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虫的主要类群(1) 直翅目:即蝗虫、蝼蛄、蟋蟀等,咀嚼式口器,丝状触角,前胸背板发达,一般有两对翅并鸣叫发音、有听器,不完全变态2) 半翅目:即蝽象类俗称臭板虫刺吸式口器,丝状或棒状触角,前胸背板发达,一般身体有臭腺,不完全变态,多数为植食性害虫,少数(猎蝽、花蝽)为捕食性益虫为害方式以口针直接刺吸植物汁液3) 同翅目:包括蝉、叶蝉、飞虱、粉虱、木虱、蚜虫、介壳虫类刺吸式口器,刚毛状、锥状或丝状触角,多数种类有蜡腺并可分泌蜡粉或介壳;不完全变态、植食性害虫4) 缨翅目:即蓟马类,口器锉吸式,翅狭长透明有长缘毛,不完全变态,多数为植食性害虫,极少数捕食螨虫、蚜虫5) 鞘翅目:即各种甲虫类,如步甲、叶甲、瓢虫、天牛、象鼻虫、叩头虫等此类昆虫为昆虫纲中数量最多的类群口器咀嚼式,完全变态,有害虫也有益虫6) 鳞翅目:即蛾、蝶类是昆虫纲中害虫最多的类群,虹吸式口器,身体、翅上有鳞片并形成各色斑纹,触角丝状、羽毛状或棒状;完全变态,成虫多取食花蜜,幼虫是为害虫态7) 膜翅目即蜂类、蚁类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8) 双翅目:即蝇、蚊、虻类口器舐吸式或刺吸式,完全变态如斑潜蝇、瓜食蝇等9) 膜翅目:包括草蛉、蚁蛉、褐蛉、粉蛉等。
一般外形类似小蜻蜓,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或棒状,完全变态,所有种类均为益虫10) 螨类:螨类不属于昆虫类,而是昆虫的近亲,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下的蜘蛛纲、蜱螨目,变态发育经卵、幼螨(3对足)、若螨(4对足)、成螨(4对足),以两性繁殖生为主,有的也以孤雌生殖繁殖能力强,一年十几至二十代二、植物侵然性病害的病原物(1) 病原真菌:是最重要的一类病原物,多数植物都会受到该菌的侵然发病如小麦锈病、稻瘟病、蔬菜软腐病、苹果腐烂病都属于真菌病害真菌的躯干(营养体)是丝状体即菌丝体,它没有叶绿素,只能从植物或环境中吸取营养并生长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开始形成多种无性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桓孢子),孢子借助风雨昆虫传播侵然发病在生长季的后期,许多真菌还可以通过两性孢子或器官等的配合而形成有性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子孢子等)附在病残体上的无性或有性孢子成为下年的侵然来源,有些真菌以休眠菌丝体或菌核、子座等越冬真菌主要分五大类:1、鞭毛菌类为低等菌,营养体内为无隔菌丝体,繁殖体内形成无性的孢囊孢子和有性的卵孢子,引起的植物病害很多,如猝倒病、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白锈病等2、接合类真菌属于较低等真菌,营养体内也无隔菌丝体,繁殖体内形成无性的孢囊孢子和有性的接合孢子,引发的病害不多,典型的有甘薯根霉菌软腐病。
3、子囊菌类真菌属于较高等真菌,营养体内为有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为子囊孢子典型的病害如苹果树腐烂病、甘薯黑斑病、多种白粉病等4、担子菌属于高等真菌,主要引起植物的锈病和黑穗病5、半知菌类真菌营养体都是有隔菌丝体,繁殖体内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引起的典型病害有黑斑病、褐斑病、灰霉病、枯萎病、黄萎病、茎枯病、根腐病2) 病原细菌细菌是一类比真菌更小、更低等的微生物,一般为单细胞、短杆状、有细胞壁、没有固定的细胞核,靠寄生或从外界吸收营养生活典型病害如软腐病、青枯病、果树根肿病、水稻白叶枯病、瓜类角斑病等3) 病毒病,是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侵然性病害的病原物,比细菌更低等,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衣壳包住核酸芯子形成的大分子生物,比细菌小的多常见病害有番茄病毒病、瓜类病毒病、小麦丛矮病、玉米粗缩病、苹果花叶病等4) 类病毒、植原体、类立克次体类病毒是比病毒还小的病原物,只有核酸无蛋白质衣壳,但也繁殖侵然植物如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植原体(类菌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有细胞膜无细胞壁,典型病害如枣疯病、苹果锈果病等类立克次体也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传染病害如小麦黄化条纹病、桃树矮化病。
