧张而又自然合理 人物的对话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充满了动作性 《雷雨》的第二幕对于表达全剧的主题思想,揭示造成这场家庭悲剧的根源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