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历史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57MB
约67页
文档ID:583054461
中考历史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_第1页
1/67

中考历史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 南京市中考历史学科主要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非选择题选择题 一.选择题1.材料类型       材料类型的选择题其实是材料解析题在选择题中的应用       这类选择题在题干部分一般有一段材料,这段材料可能是直接来自我们的教科书,也可能是来自我们的教科书以外;材料所含的意思可能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但也可能是我们不知道的新内容       所以,在选择答案时必须按照材料的含义进行判断,既不能抛弃书本,也不能拘泥于书本 (2006年 南京)34.有一天,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地坐进澡盆的时候,水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发呆,忽然高兴地叫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请问他找到了哪一科学定律 A.万有引力定律  B.杠杆定律  C.浮力定律  D.力学三定律 (2006年 南京)41.目前南京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 A.航天技术  B.原子能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 (2007年 南京)39.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史实类型的选择题对能力的要求不高,主要是对记忆有要求历史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对记忆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记忆是学习历史的前提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历史中考题有返璞归真的趋势,记忆类型的选择题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学习中一定要以教科书为本,反复熟悉课本知识一.选择题2.史实类型 (2006年 南京)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思想的传播是人类历史上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据此回答第36-37题 37.法国启蒙思想家中主张有开明君主执政的代表人物是 A.但丁   B.莎士比亚    C.伏尔泰   D.列夫·托尔斯泰 (2007年 南京)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民族振兴之路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富起来了据此回答第37—38题37.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组合类型的选择题其实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南京市历史中考中没有多项选择题,组合类型的选择题在历史中考选择题中经常出现这类选择题的难易程度与备选项中的组合形式有关     一.选择题3.组合类型 (2007年 南京)38.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 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 ③人们的服饰搭配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民族振兴之路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富起来了据此回答第37—38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时间顺序为其排列 A.①②④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2007年 芜湖市)        逆向类型的选择题也可以看作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近年来在各地中考历史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应该说几乎年年都有。

       这类选择题答题的关键在审题,千万不能将逆向看作是正向,否则错误率是相当高的;同时它着重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一.选择题4.逆向类型 (2006年 南京)33.下列宗教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2007年 南京)49.20世纪60年代,下列亚非国家中尚未获得独立的是 A.印度 B.纳米比亚 C.巴基斯坦 D.埃及 史论类型的选择题是常见的,它也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类型的选择题从考查内容来讲,主要是对一些史论的考查,也包括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阐述,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较全面的掌握知识主干部分的意识做好这类选择题需要对知识理解到位,并具有较好的历史感悟能力一.选择题5.史论类型 (2007年 南京)40.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特征的是 A.古埃及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雅典伯利克里统治 (2007年 成都)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排序类型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对历史时间的掌握情况,但这并不等于就是考查对历史年代的记忆,它也可以考查对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

所以,平时学习中对历史年代的记忆不应当是机械的,要注意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这类选择题一般有两种情况,即用序号排列和直接用史实排列一.选择题6.排序类型 下列美国独立战争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萨拉托加战役 ②华盛顿当选美国首任总统 ③来克星顿枪声 ④《独立宣言》 A.①③④②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2006  四川) 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水力——电力——蒸汽 B.蒸汽——水力——电力 C.水力——蒸汽——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2006 吉林) 一.选择题7.图表类型 对历史的研究除了文字史料外,文物图片和表格数据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所以近几年以文物图片和表格数据入题的选择题比比皆是做这类题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片和表格数据,之后联系相应的史实进行判断,再做出选择 36.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下列四幅美术作品中,哪一幅是他的作品?A B C D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思想的传播是人类历史上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据此回答第36-37题 (2006年 南京) (2006年 南京)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据此回答第42-44题 42.右图反映的情景与《凡尔赛和约》中哪一项规定有关                          A.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不许德国拥有空军C.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D.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 法、日等国瓜分 (2007年 南京)48.右表数据表明:与1938年相比,20世纪50年代中期生产增长指数最高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联邦德国 重要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 年份国别1938年 1949年1955年英国100113134法国100112149美国100174219联邦德国100100178 (注:表格里的数字以1938年为基数)        比较类型的选择题体现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甚至历史人物的共性和个性都可以在比较中凸现出来,所以“比较”主要就是比较“同与异”它要求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将同一类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比较,尤其要注意掌握历史知识的特点。

一.选择题8.比较类型       下列对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叙述,你认为相同点有  ①改革前两国的社会性质都相同②改革后两国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③都是自上而下地改革④改革都不彻底⑤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有主题词,然后几道选择题围绕主题词展开它要求平时学习时要注意专题知识的归纳,答题时要认真阅读主题词,并按主题的要求展开思路,选择答案一.选择题9.主题类型 36.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下列四幅美术作品中,哪一幅是他的作品?A B C D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思想的传播是人类历史上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据此回答第36-37题 (2006年 南京) (2006年 南京)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思想的传播是人类历史上两次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据此回答第36-37题 37.法国启蒙思想家中主张有开明君主执政的代表人物是 A.但丁   B.莎士比亚    C.伏尔泰   D.列夫·托尔斯泰 (2006年 南京)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据此回答第42-44题 42.右图反映的情景与《凡尔赛和约》中哪一项规定有关                          A.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不许德国拥有空军C.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D.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 法、日等国瓜分 43.“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苏联解体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科索沃战争(2006年 南京)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据此回答第42-44题  (2006年 南京)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据此回答第42-44题 44.当今世界,某一大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试图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这个国家是 A.俄罗斯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南京密切相关据此回答第31—33题31.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口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16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07年 南京) (2007年 南京)32.某年的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年是 A.1905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5年 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南京密切相关。

