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论和评论员文章

艾力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3.50KB
约22页
文档ID:50448311
社论和评论员文章_第1页
1/22

社 论一、社论的定义•社论是代表编辑部发表的对于重大问题 的权威而慎重的评论•对于党政机关传媒来说,社论同时代表 同级党政机关的发言二、社论的特征n第一,社论所发表的意见是“经过考虑的”, 极为慎重的n第二,社论的意见代表编辑部的立场和主张 ,是传媒的灵魂n第三,社论的评论对象是重大新闻n第四,对于党政机关传媒来说,社论又同时 代表同级党政机关的发言,具有权威性三、社论的分类•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分类 •从形式上分,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倾向型社论指那些代表编辑部对国内 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表明态度的社论社论对 所发生的事件是拥护、赞成,还是批评、反 对,须立场鲜明地表明态度 •(2)鼓动型社论这种社论是编辑部向大众 发出号召,鼓动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奋斗 例如,《一定要把党风党纪整顿好》、《 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共同奋斗》 等社论都属于这一类•(3)解释型社论这种社论担负着对大 众所不理解的问题作出解释的任务 •《回答一个问题——翻两番为什么是能够 实现的》一文就属于解释型社论 •解释型社论与解释型报道(深度报道的一 种)不同解释型报道是通过对新闻事实 相关背景材料的补充,让人们了解事件的 来龙去脉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而解释型 社论则是对某种观点和做法作出阐释,让 人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4)褒贬型社论此种社论抑恶扬善 ,对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好人好事和新 生事物给予褒扬,对坏人坏事和社会恶 习则给予鞭笞,尽着维护社会道义、促 进社会进步的责任例如,《提倡务实 精神,扫除形式主义》、《多做实事, 少说空话》•(5)立论型社论立论型社论指那些 提出了明确论点并加以严密论证的社论 •当然,任何新闻评论都有观点,但像倾 向型、鼓动型、解释型、褒贬型社论都 带有文告性质,并不需要严密地论证观 点•立论型社论则更趋向于较为严格意义上 的论说文•(6)驳论型社论驳论型社论与立论 型社论相对,是通过严密的论证对某一 观点加以批驳它与褒贬型社论不同, 后者是面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加以表 扬或批评、倡导或阻止而驳论型社论 面对的是某一错误观点,如《评“我们 打天下,知识分子坐天下”》•从内容上分,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政治社论政治社论担负的任务是 从政治上、理论上阐明党的有关路线、方 针、政策,分析形势,指明任务•政治社论必须具有强烈的政策观念,完整 、准确地理解党和政府的指示精神,适时 地加以宣传解释•创作政治社论时要力求平易近人、深入浅 出,结合实际,具体而有针对性•(2)思想社论。

思想社论是针对地方和有关部 门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所出现的具有 全局意义的问题,包括思想问题、作风问题、 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等问题而发言,以回答实 践所提出的问题,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正确 而深人贯彻的一种社论•(3)工作社论工作社论(业务社论)的任务是 总结、指导和督促业务工作及生产活动的社论 《大锅饭养懒汉》就是一篇论述经济体制改 革的工作社论,《不推向重点建设敲竹杠》谈 论重点工程建设中的问题的工作社论• (4)时事社论时事社论的评论对象包 括重要节日、纪念日、国内外重大政治事 件,以及送往迎来等外交礼节性活动例 如,《人民日报》社论《更高举起振兴中 华的伟大旗帜——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 百三十周年》 • (5)论战社论论战社论用于揭露、批 驳敌对思想论战社论既要义正辞严,又 要坚持讲道理,以理服人它主要采取驳 论的创作方式四、社论的重要地位•社论(在广播、电视中称为“本台评论”) 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 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 言,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指导性 •规格最高,直接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 •内容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政策性和指导 性 •发表的位置最为显著社论是国外言论版普遍存在的重要内容。

所以,言论版一般称作“社论版”( Editorial Page)我国报纸的社论在传统上置于要闻版单独 发表,表明特别重要许多创办了言论版 的报纸,仍然坚持社论置于头版的传统 所以,这些报纸的言论版普遍地缺少社论 五、社论时评化•早期报纸的社论皆为政论,并不直接涉及新 闻•时评产生之后,由于其就事论事的特征和短 评特征,与当时社论的形式特征相距较大, 因此别立一体,刊于社论之后这种后起的 文体由于符合新闻传播规律,逐渐浸入社论,那种“泛论原理原则”的政性社论逐渐消退这就是社论时评化的过程 •“社论时评化”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论作为新闻评论的发展规律社论时评化“的意义•1.它使社论的题材更为丰富,更有新闻性;使社论这样一种多年来已经濒临僵 化的报纸文体重新焕发出了生机•2.它使社论的刊发频率更高,实现每天发表社论这样一个世界报纸的普遍规范 社论时评化“的意义•3.它使社论长期以来在党报体制之内的崇高地位有所下降因为社论每天都对具体的新闻事件作出 判断,社论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无疑大大增加这一 方面固然使社论的权威性与指导性受到了动摇,但 另一方面,也为人民群众批评社论,与报纸平等交流提供了空间。

《新京报》创刊之始即设立了“社 论批评”栏目,几乎每天都刊有读者对前一天社论的批评,效果很好 •4.它使得社论有可能脱离千报一题、抽象层面的议论,而更多地触及地方的社会生活•《南方都市报》社论七、社论写作基本要求•选择恰当的论题,提炼在政治上明确和 尖锐的主题思想•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把道理 说得深且透,使读者心悦诚服•树立正确的文风,力求把社论写得感人 、朴素而生动•努力撰写简短而精粹的社论评论员文章一、 评论员文章的规格和形式 评论员文章的定义与规格评论员文章在规格和权威性上是介于社论(本 台评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体,在内容 和写作特点上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常常 以配合或结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发表或播出(其 实属于配发式评论) 类类 型作 者内 容 本报报 评论员评论员 文 章评论员或媒介内 各部门负责人配发新闻事件或 典型报道特约约 评论员评论员 文 章媒介之外的党政 机关、理论学术 界的负责人或专 家、权威重大思想理论问 题、政策问题观观察家评评 论论记者、编辑、评 论员新闻事件、时事 问题、形势问题二、评论员文章的类型三、评论员文章特点•采用评论员的名义发表,通常是由论述 问题的重要和发表的郑重程度决定的。

•一般评论员文章郑重程度仅次于社论, 直接代表编辑部集体的意见,有较大的 灵活性,可以写得自由活泼一些•本报评论员文章形式上是署名评论员, 实际上代表编辑部的观点,常常与主题 相关的新闻报道同时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是由本报评论员文章发 展来的,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 •冠以“特约”二字,加重文章作者的身份 •评论的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专题性 更突出,理论性更强,政论性更鲜明•文章比较长,要全面、系统性地论述某 一问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