5) 寄生性种子植物种子植物一般有叶绿素,有根能吸收养分,但有少数种子植物无叶绿素,或某些器官组织退化成只能寄生在其他植物上才能生长的寄生性种子植物有的有叶无根,如桑寄生;有的无根无叶,如大豆菟丝子三、症状与病害诊断A、症状(病状)类型及病因l 变色 如褪绿、斑驳、花叶、黄化、红化、紫化等病因:病毒、植原体、类立克次体的侵然;缺素或元素过量中毒l 坏死 指植物细胞组织的死亡如叶斑、穿孔、叶烧、稍枯、溃疡、疮痂等病因: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侵然;缺素或中毒 l 腐烂 指细胞组织大面积的分解和结构的破坏有干腐、湿腐、软腐之分病因:真菌、细菌侵然或沤根l 萎篶 茎叶萎垂以致全株枯死病原:缺水干旱或真、细菌侵然l 畸形 指植物器官组织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如矮缩、徒长、瘤肿、菌瘿、毛根、缩叶等病因:真、细菌、病毒、线虫等侵然B、症状类型及成因l 霉状物 如霜霉状物、白、黑霉、青霉、灰霉、绵霉病因:发生真菌性病害:霜霉病、黑斑病、、灰霉病、赤霉病等l 粉状物 如白粉、黑粉、锈粉状物病因:发生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黑粉(黑穗)病、锈病等l 黑色点粒状物 在植物组织内或附在表面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子囊壳、闭囊壳、微菌核等。
病因:发生真菌性病害如炭疽病、茎枯病、白粉病、菌核病等l 块状物 表现为形状、大小、颜色不均的菌核病因:发生真菌性病害如菌核病、灰霉病、白绢病等l 脓胶(粒、膜)状物 病因:发生了细菌性病害如角斑病、青枯病、稻白叶枯病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要点第一篇:苹果篇(1) 果斑点落叶病:又称褐纹病,主要危害富士、红星、新红星、元帅等l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尤其是展叶20天内的叶片,初期出现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斑点,四周有紫红色晕圈,随着病斑扩大形成红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中央常有一个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空气潮湿病斑正反面有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时数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破裂或穿孔7—8月为发病盛期果实染病产生黑点型、疮痂型、斑点型、果点变褐型四种常见斑点型幼果染病,果面出现黑褐色发亮小斑点或锈斑,近成熟期多为褐色病斑l 发生规律:该病原菌为细交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以菌丝在受害叶片、枝条等越冬,第二年春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由皮孔侵入分生孢子一年有两个活动高峰期:第一个高峰为5月上旬到6月中旬,导致春稍和叶片染病;第二个为9月份,加重秋稍发病该病的发生与天气和品种有关,春节展叶后雨水多,降雨早,雨日多易发病。
富士、红星、元帅、印度等易发病2) 苹果轮纹病:又名粗皮病、疣皮病,俗称烂果病、水烂病是苹果、梨的果实和枝干的重要病害l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和树干枝干染病初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近圆型、淡褐色、水浸状斑,逐渐扩大成质地坚硬、中心突起、边缘龟裂的病斑,慢慢病组织有时会翘起脱落果实染病多是在近成熟期或储藏期,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褐色水浸状小斑点,随着病斑扩大形成同心轮纹慢慢果实腐烂有黏液溢出,发出酸臭气味l 发生规律:该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枝干病组织中菌丝体可存活5年左右第二年春,当气温达到15度,降雨在10毫米以上,分生孢子开始侵然果实从幼果期到成熟期均可侵然,但以幼果期为主7—9月发病最多3)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然果实、叶柄叶片染病初,多发生在树冠下部和内膛叶片上,初为褐色小点,单生或数个连生,后扩展成三种不同类型病斑:同心轮纹型、针芒状、混合大斑型三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后期病部中央变黄,但周围仍然保持绿色晕圈,且病叶易早期脱落果实染病初期生暗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型或不规则型,边缘清晰,稍下陷晚熟品种香蕉、国光受害多。