据此回答第31—33题 (2007年 南京)33.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天翻地覆”的含义是人民解放军 A.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C.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D.推翻国民党政权 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南京密切相关据此回答第31—33题 (2007年 南京)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民族振兴之路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富起来了据此回答第37—38题37.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2007年 南京)38.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 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 ③人们的服饰搭配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民族振兴之路。

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富起来了据此回答第37—38题 (2007年 南京) 当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的时候,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消除共同的威胁据此回答第45—46题45.世界正义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抵抗邪恶和暴力的国际组织是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反法西斯联盟 D.欧洲联盟        当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的时候,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消除共同的威胁据此回答第45—46题46.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盟军的2390架运输机和846架滑翔机,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在某地成功登陆此后,德国陷入了苏联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这一登陆地点是 A.诺曼底 B.柏林 C.凡尔登 D.斯大林格勒(2007年 南京) 1.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审题2.审题的钥匙—— 正确解读“命题用语” (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的各要素(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3)注意题干中的特殊要求(4)注意区别题目中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用语 选择题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纳 二. 材料解析题1. 文字材料:       文字材料是最常见的历史材料解析题,其材料有独段的,也有多段的。

一般来说在阅读材料之前最好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针对性比较强,而且节约时间      回答问题既要根据材料,也要结合所学知识 51.(5分)阅读下列材料:(2007 南京) 材料一: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材料二:(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1)材料一指什么会议?(1分)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分) 51.(5分)阅读下列材料:(2007 南京) 材料一: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材料二:(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2)材料二指哪次会议?(1分)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分) 51.(5分)阅读下列材料: (2007 南京) 材料一: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材料二:(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3)概括这两次会议在意义上的共同点1分) 请回答: (1)材料一指什么会议?(1分)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分) (2)材料二指哪次会议?(1分)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分) (3)概括这两次会议在意义上的共同点1分) 二. 材料解析题2.图片材料:       有人把材料题称作信息题,那么图片就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做图片材料题要认真观察图片,最大限度地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同时要和书本上的知识密切地联系,思路要开阔些,但不要偏离题目的主题 52.(5分)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曾经以政治制度、科学思想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走在世界前列,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英国议会大厦蒸汽机牛顿 请回答:(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什么文件从法律上确立了哪一阶级的统治?(2分)(2)蒸汽机(如图所示)的改进者是谁?(1分)蒸汽机的使用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1分)(3)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写出他的一例科学成就1分) 二. 材料解析题3.表格材料:        数据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其呈现方式往往是通过表格在做表格材料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表格,注意把握好横向数据间、纵向数据间以及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之间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作相应的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1913年——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年份出口进口出超(+)入超(—)1913年338408811094775-77066871918年 10080756947420+91333361922年66329018059756-11427466注释:出超:又叫“贸易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入超:又叫“贸易逆差”即:进口额大于出口额请回答:(1)1913年—1922年中国面粉工业进出口值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1913年——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年份出口进口出超(+)入超(—)1913年338408811094775-77066871918年 10080756947420+91333361922年66329018059756-11427466注释:出超:又叫“贸易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入超:又叫“贸易逆差”即:进口额大于出口额请回答:(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纳 三.简答题     根据题目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     专题归纳,是近几年各地区中考历史简答题的主要题型之一它一方面要求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要注意大小专题的整理,尤其是小专题;另一方面要培养自身的概括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主要设置了哪三种官职?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在经济、文化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有人说:秦始皇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帝王,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位“暴君”你怎样看待他?请用一例史实来说明自己的理由       18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面貌。

请回答:(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国?它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2)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试举三例3)试举一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06年2月11日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外历史上就解决农业问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是怎样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2)20世纪初,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是什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06年2月11日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外历史上就解决农业问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4)斯大林模式在农业问题上的失误有哪些?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启示?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题意2.审题是解答简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第一,审要求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第三,审题型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第五,认真检查,及时更正简答题的读、审、答简答题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纳 (1)审题不清 (2)历史基础知识不牢固 虽然是开卷考查,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不能准确定位,对一些重要的人名、年代、国家、文件名称、制度政策等不能准确掌握3)历史基本思维方法与能力薄弱 表现在概括、比较、提炼等能力欠缺4)书写不规范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历史专有名词书写不规范,因为错别字而失分学生答卷中的典型错误 以中考指导书为依据,对照教材,逐点落实每一个考点,力求做到准确、全面、到位 准确,就是要明确每一个考点的内涵和要素,定位准确清晰,不能似是而非,若明若暗; 全面,就是要梳理全面,没有遗漏和缺失; 到位,就是要真正掌握并落到实处,不仅要说对,还要写对 建议采用填空的方式进行考点过关训练 回归课本,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1.重视基础、查漏补缺2008年南京市历史中考复习建议 2008年南京市历史中考复习建议2.严密计划,建构体系 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

完成专题复习,纵向梳理,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强化训练,重视答题 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总结出答题技巧注意训练的适度性、针对性、规范性关注有助于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题目,要尽量提高准确率将错题及时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以点带面 答题规范才能“脱贫”,审题细致方能“致富”特别要注意主观题的答题思路和答案要注意自己做错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在复习中改进教师要通过适度的训练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4.观察社会,关注热点 要关心时事,把握热点古为今用也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基本目的,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不少重大时政、社会热点问题不忽略南京地方特色,把握年度性、周年性热点问题等 5.调整心态,稳中求胜 要重视按中考模式进行综合模拟考试训练,特别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涂卡练习和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教师在复习阶段和迎考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下面阶段应该是初中阶段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期,成绩的提升还有较大空间,树立必胜的信念 同学要注意开卷考试的应试心理调整,破除麻痹轻视心理,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