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主义教育及其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意义 Summary:从对教育的根本看法、教育内容、学习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简要回顾并评析了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思想,然后结合当前我国教育的一些实践状况,指出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的启示意义Keys:要素主义教育;教育内容;学习方法;师生关系要素主义是现代西方较有影响的教育哲学流派之一要素主义运动创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针对当时实用主义教育在美国占据统治地位,学校教育普遍忽略系统的书本知识教学而提出应坚持“传统教育理论”的某些论点,被称为“新传统教育”派,包括著名教育家有巴格莱、德米西亚维奇、科南特等要素主义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达到鼎盛并占据统治地位,而后,随着其他新兴教育思想的兴起对要素主义教育的挑战,使其黯然失色一、对教育的根本看法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不从哲学上找根据,也不阐述教育的一般思辨性的基本原理而是面对教育的不适应性,找出现存教育的弊病,探求具体问题的出路要素主义教育理论面对美国教育的弊病,提出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主张如加强美国的教育,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学习其他国家教育经验,建立强有力的教育理论以指导教育实践等。
它的关于“天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一方面为满足美国当时急于培养优秀人才和发展现代科技的需要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教育的不平等性同时,这些教育主张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哲学的论证二、教育内容要素主义教育家针对实用主义教育的不良影响,提出教育过程的核心是吸收规定的教材,主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共同要素作为知识的核心,教育的使命就是将这种文化要素传递给学生并为他们所掌握学生应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所需的少量直接经验只起辅助作用要素主义提倡把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共同要素”作为课程的内容,强调学校是传播文化的机构,应当把教育作为社会生活再现的过程,通过教育使社会遗产在每一个新生的一代身上再现出来;强调系统的学习掌握书本知识,强调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强调教学应按教学计划进行,强调学术性教育,强调智慧训练等观点,对弥补实用主义教育造成的缺陷、抵制其不良影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符合学校教育规律的但是,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学习人类文化共同要素的思想,是缺乏科学依据和哲学基础的这一思想的提出,虽然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但是它没有进一步阐述如何在浩瀚的文化背景下确定基本的要素,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原则。
所以,这一点只能算作是一个有启发意义的设想三、学习方法进步主义提出“从做中学”,要素主义教育家对此提出了批判,认为进步主义者反对学校组织安排的学习训练,主张儿童在实际社会环境中获取知识,以非正式学习或附带学习取代用教师安排和组织的有序训练,这些做法实际上导致并加剧了学校软弱和缺乏效能要素主义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了美国学校秩序混乱,降低了学生标准,以致降低了整个美国的教学质量要素主义的这种批判是切中实际的要素主义认为,学习方法应注重传统的心智训练方法他们认为,进步主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固然有其优点,但实际运用却有很大局限因为我们学习的许多东西,就其性质来说是抽象的、概念性的,而这些知识无法通过经验的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获得,而且未经检验的个人经验也不能成为课程的核心所以,教学方法应该促进理性的活动,注重理性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系统推理的习惯,否则,就不可能发生学术性学习要素主义强调比较高级、持久的兴趣这种兴趣并不在一开始就能感觉到,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刻苦努力才能产生学习其本身来说要求刻苦,并且往往要求强迫自己专心致志,学校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严格的考试作为升级的标准四、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问题上,要素主义认为,所谓教育或学习,就是使儿童接受成人的习惯、品质以及规范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成年人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处于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是“教育宇宙的中心”,教育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
在具体的做法上,要素主义教育则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管束和训练,同时更注意建立学校规章制度,强调学校纪律还认为,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自由是为了儿童获得更大的自由;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接受严格的训练,不可随心所欲、只凭兴趣爱好完成或拒绝教师布置的作业,学校应按一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由此可见,要素主义教师观实际上与传统的绝对教师权威相比而言,已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师资培养不无启发五、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的启示当一种教育理论已不能完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时,必然会产生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理论不能完全否定旧的教育理论,而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借鉴地吸收利用我国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其与杜威的教育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完全否定原来教育中的积极之面的偏颇,我们应该从美国的教育改革中汲取经验为我所用,正确地对待传统教育1.在教育目的上,要素主义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我们认为这是教育应该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天的教育更应重视其社会性和个人需要的统一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个巨大任务是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新的世纪使国民素质有一个根本的提高,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教育的社会性的要求。
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应从我国教育实践的现状中发现问题,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不能对所有的教育实践全部否定因此,要素主义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这一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2.在学习内容上,要素主义重视传统,重视文化要素,这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它又走上了片面,过分强调了某一方面而忽视甚至是主动放弃了另一方面当前,我们提倡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完全否定应试教育的极端倾向虽然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但其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让学生接受的都是经过检验的有效间接经验,这些是能为个体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要素,所以我们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应有鉴别地吸收,利用应试教育中的合理成分3.在学习方法上,要素主义强调学生的刻苦努力,强调学生的较高级、持久的学习兴趣,并认为,兴趣并不在一开始就能感觉到,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刻苦努力才能产生要素主义认为教学方法应该促进理性的活动,注重理性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养成系统推理的习惯而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致使教师灌输教材、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不能从实践中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不能学以致用,能力得不到发展,以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在这些方面上,我国的教育实践比要素主义所提倡的教育思想走得更远,因此,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也不能走向极端,而应理论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4.在师生关系方面上,要素主义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认为教师应该接受过通才教育,应该具有其所传授知识领域的广博知识,应该对儿童心理和学习过程有深刻的了解,有向年青一代传授知识和理想的能力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学校中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不重视学生人格,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师生之间谈不上民主平等,教师具有极其绝对的权威,这也与要素主义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有相似之处我们对此应该持批判的态度,应采取合理的方法予以改进我国整体师资水平不断提高,但中小学中仍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没有达到应有的学历水平,在师资队伍中,具备全面教育能力的教师还为数太少,我国的师范教育偏于专业能力的训练,谈不上通才教育对此,我们应该借鉴要素主义对教师的业务能力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做到既要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形成一个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新型社会主义师生关系。
Reference:[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2]李春琴,李春玉.永恒主义与要素主义教育若干基本观点的比较[J].通化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94(3):66—71.[3]路有铨.躁动的百年[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4]罗玉莲,贺武华.要素主义教育思想退潮后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J].教育探索,2005(2):52—54.[5]杨丽娟.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理论之比较[J].山东教育科研,1997(6):67—69.(作者单位 烟台南山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