l 发生规律:该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有性世代为苹果双壳,属子囊菌亚门分生孢子发芽适温20—25度,发育适温20—25度田间5—6月开始发病,7—8月进入盛期,10月停止发展春雨多,雨季来的早易发病,故该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与天气关联较大通风透光差,地势低洼易涝的果园发病重,元帅、金冠、红星、富士易感病4) 果炭疽病:又称晚腐病、苦腐病,俗称水烂病,多雨高温年份危害严重l 症状:主要危害果实染病初为很小的淡褐色圆形小斑,边缘清晰,病斑逐渐扩大深入果肉,使果实变褐腐烂,具苦味,表皮下陷l 发生规律:该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果、干枝、僵果和潜叶蛾危害的枝条上越冬,来年春形成分生孢子盘,释放孢子随风雨昆虫传播,由皮孔和伤口入侵坐果期侵然,果实成熟期发病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元帅、金冠、红星较抗该病5) 苹果锈果病:又称裂果病、花脸病l 症状:主要有5种类型:1、锈果型小国光、白龙为此典型症状落花后1个月即可出现初在果顶产生淡绿色水浸状斑,不久生有5条纵纹伸向果梗部,以后纵纹变成黄褐色2、花脸型沙果、白海棠为典型3、锈果花脸混合型元帅、红海棠常见4、环斑型多见品种为山荆子5、绿点型常见金冠、黄魁品种。
l 发生规律:该病为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嫁接传染,包括通过使用的刀、剪梨树是该病的带毒寄主,梨树普遍潜带病毒但不表现症状,与梨树混栽或靠近梨园的苹果树易发病一旦染病,病情逐年加重,成为全株永久性病害6) 苹果斑点病(7) 防治水稻二花螟 二化螟幼虫危害水稻,会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在二化螟低龄幼虫高峰期母用黑光灯20%乳油90毫升,兑水30~40升喷雾,药效期长达20天,并且还能促进稻株生长,预防早衰,提高结实率也可在三唑磷、杀虫双、杀虫单、BT等防治二化螟的其他药剂中,现配现用黑光灯20%乳油30~40毫/母,可明显提高防治二化螟的效果在田间无水层(保持湿润)的情况下,使用黑光灯防治二化螟,不影响防治效果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幼虫吐丝将叶片卷成管状虫苞,在苞内啃食叶肉呈白色条斑,严重时全田叶片枯白,影响稻株生长,结实不饱满用黑光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技术关键要与危害发生期吻合,当田间大量出现新的小虫苞时,母用黑光灯20%乳油90毫升,或黑光灯20%乳油20毫升+三唑磷15%微乳剂80~100毫升,兑水30~40升效果良好8) 防治水稻三化螟三化螟幼虫为害造成白穗,防治白穗一般要分两次用药。
第一次用药在水稻大肚期(破口前三天),第二次用药在第一次药后7天(抽穗5%)时,分别母用黑光灯20%乳油90毫升,兑水30~40升喷雾9) 防治稻飞虱危害水稻的稻飞虱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三种,常以成、若虫群集在稻基部吸,分泌密露,诱发纹枯病,烟煤病等,严重时可造成水稻倒伏每母可用黑光灯20%乳油90毫升,兑水30~40升喷雾,在低龄虫发生高峰期均匀喷雾 注意:1 击到速度较慢 2 对白背飞虱及灰飞虱需要高剂量10) 防治稻苞虫稻苞虫一幼虫取食叶片,形成 缺刻,严重时稻叶被吃光一二龄幼虫多在叶尖或叶边缘纵卷成单叶苞母用黑光灯20%乳油90毫升,兑水30~40升喷雾,与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叶面均匀喷雾11) 拌种处理防治秧田害虫在水稻秧盘育秧和旱地育秧时,用黑光灯20%乳油拌种可有效防治秧田期甚至本田分蘖前期的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蓟马、稻瘿蚊等害虫 拌种方法:1 浸种:催芽至露白; 2 药量:育殃盘每公斤杂交稻种用黑光灯20%乳油90毫升,兑水30~40升;3 拌种:将稻种放在薄膜或农用盆上,均匀撒下以配好的药液,轻轻搅拌3—5分钟,然后摊开晾干,即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