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像专题一、 、浓度 - 时间图:ABCtc43210(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转化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3)vB= VC= 2s 2、 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mol·L-1)与时间t(min)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 (1)时间t1的意义是 _ . (2)在时间0至t1的间隔里,v(I2)= . v逆t1 tvv正(3)此平衡状态下,H2的转化率为 . 二、 速度-时间图:1) (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2)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DV正V逆VtCV正V逆VtBV逆V正VtAV正V逆Vt一点连续、一点突跃是浓度变化对平衡影响的特征两点跳跃是温度或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特征V正V逆AtVV逆V正BVtV正V逆CVtV逆V正DVt例:右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Q达到平衡时 ,由于条件改变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_;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_; 若增大压强,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v逆t1 t2tvv正在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mA(g)+nB(g)pC(g)+qD(g);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变化过程均如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C.m+n>p+q D.m+n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T1p2 C.T1>T2,p1>p2 D.T1>T2,p1
② 再向横轴作垂线: (即在等温时),得知压强对平衡的影响PA%500℃200℃TA的转化率1.01×107Pa1.01×106Pa1.01×105Pa例•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PA%300℃200℃ 正反应____ m+n____ p+q 正反应____ m+n____ p+q 正反应____ m+n____ p+q 正反应____ m+n____ p+q TC%1.01×106Pa1.01×105Pa1.01×104PaPY100℃200℃300℃1、对于2A(g)+B(g)C(g)+3D(g)(正反应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A、B物质的转化率 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A% D、平衡体系中的C%2、如图所示,反应X(g)+3Y(g)2Z(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φ(Z)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3、可逆反应2AB3(g)A2(g) + 3B2(g) (正反应吸热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4、某可逆反应绘出图像如图,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 B.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PA%P1Tvv正v逆Tvv逆v正T1T2五、其它:反应mA(g)+nB(g)pC(g)+qD(g)tA%A%A%A%ttt0000ABCD例 在可逆反应:mA+nBpC+qD中,A的百分含量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有如下A、B、C、D四种,其实际意义分别是。
TC%450℃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例 A(g)+2B(g) 3C(g)+D(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A的浓度 B.缩小容器的容积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 课后练习 1. 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的变化如上图,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 (D)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象判断 A. B. C. D. E.(1)升温,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2)降压,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3)减少C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4)增加A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5)使用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是( )3.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4. 可逆反应m A(s)+n B(g) 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化学方程式中n>e+f(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A)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C)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可逆反应m A(s) + n 6、6、B(g) p C(g) + q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T2>T1),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n>p+q7.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 C(g)(正反应放热),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右边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8. 如图所示,反应:X(气)+3Y(气) 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9. 反应aA(g)+bB(g) cC(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