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孔道压浆有关要求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KB
约2页
文档ID:42065089
孔道压浆有关要求_第1页
1/2

求 M50 水泥浆配合比! 孔道压浆配合比结合现行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P93)11.3.2“普通 混凝土的配合比,可参照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55-2000)通过试配确 定下面我就现行规范、规程中有关孔道压浆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A、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P135)12.11.2 条款“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 浆,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采用矿渣水泥时, 应加强检验,防止材性不稳定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42.5水泥不得含有任何团块 2、水:应不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有害的成分,每升水不得含 500mg 以上的氯化物离子 或任何一种其他有机物可采用清洁的饮用水3、外加剂:宜采用具有低含水量,流动性 好,最小渗出及膨胀性等特性的外加剂,他们应不得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有害的化学物 质外加剂的用量通过试验确定12.11.3 条款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具体 规定时,应不低于 30Mpa,水泥浆的技术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水灰比宜为 0.40-0.45, 掺入适量减水剂时,水灰比可减小到 0.35;②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 3%,拌合后 3h 泌水率宜控制在 2%泌水应在 24h 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③通过试验后,水泥浆中可掺入 适量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 10%④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 14-18s 之间。

12.11.11 条 款: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 3 组的 70.7mm×70.7mm×70.7mm 立方体试件,标准 养护 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 B、 《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2003 年版)P243 对孔道压浆的规定摘录如下:(10) 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 3 组试件(每组 70.7mm×70.7mm×70.7mm 立方体试件 3 个)标准养生 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孔道压浆质量评定的依据是每工作班留取 3 组 70.7mm×70.7mm×70.7mm 立方体试件,每组 3 个,就不要再搞什么每组 6 块、每工作班两 组了那么孔道压浆配合比怎么确定?设计单位一般要求压浆强度同梁体强度,就在建高 速公路而言,预应力梁板多设计强度为 C 50,那么就以 C50 压浆配合比示例,以供参考吧!在示例之前,我们在看看《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P210-211)后张孔道压浆的 目的;主要有①防止预应力筋的腐蚀;②为预应力筋与结构混凝土之间提供有效的粘结; 因此,要求压入孔道内的水泥浆在结硬后应用可靠的密实性,能起到对预应力筋的防护作 用,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以便将预应力有效地传递给周围的混凝土。

孔道内水泥浆的密实性是最重要的,水泥浆应充满整个管道,以保证对力筋防腐的要求, 至于水泥浆的强度,原规范未作明确规定,仅提出不应低于设计规定,而以往的设计对此 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设计人员往往对水泥浆强度提出比较高的指标要求,如有的要求达 到梁体混凝土强度的 80%,甚至有的要求与梁体混凝土强度相同在具体的施工中,要使 纯水泥浆满足高强度的指标要求是比较困难的,同时对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力筋与混 凝土的粘结靠压浆来提供,因而所压注的水泥浆应有一定的强度以满足粘结力的要求但 实际上,挠曲粘结应力无论是在梁体混凝土开裂之前或开裂之后都是很低的,设计时并不 需要加以验算,现行的设计规范也未要求对其进行验算,而且一些发达国家的规范在涉及 预应力混凝土梁内的粘结时,都是用力筋的锚固而不是粘结应力来保证的,所以对压浆强 度要求过高并不适用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要求压浆强度不 低于 20Mpa,国际预应力协会(FIP)发布的《工程实践指南》建议压浆强度不低于 30 Mpa,因此新规范第 12.11.3 条款规定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具体规定时, 应不低于 30 Mpa,新规范虽然明确了压浆强度首先应符合设计规定,但设计者也不宜对此 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能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即可,没有必要因指标过高而增 加施工难度。

从这段文字显而易见,净浆强度不论是设计人员、建管人员、承建管理人员,应该对 水泥浆有充分的认识,不要片面提高强度要求,脱离现实事实上,要配制 C50 强度的净 浆配合比,以规范要求的稠度 14-18S,不添加高性能的灌浆剂,已经是无法实现的了,有 的建设管理单位要求 C60 的 T 梁孔道压浆强度为 C60,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通常采用的灌浆用水泥最高不过是 52.5 了,因此,要配制 C50 的净浆必须首先选 择一种性能好的外加剂目前可供的低泌水、微膨胀、高性能的灌浆剂厂家还是不少的, 但是“鱼龙混杂”,一定要通过自己试拌检验其性能不好的外加剂虽然可以达到高效减水 增强的目的,但是容易导致浆液离析,混合不均,产生快速沉淀现象,这种外加剂的添加, 你是不可能做出稠度符合规定 14-18S 要求的,有些项目上因为选择了不良外加剂,导致浆 液异常,产生了配不出来的“假象”,没有去找原因,却怀疑了规范的准确性,竟改变了规 范的稠度要求,批准为 30-50S,这种现象我在多个项目上遇到过,其实是完全错误的好 的灌浆剂的添加,不但浆体在水化硬化的不同阶段产生适度的微膨胀,以补偿水泥体系的 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自身体积收缩,而且能够满足(C50 及以下)配合比的强度和稠度 要求,没有任何问题的。

C50 孔道压浆配合比示例如下: 一、设计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重点控制 1、稠度 2、泌水率及 膨胀率 3、强度 二、设计要求:1、配制 C50 孔道压浆配合比;2、稠度要求 14-18S;3、泌水率及膨 胀率要求符合规范 三、设计条件:1、5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2、饮 用水(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3、灌浆剂(低泌水、微膨胀、高效能灌浆剂,按建 议掺量暂取 12%) 四、 试配步骤:①计算试配强度:净浆配合比设计材料单纯,只要计量准确不存 在太大的偏差,结合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要求,标准偏差 σ 取 2.5Mpa 就完全可以了, Rp=R+1.645×2.5=50+4.1=54.1Mpa;②确定水灰比:经验范围(0.35~0.37)暂取 0.35;③ 假定容重 1900㎏/m3(经验取值);④计算每立方米各种材料用量⑴水泥+外加剂+水 =1900;⑵水/水泥=0.35;经计算得:水泥=1293㎏/m3 取 1300㎏/m3;外加剂=1300×12%=156㎏/m3;水=1300×0.35=455㎏/m3; 五、 试拌 0.01 m3 材料用量:水泥 1300×0.01=13㎏;外加剂 156×0.01=1.56㎏;水455×0.01=4.55㎏; 结果整理:实测容重 1910㎏/m3;稠度 18S;泌水率及膨胀率符合规范要求;R28 天抗压强 度 58.8Mpa;完全符合设计及 JTJ041-2000 规范要求。

(注:如果稠度不在规范要求之内可对水灰比及灌浆剂掺量稍作调整,以满足规范要求为 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